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古代史:六国统一之秦灭魏 楚 燕 齐

时间:2018-06-06

一、水灌大梁魏国由于开国君主文侯贤明,又和李惧一起进行了政治改革,因此魏国在战国初期是一个富强的国家,也向外开拓了不少疆土。武侯维位后仍勤于政

提示:本文共有 19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水灌大梁

魏国由于开国君主文侯贤明,又和李惧一起进行了政治改革,因此魏国在战国初期是一个富强的国家,也向外开拓了不少疆土。武侯维位后仍勤于政事。国势仍有所上升,但武侯晚年稍有息政,使一位文武双全、出将人相的吴起离开了魏国,这对魏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他生前又不立太子,致使他去世后,公子为了争位,国内大乱,差一点把魏国毁掉。魏惠王执政后也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在文侯、武侯时三晋基本上是联合对外,因此魏国基本上是常胜国。

魏惠王自以为自己强大,开始单独行动,并把韩、赵也当成敌人,他曾经两次派兵周困赵国的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魏国两次被齐国打败,造成两次重创,大大削弱了魏国的实力。西方的秦国兴起之后,魏国又直接受到秦国的欺负,又遗内史群的魏惠王去世后,魏国已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土地多被秦国蚕食而去,最终秦国派遣王责攻打魏国,围困大梁,用黄河大沟水灌之,大梁城被毁,俘虏魏王假,魏国灭亡,其地归于秦。

二、楚国衰亡

楚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并在春秋时期称霸中原,但在春秋后期遭到了吴国的重创,国力迅速下降,但它毕竟是个大国,元气恢复后,在当时仍是天下幅员最大的国家。

进入战国以后,楚悼王、楚成王都是有作为的君王,都为楚国的强盛做出了贡献。楚怀王雄位初期,楚国仍是强大的国家,其实力足可与强秦抗衡,并用居原为左徒,准备进行政治改革,但怀王不是贤明君主,又没有主心骨,别人的害屈原,他就不同青红皂白里罢免了屈原。使改革大计中途流产。

他又贪图眼前利故,没有远大目光,屡遭秦人设的骗局,最终还被骗到秦国而死,他在位30年中,楚国丧失大量土地,死伤将士几万人,楚国也随之衰弱,襄王时,秦国将州白起攻打楚国郭都,楚国又丧失大址土地,只得迁都寿春,屈居东南一隅。幽王时政治混乱,李园乱政,杀掉春申君。公元前225年秦国派李信、蒙武攻打楚国,开始取得胜利,后来反被楚军打败。秦国又派王剪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打破楚军于崭(今安徽宿县境内),迫使项燕自杀,乘胜攻破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在楚地设置楚、九江、长沙三郡。公元前222年,王翦率军平定江南地,降服越君,楚国灭亡。秦国以其地设置会稽都。

三、秦伐辽东

燕国在七雄中比较弱小,只是到了昭王时,乐毅破了强齐才名声大震,但是燕昭王去世后,齐国又很快复国。不过燕国虽然不富强,但是离秦国较远,相对受到的侵害也较轻。可是到了公元前228年,秦国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大兵直通易水,使燕国感到十分不安。燕太子丹为了报复秦国,派遣刺客荆轲和武士秦舞阳,带上燕国的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代)的地图和秦国叛将樊阏期的人头作为使臣去拜见秦王,荆轲在秦国用匕首行刺秦王失败后被杀,秦王政恼羞成怒,派王翦等大举进攻燕国,攻下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及太子丹率领精兵保卫辽东,秦国使李信追杀,燕王不得已杀太子丹献给秦国以求和。公元前22年,秦将王贵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至此灭亡。秦国以其地设置上谷、辽东二郡。

四、齐王迁共

田齐的建立者是田和,姜齐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91年)齐相田和把康公迁到海上,让他占有一座城市,以祭祀他的祖先,从此田和就掌握了齐国的政权,5年后(公元前386年)在魏武侯的帮助下,田和被正式列为诸侯,此年为田和元年。齐国在威、宜时期较为昌盛,齐威王重用邹忌、孙膑,身边聚集了大量贤才,曾两次大败强大的魏国,使列国之间的原有格局被打破。

宣王继承父业,他又特别喜爱文学、哲学游说之士,赐府第给邹衍、淳于髡、接予、慎到、环渊等76个有学间的人,封他们为上大夫,虽不担任实职,但可以自由议论。这些学上经常在齐国的稷城门内学习讨论,故又称他们为稷下学士,学士最多时可达千余名。

