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发现了多位名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时间:2018-06-23

可是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书中重要的内容太多,让人难以取舍,而且摘抄得太多,也会让我们失去再读笔记的兴趣

提示:本文共有 38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很多人希望通过读书来增加自己知识的输入,为了防止”读过就忘”,我们会采用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来保留书中的重点、增强自己的记忆,从而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可是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书中重要的内容太多,让人难以取舍,而且摘抄得太多,也会让我们失去再读笔记的兴趣。

还有人喜欢把笔记存到电脑里,既省事又能保存重要的知识点,可这样的笔记方式并不利于记忆。相比较而言,摘抄虽然比较费时间,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书的理解和记忆。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厦在读书的时候,就喜欢把书中重要的内容抄到一本大摘抄本上,为了以后方便参考,还会写上出处和页码。他在《书的命运》中曾经这样写道:

“这样的笔记本,我一年能写完五六本,神奇的是,如果附上编号,你甚至能知道这段内容在哪一本书的哪部分。正是因为写过,你才能记住。所以,虽然只是把文章按原样抄写一遍,但这是效果最好的记忆法。”

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经验之谈。那怎么样做读书笔记才能既不繁琐又能抓住重点,还能便于记忆?

传媒业出身的日本“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无论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用笔记本记录,他的这种生活方式经电视台报导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在他所撰写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其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以下5个阶段:

选书: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与书有关的信息,记录想读和需要读的书;购书:在书店里找到自己记录下来的书籍,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读书:在读的过程中,做好写读书笔记的准备,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按照等级做记号;记录:利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来记录读书过程中认为重要的内容,以及产生的感想和思考;活用:通过再次浏览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提升。用“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所做的读书笔记,“信息”存在于同一个笔记本,非常容易查找,只需按时间书写,并附上日期即可;所需要的工具也很简单,只需一本最普通的横线笔记本和一支笔;而且在制作时也不需要分区,只需在记录完成后划条横线以示间隔即可。

今天我将着重分析这5个阶段中的精华部分:读书、记录、活用这3个阶段,所以本文的内容将分为以下3个部分:

“一元化笔记读书法”中“读书”这个阶段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读书法?“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如何制作的?为什么要用这种记录方式?如何高效利用读书笔记来提高自我?在第四部分我会纵向对比“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和其他的读书法的不同,以便于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01、“一元化笔记读书法”中“读书”这个阶段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读书法?

在这里,“读书”这个阶段,其目的不是说“读完就好”,它是以记读书笔记为前提的。而写读书笔记的要求是:尽量从速从简、缩短记录的篇幅,但也要注意全面反映文章的精髓。

在写读书笔记的前提下,读书方法会随之发生改变,我们会主动去寻找书中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并做上记号,这种读书方式可称为“寻读”,即对自己重要的内容要低速认真品读,而不重要的内容只需快速浏览。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曾经这样说过:“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我们需要记录在读书笔记上的,就是鹿岛茂说的书中重点的部分。为了保证记录在读书笔记里的是真正重要的内容,我们需要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以下3个步骤的筛选:

通读:在快速通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折一个角。重读:在通读完成后,我们再把折角的部分重读一遍,如果还是觉得好,就把这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两个角的部分,如果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书上做记号。这标记的部分就是我们值得摘抄的内容。用这种多次阅读的方式加以筛选,既能留下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还能增强理解和记忆。

我们在刚才的“读书”阶段筛选出了摘抄的内容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制作“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了。

02、“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如何制作的?为什么要用这种记录方法?

制作“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有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记录下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和作者名:日期的书写:建议统一为如下的6位数数列。如:2019年12月15日可以写成【191215】。

书名和作者名:在日期的后面写上书名和作者名,三者在同一行横线内。

例:【191215】 《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

第二个步骤,有两点内容,即“摘抄和评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最大特征,就是“摘抄+评论”两者并存,正如菜肴中鱼肉和大葱共存一样。

亚瑟叔本华在《读书论》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你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之后,趁着印象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摘抄完整篇文章再去从头开始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的感想。如果在读书笔记中只是摘抄,那么我们记录的只是作者的想法,只有加上了自己的思考,才能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内容。

为了区分这两部分的内容,我们可以在摘抄部分的前面标上“○”,而自己的感想或者补充说明前面则标上“★”。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只摘抄对自己很重要的内容”和“写主观评论”。在一本书里,可能会有好几个重要知识点,但如果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只是其中一个知识点,那其他的信息我们可以摒弃,只摘抄我们需要的。

另外,在写评论的时候,不用刻意写得高大上,只需记录自己最真实的感想,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比如,“我觉得这段写得太棒了”,当我们以后复读笔记看到这句话时,就会停下来思考当时为什么会感觉很棒,从而很可能有了新的感悟,对作品的认识也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这种方法做出的笔记,以后想找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记录,我们只需回忆当初自己在哪个时间段记录的,就可以找到对应的笔记本,以及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

制作读书笔记,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把化繁为简做到极致,我们才能在做读书笔记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这种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精髓,磨炼出更好的原创内容。

03、如何高效利用读书笔记来提高自我?

