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书法中的“屋漏痕”“虫蚀木”“船摇橹”都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8-07-28

元代大书法家赵松雪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提示:本文共有 22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笔法和结构向来是书法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元代大书法家赵松雪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即使对于“用笔”和结构谁更重要还有争论,但这两者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

书法用笔向来被说得神乎其神。唐朝张旭称:“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言其要妙?。”甚至史书上还有一个蔡邕得笔法于神人,后传至钟繇、卫夫人、王羲之,唐代又经由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传至虞世南、陆柬之、陆彦远、张旭、颜真卿等人的书法谱系。要照这样看,书法至五代传承断绝,所谓的笔法就失传了。

一 “”在隶书及楷书中的重要性

不过,从书法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所谓的笔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书法史向来“汉隶”与“唐楷”并称。王羲之所生活的魏晋,正是隶书大盛的时期。隶书的成熟,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波”势的诞生,这一点在捺画中最为明显。以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的《莱子候刻石》(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从篆到隶过渡的里程碑")为例,其中的捺画还是直线捺,但是到了公元185年的《曹全碑》,捺画已经发展出了“波势”。

这种一波三折的捺画,仍然被保留到了楷书的平捺之中,故人们较容易理解。但是其实不仅是捺画,横、竖、撇等其它笔画中其实都是有“波势”,而且可以体现在楷书中的,这一点今人懂得的少了。但是,这在唐代却几乎是个常识,因为唐代的楷书就是从隶书变化而来的。

唐楷的横竖撇捺中带有大量的波势,这一点几乎是唐人的书法自觉,在书论中留有大量相关论述。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唐太宗《笔法诀》中说:“努(竖画)不宜直,直则失力。”柳宗元《八法颂》中说:“勒(横画)常患平,努过直而力败。”

后世能媲美晋唐的书法高手往往都懂得在书法创作中让写出的点画富有波势。这种波势也就是清人包世臣所说的“用曲”,包世臣说:“古帖之异於后人者,在善用曲。

二、书法中的四种波势

那么,怎样在书法中写出波势呢?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内”和“外拓”。

“内擫”和“外拓”最简单的波势用笔,它们在书法中又被称为“向背”。“内擫”,就是背势用笔,点画内缩,字形呈方势;“外拓”就是向势用笔,点画外展,字形呈圆势。楷书四大家之中,颜真卿的字比较注重外拓,雄健;欧阳询的字体比较注重,其势秀逸。

王羲之的笔法则既有外拓,又有内,或方或圆,形态不一。如此用笔,既可以增加画画的力度,又有助于塑造好看的形态。如《兰亭序》中的“兰”字,既有内擫的写法,又有外拓的写法,令人莫测端倪,诚不愧书圣之誉也。

第二,一波三折。

楷书中平捺的书写就是“一波三折”的特点,其实扩展来看,不仅是捺画,楷书中的撇画等写是可以写出一波三折的特点的。如此书写,则写出来的线条会更有意味。

以王羲之的书法为例,《兰亭序》中的二十个“之字”就很好地展示了这种“波”的特点。而徐渭的《读余生子传》中,不少撇画的写法则如捺画一样写出了这种“一波三折”的特点。

第三,“屋漏痕”。

无论是“内擫”、“外拓”,还是“一波三折”,都更多地具有人为的痕迹,要想让书法达到更高境界,则需要写出自然的“波”势。这种自然的波势,颜真卿以“屋漏痕”来形容之,它实际上指的就是以涩笔将看似直线的点画写出自然的波势。

这种“屋漏痕”的笔法,苏东坡以“浩然听笔所之”来称之,书法术语中另有“虫蚀木”等称呼。

第四,“船摇橹”。

“屋漏痕”与“虫蚀木”,对于波势的创造更强调自然天成,但是这种波势的取得需要一定的天份。苏东坡的《东武帖》中就有这样的笔法出现。但是,一般人很难“人书俱老”,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能不能将这种“屋漏痕”的笔法降级为一种技巧,从人工的角度来刻意营求出来呢?有的,那就是宋人黄庭坚的书法。

黄庭坚富有创新精神,不仅在诗坛开创了宋朝赫赫有名的江西诗派,而且在书法技巧上也刻意创新,一反苏东坡、米芾等人对于古笔法的刻意坚守,营造出了“船摇橹”的波势。这种笔法是黄氏晚居夔门,从船夫划桨的手法中悟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运笔过程中增加提按的次数,来创造点画振荡之感,来营造出书法中的波势。

黄庭坚这种营造波势的方法,虽乏晋贤浑然天成之美,却以大胆的创新降低了书写的难度,适应了宋代高桌高座的新的书写环境的变化,故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宋徽宗的“瘦金体”就是受它的影响而出现的。