齐国在春王时期开始衰败,当时乐毅率燕兵攻下齐国70余城,虽然后来复国了,但已元气大伤。齐王建在位4年,不修战备,也不帮助其余5国攻打泰国,其相后胜又受秦国贿赂破坏6国合纵、秦灭5国后,王贵从燕南攻人齐都临淄(今山东益都境内),齐王建不成而降,被迁到共(今河南卫辉境内),秦国秦国设置了齐郡和琅琊郡。

秦国自公元前707年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灭摊6国,共计5年中出了5位有作为的君主:秦襄公因辅佐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从此秦才开始成为一个正式的国家:秦穆公拥有雄才大略,任用贤能,扩地千里,对秦国的巩固和以后的发展打下广坚实基础;秦孝公是位奋发图强的君主,他大力强,但建食支持商鞅变法,改革币政,使秦国从一个较弱的国家马上富强起来,为日后秦统一6国提供了制度保障:秦昭王在位56年,削弱了韩、魏,重创了楚、齐、复秦国,赵,使它们无法单独与秦国抗衡,为秦统一6国扫除了障碍,他在秦的统一事周安一代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秦始皇是位铁腕政治家,在10年内就灭掉了6个国家,结束了互相争战和春并的战国年代,建立了当时世界上超大的秦帝国,使中国进入了政治统一的历史时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史:六国统一之秦灭魏 楚 燕 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之战 建立秦王朝 统一全国

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之战 建立秦王朝 统一全国

秦国,嬴政,统一,局面,历史,中国,人才,战争,客卿,建议,智囊团,韩国,中国历史,秦王嬴政,代君,家卫,李斯,纳其,赵开,郑国,郑国渠,韩非,年发,东至,一统,下关,利益,主动权,中央集权,关东

2011-05-17 #长篇故事

中国古代史: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度量衡,标准,依据,统一度量衡,统一,黄钟,政策,单位,器具,秦国,规定,权量,公平化,奖励,活动,计量器具,中国,公示,工匠,学徒,官府,封地,征发,时代,计量单位,领主,吴承洛,衡石,最主要,秦帝国

2008-09-19 #经典故事

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的文字演化 到秦始皇统一全国货币

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的文字演化 到秦始皇统一全国货币

文字,统一,甲骨文,货币,秦帝国,后世,黄帝,仓颉,战国,形制,材料,金文,阶段,历史,时期,时代,陶文,四大,图像,官方,形式,文明,符号,部族,金币,铜钱,青铜,乱象,世界,制度

2015-10-08 #小故事

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两大时代文字不断演变 到秦始皇实现统一

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两大时代文字不断演变 到秦始皇实现统一

文字,统一,秦帝国,华夏,隶书,历史,天下,字形,写法,春秋战国,小篆,形态,文明,材料,李斯,王次仲,程邈,书体,基准,战国,特质,标准,社会,秦国,交往,胡毋敬,赵高,山东六国,是当时,写出了

2020-02-01 #长篇故事

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

农民,发展,统一,社会经济,全国,政权,势力,政治,经济,阶级矛盾,人民,土地,地区,豪强地主,和发,生产,区的,多民族,农业,王朝,领导,封建国家,经济文化,中央集权,作用,士族,措施,手工业,政策,蒙古

2020-04-20 #故事阅读

中国古代史上著名十大战役

中国古代史上著名十大战役

郑成功,秦军,李牧,项羽,齐军,匈奴,曹刿,曹操,苻坚,赵国,一场战争,主力,刘邦,进攻,军队,晋军,魏军,章邯,赵军,统一,赵王,周瑜,孙膑,曹军,田忌,鲁庄公,三秦,中原,关中,决心

2020-05-28 #经典故事

古代史: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

古代史: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

慧能,佛性,生命,马祖,禅宗,万物,和尚,妄念,差异,弘忍,形态,本体,法师,界限,直觉,真义,神秀,自性,语言,统一,不可说,什么都,何处惹尘埃,执着于,语言概念,东新,不空,南宗顿,南宗,可成

2018-04-19 #故事会

100条历史典故 读懂中国古代史

100条历史典故 读懂中国古代史

刘邦,孙膑,秦国,韩信,历史,楚国,黄帝,统一,后人,赵国,首领,秦始皇,项羽,太子,部落联盟,儿子,信陵君,典故,勾践,廉颇,秦王,贤臣,重耳,齐国,伊尹,吴广,周幽王,商鞅,夏桀,姜尚

2020-05-2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