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二年级备课组活动数学绘本 给孩子一双合适的“鞋子”10.21

时间:2018-06-10

一二年级数学绘本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数学绘本的优势所在

穿鞋,原本只是一件平常之事,只有穿上一双不合适的鞋子,我们才会意识到:原来选一双合适的鞋子,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可是,我们的教育却存在这样的悖论:孩子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天赋就好比是他们的“脚”,而学校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好比是我们为孩子准备好的“鞋子”。每个孩子的脚的尺码都是不大一样的,我们却用同一双鞋子去让他们穿上走路。有的孩子尺码正好和鞋子尺码一样,他们能够走得很好;有的孩子尺码比鞋子尺码大,他们没走几步,就磨破了脚;还有的孩子尺码比鞋子的尺码小,他们虽然能穿上,但是怎么也走不快。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数学之后,总感觉数学枯燥无趣,只是不停地计算计算、做题做题,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慢慢下降。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只给孩子一双统一尺码的“鞋子”。

数学绘本作为对现行国家教材的一种补充,可以为孩子(尤其是低段孩子)提供一双合适的“鞋子”:

1.提升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为孩子提供浪漫广阔的知识背景。

3.为孩子提供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情境。

二.数学绘本的三类用法。

数学绘本进入课堂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情了,它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具体直观的画面深受儿童喜爱,是对国家现行数学教材的一种有力补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数学课程内容。如果说,教材上展现的精密的数学知识体系是“骨”,那么,利用好优秀的数学绘本,就能给“骨”添上“肉”。虽然已经有许多优秀的数学绘本被引入数学课堂,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类用法:1. 替代,以更贴近孩子的方式开展教学。

有些优秀的数学绘本的内容与相关教材内容契合度很高,在进行二度创作后可以直接代替教材情境展开教学的。比如爱上数学的孩子系列的《一床巨大的被子》,这个数学绘本讲述的是一群小矮人要制作一床巨大的被子送给帮助过他们的巨人邻居,为了让被子显得更加美观,他们决定按照一定的规律为被子绣上花纹。在实际教学时,这个任务就可以交给学生,让他们帮助小矮人们创作有规律的花纹,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能看到每个孩子对于规律的不同认识。但是孩子却不觉得自己是在做练习,他们是在帮助小矮人,在这个帮忙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2.拓展,为学习提供更丰富的层次。

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模型。有些优秀的数学绘本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关联度不大,但极具数学教学价值,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选取一定量的数学绘本,开发成相对独立的数学绘本课程,作为对教材的一种有力补充。

这样相对独立的数学绘本课程,往往可以跨越学科的限制,承载更多的教育意义。

比如日本数学游戏故事系列的《女巫的神奇罐》,这个绘本讲述的故事是:勇敢的小男孩请来两位小女巫帮助正在遭受旱灾的村民,两位小女巫带了两个神奇的罐子,把东西放入神奇罐子就会变多。在故事情节进程中,孩子会对两个罐子中的不同规律提出猜测。这种猜测会在故事后续的游戏里不断得到验证和强化。这种“先猜后证”的过程,正是人们认识自然、探索世界奥秘的过程。这节绘本课虽然不涉及教材中的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但是孩子自己动脑寻找事物的规律,探求自然的本质的体验却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让刚入学的孩子看到数学有趣的另一面,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阅读,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智力背景。

有些优秀的数学绘本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关联度大,但不必要占用课堂时间的,可以作为一种课外阅读读物,丰富孩子对于相关知识的认识。

而作为课外阅读的读物,有一些数学绘本可以放在课前,作为一种共识带入课堂,比如韩国数学绘本系列的《奶奶的红裙子》,这个数学绘本通过奶奶讲述一件红色的绸缎裙子裁剪成被罩、饭桌布,旧被罩裁剪成马甲,马甲裁剪成小荷包的过程,透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帮助孩子认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整体能分成多个部分,而部分又能重新构成整体。如果在一年级学习加减法之前,先让孩子阅读相关绘本内容,那么孩子对于加法、减法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就会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也会为孩子在二年级学习乘法与除法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数学绘本的使用原则

