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8000年前 杭州有一帮人就在螺蛳屁股上钻孔!杭州人嗦螺蛳的历史原来如此悠久

时间:2018-06-27

经过近10个月闭馆改造,升级后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今天重新开馆了

提示:本文共有 25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都市快报讯 湘湖一叶舟,问史八千年。

经过近10个月闭馆改造,升级后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今天重新开馆了。

跨湖桥遗址在萧山中南部的古湘湖之滨。1990年到2002年,跨湖桥遗址三次发掘,出土了许多石器、骨器、木器、陶器、动物残骸,以及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粒,包括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漆器,和中国最早的甑、水平踞织机等。

至此,湘湖深处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与跨湖桥先民的故事被逐渐揭开。

很久以前,跨湖桥先民从山区向河口地区转移,在河谷平原生活了几千年,最终因为海侵选择离开。

跨湖桥的先民在狭窄的古湘湖谷地,造起了村落,很聪明地把村子建在了山地与沼泽之间,既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又方便耕种水稻。

8000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博物馆“娓娓道来”。

住在哪儿?

长着高脚的房子

木头造的房子和土木混合的房子,是跨湖桥遗址建筑的两种主要类型。

木构建筑,是用立柱的方式来建的,屋体大多方形或长方形。立柱的方式有两种:坑埋式和栽桩式。

坑埋式,就是先挖好柱坑,把柱子立在坑里,再回土填埋。柱子的底部往往有石头的柱础,周围也会扣上石块固定。柱子的底端是平的。

栽桩式,就是把柱子下端削尖后,直接插到土里。

跨湖桥遗址的木构房屋,没有留下确定的梁架构件,但发现了一些带榫卯的木构件,还有一个独木梯。

独木梯这种原始的登楼阶梯,一般斜置在房内或外侧,没有扶手,沿梯木逐级上爬。

这说明,当时的建筑应该是架空的干栏式建筑。

土木混合的建筑,是用立柱和柱间排列的芦苇,或植秆体为骨架做成墙面,再在两面糊拍泥浆,然后通过烧烤固定的。这种墙体的好处是不透风,防寒性好,但要是遇上下雨天,就糟糕了。

吃的东西哪里来?

种稻、养猪、捕鱼

以前的人都吃什么?

他们用弓箭射飞禽走兽、用长矛刺杀河鱼、用飞石长棍围歼牛鹿,采摘树上的坚果、水果和湖边的野菱、芡实。他们甚至饲养了家猪,用蒸汽来制作熟食。

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丰富的稻米遗存、农业耕作和水稻加工用具。这证明了跨湖桥的先民当时已经掌握了耕耘、收割、脱粒等一系列较完备的农耕体系。

当时的人是怎么翻土的?

用一种叫做“骨耜”的工具,有平刃和双刺刃两种,都是插入式装柄,这和河姆渡捆扎装柄不一样,不过用法是一样的。

他们用木铲来耕地、铲土。遗址出土的木铲大多是残器,铲柄的长度已经无法复原了。

他们用锯齿状骨器来收割稻穗。

在跨湖桥遗址中,发现了一小捆带穗的稻禾,只有十几根,摆置得比较整齐。稻禾是在稻秆的中段割断的,这可以说明跨湖桥的先民已经懂得通过收割的办法来获取稻穗了。

他们用木槌和臼形石磨盘给稻子脱壳拿到稻米。石磨盘放在下面,用手握住石磨棒或木槌,然后相互搓磨或碾磨,就能脱壳脱粒和制作淀粉了。

跨湖桥遗址发掘的猪颌骨,是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家猪遗骸。它的意义在于,当时就已经有人在养猪了,并且可以推断出,猪的实际驯养时间要早于跨湖桥文化时期。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浮标、骨镞和弓箭,还证明了当时的渔猎采集活动。

箭镞有骨镞、石镞和木镞,磨制精致,有尖利的锋部和便于与箭杆结合的梃部。弓的弓弣(抓手)部位明确,说明在当时,使用方式已经很成熟。

出土的木矛,都保留了削尖的尖头,这是用来投射和刺杀的。骨匕用动物的尺骨削制而成,很锋利。

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许多骨镖,大多带有倒刺,这是为了防止刺中的鱼滑脱。

遗址中发掘的木浮标,则说明跨湖桥的先民已经学会用网捕鱼了。

他们还喜欢吸螺蛳呢。跨湖桥遗址发现,一些螺蛳壳的尾部被砸出了孔洞,应该是为了便于吸食,就和我们现在吸螺蛳一样。

怎么吃?

