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秦都市报数字报

时间:2018-07-13

感人的战疫故事5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26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3月5日,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记者见面会举行,6位“战疫”一线人员登台成主角,他们真挚地讲述了一段段质朴感人、饱含力量的“战疫”故事。他们分别是:

陕西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医生陈飒;陕西省传染病院(西安市第八医院)护士肖佳蔚;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环食药侦查大队副大队长马志福;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街道华清学府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婷;西安出租车“爱心车厢”志愿团第一分队志愿者王志忠;大学生志愿者蒋敏。

陈飒:“蛛丝马迹”查传染源头

“疫情初期,我的手机一天会有数百个来电,接电话时总保持扩音状态,留出双手在电脑上工作。”陈飒说,经过连日奔波排查,她们确诊了陕西首例病例,随后第二例、第三例相继确诊,同时快速调整监测方案,提高监测灵敏度。

谈起与同事一起抗击疫情的46天,她感触良多。“我们办公室里有一块很大的白板,上面总是写满着人名、日期,画满着线条,记录着一例例病人的传播链,每天就在那里分析每个病例的感染来源。”陈飒坦言,很多轻症病例由于症状不明显,社会交集纷繁复杂,她们通过梳理病例的生活片段,根据“蛛丝马迹”精准查找传染的源头和关联,采取抽丝剥茧式的调查方式,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找出一条条紧密相连的链条,然后迅速将其斩断。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什么?陈飒表示,她想有个安静的下午,带着孩子,找一块空旷的草坪,一起放风筝,不用戴口罩,自由自在地奔跑和呼吸。

肖佳蔚:我们一起平安出去

肖佳蔚是西安市第八医院隔离一区的一名90后护士。她的父母都是西安市第八医院的医务人员,她的丈夫是西安市第八医院信息科一名工作人员,这次被抽调到消毒组,担任消毒员工作。

“大年初一,我被分配到了隔离一区的第二梯队,虽然不用立即进去,但被编入了特管病区参与倒班。”肖佳蔚丈夫忙着更换电脑系统、连接电视电话会议专线等工作,经常连夜工作,几乎见不着面。直到2月14日早上下夜班时,才和进去消毒的丈夫见面。“我们两个在隔离区匆匆见了一面,他就只说了一句话:照顾好自己,我们一起平安出去。”

“爸妈都是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经历了非典,如今又加入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工作,自己以爸妈为傲,也为自己和丈夫能并肩抗击疫情感到自豪。”肖佳蔚表示,等以后有孩子,一定会告诉孩子一家四口的抗疫故事。

马志福:我们守护的是全市人民的安全

“西安北站的疫情查控工作任务重、强度大、风险高,但民警、辅警没一个退缩。因为我们守护的是全市人民的安全。”马志福说,他们坚决落实“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坚守奋战26个日夜,确保疫情0输入。

疫情防控期间,最令你感动的事情有哪些?马志福说,爱人知道平常他特别爱吃土豆,就专门做了一碗土豆烧牛肉,和药一起送到了小区门口,“这份土豆烧牛肉,我当时就是在汽车的前引擎盖上吃完的,感觉味道真香啊!”

“一天晚上,上级领导来检查,问我为什么不坐在凳子上登记信息。”马志福说,其实不是不坐,是因为天冷,凳子上结了一层冰,没法坐。当时领导伸手摸过后,当场眼圈就红了。“当晚就为我们协调配备了帐篷、棉衣、电油灯等御寒设施,这两张结冰的椅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

谈及疫情过后有什么畅想?马志福坦言,疫情过后,就想好好地活着,力所能及地继续干好警察的本职工作,为大家守护平安。

李婷:“咸东小哥”用心服务居民

李婷是“咸东小哥”志愿服务队的一名代表,“咸东小哥”是西安市新城区的一个志愿服务团队,是咸东精神、汪勇精神在工作中的一个载体,是一种共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成员不分男女、不论身份、不管年龄大小,只要用心服务居民群众就行。目前“咸东小哥”有1200多人。

李婷说,韩森寨街道辖区有44000多户12万居民,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每天至少走2万步以上。“到了大年初四,针对居民不方便去买蔬菜的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对接蔬菜早市,设置了西安市首家进小区的‘咸东小哥’便民蔬菜点。”“根据居民需求列出清单集中采买,并把所需物品送到家门口,先后为居民采买、配送11000多人次,涉及金额达到12万余元。”李婷说,针对一线抗疫人员、困难群众吃饭不方便的情况,从2月14日开始,提供“饭大爷”老年助餐的“咸东小哥”,每天为他们送去1000多个免费爱心馒头、花卷。

王志忠:我们就是摆渡勇士的“汽车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西安市网约车和大部分公交车被要求暂停营运,看到很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出行遇到困难。”王志忠说,他和同行就想着尽点力量,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免费出行服务。“后来大家一致决定组建一支专门的‘抗疫志愿团’。”

