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铛铛广播——我们生于七十年代同龄人的难忘经历 怀旧的孩子们 电影

时间:2018-07-31

讲一件70年代小时候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65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生于七十年代,我们清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存,什么是交友什么是交际。生于七十年代,我们才有能力去改革,有能力去创新。于是我们可以放开身心去酷去炫去闪耀。我们可以用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六十年代人瞠目结舌八十年代的人不屑一顾的一套价值观念。

生于七十年代,我们传统,但并不守旧,我们开放,却并不放纵。我们已懂得如何去把握,以及怎样去保留。我们冷静,却并不冷漠,我们独立,却并非不合群,我们用清晰的头脑,平静的心去看待个人利益,却并不是斤斤计较,我们用君子之道的处事哲学维持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却绝非不负责任。我们宁愿追寻一辈子的心灵之约,也不滥交一个酒肉朋友。 生于七十年代,我们不需要被别人同情也不需要同情别人,因为生活已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我们需要的是被人理解及理解别人。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艰难和希望,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才知道七十年代人的艰难。所有的艰难与幸福同在,失望与希望并存。

生于七十年代 0 3岁,文革末期,物质贫乏,饼干是稀罕物,糖果要到过年才吃得上。 3 6岁,没有幼儿园可上,光着屁股跟着大孩子瞎逛。土堆上撒尿,再捏成坦克,大炮和机关枪。 7 12岁,做梦都想穿一身新衣裳。父亲的旧衣服改了穿心里美滋滋,母亲的衣服改上总觉得脸上没光。 13 17岁,歪戴黄军帽,穿上大裤裆。自己以为是英雄,别人看你是流氓。听的是港台歌,没事就溜旱冰场,最爱聊的是哪个妞最漂亮。 18 21岁,改革春风吹满地,小商贩包工头全中国跑得直喘气,我还在傻不拉叽学ABCD,没有意识到社会已经开始认钱不认人,机会啊!这时候不挣钱一辈子穷死你。 22 26岁,托关系终于找到工作了,这时候别人却又辞职下海了,好多人都跑去深圳了,我还不知道深圳在哪呢.春心萌动想交女朋友了。一听我没房没车人家调转屁股就走了,降低门槛终于找到女朋友了,一个月工资不到半个月就花光了。 27 30岁,好歹总算把人哄上床了,满腹怨气嫁给你了.正在庆幸不打光棍了,社会上又开始流行离婚和一夜情了。 31 36岁,黑天白昼苦学四年拿到了自考文凭,心想咱也终于有了个充满希望的将来。社会竟他*的已走入大学生与清洁工抢饭碗的时代了....

70年代人素描

前70年代

1970年生 对“文革”有点淡漠的记忆。参加过“红小兵”;喜欢看抓阶级敌人和特务的连环画;早期看过的电影有《渡江侦察记》、《地道战》等;上中学时赶上建国35周年阅兵和女排“六连冠”;看过《少林寺》后曾蠢蠢欲动产生过出家习武的念头,喜欢巩俐而去看《红高粱》;如大学毕业,不少已成为单位领导决策层人物;混得不太如意的人考了研,个别有成就者被列入“跨世纪人才”;绝大多数已婚,生有一子或一女,但也有那么几个人在充当“爱情守望者”的角色。

1971年生 大致情况跟1970年出生的差不多。小学时肯定唱过“我爱北京天安门”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两首歌;女的挺喜欢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男的看《霍元甲》挺上瘾;上中学时爱抄歌,制成“歌本”并贴上女明星的照片收藏。最激动的是1990年亚运会的盛况,爱看《围城》这部电视剧,跟父母爱看《渴望》形成鲜明对比;上大学要军训了;有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工作跳槽3至5次。

1972年生 一上小学就享受了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写作文的内容包括“××成了万元户”和“张海迪事迹”等;大部分城市出生者已经是独生子女了;是最早一批港台歌星的“追星族”;在老师的指点下,给老山前线的英雄们写过慰问信,上大学时已经有一批经商高手在他们中间产生,不过尽倒腾些磁带、丝袜、贺卡之类的小玩意儿。

1973年生 他们只能从图书馆里知道“文革”和“四五”运动了。1983年“严打”时,他们尚不谙世事;是最狂热的中学生“追星族”的一批。不过他们追的星差不多现在都已退隐江湖;1988年左右,他们迷恋上“霹雳舞”;其中有人获奥林匹克什么奖,然后保送上大学;大学毕业时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的人越来越多。

1974年生 上小学的教材跟哥哥姐姐们又不一样,“红小兵”改叫“少先队员”,上小学戴红领巾的那会儿是最快乐的回忆;上大学时赶上中国“申奥”失败,有的人因此砸了酒瓶,但大部分人开始深深体会到了国家强大的重要性;要是热爱文艺,会知道诗人顾城自杀的事。

