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17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不同民族间人与人之间一来一往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有爱情故事产生 海

时间:2018-07-31

以抢劫题材写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06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17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不同民族间人与人之间一来一往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有爱情故事产生 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常被书写的主题中就有不同民族男女之间的爱情。严歌苓海外小说中有不少爱情主题的故事 例如 《扶桑》中的扶桑与克里斯、《无出路咖啡馆》中的“我”与安德烈、《栗色头发》中的“我”与“栗色头发”、《抢劫犯查理和我》里的“我”与抢自己钱包的抢劫惯犯查理、《簪花女与卖酒郎》里的齐颂与卡罗斯、《人寰》中的“我”与舒茨、《初夏的卡通》里的艾米莉与罗杰等等。严歌苓书写不同种族间人们的爱情故事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书写方式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华文作家 更在于她没有停留在爱情主题的表面 而是挖掘出了不同民族之间爱情故事的深层文化意义。 小说《簪花女与卖酒郎》揭露了因为语言交流不畅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缝隙和隔膜 最终让齐颂和卡罗斯之间的爱恋只能成为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故事《栗色头发》则于单纯的人种差异、语言障碍中添上了民族偏见的元素。拨开“栗色头发”与“我”牛头不对马嘴的问答对话迷雾 我们看到的是因为种族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异国男女之间与爱情的失之交臂。真心喜欢“我”的“栗色头发”谈论中国人时的某些言辞总让“我”觉得屈辱 难以忍受。“我”和“栗色头发”之间横亘着的种族差异、主观上的偏见使他们彼此都读不懂对方的内心 造成矛盾暗生。这不但让“我”错过了一个男子对自己的痴心爱恋 错过能借此而改变自己目前贫困状态的机会 也重重地伤害了无辜的“栗色头发”。《学校里的故事》中的“我”这个来自中国女留学生 勤勉好学 对自我要求十分严格。帕切克是“我”的老师 教学认真 对学生要求很严厉苛刻。但即使是在这样严肃的师生关系中 两人之间还是产生了男女间的彼此欣赏和爱慕之情。但是 帕切克却是个同性恋者 我无法接受他的同性恋身份 因此只好将才萌芽的爱情无奈扼杀。作家以沟通的不成功来揭示因为截然迥异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性中某种无声力量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永远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互相了解之痛苦。 《无出路咖啡馆》里 “我”幸运地遇到了安德烈这个“我”生命中出现的最宝贵“我”的男人。但因为“我”的未婚夫安德烈是美国的外交官 而“我”则来自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来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又曾在军队做过记者、少 18尉 这段十分真挚单纯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视和调查。“我”不得不于纯粹的爱情之外承担其他诸多负累 安德烈也必须时时配合本国调查官的询问和抽查 甚至需要摒弃他前途无限的职位来换取这段爱情。可尽管安德烈肯为我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最终“我”还是十分理智、清醒地委婉回绝了这份爱情。在“我”眼中 安德烈的这种为了爱情的付出 并不是爱情本身。因为安德烈从始至终都认为“我”是一个在河流中飘荡而需要他出手搭救的孩子 “他把这孩子从竹筐里捧出 心想他所有的失去换来的营救是多么值当。” 因此他满怀慈悲和仁爱 无时不刻地包容原谅“我”的错误 并希望藉此能达到拯救“我”的目的。当他发现“我”对他不忠时 他痛定思痛之后还是想开了 “他的营救包括容忍被营救者的劣习 以至最终纠正这些劣习。” 但正是这份无所不容、海纳百川式的拯救 使本该简单纯真的爱情变了味 掺进了偏见、政治、种族救赎等杂质 成为了有污点的爱情。所以 自尊而独立的“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安德烈式的拯救行为被《扶桑》中的白人少年克里斯体现的更加具体深刻。在这段旷世奇恋中 克里斯一直在努力的事就是要将华人妓女扶桑从那个肮脏妓院拯救出来 用克里斯自己的想法的就是 他必须拯救这个从遥远国度来的美丽女奴。为此 他不惜背叛家族、不顾自身安危地总在想方设法地想救出扶桑 使尽浑身解数要用他博大宽广的胸怀消除困在扶桑心中的罪恶。然而 这样试图改变、拯救扶桑的爱情已经不是爱情本来的面貌。就如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 仿佛与你扶桑的结合不是爱情、幸福那类肤浅的事 而是伟大的牺牲。