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李鸿章在日本遇刺 为大清减了1亿两赔款 回国后慈禧说了七个字

时间:2018-06-19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生于安徽合肥,原名章桐,字渐甫、子黻,号少荃泉,谥文忠,乃清朝末期重臣,清末近四十年的国家大事无不与其有关,他一手创建了淮军

提示:本文共有 19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李鸿章是近代史上难以评价的人,敬他爱他恨他的人都有,他作为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代忠臣,虽然有着拯救清政府的志向,也付出过很多行动,但生在这个落魄的帝国之中,李鸿章只落下了个“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生于安徽合肥,原名章桐,字渐甫、子黻,号少荃(泉),谥文忠,乃清朝末期重臣,清末近四十年的国家大事无不与其有关,他一手创建了淮军和北洋水师,倡导了洋务运动,李鸿章曾经代表清廷签订了《中法新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甲午战争失利,无奈出使日本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最高统帅,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一个又一个的噩耗传进了李鸿章的耳朵里,后来清廷向日本提出了议和,李鸿章羞愧于日本人面对面,当恭亲王试探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的时候,李鸿章派遣的是在天津海关工作20多年的德璀琳。由于日军节节胜利,并不想立刻收兵,他们希望占领的是东三省领土,很快德璀琳灰溜溜的回到了中国,并没有谈成。

1895年2月1日,清政府又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与之和谈的是日本伊藤博文,伊藤博文上来就咄咄逼人,表示二人不是重臣,没有话语权,再次拒绝和谈,声称要恭亲王或者李中堂前来日本才能好好和谈。

没多久,日军取得威海卫胜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没有了和日本和谈的筹码,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一行人到达日本马关,拉开了历史上著名的“马关议和”序幕。

李鸿章到了日本后,与伊藤博文商讨签约,伊藤博文表示:第一,清廷必须赔偿白银3亿两;第二,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驻扎在此的清军交出物资;第三,津榆铁路由日军接管,停战期间所有费用由清廷支付。

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章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像慈禧发送电报,遭到拒绝后,要求重新谈判,一时间,谈判陷入僵局。

1895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此时的日本表示,如果清廷想和谈,不仅要赔款割地还得承认朝鲜独立,慈禧气急败坏,大发雷霆,随后不表态,满朝大臣一时间大眼瞪小眼,没人敢说话,这是个遗臭万年的差事,李鸿章为此多方奔走各国领事馆,希望寻求帮助,但弱国无外交,列强纷纷拒绝了李鸿章的请求。

1895年3月4日,光绪正式委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3月14日,李鸿章再次前往日本马关,3月20日午后两点半,李鸿章一行人登上了马关春帆楼,中日两国代表唇枪舌剑,谈判再次僵持不下,恰在此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在3月24日下午4点多,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李鸿章乘轿车返回驿馆。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汽车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名日本男子,对着李鸿章就是一枪,李鸿章左脸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李鸿章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面对此事,他叮嘱手下把血衣收起来,不要洗,面对斑斑血迹的黄马褂官服,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安危,而是朝廷利益,73岁的李鸿章算是找到了一点安慰,他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李鸿章伤势稍好勉强能走后,于是参加了第四次中日谈判会议,在会议上,李鸿章据理力争,利用这件黄马褂把之前3亿白银减为2亿白银,随后他请示慈禧太后,在获得可以签订的答复后,签下了《马关条约》,当他回国后,拿着这件黄马褂呈给慈禧太后时,慈禧看了一眼,淡淡的说了七个字:难为你了,还留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清国进入战争状态,李鸿章得知此事后,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地:“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伤让在场的官员动容失色,他们从未见过冷静铁血的李鸿章在情绪上会失去控制。即使是在最伤痛最悲凉的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也只是无声泪下,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1901年,李鸿章78岁。这一年,是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终于病倒了,一病不起,八国联军草拟了一份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魂飞魄散。临死之前,李鸿章回光返照,除了两行清泪,他无话可说,没多会就去世了,终年78岁。

