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坚持写“疫情日记”的湖北官员:若提前五天“封城” 可能情况会好很多

时间:2018-07-23

从武汉封城之日起,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一边按统一要求居家办公,一边坚持每天写疫情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提示:本文共有 30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月23日,武汉因疫情封城。从武汉“封城”之日起,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一边按统一要求居家办公,一边坚持每天写“疫情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图据叶青微博

虽是在职官员,但叶青敢于直言。他曾多次为公车改革上书,是中国公车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2月13日,叶青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回忆,他意识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始于钟南山院士谈到的“人传人”问题。“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没有防护措施,认为这个不会‘人传人’,那何必去注意呢?”

1月23日上午十点,武汉“封城”。在叶青看来,如果提前五天“封城”,可能情况会好很多。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企业经历“磨难”,对此叶青建议中小企业,要相信“头发依然会长出来”,作为“理发店”总会有生意的。

叶青认为,经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后,国家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们的健康保障。他建议,各级主政官员中,要有医学专家。

“听到会‘人传人’,大家才觉得很危险”

叶青是福建建瓯人,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金系。他回忆,自己1979年到武汉,40年多来,在这里经历过各种喜怒哀乐。1998年抗洪,他上过堤。因为2003年“非典”,他推迟一个月到省统计局上班。

这次新冠肺炎,叶青说,他是1月20日晚上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因为这天晚上,钟南山谈到‘人传人’的问题,大家才觉得很危险。”

图据叶青微博

叶青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做防护措施,认为这个不会“人传人”,那何必去注意呢?所以,有些人甚至还是去参加了一些宴会、聚会。

“我们都是听专家的介绍,第一批专家小组来武汉后,给的结论是未见明显人传人、可防可控,大家听了这样的话,认为是个小问题,局部一些人感染了,跟那个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周边的人可能才会受影响,其他地方的人没事,事后看,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叶青说。

在叶青印象中,周围人开始戴口罩是在1月21日,而他自己也是在这一天开始戴口罩的,“只是中午在外散步时才戴,在办公室没有戴。那个时候,觉得路人戴口罩就有点怪怪的。现在,戴口罩才是正常的。”

叶青回忆,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微信上已有网友提醒武汉人:你们武汉已经是疫区了,但好像只有武汉人自己不知道身处疫区,还是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各种聚会甚至包括百步亭的几万人吃年夜饭,这是让人很心痛的事。

2020年1月里,武汉市和湖北省先后召开了两会。叶青说,他是湖北省政协常委,1月11号到15日,参加了省里的两会,“大家基本上没有讨论这事。在15号下午的闭幕式,我看到坐在前排的一位委员带着口罩,而且是N95的口罩,当时我们坐在后排的还说,开这么严肃的会,他怎么戴个口罩呢?我现在总是会记起这件事。”

“如果提前五天‘封城’,可能情况会好多了”

叶青在“疫情日记”中写道:23日早上,武汉人知道了上午10点所有公共交通停运的消息。在武汉的街头,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有一种很紧张的气氛。

叶青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一看到“封城”的消息,他便想到钟南山院士的那句叮嘱——“如无必要,近期不要去武汉。”一开始,大家不理解,有这么严重吗?现在觉得,这是非常重要、有价值的,然而晚了。

图据叶青微博

叶青认为,如果提前五天“封城”,可能情况会好多了。当然,“封城”的背后,有中央指导组的重要推动,本地领导是很难做出这样的决策,因为“封城”可能会影响武汉形象。

叶青还在“疫情日记”中记录了“封城”后的景象:一时间,地图上显示,高速公路的出口都是红色的线。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希望在高速公路封闭之前离开武汉。尽管市政府一再辟谣,强调不会“封城”。实际上到了23日15时54分,湖北高速公路共计30个收费站所入口封闭,禁止车辆上高速。

叶青注意到,无法外出过年的人们开始冲向超市大采购,这无疑又是一次大传染的时间段。“准备不足”,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道,很多人原本准备回家过年,按规定1月23日还要上班,24日放假,出不去的那些人才意识到,可能要在武汉过年了,于是便跑到超市。很多人没太注意(疫情防范),现在回看,也缺乏相应的预案。

叶青说,他本打算1月24日到咸宁过年。计划被打乱了,只好留在武汉城里。事实证明,“一切行动听指挥”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逃离”武汉的500万人,比留在武汉的900万人更难过。几乎每天都有在外的武汉朋友对他说:真是不该出来。

鼓励企业“总会有生意的,就像头发依然会长出来”

武汉“封城”至今已过20多天。叶青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些天,他非常忙,除了处理日常工作,还希望能通过写日记记录这里每天发生的情况。

“20天,我写了20篇日记。”叶青回忆说,居家办公期间,自己早上七八点钟起床,上午阅读大量资料,手机上的“大道”“小道”消息也会稍微了解一下;中午则开始写日记,晚上要做直播,通过视频给企业家一些建议。

叶青在“疫情日记”里说,新冠肺炎疫情来了,一夜之间,理发厅都关门了,理发师回家的回家,隔离的隔离,而我们每个人的头发依然在长。与头发一样,目前所有消费只是“基本型”“生存型”。在消费只有“基本型”的情况下,市场上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卖得最火。比如,米面、蔬菜,甚至方便面。今年春节生意最好的是蔬菜市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许多行业、企业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磨难。什么时候会好起来呢?叶青注意到,钟南山院士称,通过一个数学的智能分析模型,并结合近日的实际情况进行纠正,再加上现在的气候等等因素,以及现在中央对于“早发现,早隔离”政策的强力执行,可以看到现在全国新增病人的趋势是在慢慢减少。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南方地区在二月份中旬以后或者说到二月下旬,患病人数应该达到最高峰。4月前可能结束。