抑或爱情到了这一步就没多少人性了 就成为一种教条 理想 只能通过牺牲去实现。他拿你来成全他对于爱情理想的牺牲。他还想让他的民族和你的民族都看看 他的自我牺牲将成为一座桥 跨于种族的鸿沟之上。也是通过你 他牺牲自己而赎他民族对你犯下的罪恶 ……这爱情已不再是你和他的私情 他把它公布了 向着这些狭隘、充满偏见的白面孔和黄面孔。 爱情在这种美国式的自我牺牲、拯救他人的英雄主义中被消解了 克里斯沉醉 无出路咖啡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92 无出路咖啡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17 扶桑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6 145 19于自己伟大的拯救行为中 对扶桑的爱的重要性已经退居其次。纯洁、神圣的爱情里 一旦出现人格、种族的不对等 便是悲哀、有缺陷的爱情。 严歌苓总在她的作品中试图寻觅一种超越国界、种族、肤色、身份、贫富、文化、年龄等差别的真挚的爱情 可她又不断地发现这种努力是不现实的。因此 虽然严歌苓的海外小说中描写了许多异族男女间温情动人的爱恋 可每每至小说的结局 她都会有意设置华人女性移民的选择出走。严歌苓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样的异族爱情中 西方男性对华人移民女性的善意爱情是建立在对中国女性的善意误读和想象基础之上的 他们将纯粹神圣的爱情幻化成了种族救赎和政治救赎。作者安排这些女性逃离的目的 既包含着对女性尊严的维护 又蕴含着对中华民族弱势地位的体认。也正是因为这样 严歌苓在对跨国恋情的拒绝中表达着她希望中华民族能早日崛起、不断提高自身地位 以及东西方人与人之间能真正实现平等对话、交流沟通的美好愿望。 203 理性、开放的文化指归 对西方文化的体认对于海外移民而言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时刻都在发生 不断刺激着这些游子们回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温暖和慰藉。尽管借助这种回归情结 严歌苓海外小说中塑造了不少弘扬民族文化、体现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 成为她移民小说中一道华美的风景线 但严歌苓的笔触并不仅仅止于此 对于西方文化中积极、进步的因素 她也没有吝啬自己的笔墨。旅居在美国的严歌苓 尽管对美国社会一板一眼的理性人际关系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漠然和缺乏人情味是站在反对立场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对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是全盘否定的。对于西方文化中平的、自由、开放、独立等有利于人类进步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严歌苓是持欣赏的肯定态度的。 中国一向是个人性比较受到压抑的国度 千百年来崇尚的“克己复礼”、“慎独”等道德至今对人仍有影响。而对于一个喜欢新鲜刺激、爱好冒险的华人移民女性来说 全新的生活环境、对自由、平等及个性的崇尚 很容易让其原本受压抑的本性展露出来 来适应这个自由而物质丰富的西方世界。《抢劫犯查理和我》中移民后的“我”之所以轻易就爱上抢劫犯查理 不单是因为他长相英俊、举止优雅 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个有趣的人——尤其是在与“我”未婚夫的沉闷乏味的比较下。查理因为打发无聊而经常去抢劫 “我”因为忌惮无聊而深深被他吸引。查理和“我”两个都是不安分的人 生性叛逆 讨厌单调无味的生活 极富冒险精神。他们彼此相互吸引的原因或许就出于对不落俗套、不按常理的生活法则的痴迷。这是“我”受美国式强调个性和个人权利的理念影响后的初步转变。 短篇小说《风筝歌》中的主人公英英 是个从小在唐人街华人区长大的混血女孩儿。她的父亲梅老板是个固守中国传统思想的华人移民 完全排斥和抵触美国文化 将一切娱乐消遣性的体力运动都视作为美国式无聊 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表现。六岁那年生日 英英特别希望收到一双溜冰鞋作为生日礼物 但被父亲斥责为无聊 21玩意容易使人丧失志气等而没有得到应允。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 英英完全继承了他的古旧、呆板的思想。直到唐人街以外的白人流浪汉肯特的出现 才给他们的生活吹来了一些清新之风。在肯特被英英父亲接纳作店员后 他所秉承的新兴思维方式为梅老板守旧的经营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肯特指出货物总卖不出去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宣传和影响力 因此建议梅老板为产品做广告 扩大产品的认知范围。他还因此而请来摄影师帮忙 并邀请英英作为广告女郎 既可以节省开支又能满足英英作为女孩的虚荣心。尽管梅老板后来并没有采用肯特的建议 但肯特的这一番话在情在理都是对梅老板营销模式的创新。这是以肯特为象征的西方现代商业观念的进步地方的体现。 在《也是亚当也是夏娃》这个借腹生子的故事中 因失去工作又被丈夫抛弃而变得贫困潦倒的夏娃 出于生存需要答应愿意出资五万美金的同性恋者亚当做他试管婴儿的母体。为了拥有这个后代 亚当在很早以前就做好了准备 他在三年前戒了大麻 两年半前戒了烟 紧接着戒了咖啡因、酒 半年前停止了做爱 把每天锻炼一小时改为一个半小时。