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小编认为,李鸿章是舟,只恨生不逢时。弱国无外交,一遇专制皆变奴才。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扭转,大清的腐朽之根已深埋百年,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存在了千年。历史是统治者的历史,死人永远也无法开口说话,对待历史上的每一个人物都要客观的去评价而不是盲目的批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鸿章在日本遇刺 为大清减了1亿两赔款 回国后慈禧说了七个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鸿章真的是卖国贼吗?1895年签条约他对日本人吼道:你们入侵吧

李鸿章真的是卖国贼吗?1895年签条约他对日本人吼道:你们入侵吧

李鸿章,曾国藩,外国,大清国,日本,李鸿,卖国贼,洋务运动,中国,太平天国运动,这首诗,利益,代表,大清,父亲,湘军,清政府,发展,京城,国人,慈禧太后,条约,马关条约,伊滕博文,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北洋水师,利器,割地赔款,团练

2013-04-19 #经典故事

大清国与日本签订平等条约 李鸿章一语成谶四十年后应验

大清国与日本签订平等条约 李鸿章一语成谶四十年后应验

条约,大清国,日本,不平等条约,副岛种臣,李鸿,李鸿章,日修,日本人,日本外相,大清,列强,中国,大臣,西洋,西方列强,不公平,曾国藩,柳源,鸦片战争,世界,中法战争,事物,内心,内容,全权,侨民,十分高兴,控制权,想法

2016-02-19 #小故事

大清名臣李鸿章最后的气节 不上日本岸 只签卖国日本条约

大清名臣李鸿章最后的气节 不上日本岸 只签卖国日本条约

李大人,李鸿章,历史,李中堂,这里面,列强,卢布,屈辱,时候,沙皇,民族,洋务运动,伊藤博文,李大,中东铁路,北洋水师,华俄道胜银行,财政部,个人,东西,人物,中国,事宜,军舰,台湾,奇葩,条约,沙俄,洋人,清政府

2011-12-30 #故事阅读

1901年秋 78岁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 两个月后与世长辞

1901年秋 78岁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 两个月后与世长辞

李鸿章,李鸿,日本,谈判,代表,卖国贼,大清,太后,赔款,一生,列强,洋人,条约,老者,问题,最后一次,最后一刻,水师,大厅,仕途,利益,国家,大口,小国,座椅,弹丸,无奈,朝廷,清政府,老人

2011-04-29 #经典故事

李鸿章无奈在辛丑条约上签名 仅写一字 暗藏着怎样的心机?

李鸿章无奈在辛丑条约上签名 仅写一字 暗藏着怎样的心机?

李鸿章,李鸿,丰太郎,辛丑条约,名臣,列强,卖国贼,北京,大清,小山,日本,条约,洋人,耻辱,马关条约,谈判,丁汝昌,叶志超,大吐,梁启超,四大,世界,个人,中日甲午,主力部队,八国联军,住处,割地赔款,刺客,办完

2016-03-21 #故事大全

《马关条约》谈判时 伊藤对李鸿章说的这些话 字字寒入骨髓

《马关条约》谈判时 伊藤对李鸿章说的这些话 字字寒入骨髓

李鸿章,伊藤,日本,台湾,中国,谈判,俄罗斯,条件,伊藤博文,李鸿,假设,大清,方人,节略,赔款,领土,马关条约,于次,东北地,展开了,日报,下子,一带,中堂,为数,久经,亦然,人烟稠密,伤势,协议

2008-07-12 #故事大全

《马关条约》签订后 清朝为何有众多官员为李鸿章求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 清朝为何有众多官员为李鸿章求情

李鸿章,李鸿,很多人,日本,慈禧太后,谈判,结果,马关条约,这些人,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双方,原因,战争,状况,时候,条约,民间,签订条约,御史,面子上,一分一毫,光绪皇帝,世人,体制,个人,世界,人商,事情,企业

2019-04-23 #短篇故事

李鸿章为他而“三顾茅庐” 最终成为了李鸿章的得力助手

李鸿章为他而“三顾茅庐” 最终成为了李鸿章的得力助手

冯桂芬,李鸿章,李鸿,上海,一生,外交,学馆,朝廷,洋务运动,洋务,影响,才多,曾国潘,纂修,拒绝了,人才,主义,主张,传统,割地赔款,军事,全心,历史记录,加官,团练,处境,地理,大清国,外国,局面

2017-12-2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