他们早就学会烹饪了

跨湖桥先民的日常饮食品种多样,肉类、蔬菜和河鲜都有。

他们是怎么来吃这些东西的?

讲究着呢,不同的食物,会用不同的烹饪手段,肉类直接炙烤,杂食用釜炊煮。他们甚至还发明了陶甑,用来蒸稻米和糕饼。

跨湖桥遗址中,发现了很多陶釜,是用来炊煮的。

考古专家在陶釜的外底部发现了烟熏的痕迹,釜内壁和口沿外侧还积有“锅巴”(残渍),包含了种类丰富的植物淀粉粒,比如禾本科、豆科及坚果类植物的果实等。而在禾本科中,又包含了稻米淀粉粒。这证明,当时的跨湖桥人已经会用蒸煮的方法吃“大米饭”了。

考古专家还在许多动物的骨头上,发现保留着烤肉留下的烧焦痕迹。

食草动物的肱骨等大型肢骨,普遍都有被砸断现象,而且断裂的位置大多离关节比较近,这是先民“敲骨吸髓”的证据。

生病了怎么办?

他们可能会针灸

跨湖桥遗址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中药罐”和疑似用来针灸的用具。

在生活实践中,跨湖桥先民学会了怎么利用动植物的特性,来治疗身体的病痛。

这被视为“原始医药的萌芽”。

遗址发现了一件稍有残缺的绳纹小陶釜,里面盛有一捆植物的茎枝,一共有20多根,纹理结节清晰。

这些茎枝长度约5到8厘米,单根的直径在0.3至0.8厘米。茎枝之间还夹杂着泥巴。茎枝紧紧地粘连在一起,比较符合茎枝被煮软后的特点。

有研究者说,这些茎枝不可能被直接食用,综合分析,应该是因为陶釜破裂,而被丢弃的煎药。

跨湖桥遗址中,还发现了一种“钉”形骨(木)器,头部尖而不锐,温润体贴,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原始针灸工具。

穿什么?

自己做皮衣

人类最早穿在身上的东西,是草叶兽皮,后来才学会了采集野生葛、麻和鸟兽羽毛,编织成衣服。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线轮、纺轮、骨针等缝纫工具,以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踞织机,都证明了跨湖桥先民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纺织缝纫技术,穿上了用兽皮和麻布制成的衣服。

取用兽皮,得从动物身上剥下毛皮,而剥毛皮,首先要有切口线。通常来说,除了头尾之外,脚掌也是切口的位置。由于脚掌的肉少,切割时往往会在掌骨上留下刀痕。这种刀痕,在跨湖桥遗址的出土掌骨中,就有明确的反映。

以牛的掌骨为例,在统计的51个掌骨标本中,11个有切割造成的划痕。其中一些横向的割痕,更有可能是切口取皮留下的。

剥下毛皮后,要怎么做成衣服?

在跨湖桥遗址的出土器物中,有一种用鹿的肩胛骨制作的刮具,上面有刮皮毛所留下的痕迹。

还有骨针,通体圆润,油光发亮,头部尖利,尾部有孔,最有可能是用来缝制兽皮。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地址:萧山区湘湖路978号

开放时间:周二到周日(国庆期间照常开放)

开馆当天(9月28日):13:30至17:00;9月29日起恢复正常开放时间:9:00至16:30。

参观免费,需提前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8000年前 杭州有一帮人就在螺蛳屁股上钻孔!杭州人嗦螺蛳的历史原来如此悠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8000年前 杭州有一帮人就在螺蛳屁股上钻孔!杭州人嗦螺蛳的历史原来如此悠久