据沙孟海等人考证,晋唐人书写时多举腕在自己或他人举起的硬纸上书写。这种书写方式书写时书写面不稳定,却易形成潇洒流动的波势,更便于“绞转”“捻管”等古法的使用;而宋人则开始高桌高座于桌上写字,纸张等书写对象由于平放于桌上极其稳定,更便于“提按”等的使用,这使得宋徽宗精巧的瘦金极姜夔工整的小楷成为可能。

三 结语

对于书法中的波势,清人包世臣曾以山水喻之,说:“若天成之长江、大河,一望数百里,瞭之如弦然,扬帆中流,曾不见有直波。”又说:“曲直之说至显,而以为愚人不知,则其理正通於书……能辨曲直,则可以意求之有形质无形质之间,而窥见古人真际也。”

王羲之说“笔忌直过”,颜真卿说“每为一平画,皆需纵横有象”,董其昌说“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等等。这些书论都是对于用笔直来直去,写出的点画缺乏波动变化现象的批判。所以,今人之用笔,要想取得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就必须学会写出点画的波势,即使是楷书也要学会掺入隶书的笔意,曲直结合,做到曲中求直,写出波势。这样才能为精通晋唐笔法,写出好的线条打下最重要的基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书法中的“屋漏痕”“虫蚀木”“船摇橹”都是什么意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书法问集》167 颜真卿的“弩”法为什么不搭理永字八法?

《书法问集》167 颜真卿的“弩”法为什么不搭理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王羲之,说法,古人,楷书,王羲,兰亭序,所创,意思,技法,一个字,金科玉律,柳公权,不一样,原因,书法,书家,书法家,今人,区别,八字,名下,名人,后人,当代人,屋漏痕,客观,所示,标准,版本

2016-09-29 #长篇故事

什么是书法的“屋漏痕”和“折钗股”?如何实现这种艺术效果?

什么是书法的“屋漏痕”和“折钗股”?如何实现这种艺术效果?

屋漏痕,折钗股,书法,图片,颜真卿,艺术效果,形象,怀素,比喻,笔画,颜鲁公,沈尹默,具象,先生,而有力,自然生动,史中,多奇,姜夔,怀素论,来比,陆羽,褚遂良,中锋,中国,书法艺术,印印,基础,平铺,形态

2016-01-05 #小故事

为什么古代书法家崇尚屋漏痕?它高古的秘密是什么?颜真卿说透了

为什么古代书法家崇尚屋漏痕?它高古的秘密是什么?颜真卿说透了

屋漏痕,颜真卿,书法,笔法,线条,高古,学书,张旭,具象,岩石,长史,石门颂,一平,张长史,蔡邕,摩崖石刻,下雨天,墙壁,古人,力量,中国,刻出,二意,厚重感,原因,后人,含义,岂非,文字,抽象画

2015-05-28 #故事会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书法,颜体,楷书,屋漏痕,怀素,二王,张旭,褚遂良,唐诸,唐书风,学书,张长史,昂然,柳公权,海岳,米芾,项羽,颜柳,黄土水,学习基地,旧房子,盛店,曾祖,名学,习惯,个人,中国,书体,前人

2020-06-18 #故事阅读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书法,颜体,楷书,屋漏痕,怀素,二王,张旭,褚遂良,唐诸,唐书风,学书,张长史,昂然,柳公权,海岳,米芾,项羽,颜柳,黄土水,学习基地,旧房子,盛店,曾祖,名学,习惯,个人,中国,书体,前人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书法,颜体,楷书,屋漏痕,怀素,二王,张旭,褚遂良,唐诸,唐书风,学书,张长史,昂然,柳公权,海岳,米芾,项羽,颜柳,黄土水,学习基地,旧房子,盛店,曾祖,名学,习惯,个人,中国,书体,前人

2020-06-18 #经典故事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书法,颜体,楷书,屋漏痕,怀素,二王,张旭,褚遂良,唐诸,唐书风,学书,张长史,昂然,柳公权,海岳,米芾,项羽,颜柳,黄土水,学习基地,旧房子,盛店,曾祖,名学,习惯,个人,中国,书体,前人

2020-06-18 #故事大全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关于书法的故事150字?

颜真卿,书法,颜体,楷书,屋漏痕,怀素,二王,张旭,褚遂良,唐诸,唐书风,学书,张长史,昂然,柳公权,海岳,米芾,项羽,颜柳,黄土水,学习基地,旧房子,盛店,曾祖,名学,习惯,个人,中国,书体,前人

2017-06-1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