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镜映效应:想培养出“高情商孩子” 父母首先要学会说话的艺术

时间:2018-07-12

很多父母经常会为孩子拙劣的沟通技术而感到担忧

提示:本文共有 25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父母经常会为孩子拙劣的沟通技术而感到担忧。每当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孩子总不愿意说,就算愿意说,表达出来的东西总要让人猜想很久,这使得家长们十分发愁,孩子不会说话情商低该怎么办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低情商的?孩子的表达能力是不是跟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密切相关呢?

一、相同的场景,不同的回答

我在宝妈群里发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不同的宝妈有不同的回答。

场景:今天带孩子去逛超市,和孩子说好了不可以买玩具,孩子也答应了。可是到了超市,他又反悔了,又哭又闹的嚷嚷着要买玩具。

然然妈妈说:出门前我们已经说好不买玩具了,说话算话,我今天是不会给你买的,你再哭闹回家我就打你。

星星妈妈说:我们已经说好不买玩具了哦,你看,那有什么,好像是雪糕,我们买两只一起吃要不要?

可可妈妈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我看着它也很心动呢。不过我们出门前已经说好了不买玩具。如果你不遵守和妈妈的约定,妈妈会很伤心的,所以我们这次不买玩具好吗?

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场景,三个不同的妈妈有着三种不一样的态度。

然然妈妈是属于强硬派的妈妈,当孩子的行为不正确时,她会严厉地指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十分地严格,而且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当孩子稍微偏离她给孩子所安排的成长路线时,她会严厉地斥责孩子。虽然这类型的妈妈很有自己的原则,但是她们太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很容易发生亲子冲突。

星星妈妈属于取巧派的妈妈,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她会选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种类型的妈妈一般都不直视孩子当下出现的问题,习惯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解决当下的麻烦啊。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有效,但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丧失对妈妈的信任,不再愿意与妈妈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

可可妈妈属于共情派的妈妈,她具备同理心,会站在孩子所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样,她也试图用同理心地方式说服孩子,让孩子能够理解妈妈。她还会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引导孩子释放情绪。这类型的妈妈会以情动人,在耐心的态度与良好的说话方式下,孩子会觉得妈妈能够真正地结论他们,从而愿意站在妈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纵观这三种对待孩子的不同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可可妈妈的教育方式最令人敬佩,她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仅能够懂得换位思考,而且他们的情商和表达能力也会较高,因为他们懂得共情,知道怎样才能最好地与他人交往。

二、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情商的发展目标不同

孩子7岁以前,他们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模仿父母的行为。想要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家长们们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孩子成长循序渐进的过程。

张怡筠教授曾经提出过"幼儿情商力分龄发展"体系,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情商能力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0-2岁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情绪认知属于空白阶段,需要父母的安抚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进而了解身边的生活。

2-3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对自身情绪有所感悟之外,需要父母来帮助他们融入外界的环境,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进行相处。

3-4岁的孩子: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信心以及共情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情商。

4-5岁的孩子:这时候的孩子需要开始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以及挫折,父母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加强孩子的抗挫能力和自制力。

5-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开始学习如何进行团队合作了,父母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方便孩子上学之后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

三、原理:想让孩子高情商,父母要先学会说话的艺术

镜映原理指的是父母对孩子内心所体验到的所有东西给予适时的反应。孩子所处的年龄段还不足以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需要父母充当孩子的镜子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和表情,来对自己内心的情绪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因此,父母的说话艺术对于孩子的高情商培养十分重要。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懂得学会说话的艺术,要用正确的态度来回应孩子孩子的情绪,从而来提高孩子的情商发展。

四、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具备情商,同时提高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

1、温和地询问孩子

当父母感到孩子的情绪不太对劲,却又不知道他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时,父母要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温和地询问孩子:"你看起来好像不太开心,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同时,父母要蹲下,与孩子进行平等的眼神沟通,还可以轻轻地抚摸孩子,这样可以对孩子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

如果孩子不喜欢肢体接触,那父母可以选择在吃饭或者散步的时候与孩子对话,这样会让孩子更加自在,从而敞开心扉。

2、接纳并给孩子的情绪命名

当孩子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时,并且父母理解了孩子所发生的事情,就要帮助孩子定位他的情绪,让他明白情绪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父母可以跟孩子这样说:"你感到不开心/难过,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情,对吗?"通过父母的分析,孩子可以慢慢地了解到自己内心的情绪。同时,父母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以及神态反应,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3、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