图据叶青微博

“这是一个好消息。”叶青认为,4月份也就是今年的第二季度,中国经济会恢复正常。当然,前提是武汉市、湖北省以及其他有疫情的地方,能够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叶青举例,17年前的“非典”,影响最大的是第二季度。第一季度GDP增长率11%,第二季度跌到9%,第三季度恢复到10%。因此,这次新冠肺炎的影响主要是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GDP增长率不会低于或者与去年第二季度持平,因为4月份以后,一定会有“爆发式”或者“报复式”的消费。

“也就是说,作为理发店,总会有生意的。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收入几何,他们的头发总是在长。”叶青建议,企业要围绕着大健康产业来布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很多创新产品的出现,如声控产品、消毒机器人、高智能测温机器人等。

建议政府“收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

实行一种订单式采购”

叶青说大难当前,仅仅是痛心、内疚、自责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深层次思考问题。

从政府层面来看,如何深刻思考?叶青在“疫情日记”中分析道:就要提高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应对能力,要有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的疫情通报系统,要相信医学专家的观点,要有应对预案,特别是物资储备。

“我建议,像冻猪肉收储一样,收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实行一种订单式采购,在规定时间内,生产企业能够提供多少数量的用品。”叶青说,这就是“藏用于企”,政府给予储备费用。

而在干部管理层面,叶青则建议,一定要在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医学专家,比如,在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中要有医学专家;各级卫健委主任要在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停产学习半年;让懂卫生健康的人员管卫生健康。

在老百姓这个层面,要让“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讲卫生”,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美德。

(来源:红星新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坚持写“疫情日记”的湖北官员:若提前五天“封城” 可能情况会好很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实录:春节 疫情时期封城日记之二

实录:春节 疫情时期封城日记之二

时期,疫情,小区,瘟疫,非常时期,口罩,时候,速速,封禁,心情,邻居,买药,大年,日子,病毒,蔬菜,阳光,正月二十,买菜,全城,公告,日记,声音,大地,感觉,时段,武汉,火锅,点儿,生化危机

2007-05-31 #故事会

封城42天 疫情暴风眼的湖北瑜伽人生活日记

封城42天 疫情暴风眼的湖北瑜伽人生活日记

瑜伽,武汉,疫情,老师,杨婷,学生,医护人员,艾扬格瑜伽,习练,武汉人,武汉市,课程,生活,瑜伽馆,一线,口罩,日子,人们,小区,流派,身体,边牧,郭真,有的人,有信心,全国,城市,孟买,宠物狗,家人

2008-04-26 #故事阅读

刷屏全网的“封城日记”拍摄者口述:我记录了疫情中真实的武汉

刷屏全网的“封城日记”拍摄者口述:我记录了疫情中真实的武汉

武汉,视频,志愿者,患者,疫情,爹爹,家属,婆婆,小孩,普通人,时候,群体,药物,接触到,觉得很,荔枝,个人,外卖,城市,女朋友,日记,拍摄者,小哥,护士,意识,想法,爸爸,记者,面包,镜头

2012-06-12 #故事大全

封城后 接到母亲的病危通知书|战疫日记

封城后 接到母亲的病危通知书|战疫日记

林琪,母亲,张慧,林华,医院,孝感,电话,丈夫,武汉,女儿,父亲,病人,医生,妻子,汉川市,汉川,病危通知书,重症监护室,家属,护士,工作人员,体温,关卡,疫情,肺炎,车辆,人民医院,航天医院,事实,妈妈

2010-01-22 #长篇故事

封城日记:2020年春节抗疫故事特辑一

封城日记:2020年春节抗疫故事特辑一

许微,齐力,内容简介,一家人,人肉,两地,普通人,媳妇,医师,基层医院,四川,医生,夫妇,惨况,武汉,疫区,点滴,湖北,物资,病毒,疫情,隔离,做点什么,95后,真实故事,黑白双煞,怨天尤人

2014-08-28 #故事大全

马德里封城日记一:在更坏的时刻到来之前

马德里封城日记一:在更坏的时刻到来之前

西班牙,马德里,病毒,世界,人们,日子,网络,圣周,客厅,疫情,消息,西班牙人,人数,医院,声音,手套,房间,时候,欧洲,老太太,多云,桑切斯,西多士,中国,喜鹊,天空,患者,房门,手机,方式

2020-06-05 #短篇故事

封城19天 武汉人的朋友圈长什么样?|战疫日记

封城19天 武汉人的朋友圈长什么样?|战疫日记

武汉,朋友,朋友圈,武汉人,爱丽丝,隔离,口罩,孩子,父母,疫情,东西,医生,汉口,海南,电影,生化危机,爸妈,生日,病毒,老爸,这不是,一线,上海,人民,公告,医院,回复,城市,好友,微信

2019-03-13 #短篇故事

封城后 武汉人买到的蔬菜 竟出自一群95后之手?|战疫日记

封城后 武汉人买到的蔬菜 竟出自一群95后之手?|战疫日记

蔡志,冷库,夏佳,武汉,弟弟,加工中心,疫情,妈妈,包装,工作,同事,水果,仓库,口罩,工作量,肺炎,食物,公司,一家人,临时工,供应商,冷风机,区域,员工,妻子,家人,小时,武汉市,超市,供应

2010-07-2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