8000年前 杭州有一帮人就在螺蛳屁股上钻孔!杭州人嗦螺蛳的历史原来如此悠久

跨湖桥遗址,跨湖桥,先民,发现了,兽皮,建筑,掌骨,柱子,稻米,位置,切口,工具,房子,植物,毛皮,遗址,是怎么,是用来,湘湖,动物,东西,会用,削尖,刀痕,剥下,博物馆,地区,土木,头部,学会

2017-05-11 #故事会

有这么一帮人 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守卫着只属于摩托车的一方净土

有这么一帮人 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守卫着只属于摩托车的一方净土

摩托车,摩托,政策,中国,内容,情况,虹之间,为大家,风和,一帮人,全国,企业,交通规则,交通工具,交规,信念,国家,再加,力度,城市,夹缝,外国,妖魔化,好友,妈妈,妖魔,媒体,媳妇,实际,差距

2008-05-04 #小故事

前几天路过的男人 带着一帮人帮她修屋顶来了!这个热心人是谁

前几天路过的男人 带着一帮人帮她修屋顶来了!这个热心人是谁

王女士,房子,卫士,公安,安吉,湖州,热心人,王大姐,一家,下雨天,先生,公安局,好心,房顶,家园,民警,记者,良朋,自然村,老房子,老公,工作,一只手,这位先生,汪明,陈蕾,天子,村龙,黄成的,浙江

2019-02-06 #小故事

寻找一个国产鬼片 开始是一帮人在一个小黑屋坐在长座子上 开会听一个人讲鬼故事 讲的好

寻找一个国产鬼片 开始是一帮人在一个小黑屋坐在长座子上 开会听一个人讲鬼故事 讲的好

黎姿,上司,怪谈,导演,替身,毛毛,学长,朋友,演员,班长,编剧,结果,美女,马伟豪,怪谈协会,主席,办公室,女鬼,孤魂野鬼,租客,校工,神父,约会,荷花池,鬼魂,鬼故事,三个部分,校园怪谈,叶伟明,张达明

2020-06-28 #故事阅读

民间故事——傻姑爷朱玉华 搜集整理

民间故事——傻姑爷朱玉华 搜集整理

老丈,媳妇,姑爷,告诉他,扇风,小鸡,粪坑,老丈人,鸣声,那是什么,朱玉华,民间故事,搜集整理,人家,一帮人,刀旋,县衙,大板,啥意思,扯住,文化,膀子,鸡屁股,就回来,现在怎么样,这帮人,那是啥,下去了

2020-06-24 #小故事

西湖:杭州的名片 杭州人的幸福生活

西湖:杭州的名片 杭州人的幸福生活

西湖,杭州,外地人,杭州人,苏堤,和西,优越感,云霞,城市,朋友,水面,湖水,有关,生活,居住在,中国大陆,东浦,古之思,天成,平气静,映波,白居易,白堤,苏东坡,秋瑾,在杭州,都会,北京,与生俱来,传说

2011-09-08 #经典故事

杭州市资讯|杭州老字号新丰小吃物美价廉 赢得了杭州人喜爱 又得到游客认可

杭州市资讯|杭州老字号新丰小吃物美价廉 赢得了杭州人喜爱 又得到游客认可

古镇,杭州,西湖,游客,景区,古村落,新丰,景点,新丰小吃,龙门古镇,古色古,很多人,在杭州,历史,江南,海拔,孙权,杭州人,麻球,原汁原味,老杭州,世人,价格,买票,人工湖,包子,吊桥,故乡,景色,江南地区

2008-12-05 #长篇故事

杭州除了西湖 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一看?杭州人:三桥三墓了解一下

杭州除了西湖 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一看?杭州人:三桥三墓了解一下

杭州,西湖,断桥,长桥,西泠桥,西湖景区,墓地,民族英雄,岳飞,张苍水,于谦墓,岳飞墓,张苍水墓,代表,古墓,地方,情人桥,爱情故事,杭州旅游,湖光山色,于谦,古色古,小和,岳王庙,段唯美,白堤,相之子,苏小,阮郁,一直以来

2015-01-0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