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清明追思 英雄的面孔永远鲜活

时间:2018-06-01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而得名,它不仅是祭奠亲朋,缅怀逝去先人的节日,更是民间借以表达哀思与憧憬的重要时刻

提示:本文共有 24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而得名,它不仅是祭奠亲朋,缅怀逝去先人的节日,更是民间借以表达哀思与憧憬的重要时刻。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民族脊梁”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有的隐姓埋名一生为国奉献,有的保家卫国埋骨他乡,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有的用生命擦亮一枚枚和平奖章……清明之际,追思英雄,缅怀先烈,他们的面孔永远不会遗忘。

69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跨过鸭绿江,走上异国战火纷飞的前线。“钢少气多”的志愿军以不惧牺牲、坚韧顽强的气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血性担当。而他们中,197653名志愿军英勇牺牲,大部分烈士忠魂烈骨长眠他乡。

今日,关于那段战争的记忆并没有被遗忘。2019年4月3日,10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故土。从2014年至今,六批共599位在韩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山河已无恙,共和国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回家。

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这些被很多人所熟知的事迹背后,有一个英雄的名字——“铁人”王进喜。

1950年,王进喜进入玉门油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投身祖国石油事业。1960年,王进喜带领团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打出大庆第一口喷油井。1960年6月1日,大庆首列原油外运,新中国石油工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有像王进喜这样的“铁人”,中国经济才能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华民族才能逐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18年前,我军海空卫士王伟誓死捍卫了祖国的领空、领土和领海,每年的4月1日,“81192”这组数字都会出现在许多人的面前,也让人再次想起这位“海空卫士”的面孔。

18年后,中国海军早已今非昔比,在王伟牺牲的地方,更多的81192将继续前行,永远守卫这片碧海蓝天。

“如果当初我不回国,没有参加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可能个人会有更大的科学成就;但肯定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把自己的一切都与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这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在百岁生日时说的一番话。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钱学森、邓稼先等后来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当年隐姓埋名去了戈壁大漠,参与这项秘密工作。1960年,正在南京大学任教的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加入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中。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销声匿迹几十年。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国家表彰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8年11月17日,101岁的程开甲走完最后的人生路。1个月后,这位一度隐名埋姓多年的“两弹一星”元勋,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上世纪80年代,身为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的南仁东,看到其他国家远超我国的天文设备,萌生了研究中国人自己的望远镜的想法。

为FAST选址,南仁东用了14年。建设中,他带着团队进行上百次实验,成功研发了超过国家标准2.5倍以上的耐疲劳钢索,世界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在FAST工程上得以成功应用。

2017年9月,离“天眼”竣工不到一周年,南仁东永远闭上了双眼。2018年9月2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将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杨树朋,联合国和平勋章获得者,80后“维和英雄”。2016年,在南苏丹联合国营地执行维和任务时,杨树朋壮烈牺牲,生命定格在了33岁,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世界的和平。

自1948年5月29日联合国第一个维和特派团成立以来,已有100多万维和人员前赴后继投身维和事业。他们在为世界和平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

雷润民、杨树朋、陈知国、余仕利、付清礼、申亮亮……英雄已去,记忆永不消逝。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饱受战火蹂躏的维和任务区民众撑起和平的蓝天,也让中国“蓝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力量。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

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他们中,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

和平年代,流血与牺牲并不遥远,他们用生命和献血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杨雪峰生前是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大队副大队长,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暖警”。从警21年,他扎根基层,履职尽责,暖民心、解民忧、护民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2018年2月18日,杨雪峰在执行春运交通安保任务中突遭暴力袭击,与犯罪嫌疑人搏斗后,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杨雪峰、肖俊京、张雪松、陈洁、王永良、沈银亮……2018年,共有301名公安民警、141名警务辅助人员因公牺牲,1.2万余名公安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英勇负伤。

公安英模的能量,不止于保一方平安,他们身上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

回望历史,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守得家国安宁;和平年代,无数英雄不惜流血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黑暗,守护光明;他们或为国捐躯,或在行业奉献一生,而这样的英雄遍布各行各业,用血性和奋斗擎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清明之际祭奠先烈,是向英雄致敬,也是继承传统负重前行。山河无恙,英雄安息,后人自当铭记先烈,砥砺前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清明追思 英雄的面孔永远鲜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干货满满!用滚烫的英雄故事 上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

干货满满!用滚烫的英雄故事 上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

张保国,山东省,英雄,李静,使命,公安,师生,掌声,楷模,初心,全国,工作,中队,人们,代表,伤疤,勋章,同志,成员,报告团,民警,话语,刘宜,陈龙,广播电视台,任务,一盏灯,为题,先进事迹,作训

2008-04-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疫情,母校,毕业生,湖北,武汉,优秀毕业生,陈振锋,医护人员,上深,医专,新时代,最前线,泰达医院,师生,光芒,主题,主战场,专业,事迹,任务,党委书记,典型,医学科,医疗队,天津,患者,我国,慰问信,成员,技能

2009-07-11 #故事大全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疫情,母校,毕业生,湖北,武汉,优秀毕业生,陈振锋,医护人员,上深,医专,新时代,最前线,泰达医院,师生,光芒,主题,主战场,专业,事迹,任务,党委书记,典型,医学科,医疗队,天津,患者,我国,慰问信,成员,技能

2008-05-24 #故事大全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疫情,母校,毕业生,湖北,武汉,优秀毕业生,陈振锋,医护人员,上深,医专,新时代,最前线,泰达医院,师生,光芒,主题,主战场,专业,事迹,任务,党委书记,典型,医学科,医疗队,天津,患者,我国,慰问信,成员,技能

2008-02-24 #短篇故事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疫情,母校,毕业生,湖北,武汉,优秀毕业生,陈振锋,医护人员,上深,医专,新时代,最前线,泰达医院,师生,光芒,主题,主战场,专业,事迹,任务,党委书记,典型,医学科,医疗队,天津,患者,我国,慰问信,成员,技能

2014-12-17 #故事阅读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疫情,母校,毕业生,湖北,武汉,优秀毕业生,陈振锋,医护人员,上深,医专,新时代,最前线,泰达医院,师生,光芒,主题,主战场,专业,事迹,任务,党委书记,典型,医学科,医疗队,天津,患者,我国,慰问信,成员,技能

2016-03-16 #长篇故事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疫情,母校,毕业生,湖北,武汉,优秀毕业生,陈振锋,医护人员,上深,医专,新时代,最前线,泰达医院,师生,光芒,主题,主战场,专业,事迹,任务,党委书记,典型,医学科,医疗队,天津,患者,我国,慰问信,成员,技能

2016-08-09 #小故事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

疫情,母校,毕业生,湖北,武汉,优秀毕业生,陈振锋,医护人员,上深,医专,新时代,最前线,泰达医院,师生,光芒,主题,主战场,专业,事迹,任务,党委书记,典型,医学科,医疗队,天津,患者,我国,慰问信,成员,技能

2010-09-1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