他喝纯度最高的水 严密控制食物里的盐分和脂肪 很少吃甜食…… 在夏娃受孕后 亚当又制定了一整套营养补给配方 每天 餐桌上出现了三支小杯 排成一列 里面盛着五颜六色的各种维生素片剂、胶囊 亚当要我以它们来做三餐。牛奶是按刻度饮进 大叶片的绿色菜蔬也按斤两消耗。 从亚当为了保证优生优育而采取的这些行动中 我们可以窥见到西方人做事的认真、科学和理性。美国文化认为生命个体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崇尚对个体尊严、自由、权利和意志等的尊重 推崇个性、重视个体自由、赞颂个人奋斗。美国文化中这些进步、开放的地方 深深地影响着严歌苓以及她笔下的人物。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华文出版社 2000 147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华文出版社 2000 153 223 中西方文化的双向反思前面已经分别谈到严歌苓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回望和对优秀西方文化的吸纳 在这两者之间 严歌苓并未片面地袒护中国文化或者美国文化 而是觉得两种文化都既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该摒弃的糟粕。对此 严歌苓曾明确地表示在中美文化之间 她更愿意做一个“局外”人站在两种文化的外面 对它们进行观察和体认 因为这样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对待东西方文化。严歌苓在推崇中国文化的宽容和谦恭的同时也十分欣赏美国文化中对民主、自由与个人权利的强调。但是 她并没有单纯地拘泥于咏赞中美文化中的这些精华 她在撷取精粹的同时也在对中西文化中的不足和短处进行着反思。她反思的目光既投射向美国文化 也投射到中国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互为参照的情况下 严歌苓对中美文化进行着双向的观照和反思 试图找寻两种文化之间的均衡、平等共处和交流。 严歌苓对美国文化的反思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 一方面是对美国社会中普通存在的种族优越感、文化霸权主义导致的分人种、社会地位的民主、自由的反思。这普遍充斥于严歌苓的移民小说中 如《无出路咖啡馆》、《栗色头发》、《扶桑》、《也是亚当 也是夏娃》等等 这些在本文第二章论述三类移民女性在海外的生活境况时已有详细的分析 这里就不再另作探讨。另一方面是对美国文化中过分理性实际的价值观而导致冷淡、隔膜、缺乏人情味的人际关系的反思。近代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给美国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巨额的社会财富 让它的国民享受到了诸多益处。但也因此衍生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庸俗价值体系 从而使美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普遍过分注重计较一己利益得失 而轻视人的情感交流、积累等 呈现出一种冷冰冰的缺乏人情温暖的理性面孔。这一点在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有提及。《方月饼》中“我”和一起合住的美国女友玛雅之间在生活上的摩擦就是因此而起 玛雅的东西一般碰碰就会碰出后果来。她订的报纸搁在餐桌上 翻了翻。她很快问我“下月定报费 你分担一半怎么样 ”我说好啊 但那个“好啊”是甩出去的 同时想 她那么公道 你不快活在哪里 她生日你送她两只象牙球耳坠又不是储蓄 养得出利息 容你慢慢往回支。又一回她带回只小猫咪 我没比她少 23抱。她给了我一种账单 上面的八十元是猫打预防针和健康检查的费用。这钱我绝对赖不掉。 中秋节那天“我”花大心思将房子装扮得满是节日气氛 大方地请玛雅吃月饼 并给她讲述这个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可临到后来 玛雅决定不再等我们中国人的浪漫月亮。我多想再留留她。站起时她开口了。“对了 你总是很欣赏我带回来的花。我们以后分担买花的钱 怎么样 ”我没说话。她从来没有不公道过阿。我以为我征服了一颗心。也许我征服了 但公道归公道。 最终只剩“我”独自一人默默地静候来了月亮 可这时的我已然没有了赏月的心情 一定不是我故土的它 一定不是我的父母以及小时前看到过的它。它很圆很圆 像一枚阿司匹林大药片。 在“我”和玛雅的共居关系中 玛雅一边重实利、轻认清 极其理性地极力维护着自己的权利 事事锱铢必较 生怕“我”多得一点便宜 一边却毫不在意“我”所付出的是不是在“我”该履行的义务职责范围之内。美国式的这种理性尽管具有很高的独立和自由度 但却将人类感性温暖的情意排斥在外。《栗色头发》中的楼贝尔夫人、《也是亚当 也是夏娃》中的亚当、《红罗裙》中的卡罗都是美国文化中过度强调理性、科学观念的受害者。对于这一点 严歌苓是持反对态度的。 中国文化对严歌苓深入骨髓的影响 使其反思中国文化时显得广泛而又深刻。在东西方文化交错的目光审视下 严歌苓海外小说中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发力点集中表现在书写早期华人移民生活的题材中 她借助这些题材批判着中国人的劣根性以及传统宗法社会的黑暗残酷。尽管在《扶桑》、《风筝歌》和《乖乖贝比》等描写早期华人移民生活境遇的小说中 严歌苓花大力气地赞美着中国文化中的宽容、慈悲等美好品德 但她并也正视着中国文化的落后、中华民族固有的劣根性等问题。这些小说中所书写的唐人街华人区中充斥着残暴、血腥、奴役和杀戮 实质上即是严酷、暴戾的的中国落后宗法社会在美国的投影。