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香港大学生在敦煌一圆“文化传承梦”

时间:2018-07-18

新华社兰州8月15日电记者张文静八月旅游旺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迎来大批游客。造访者中,有15名香港大学生格外幸运。他们不仅可游遍莫高窟,还能变

提示:本文共有 13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新华社兰州8月15日电(记者张文静)八月旅游旺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迎来大批游客。造访者中,有15名香港大学生格外幸运。他们不仅可游遍莫高窟,还能变换身份,亲身体验洞窟讲解、壁画临摹和防沙治沙等多个工作岗位。

图为敦煌研究院接待部讲解员边磊为香港大学生现场授课。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7月12日,来自香港6所高校的15名大学生在敦煌研究院开始为期6周的密集培训和文化岗位体验,以更好地感受、探索和传承敦煌文化。这项名为“敦煌青年实习”计划的活动由香港民政事务局资助、敦煌研究院支持、青年广场执行。

敦煌研究院接待部讲解员边磊介绍,经过密集培训后,15名香港大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体验相应的文化岗位。

对香港公开大学语言研究与翻译专业大一学生李惠引来说,敦煌是一位熟悉的“老朋友”。去年,她专程来到敦煌参观旅游。讲解员对莫高窟的精彩解说令她深深爱上了这个文化宝库,并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志愿者,向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解这个“墙上的博物馆”。

仅隔一年,李惠引的梦想就实现了。她成功申请了“敦煌青年实习”项目,得以再次造访敦煌。

“很多外国人来这里旅游,我能发挥语言所长,为他们提供外语讲解,告诉他们莫高窟里讲不完的故事。”李惠引说。

图为李惠引在为游客做讲解。受访者供图

几天前,她正式上岗工作。从一知半解到逐步掌握洞窟情况,李惠引为自己成为莫高窟和游客间的“桥梁”而感到自豪。

“刚开始讲解时很紧张,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便驾轻就熟了。”完成讲解后,李惠引感觉好像完成了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的讲解可令更多人了解甚至爱上敦煌文化,那一切都值了”。

在同行的香港大学生眼中,刘子桢是“敦煌达人”。这位香港公开大学创意写作及电影艺术专业的大四学生已是“三访敦煌”。

初中时,刘子桢从作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第一次读到敦煌,那一刻就迷恋上了距离自己很遥远的文化圣地。

18岁,她独自背起行囊,带着一颗敬畏的心,从香港来到敦煌。“庄严”是莫高窟给她的第一印象。更让她吃惊的是,“原来莫高窟不是在地下的洞窟啊”。

回到香港,她没有停止对敦煌文化的系统学习,先是报名参加了香港一所机构的敦煌学课程,又因喜欢壁画,报名参加了绘画兴趣班。

图为刘子桢和她临摹的飞天。受访者供图

20岁,刘子桢又来到敦煌,期待读懂壁画故事,与莫高窟有更亲密的接触。今年,她在敦煌研究院专业老师协助下,拿起画笔,在宣纸上临摹飞天,体验壁画临摹的工作。

“以前学水墨画,以黑白色彩为主,而壁画临摹需要上色,我不懂调色和分析色彩,所以对我来说并不容易。”第一次用矿石颜料上色,刘子桢既紧张又兴奋,“矿石颜料很珍贵,上色讲究技巧,不能太重,要有通透感觉”。临摹时,她专心致志,一笔一画、一丝不苟。

花了一周时间,刘子桢完成了一幅自己较为满意的飞天作品。接下来,她还想体验讲解员岗位。“等回到香港,以后希望找机会拍摄纪录片,传扬敦煌文化。”

