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还要吃小青团 各位看官知道小青团的由来吗

时间:2018-08-02

小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讲主食的的故事里面看到了这个圆乎乎又绿油油的小家伙,就很想科普给读者们,希望你们会喜欢小青团!青团插画青团,顾名思义是

提示:本文共有 21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还要吃小青团,各位看官知道小青团的由来吗?

春风吹满地,软糯软糯的小青团正是因为这春风,被带到了这个节气~这是一道充满春天的味道的时令美味。小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讲主食的的故事里面看到了这个圆乎乎又绿油油的小家伙,就很想科普给读者们,希望你们会喜欢小青团!

青团插画

青团,顾名思义是一种青色的团子,产于江南地区,以浙江为中心呈辐射状流行在江南地区,主材料为当季的野草,糯米粉,馅儿料,采集的野草常常以艾草为主,将艾草碾碎打出青艾汁,再将糯米粉和清艾汁混合捣制,经均匀揉和后,揉成粉团。然后加入馅料儿,蒸制而成,出锅前刷上一层油,让小青团看起来油亮油亮的。青团的馅料儿的发展也很带有时代性。在以前,馅料儿都用豆沙,糖,或咸肉做成;到了现在,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青团的馅料儿出现了水果馅儿,什么蓝莓味,草莓味,甚至出现了巧克力味儿等等。小编在馅料儿的发展中看到的是传统美食的与时俱进,正是因为它能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这样的美食才不会在纷繁世界中被人遗忘,才会从江南圈子里跳出来,为南北东西所知!

青团

虽然小编在长标中写的是清明节吃青团,可是小青团是起源于寒食节的!读者们可能对寒食节比较陌生,但是在唐宋,寒食节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这首诗讲的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又名"冷节", 由于它在历史长河中多次被定于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故又名"百五节"。在生产生活的起源上,寒食应是起源于远古的改火,古代每年春季,人们都要把冬季所储存的去年的柴火换成新年春节的新柴火,以此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因为改火要度过短暂的无火期,所以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即无法烹饪热食,无热食即需制作寒食。

寒食节

唐代诗人卢象有《寒食诗》“子推言避世 , 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这首诗讲的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与寒食节起源的传说可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关于寒食节的记录比较少,恰巧关于它起源的传说都比较一致。通说是介子推曾跟随晋文公四处流亡,甚至割掉自己大腿上的肉烤熟给饥饿的晋文公吃,等到晋文公复国后要封赏他,他却带着母亲远走归隐山林了。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决定烧山逼他出来,可是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想出世,于是一代忠臣惨死于火中。晋文公为了表示悔意,便下令国人在这一天不允许生火,用以告慰介子推的在天之灵。

介子推与其母亲的雕像

因此古人在寒食节这一天有不生火的习俗,一般是停止生火一到三天不等,不生火就无法烹饪热食,所以他们会提前烹饪便以保存的方便即使的食物,所以发明出了用绿汁染成的团子,作为寒食节的饱腹之物。北宋温革所著的《琐碎录》中记载到,北宋时期巴蜀之地,有一个关于寒食节的风俗,就是采集细叶冬青、杨桐等树木的叶子,用这些叶子碾出绿汁,然后沾染到要吃的饭上面,可以让饭的颜色泛青。这被认为是青团的最早起源。小青团的诞生,从最开始就与寒食的饮食节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团

青团起源于寒食节的这种寒食传统。在古人固有的观念中,食用生冷的东西是会伤及五脏六腑,而我国古代医学常常以中草药入药治病,所以古人们认为用绿色汁液沾染的饭团是有助于身体吸收的,可以有效地吸收阳气,从而抵制寒气侵入人体,所以青团为什么是绿色的,这样就说得通了。相传青团起源于唐代,可是唐代关于青团的记录实在过少。直到宋代,才有确切的文字记录,说是青团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食物。明朝人郎瑛就曾记载,当时人会在寒食节吃“青白团子”,就是对唐宋两代寒食节吃青色饭习俗的一种继承,同时他认为这能够有助于人体吸收阳气。

青团

清代,青团从特有食品向小吃迈进了一大步,故局限于清明寒食节前后食用了。而清朝褚人获也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江苏苏州一带的乡里举行隆重的祭神活动的时候,集市也随之兴起,各种粽子青团都会在这样的热闹场合售卖。不仅如此,清朝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就记载了青团作为一种小吃的制作方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肉松馅儿青团