《扶桑》中的大勇和《乖乖贝比》里 方月饼严歌苓文集5 少女小渔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222 方月饼严歌苓文集5 少女小渔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224 方月饼严歌苓文集5 少女小渔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224 24的阿鹏就好比是封建宗族社会中的两个专制而蛮横的家长 他们冷酷、凶残 动不动就鞭打比他们弱的人 干着拐卖儿童和妓女的勾当 杀起人来眼睛都丝毫不眨。被阿鹏遗弃掉的女仔不计其数 大勇身上也背负了很多条的人命。华人内部之间的这种残酷的自相奴役和残杀是使人胆战心惊的。在反思中国文化时 作者对本民族的这种原始的野蛮和落后显然是持强烈否定态度的。 《扶桑》中有对华族劣根性比较集中的展示。早期华人移民在美国地位低下 倍受白人看不起 久而久之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 而这种自卑又反过来促成了他们在接触白种人时不由自主地生发一种奴性。“克里斯走过 男人们给他让路让出宽得没必要的一条路 而他们则东倒西歪成堆地挤着。” 这个令人心酸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早期华人在异族强者前的自甘挨打和承受歧视。坚忍不拔、宽容忍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们使华人因此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其积极作用毋庸置疑。可是 一旦这份坚忍和宽容超过了限度便变质为麻木不仁 而奴性往往与无动于衷、不思进取的麻木如影相随。当美国工友以全体罢工为要挟威胁工厂总部如果不缩减工作时间的时候 在临时搭建的募征办公室里守候了几天的留着长辫子、脸色蜡黄的中国人 不管被白人工头们要求做什么 也不管劳动报酬低廉到何种践踏人起码尊严的程度 更不管劳动时限长到哪种超越人生理极限的地步 他们一概都只知道“用力点头” 。当美国工友号召他们一致联合起来抵制工头、实行罢工时 他们一边还是“用力点头” 另一边却提起身边的小饭罐、拿起磨秃了的锹和镐准备按时去开工。“用力点头”四个字将早期华人劳工的奴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也让美国工友们在种族差异问题上更增加了一份蔑视 这些华工天生是一群奴隶。对于早期移民华人在美国的悲惨生活境遇 严歌苓是深怀关切和同情的。她“哀其不幸”的同时更加“怒其不争”。在美国文化的观照下 严歌苓深深批判着这些华人老工身上所表现出的麻木奴性 批判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体生命、自由、尊严的漠视。由此可见 在对待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态度上 严歌苓已不再像她的前辈作家那样一味地依恋守望 而是更多了一份清醒和理性。 扶桑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6 98 扶桑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6 186 253 终极指向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存 新移民作家生活在一个全球化时代 全世界的信息、资源、技术、文化等在各个地方广泛地交换、流动。面对这样一个开放、多元的全球化文化语境 要保持原有民族文化的绝对纯粹性是不现实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 就如这时期的许多学者所意识到的那样 “文化只有在多元的状态下才能显示出它的魅力和意义 才有可能为人类的想象力提供新的空间和动力。如果世界上只存在一种单一的文化 那将是人类的悲哀。” 所以 新移民作家与前辈作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拥有一种更为平和与开阔的眼光 能够从国际化和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 在脱离本民族文化环境的情况下 在与西方文化的抗争、磨合过程中 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生存经验和价值观念。他们像“世界人”、“地球公民”一样 在保持本国文化的同时 用超越国家、人种、文化和性别差异的广阔视野 表达着对整个人类文明、文化进程的终极关怀。 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走出国门席卷在全球化文化浪潮中的严歌苓而言 反映东西方文化间的冲突和隔阂、从中国文化汲取心灵安慰是她作为一个新移民作家必然会遇到的事情 这是她自己对旅居他国的生活况味、精神状态的亲身感受的真实描述。但是 她并没有只停留在这些浅层次的表达上 而是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怎样在尊重不同文化间错位和差异的前提下克服偏见、平等交流、和平对话 从而促进多种文化之间的加强了解 实现共同发展。这才是严歌苓不断深入挖掘的努力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严歌苓不但在公共场合一再倡导我们应该“找寻一种方式”把中国的文学、文化介绍到西方从而为西方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而且以自身实践积极、主动地适应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并在创作中强调着东西方文化的共存共荣 小说《人寰》里的“我”有两部分组成 中文的“我”占一半、英文的“我”占另一半。