后70年代

1975年生 小学生时代总是很有理想,学过“长大要当科学家”之类的课本;80年代中国发生很大事情,尚不能对他们构成影响,只关心考试时的“时事政治题”;流行广交笔友的活动;在越来越多的国产歌星面前,开始接触“崔健”;流行的“青春美文”纷纷倾倒他们面前的同时,喜欢“俏黄蓉”多于“傻郭靖”,许多女孩子的学业被耽误了;他们开始觉得应该和1974年前出生的同龄人活得不一样,开始做出逃学等叛逆行为。

1976年生 跟前面的人相比,他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的年轻也够让人羡慕的;他们是与唐山大地震共同出现的;他们赶上“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时代,所以今天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才那么火爆;他们其实是90年代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若从思想角度看,也可以算准下一代了;上中学时正经历“汪国真”热,那些蹩脚的诗就这样留在了他们的毕业纪念册上了。

1977年生 小学生时代没什么特别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他们的口号,不过连环画是越来越少,这是他们的悲哀;中学生时代世界已经变得异常丰富,男孩子爱打电子游戏机,女生爱看席娟之类的书。这也累坏了家长,觉得现今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1978年生 据说,真正的“计划生育”就从他们这年开始的,所以这一年出生的孩子肯定都有过“小皇帝”之类的称呼;直到1992年,作为北京的孩子才第一次吃上“麦当劳”;在大城市的迪厅或酒吧,总有那么几个爱做作的女孩叼着香烟玩深沉,不知道自己该呆在学校里好好念书才对,上大学的第一件事不是买世界名著或参考书,而是买一本《中国可以说不》。

1979年生 又一批幸福的“独生子”出生,喝“可口可乐”是70年代出生的人当中最多的;读中学的女生已经被告知“遇到不法侵犯时,请拨110!”因为他们的父母总是担心满大街都是坏人。“扮酷”的时代与他们的青春时代巧合在一起,所以,70年代生人最酷的也就是他们了!

70年代生人的记忆

记忆就像春天里的小草,只要一阵春风吹过,就会呼拉拉滋长一地。那些曾经或欣喜或心酸的细节,就这样染绿了我们的心房。

童年时光十大经典书籍

1.42册《三国演义》 小人书当时拥有整套的小朋友绝对———牛!

2.《童话大王》 80年代最杰出的童话期刊,《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舒克和贝塔》《侦探荞麦皮》等都堪称大师手笔。

3.《少年科学》 对其中的科学推理侦探小说印象颇深,一本充满科学浪漫主义激情的少年期刊。

4.《少年文艺》 一本可以高举学习作文的幌子,大看特看的小说期刊,很多有趣的故事。

5.《小学生作文选》 选它是因为它的普及率,在东半球上小学的估计都用过它。

6.《十万个为什么》 三年级就知道一份硫酸、一份硝酸、一份盐酸混合起来,就是能熔金铄铁的“王水”。

7.《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篇言辞优美的对无情的资本主义进行“血泪控诉”的经典!读过的大概都试过划光一盒红皮火柴,看看能不能冒出些鸡腿什么的。

8.《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 齐名,但年龄定位略低。

9.《格林童话选》 70年代末中国少有的基本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10.《小灵通漫游未来》 在《科幻世界》问世以前,它给了我们多少美丽的梦想,神奇的渴望!直径一米的大西瓜,不用汽油的飞行车,没有灯的发光天花板……这可能是当时最不可思议的读物。中国一代科幻迷就此诞生。

童年校园十大经典流行歌曲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每回一听到那轻柔嘹亮透明的歌声,就像沉浸在金色的灿烂阳光中,仿佛又回到了最最纯真的年代,每一次都会感动不已。

2.《采蘑菇的小姑娘》 表现欢快气氛的经典歌曲,音乐课必教必唱的曲目。

3.《泥娃娃》 曾经很困惑于干吗教训别人爸爸———“你爸爸,你爸爸,你呀你爸爸”,然后又说“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妈妈”,唱歌骂人也还是不对的。

4.《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估计大家捡到钱时都会唱这首歌。

5.《小草》 最凄惨的,也最坚强的歌。配合“种子的力量”那一课上,效果最好,或者配“离离原上草”也行。

6.《我的中国心》 地理启蒙课,知道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7.《东方红》 每天六点半准时播出,正是我上学出发的时候。最名副其实的歌,确实太阳升了,东方也红了。

8.《路在何方》 最轰动也最无聊的歌。虽然《西游记》拍得没话说,但歌词很弱智,路不在脚下还在头上吗?