要知道,孩子情绪激动时,是听不进大道理的,这时候父母首先要肯定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的心情,这样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

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这真是太过分了,太令人失望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跟他站在一边的,并且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与自己相同。

4、帮助孩子分析总结事件

等到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父母就可以帮孩子梳理整个事件,以及孩子在这过程中的情绪变化。父母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没有直接给孩子贴上情绪标签,孩子不会感受到压力,故而当父母在分析总结事件时,孩子更愿意倾听和遵从。

5、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

在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共情、分析后,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寻找解决事情的最佳方式。在这里要注意,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难题。这样既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还能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下次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更加的积极面对。

我是邹春梅谈育儿,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镜映效应:想培养出“高情商孩子” 父母首先要学会说话的艺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指望孩子无师自通拥有“高情商”?别逗了!高情商都是这样培养的

指望孩子无师自通拥有“高情商”?别逗了!高情商都是这样培养的

孩子,情商,父母,乐乐,妈妈,套书,情绪,父母们,让孩子,事情,爸爸,大脑,故事,方式,时候,智商,老师,黄多多,情绪和情感,世界,前提,问题,冲突,皮亚杰,马云,小乌龟,是这样,每天都,习惯,中英

2018-09-12 #故事大全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 了解“登门槛效应” 父母要学会“得寸进尺”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 了解“登门槛效应” 父母要学会“得寸进尺”

孩子,家长,进步,让孩子,登门槛效应,父母,兹尼,目标,压力,成绩,对孩子,运用于,一步登天,老师,自信心,赖床,木一石,积极影响,朋友,下子,人们,学会,心理,小目,成就,时刻,逆反心理,教育,考试,做家务

2017-04-11 #长篇故事

物极必反!避免孩子出现“超限效应” 家长要学会倾听

物极必反!避免孩子出现“超限效应” 家长要学会倾听

孩子,家长,柔柔,超限效应,父母,牧师,让孩子,过程,错误,马克吐温,关系,朋友,时候,老师,教育,都会,课堂,上帝,专家,妈妈,学会,心理,拖堂,逆反心理,健身,做决定,对孩子,对自己,感觉到,教育方式

2015-04-02 #故事会

怎样陪孩子上网课?学会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吧!

怎样陪孩子上网课?学会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吧!

孩子,家长,父亲,女儿,罗森塔尔,效应,父母,教师,继母,学生,三毛,全县,儿子,卡耐,姐姐,成绩,故事,对孩子,个人,初中,卡耐基,发自内心,名单,时候,班里,缺点,行为,闪光点,应用,进步

2020-08-06 #故事会

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差劲?想要孩子更优秀 应避免“超限效应”

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差劲?想要孩子更优秀 应避免“超限效应”

孩子,父母,事情,时候,让孩子,叛逆,教育孩子,超限效应,心理,马克吐温,做作业,小青,方面,耿倩倩,会产生,对孩子,给孩子,亲子关系,压力,家庭,机会,逆反,影响,教育,要学会,宝妈,比别,达·芬奇,里人,在和

2019-05-31 #小故事

别责怪孩子不上进 父母要懂得用“标签效应” 塑造孩子自驱力

别责怪孩子不上进 父母要懂得用“标签效应” 塑造孩子自驱力

孩子,父母,事情,原因,自信心,规则,教育,对孩子,标签效应,上进心,做法,学会,心愿,样子,榜样,状态,行为,规矩,一件事,帮助孩子,没办法,这件事,好的,第一时间,都会,文字,任何事物,亲家庭,个人,事业

2009-09-24 #小故事

你还在不停对孩子唠叨?“超限效应”提醒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叛逆

你还在不停对孩子唠叨?“超限效应”提醒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叛逆

孩子,父母,对孩子,家长,提问,理想,牧师,都会,学会,心理,性格,情绪,方式,时候,过程,逆反心理,教育,犯错,唐僧,个不停,有些事情,让孩子,习惯,亲子关系,压力,做作业,做法,差异,小事,感觉

2016-04-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孩子脾气大 难沟通 家长尝试“共生效应” 让亲子沟通更顺利

孩子脾气大 难沟通 家长尝试“共生效应” 让亲子沟通更顺利

孩子,父母,脾气,共生效应,对孩子,让孩子,对方,老金,时候,缺点,小暴君,亲子,优点,冷战,妈妈,学会,家长,意识,老两口,爷爷奶奶,生气,玩游戏,讲故事,微笑,不可取,不发脾气,小故事,教育方式,慢慢地,给孩子

2011-03-2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