“1月29日征集令发出后,团队的志愿者就争先报名,三个小时就建立起了500余辆车的应急车队。”王志忠说,应急车队分成9个分队,分别为交大一附院、二附院、唐都医院、西安市第八医院等9个防疫任务较重的医院,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上下班通勤和公务用车保障。截至2020年3月5日凌晨,志愿者们已经累计出车15158次,免费接送医护人员19718人次,给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解决了出行难题。

“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说,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是治病救人,我们的专业是开车。抗击疫情就和打仗一样,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战士,我们就是摆渡他们的汽车兵。”王志忠说,他们是专职驾驶员,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心里就特别满足了。

蒋敏:无论刮风下雪志愿服务小分队每天坚守

蒋敏是西安交大城市学院大四的学生,寒假回到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原党村的她说,为保证全村1000余名群众的生命健康,“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成为农村疫情防控的主要目标。

“村上只有10多名村组干部,面对防控工作有些人手紧张、力不从心。”蒋敏说,她看到这种情况,主动找到村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求参与疫情防控,并动员村上寒假回家的其他同学一起参与防控。

无论刮风还是下雪,她们学生志愿服务小分队每天坚守在村口,执行各项防疫工作要求。年龄大点的参与一线执勤消杀,测量出入人员体温,登记出入车辆信息,给车辆进行消杀,登记爱心人士物资捐赠等疫情防控工作事宜;年龄小一些的开展巡逻宣传、慰问演出等活动,给大家鼓劲加油。

带动作用是明显的。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组织,村里涌现出了许多家庭组团、父子上阵、兄弟联袂等参与检查站执勤活动的场面,原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大队志愿者由原来的30多人发展到了目前的180人。

本报记者赵明张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秦都市报数字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秦都市报数字报

三秦都市报数字报

韦应物,墓志,悼亡诗,西安碑林博物馆,妻子,家族,生活,人们,世家,亡妻,器用,刺史,手泽,平生,子女,家庭,时光,皇帝,诗书,诗人,诗句,长安,文博专家,深切怀念,生动地,韦氏家族,于韦,书丹,况生,唐代宗

2014-10-16 #小故事

三秦都市报数字报

三秦都市报数字报

疫情,一线,马志,李婷,王志忠,肖佳,陈飒,防控,小哥,居民,西安市第八医院,工作,蒋敏,医护人员,志愿服务,丈夫,西安市,陕西省,肺炎,人员,孩子,护士,年龄,志愿者,村上,病例,蔬菜,一区,新时代,专业

2019-10-18 #经典故事

三秦都市报数字报

三秦都市报数字报

攻坚,群众,第一书记,工作,宣讲团,成员,报告,驻村,会上,报告会,先进典型,延安市,才能,记者,汉中市,经验,陕西省,扶贫,工作中,张宏科,晓强,智志,陈卫平,郭军红,贾军,高旭,黄亚,副局长,中医院,三秦都市报

2020-09-04 #故事阅读

三秦都市报

三秦都市报

疫情,一线,马志,李婷,王志忠,肖佳,陈飒,防控,小哥,居民,西安市第八医院,工作,蒋敏,医护人员,志愿服务,丈夫,西安市,陕西省,肺炎,人员,孩子,护士,年龄,志愿者,村上,病例,蔬菜,一区,新时代,专业

2020-07-04 #短篇故事

渝中报数字报

渝中报数字报

民警,基层,肖伟,一线,候选人,市民,故事,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代表,婴儿,怀抱,楷模,为他们,指挥交通,张艳,刘先生,康飞,蓝燕,中央宣传部,不一样,中益,交通执法,公安部,讲述了,本报讯,人大代表,一家,党风,人物

2007-04-11 #长篇故事

余杭晨报数字报

余杭晨报数字报

故事,杨宁,杨倩,临平,三幼,分园,本报讯,一等奖,保育员,幼儿,记者,演讲比赛,老师,通讯员,比赛,在西安

2020-08-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台州数字报

台州数字报

故事,让学生,学生,卡通形象,写一写,动画片,人物,动作,特点,语言,引导学生,猜一猜,世界,习作,形象,想法,心理活动,慢镜头,方法,提纲,神态,童话,指导,可以把,给学生,高桥,林娅,还可以,黄岩,中心校

2007-10-25 #故事大全

台州数字报

台州数字报

天台,故名,宗谱,何方,村民,仁宗,宋之,灵溪,田芯,高宗,而得名,下许,响堂,享堂,全村,大村,年间,村庄,横山,横头,知府,谐音,诗句,进士,黄岩,施允,乌岭,于龙溪,伯嘉,原栖霞

2011-03-2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