1.数学绘本≠数学绘本课。

正如数学教材只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一种资源一样,数学绘本也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数学绘本的创作者在创作时并未考虑过数学绘本会被作为素材引入班级教学,若只是按照数学绘本照本宣科,那么只是为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而已。在使用数学绘本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数学绘本进行第二次创作,这样,才能将数学绘本变成数学绘本课。

(1)平衡故事线与知识线的关系。

(2)整合绘本内部数学知识结构。

2.从一课走向课程。

在教学本单元时,以教材知识体系为骨,以数学绘本替代教材情境,依托绘本情境,设置更有层次,更开放的练习,呈现孩子更完整的思维过程。

具体来说,即:

(1)以数学绘本课《谁偷了西瓜》为单元开启课,通过颜料拓印图案,认识平面图形,体悟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以数学绘本课《吃了魔法药水的哈哈阿姨》为单元练习课,通过图形拼组,感悟平面图形的特征;

(3)依托两个绘本课情境,布置多层次、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绘本作品续编或创意图形拼贴画,完整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数学阅读,为孩子准备第二套教学大纲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提到: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数学老师也应当为学生构建一个数学阅读阶梯,配合学生的学习。在低段,考虑到学生识字量不多,可以以有趣生动的数学绘本和图文结合的桥梁书为主要素材;到了中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不再满足于有趣的故事,可以提供更为“数学味”的阅读素材,如汉声数学图画书系列绘本;到了高段,或许也可以向语文学科一样,选择一些优秀的数学科普读物,尝试整本书的师生共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二年级备课组活动数学绘本 给孩子一双合适的“鞋子”10.21”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凝集体备课 成高效备课——浔阳小学三年级数学组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

凝集体备课 成高效备课——浔阳小学三年级数学组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单元,教师,成绩,教学,问题,难点,分析,活动,教研,中不,主题,个人,专业,数学,备课组,原则,习题,作用,学生,教学内容,年级组,本学期,智慧,数学组,集体,特色,浔阳,水平,目标

2017-08-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备”而来 “备”出精彩——浔阳小学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有“备”而来 “备”出精彩——浔阳小学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老师,活动,教师,数学,程序,教研员,老师们,集体备课,小学,教学,浔阳区,汇报,吴昆,比赛中,六单,学生,建议,思路,集体,智慧,教材,数学组,浔阳,氛围,策略,见解,问题,陈老师,孩子们,张老师

2012-11-03 #故事大全

取长补短 探索优质教学方法——浔阳小学一年级数学组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

取长补短 探索优质教学方法——浔阳小学一年级数学组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

教师,单元,学生,集体备课,教学方法,胡智,个人,优缺点,任务,力量,意见,心理,年级组,工作效率,思想动态,教学,氛围,数学组,智慧,新课改,浔阳,相互交换,经验,练习册,知识,老师,问题,进度,能力,重难点

2017-05-07 #长篇故事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阶段工作总结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阶段工作总结

写字,语文,孩子们,教学,半学期,本学期,词语,生活,内容,习惯,古诗,学生,小手,栏目,生字,老师,超市,铅笔,工作,让孩子,有效地,古诗文,七彩桥,七彩城,好的,备课组,七彩,三字经,低年级,具体位置

2020-06-13 #故事会

干货!深圳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重磅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话题学习资料

干货!深圳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重磅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话题学习资料

疫情,医疗,材料,A.,人类,病毒,中国,B.,C.,D.,新型冠状病毒,数据,赵公,应用,技术,终端,肺炎,专家,信号,内容,国际,救灾,专网,中国移动,口罩,备考,乐为,于越,公之泽,智能医疗

2009-02-02 #故事会

绘本故事创编

绘本故事创编

侯思,爱上,作者,来源,新课程,小学,备课组,摘要,龙源期刊网,绘本故事

2012-07-31 #故事大全

绘本故事创编

绘本故事创编

侯思,爱上,作者,来源,新课程,小学,备课组,摘要,龙源期刊网,绘本故事

2008-08-28 #故事会

绘本故事创编

绘本故事创编

侯思,爱上,作者,来源,新课程,小学,备课组,摘要,龙源期刊网,绘本故事

2018-01-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