语言的不同代表着其所属文化的不同 “我”一身受两种文化的影响。严歌苓对两种文化的态度都是欣赏中带着批判 “我”去找心理医生即欲在这两种文化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 2004 2226间寻一种平衡 这便是作者想要呈现的文化指归。《也是亚当 也是夏娃》中 虽然作者在种族偏见与文化冲突方面花了不少笔墨 但到文本结尾 夏娃自觉放弃了对优逸中产阶级生活的盲目追求 亚当也开始着手建立一个能够永存时间的巨大园林的设计。他们将菲比扼杀在摇篮中 共同决定与主流社会和平相处 同时开始了对对自己内心的真正价值的挖掘。最后 历经了坎坷情路的亚当和夏娃在菲比的坟墓前紧紧相拥 他们由对立者变成了超越了文化、性别和种族隔阂的真正朋友。文化、性别、种族身份的不同 并不能妨碍人之为人的共同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由此可见 严歌苓最主要的目的是探讨人类这个大话题。而在《少女小渔》中 不同种族间人与人的关系则更令人动容。本来是一桩为了获得在美国居留的“绿卡”的假婚姻 却因为小渔善良淳朴的个性以及意大利老头的最终转变而变得温情感人。在小渔的心里 她觉得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 都是需要他人关切和疼爱的人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区别。因此 在她诚挚的善意和关爱下 意大利老头变得爱干净了 变得体面、有尊严了。文本中小渔那句“人嘛 过过总会过和睦” 冲破了国界、文化、种族、语言、年龄等种种隔阂 这是作者借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在表达想说的话。《栗色头发》里 “我”因为不能容忍“栗色头发”在谈论中国人时所使用的腔调、所呈现的居高临下的优越姿态而拒绝了他的求爱。但是 在小说的末尾 作者设置了这样一个结局 “回应吗 我愁苦着。我正无家可归。回应他将是一种归宿。不 也许。某一天 我会回应 那将是我真正听懂这呼喊的语言的一天。” 在这里 严歌苓表达着自己对“我”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与“栗色头发”所代表的美国文化某一天可以实现对话、而非永久地处于冲突和隔绝状态的希望。 人类的进步不能建立在各民族间的冲突与偏见的基础上 而要避免陌生、隔膜化的人类生存处境 不同种族间就必须实现真正的对话和理解。当代文化的全球化为各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搭建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基础。由以上论述可知 严歌苓对文化心态问题是有着她自己的判断和思考的。移民给严歌苓带来的双重审视视角使她能清醒、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 无非男女少女小渔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3 285 无非男女栗色头发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3 31 27交融和冲突。而充满新鲜体验的移民生活使严歌苓对移民女性的生存境况、文化心态有着透彻深刻地体会和了解 也因此有了一份更加平和、宽容的打量目光。她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力倡导不同文化间的平等相待和交流对话 以便在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同时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同繁荣。这份对人类文化的终极关怀、以倡导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为己任的文化心态让严歌苓在书写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和隔阂、在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在双向批判东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都没有将问题简单化。她作品的关注重点超越于单纯地反映东西方文化谁好谁差 而是在探求一条能让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最佳路径。这是严歌苓对海外华文文学创作贡献的一份绵薄之力。也是她为何成为当今华文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的原因之一。 28结 严歌苓是个勤勉而又有才华的作家。从最开始写作到今日她奉献给读者的作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都十分惹人注目。良好的专业素养、丰富的生命经历以及敏锐深刻的思考 这一切使得严歌苓在文学领域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这些年 她的辛勤耕耘 不断地带给我们新的期待和惊喜。 对女性个体生命的关注一直是严歌苓创作的重点。有着多样个人生命、情感体验和记忆的她 在书写女性个体生命时细腻而到位 透着深深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同情。