和李惠引、刘子桢一样,还有10多名香港大学生正在体验壁画修复、防沙治沙等工作岗位。大家都表示,此次敦煌文化体验之旅将成为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边磊表示,希望香港大学生在亲身体验敦煌历史、艺术和文化后,未来用各自方式一同参与敦煌文化的传承和守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香港大学生在敦煌一圆“文化传承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保护传承敦煌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保护传承敦煌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壁画,敦煌文化,文献,文化,洞窟,西域,回鹘,文明,研究,习近平,吐蕃,地区,形象,民族,交流,作品,藏经洞,发展,总书记,佛教文化,历史,宗教,文物,时期,时代,敦煌壁画,佛教

2019-03-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聚焦敦煌治沙 传承莫高精神 良品铺子多维度弘扬敦煌文化

聚焦敦煌治沙 传承莫高精神 良品铺子多维度弘扬敦煌文化

良品铺子,敦煌,敦煌文化,模式,公益,视频,莫高,方式,莫高窟,产品,企业,故事,生态,防护林,风沙,建设,合作,工作,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传统文化,社会责任,风沙灾害,赵声良,钟宏,使者,中国日报网,爱上,联合国教科文,记者站,...

2010-06-26 #故事会

探索敦煌文化传承――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之旅

探索敦煌文化传承――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之旅

莫高窟,壁画,敦煌,圣地,丝路,信仰,原型,形象,岁月,沧桑,涅槃,神话传说,石窟,艺术,编年史,边关,魅力,中国佛教,历史画卷,跨越千年,这里是,史图,娜丽莎,宋都,九色,都会,世界,中国,力量,佛国

2015-12-24 #小故事

梦回千里是敦煌:从梦幻西游和敦煌博物馆联动看文化传承新思路

梦回千里是敦煌:从梦幻西游和敦煌博物馆联动看文化传承新思路

梦幻西游,敦煌,飞天,文化,游戏,传统文化,敦煌博物馆,舞天姬,敦煌文化,主题,事情,历史,国风,沉淀,玩家,传播,突破,习近平,其实也,一直以来,天仙,元素,名片,壁垒,壁画,年历,形式,总书记,文物,梦幻

2008-10-27 #故事会

敦煌博物馆馆长:愿与互联网携手传承国宝文化

敦煌博物馆馆长:愿与互联网携手传承国宝文化

敦煌,文化创意,敦煌博物馆,国宝,馆长,飞天,李剑平,石明,互联网,中国青年报,吉祥,商户,计划,文化,用户,跨界,记者,餐饮,中国青年网,敦煌文化,本地生活,冷冰,史长河,今天晚上,印度文化,本味,味道,东西方,中国,中西文化

2018-08-14 #经典故事

悠悠敦煌文化传承永远 穿越千年的只为你再次唱响。

悠悠敦煌文化传承永远 穿越千年的只为你再次唱响。

乐器,排箫,敦煌,腰鼓,发展,中国,乐队,发音,壁画,小曲,秦箫,名字,图形,方式,汉族,码子,海螺,琵琶,箜篌,腰间,说法,凤箫,凤翼,梵贝,秦筝,大家好,下弯,和音,文化里,不太熟悉

2020-09-18 #长篇故事

甘肃敦煌传统民俗扎堆“春节档期” 促非遗保护传承

甘肃敦煌传统民俗扎堆“春节档期” 促非遗保护传承

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市,敦煌曲子戏,中华,剪纸,社火,文化,甘肃,项目,张晓亮,之春,传统,剪刀,剪纸作品,文化馆,文化遗产,民众,飞天,比赛,活动,传统民俗,传统文化,剪纸艺人,春节期间,冯志军,周斌全,地保,人和,市委宣传部

2019-12-08 #故事阅读

坚守大漠 甘做敦煌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报告会在兰举办

坚守大漠 甘做敦煌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报告会在兰举办

敦煌研究院,敦煌人,敦煌,文物,莫高窟,文物摄影,专业,报告,工作,吴健,李萍,精神,角度,坚守在,敦煌文化,华静,吴红,段文杰,文物局,学术报告厅,和意,有乐,兰州,主讲人,主任,事业,偏见,信念,信心,先生

2007-12-0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