9.《鞋儿破,帽儿破》 最喜欢这首歌,因为它很搞笑,以至于任何一个人的鞋破了,这首歌都会被派上用场。

10.《国歌》 都听了一辈子了,能不流行吗? 娱乐

70年代娱乐关键词:电视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电视的感情是刻骨铭心的: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常常被爸妈打。一部《排球女将》不仅让我们拍红了巴掌,把“晴空霹雳”和“流星火球”变成了口头禅,而且女主角小鹿纯子那种头顶分线梳出两条马尾的发型,也成了中国女孩们偷师学艺的对象。《血疑》则是我们看的第一部悲情片,对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中国人而言,第一次在荧屏上经历如此的生离死别,其“催泪弹”的效果绝对不亚于后来的琼瑶片。

那时好像一共才三个台:中央一台、中央二台和省台。但感觉那时的节目却很丰富,少年时代最有名的电视剧有两部—————《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上海滩》播映时,一时间每个小伙脖子上都多了一条白围巾,黑色风衣也随处可见。从《射雕英雄传》开始认识男生女生,原来世界上除了林妹妹和宝哥哥,还有可爱的蓉儿和憨厚的靖哥哥。那时学生一下课,操场就成了擂台,一百多个“靖哥哥”在练“降龙十八掌”,三十多个“洪七公”拿着根棒子到处乱窜,还有七八个“欧阳克”摇着扇子去撩“蓉儿”。

70年代生人看过的经典电视剧:

《排球女将》《血疑》《神探亨特》《霍元甲》《几度夕阳红》。

观点

70年代出生的人相对则脚踏实地得多。尽管允许自己内心仍有理想主义的一片天地,却始终敌不过物质时代的诱惑。青春期时,眼见身边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沛,实在不甘寂寞做灯下的书蠹。虽然个把人还梦想拥有一位“精神导师”,却难敌“财富人生”来得实惠。再加上职业生涯伊始时,正赶上股票疯长、IT新贵纷纷出炉,一转眼穷小子变富翁的神话一直对他们有影响。于是,勤耕细作者有之,空手套白狼者有之,总而言之,坚决要把自己变成有产者,哪怕只是很虚幻地过一种有产有闲者的生活也好。

上世纪80 90年代是他们的青年时期,一切都开始越来越市场化,知识不再爆炸,反倒速食的信息开始大爆炸。有用没用成了他们判断的基本标准,决不把时间浪费在“形而上”上。即便是写作,也追求“出名要趁早”,以话题搏出位。他们与社会的相处,越来越有技巧性,他们比自己的前辈更懂得公关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只是靠自身的实力。他们追求花7分力,取得10分的结果。

当然,他们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坐在家中世界潮流皆掌握,仿似站在世界中心。国际大公司的纷至沓来,也把他们培养成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实力的职业经理人。然而伴随着财富的到来,他们也坚决地成为了西式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上咖啡馆、玩DV、健身……他们是时尚最主流的倡导者。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生于七十年代,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改革的春风……"之类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春风越吹越暖,明明早就心痒难搔,却硬着头皮按兵不动,互相观望,最后都快放暑假了,实在熬不住了,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谁说话不算数谁是小狗;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每个月存5元指望小学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七剑下天山》的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花仙子和李嘉文、咪咪、来福、娜娜小姐、蓝精灵和格格巫、龙子太郎、一休和小叶子、新佑卫门,自认为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动一回,《天书奇谭》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狐狸精是什么东东、《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于乐,《大林和小林》够曲折,《哪吒闹海》豪气冲天。

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排球女将》后,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生怕日本队真练成了睛空霹雳、流星赶月,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呀,怎么尽是日货,不好意思,不过,当年的哈日族可真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了。)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再小一点的就看不懂了。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