北宋时期记录的青团源自于巴蜀之地,可是为什么现在提起青团想到的是江南地区而不是现在的重庆四川呢?因为江南地区在得到开发后一直是富庶之地,不仅有丰富的原料,在品质上也很优秀,而且江南一带的消费水平高,人们有更多闲钱去花在小吃上。在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青团便在江南地区定型并成长了。正是因为江南地方在古代比较富庶的地方,才能让古人把糖豆沙和甜猪油作为青团的馅料,而历史上的青团,其外皮是浆麦草挤压成的汁水(或者是青艾汁)混合进糯米粉制作而成。

青团制作过程图

就在现在糯米也比普通大米价格高,而青团作为一种祭祀食品所用的食材价格偏高,或者说是用的上好的材料制作而成,看得出来的是古人对祭祀的诚心与注重。小青团能够发展到今天,一定是符合了人们的需求的。而在当代,青团能够跳出祭祀食品的圈子成为人们热爱的畅销小吃,我们是否可以从当中借鉴到点什么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呢?今天就将这个软萌软萌的小可爱推荐给大家啦~

樱花青团

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我是本文作者渔舟,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记关注我们的百家号苏家酒窖,每天为您带来最有趣的传统文化!也欢迎把我们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如果您其它有趣的想法,也欢迎评论留言给我们一起讨论哦~么么哒(づ ̄ 3 ̄)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还要吃小青团 各位看官知道小青团的由来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 古人是如何测天气的 清明节又是怎么由来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古人是如何测天气的 清明节又是怎么由来的?

二十四节气,人们,祖宗,智慧,时期,祖先,活动,古人,一带,华南,太阳,文化,故事,气温,江南,百姓,空气,诗句,节日,清明时节,祭祀文化,杜牧,卫星,五行,万物,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上古时代,中心,先贤

2011-04-19 #故事大全

活动设计 课题:清明时节雨纷纷

活动设计 课题:清明时节雨纷纷

意义,方面,由来,活动,传统,活动内容,习俗,慎终追远,社会,祖先,课题,先祖,学生,孝道,墓园,文章,淳美,火烧山,父母,观念,资料,设计,清明时节雨纷纷,各种活动,清明扫墓,环保,敬祖,杜牧,道古,不一样

2014-05-07 #长篇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

介子,重耳,亲人,祭祀活动,仲春,长清,都会,由来,中华民族,丹心,主公,日子,传统,历史,力气,体力,割肉,历史渊源,山林,晋文公,树木,片段,照片,节日,结果,距今已有,赏赐,随行人员,到来,中国传统节日

2012-06-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晋文公,重耳,节日,介子,日子,寒食节,寒食,时候,由来,柳树,禁火,精神,讨赏,踏青,最后一天,仲春,常清,文公,晋公子,中华民国政府,大家来,人为,争功,丹心,主公,习俗,人们,伤身,体育,僻静处

2009-10-15 #经典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谚语中的介子推 春秋里的悲剧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谚语中的介子推 春秋里的悲剧人!

人们,谚语,春秋,晋文公,重耳,仲春,生活,悲剧,清明时节雨纷纷,关系,冷食,性命,文章,朋友,禁火,节气,雨水,介山,24节气,传统节日,举火,介子,农民,作者,大神,寒食节,尊严,我国,火种,由来

2015-12-03 #故事大全

清明时节雨纷纷:谚语中的介子推 春秋里的悲剧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谚语中的介子推 春秋里的悲剧人!

人们,晋文公,重耳,仲春,谚语,生活,关系,冷食,性命,朋友,禁火,节气,介山,24节气,我国,传统节日,举火,介子,农民,大神,寒食节,尊严,文章,火种,由来,神明,雨水,清明时节,这是因为,南采

2012-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杜牧《清明》诗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诗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诗歌,时间,牧童,重耳,人物,事件,地点,寒食节,晋文公,杏花村,独幕剧,魂魄,借问酒家何处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仲春,中曾,代名君,杜牧任,童远,传统,万物,下雨天,专题,人们,休假日,名字,历书,作者

2008-02-03 #小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扫墓为何在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扫墓为何在清明?

寒食节,寒食,山西,晋文公,景区,禁火,节气,介休绵山,介休,介子,冷食,内容,晋国,民间,重耳,朱家凹,活动,禁烟,大罗宫,官府,山势,皇家,组织,节日,介山,水涛沟,而得名,新墓,神仙洞,习俗

2009-11-0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