在她一路走来的足迹中 我们随处可见那些处在过去、成长中、爱情中 在中国、在美国等不同时空中女性个体的疼痛生命经历 严歌苓用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她们的生存境况、精神状态 用温暖、直抵人心的文字抚慰着她们满是伤痕的躯体和灵魂。 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赴美的新移民作家 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洗礼让严歌苓在审视东西方文化时有了更加宽容、平和、开放的心态。她在打量西方文化时不断思考着中国文化 在探身中国文化时又增加了西方文化这一参照。甚至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她的小说得到了一种其他途径无法获得的文化精髓。我们无法单纯地用东方文化或者是西方文化来概括她的移民小说 因为在她这类题材的每篇作品中 我们都可以领略到东方文化的哲理与西方文化的思辨交相辉映的华彩。 虽然因为反映主题的沉重性——华人女性移民在美国因种族、性别身份自然只能属于弱势群体 这必然导致她们痛苦的生存状况——严歌苓的海外小说总是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伤感 有时甚或是巨大的苦痛和沉重的打击 可是她的作品中并没有埋怨、愤怒、绝望和仇恨 相反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坚强、善良、自尊又勇敢的女性形象。严歌苓用一路走来对女性的关注和表达 丰富和拓展了当代文学史女性写作的领域和题材。分析这些女性的生命经历我们可以窥见文化对人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 严歌苓的女性写作为我们提供了双份的丰盛。 29致 决定写严歌苓并非偶然。很早的时候看《少女小渔》就被其深深打动。后来找她的其他作品来读 又一次次收获惊喜和感悟。她是我在文学世界中遇到的精灵之一。我庆幸自己认识了她 阅读到了她写的那些幽默、睿智、华丽的文字。在这里 谢谢她贡献给这个世界的精神食粮谢谢她带我领略到的文学的美。 而两年的研究生进修 有很多我想衷心感谢的人 首先谢谢我的导师何锡章教授。谢谢他两年来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 谢谢他一直那么亲和与耐心的不倦教诲 宽容我的无知 认真指导我论文的选题、写作与修正。 其次谢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 王乾坤老师、王毅老师、李俊国老师、王庆老师、刘久明老师、梅兰老师等 谢谢他们给予我的教导与启迪。 再次谢谢同窗两年的所有同学们 尤其是我的室友和好友 共同学习、一起探讨的日子由于有了他们而满溢着欢声笑语。 最后谢谢我的家人 谢谢他们对我无私的宠爱和支持 让我可以无忧无虑地度过我的校园生活。 这一切 于我来说 都是如此的珍贵。我对此 深怀感激。我会用这颗感恩的心 继续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30参考文献 美国故事北京 昆仑出版社 2005 扶桑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 1999 严歌苓文集5少女小渔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华文出版社 2000 无非男女石家庄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3 陈冲传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密语者北京 台海出版社 2006 穗子物语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无出路咖啡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1 11 海外华文文学现状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12 公仲主编 世界华文文学概要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13 海外奇葩——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集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4 14 程爱民主编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5 吴前进 美国华人华侨文化变迁论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 16 单德兴 铭刻与再现 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 台北 麦田出版社 2000 17 东方学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9 18 戴锦华 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19 王德威 想像中国的方法 历史??小说??叙事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8 20 荷兰 蚁布思讲演余国强译 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1 单德兴 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 台北市 中研院欧美所 1994