22岁的时候,你毕业了,你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是1500块,转正以后变成2000块。工资总花得一分钱不剩,盼着发薪的日子。过了一年你跳槽了,工资变成3000块,你穿的衣服开始变贵了,吃的东西开始变好了,不过有一样没有变,工资还是花得一分钱不剩。这时候你谈恋爱了,你为了交女朋友,一个月要向朋友借1000块,她还是嫌你钱少,把你揣了。好不容易找个邻家女孩,感情甚好,学会了生活,一个月居然能存1000块,没想到在你憧憬未来的时候,她家里人不同意,把你们拆了。于是你发奋图强,终于工资涨到了6000块,变成白领,开始泡酒吧,追美女,给人家100块的小费。某一天,在街上碰见甩你的前女友,很奇怪自己当初怎么会看上她,她是那么的没品味。 30岁的时候,你有了10万块存款,不过你觉得很疲惫,想找个地方,可以踏实地睡。于是你结婚了,存款变成了贷款,每月还要还上4000块,不过你和妻子的工资加起来有1万块,你一点都不觉得累。一晃几年过去,你还清了贷款还存了5万块,你的孩子也长到六岁,你不希望他重复你的生活,于是想送他到外国,可是人家一张嘴就是20万,你心里暗骂"这帮黑心的老外"。愿望虽好,没钱也是白费,你的孩子还是在国内,一直长到22岁。 60岁的时候,你退休了,儿子要结婚,向你要了40万块,你没嫌多,反到觉得花在自己儿子身上,比送给老外实在。过了一年又一年,你对数字不再敏感除了自己的年龄。有时候你躺在床上还在想,我怎么还这么结实,是因为我补了钙还是上帝希望我健在。 终于你安息了,墓碑上刻着你生活的年代——197X 205X。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铛铛广播——我们生于七十年代同龄人的难忘经历 怀旧的孩子们 电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铛铛车里有故事

铛铛车里有故事

电车,牌楼,电车公司,有轨电车,西单,东单,北京,里以,公所,市政,人力车,乘客,典礼,北新桥,北平,天安门,法国,票价,花市,菜市,西直门,运行,安门,太平仓,东西,京都,京师,优待券,军警,北京城

2009-05-10 #经典故事

照片讲故事|铛铛铛 上课了……

照片讲故事|铛铛铛 上课了……

打铃,棠梨树,校园,时候,学校,故事,棠梨,花瓣,老家,铃声,郑师傅,郑允,郑可,陈师傅,地主,三中学校,校园里,美丽都,里一,八十年代,余音,人家,临时工,亲情,作者,师傅,声音,峄城区,山西,女儿

2018-07-19 #短篇故事

成都安仁:听老人讲古老的故事 体验铛铛车的穿越古今

成都安仁:听老人讲古老的故事 体验铛铛车的穿越古今

还可以,传统,地方,商店,成都,小吃,特色,老街,来到这里,多古,越王勾践,那青砖,安仁古镇,好地方,和民,博物馆,之城,三维,书房,剧院,全方位,古建筑,历史,印记,原貌,古式,古镇,大屏幕,安仁,快感

2009-10-08 #短篇故事

每一个gay都有曾经爱上直男的经历。

每一个gay都有曾经爱上直男的经历。

索尔,克里斯蒂安,石鱼,贝丝,感情,时候,克里斯蒂,好朋友,爱上,异性,电影,巴塞,男主角,发现了,学会了,冰岛,感觉,同龄人,女孩子,导演,小孩子,性意识,环境,气质,状态,贩卖机,黑屏,当我们,很多时候,是如此

2020-09-30 #经典故事

我从未想过 在20出头的年纪就要经历同龄人的生死

我从未想过 在20出头的年纪就要经历同龄人的生死

叶蓁蓁,一代人,同龄人,成语,经历,什么都没,大多数人,很长一段时间,爱文,自渡,不一样,一壶茶,凉意,万事开头难,世间,个人,人生,公寓,信息,压力,勇气,故事,天台,城市,同系,同学,学校,宿舍,小孩子,小姑娘

2009-05-17 #故事阅读

大龄剩男相亲经历:要求太多的直接拒绝 最后依然遇到真爱

大龄剩男相亲经历:要求太多的直接拒绝 最后依然遇到真爱

那个女孩,时候,条件,同事,印象,女方,女孩,小孩,经历,爸妈,电影,工作,我自己,我们两个,搬过来,特别漂亮,这个女人,这件事,这个女孩,才来,一家餐厅,好的,体重,同龄人,命令,咖啡店,商场,年收入,外貌,媳妇

2011-08-16 #经典故事

《奇迹男孩》外貌不是决定一个人的因素 内心修养才是最需要

《奇迹男孩》外貌不是决定一个人的因素 内心修养才是最需要

奥吉,不一样,这部电影,电影,同学,同学们,励志,人们,因素,学校,孩子,爸爸妈妈,经历,面孔,大赛,励志电影,因为他,爱别人,和普,修养,全班同学,内心,剧情,同龄人,勇气,奇迹,外貌,头盔,小孩子,小伙伴

2020-01-01 #故事会

我和女儿:塞翁失马的故事

我和女儿:塞翁失马的故事

老师,塞翁失马,女儿,意味,学校,看电影,上海,家庭,成绩,看电视,院校,黑板,享受到,国企,老师们,那时侯,名的,好的,初中,下海经商,傍边,全校,同学们,同龄人,家长,态度,经历,时间,高中,翻墙

2020-07-2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