通过写“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我们的读书已经成为一次成功的体验。而我们做笔记的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读书笔记利用起来,把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方式通过读书笔记来提高自我:

①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在按照之前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后,我们可以一边参考读书笔记,一边将输入脑中的知识输出,这样就可以把我们已经掌握的内容再回味复习一遍,再通过写书评的方式来把原先杂乱无章的想法组织起来,写完后还可以发到一些网络平台上。

因为只有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会被别人看到,我们才会去调查那些没有在意过的出处、资料,从而重新审视自己观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②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并量化重读频率。

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笔记中的内容,我们需要重读笔记。为了防止我们空有重读笔记的计划,却迟迟不展开行动,我们可以对重读笔记这一行为加以“场景化”和“量化”。

“场景化”:即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景作为“重读读书笔记时间”,以便养成重读读书笔记的习惯。比如:睡前、洗澡后、坐飞机时;“量化”是指安排好重读时间和频率,可一周一次,也可一周两次,并把重读计划写在日历上以便提醒自己。

经过重读,我们会发现以前一知半解的语句现在已经可以彻底理解,会发现有些内容又有了新的含义,我们可以在笔记上把这些新的发现记录下来。这种反复阅读笔记的行为会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

04、纵向对比“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和其他的读书笔记法之间的不同之处,以便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这是一个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时代,有很多人都想通过读书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知识的输入。那怎样才是科学的读书方式,从而使书中的精髓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呢?

在这样的命题下,很多的读书方法都应运而生,比如康奈尔笔记法、便利贴笔记法、卡片法、思维导图笔记法、关键字笔记法等等。

纵观这些笔记法,跟“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

①有的读书法没有摘抄重点内容,只是在书上画出重点,或是记录在电脑里,这样的读书方法不如摘抄法更有利于记忆;

②有的虽有摘抄但零散于各处,容易遗失或者难于查找,给以后读书笔记的复习带来一定难度;

③还有虽有摘抄但没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或感悟,这种读书法只是简单记录别人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有加上自己思考的读书笔记,才能更好地吸收转化书中的内容。

④给笔记本划分区域的读书笔记方法,会将做笔记的行为复杂化,要知道只有最简单方便的操作方法才能让人坚持下去。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能有效提高自己,并容易坚持下去的读书方法,还可以搭配多种读书方法来灵活运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结语: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笔记本一方面把重要的记下来,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我不同意书里的讲法,可以写上一段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恰恰跟鲁迅先生的读书笔记法是一致的。它教给我们的并不是单纯记忆书中的内容,而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得心应手地运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记读书笔记,最重要的是坚持,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侯要养成“书本+笔记”的习惯,也就是说,只要是读书,笔记本就在旁边,随时准备着记录。长此以往,你必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发现了多位名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记笔记的方法 如何使用读书笔记|干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记笔记的方法 如何使用读书笔记|干货

读书笔记,内容,时候,笔记本,作者,书名,观点,笔记,可以用,读一遍,这本书,清单,电脑,读后感,读书笔,书皮,时代,情况,想法,折角,日期,时会,时间,标记,目的,线条,速度,重点,进步,阅读一本书

2007-03-17 #短篇故事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问题,笔记,笔记本,过程,阅读一本书,信息,读书笔记,折角,告诉我们,内容,小伙伴,方法,才能,读书会,松鼠,知识,精华,观点,记笔记,资源,实用,我们需要,这本书,任务,书名,书单,书评,作者,内化,好处

2011-07-14 #短篇故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的使用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的使用

笔记,笔记本,功能性,知识,重点,阅读一本书,我最近,读起来,认为是,奥野,好的,中营,功能,勾出,智慧,意义,好帮手,小说,方法,时候,是非,用纸,税法,纸质,细节,脉络,读书笔记,软件,过程,鸡汤

2010-11-25 #小故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你真的会读书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你真的会读书吗?

奥野,笔记,读书笔记,方法,清单,书签,内容,标记,过程,地方,读书方法,这本书,作者,剪报,想法,折角,方式,时候,段落,目的,笔记本,部分,一本书,很多人,句子,建议,用心,精神财富,读的书,随想

2007-08-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大神分享简单高效的读书笔记妙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大神分享简单高效的读书笔记妙法

笔记,奥野,内容,信息,清单,阅读一本书,方法,标记,记笔记,这本书,书名,感想,目的,笔记本,活用,作者,一本书,做标记,能帮助,这件事,三要素,书店,兴趣,创意,剪贴,后浪,墨水,地方,威力,建议

2018-04-27 #故事阅读

让读书笔记成为你写作的源泉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让读书笔记成为你写作的源泉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笔记,读书笔记,内容,评论,作者,过程,方法,想法,感觉,效率,灵感,实用,对话,大段,时间,步骤,问题,奥野,一本书,写评论,积累素材,阅读一本书,都会,主题,学会,场景,情况,思想,标记,素材

2009-08-13 #长篇故事

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书?5个高效读书笔记法分享给你!

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书?5个高效读书笔记法分享给你!

笔记,内容,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法,思维导图,阅读一本书,方法,小建,一本书,技巧,思维,标记,知识,过程,康奈尔,这本书,书籍,书目,记忆,步骤,栏内,概念,灵活运用,火锅,笔记本,索引,要点,记忆力,部分

2013-01-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巧用读书笔记 将书籍变成财富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巧用读书笔记 将书籍变成财富

读书笔记,笔记,标记,内容,过程,这本书,思想,部分,作者,重点,书里面,书页,折起,方式,日期,方法,时候,笔记本,奥野,一本书,对自己,我们怎样,不一样,书籍,一角,书名,事情,心情,成果,教会

2014-05-2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