17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不同民族间人与人之间一来一往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有爱情故事产生 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常被书写的主题中就有不同民族男女之间的爱情。严歌苓海外小说中有不少爱情主题的故事 例如 《扶桑》中的扶桑与克里斯 《无出路咖啡馆》中的“我”与安德烈 《栗色头发》中的“我”与“栗色头发” 《抢劫犯查理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17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不同民族间人与人之间一来一往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有爱情故事产生 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超短感人爱情故事

超短感人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男人,超短,女人,爱情,故事,妻子,父亲,箱子,花瓶,单位,县城,女孩,指甲,时候,茶几,都市,钥匙,发了财,掉在地上,涂成红,涂红,发现了,好的,离开了,中学,一来一往,上自,人世,事情

2020-05-24 #故事阅读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小故事,淑女,小培,女生,指甲,校园,男生,古宗,姜云,江晓,涂成红,涂红,都会,爱情,大哥大,一来一往,上自,偶象,乱伦,个人,事情,内心深处,傻瓜,十字,妹妹,大喝一声,头顶,大腿,好奇心

2020-05-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小故事,淑女,小培,女生,指甲,校园,男生,古宗,姜云,江晓,涂成红,涂红,都会,爱情,大哥大,一来一往,上自,偶象,乱伦,个人,事情,内心深处,傻瓜,十字,妹妹,大喝一声,头顶,大腿,好奇心

2020-05-30 #故事会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小故事,淑女,小培,女生,指甲,校园,男生,古宗,姜云,江晓,涂成红,涂红,都会,爱情,大哥大,一来一往,上自,偶象,乱伦,个人,事情,内心深处,傻瓜,十字,妹妹,大喝一声,头顶,大腿,好奇心

2020-06-06 #故事会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小故事,淑女,小培,女生,指甲,校园,男生,古宗,姜云,江晓,涂成红,涂红,都会,爱情,大哥大,一来一往,上自,偶象,乱伦,个人,事情,内心深处,傻瓜,十字,妹妹,大喝一声,头顶,大腿,好奇心

2020-08-31 #小故事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暖心爱情小故事

超短,小故事,淑女,小培,女生,指甲,校园,男生,古宗,姜云,江晓,涂成红,涂红,都会,爱情,大哥大,一来一往,上自,偶象,乱伦,个人,事情,内心深处,傻瓜,十字,妹妹,大喝一声,头顶,大腿,好奇心

2007-04-27 #小故事

微小说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微小说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废物,男人,父母,短信,老人,对他说,都会,傻瓜,家长会,成绩,指甲,棕色,照片,红线,表情,邻居,鬼子,一些爱,发了一条,我们分手吧,涂成红,涂红,下嘴,发现了,好的,忘记了,为之动容,个人,一来一往

2020-09-23 #故事会

两位特工爱上一个女人的故事!

两位特工爱上一个女人的故事!

探员,塔克,劳伦,美国中情局,对方,约会,顶尖,好兄弟,女人,交友网站,和福斯,福斯特,爱上了,一来一往,单身,同名同姓,大光,女子,女朋友,对象,情事,恶作剧,爱情故事,效果,照片,爱情,相送,生死,藉由,身怀绝技

2009-10-2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