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4 运动的相对性 同步练习

时间:2018-08-04 03:42:56

相关推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4 运动的相对性 同步练习

第 1 页 共 13 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4 运动的相对性 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 共 共 0 10 题;共 0 20 分 1. (2 分)站台上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动了,则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实际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 甲车开始开动; B . 甲乙两车开始向相反的方向开动; C . 乙车开始开动; D .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 2. (2 分)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 甲<v 乙<v 丙 。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 ) A . 地面 B . 甲机 C . 乙机 D . 丙机 3.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 .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 热传递中,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 . 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4. (2 分)(2015??恩施州)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 ) A . 站台在向东运动 B . 站台在向西运动 第 2 页 共 13 页 C . 乘警在向东运动 D . 乘警在向西运动 5. (2 分)如图所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举起了五星红旗。某同学说他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太阳 B . 地球 C . 月亮 D . “神舟七号”飞船 6. (2 分)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你觉得列车慢慢前进,是因为你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站台 B . 旁边的列车 C . 你坐的列车 D . 你坐的座椅 7. (2 分)陕西省柞水溶洞景色秀美,溶岩千奇百怪,2006 年末,西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高速公路从西安到柞水溶洞,路程约为 6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以 100km/h 的速度行驶,从西安到柞水大约需要 36min B . 汽车行驶时,车上的人突然前倾,表明汽车正在加速 C . 相对于行驶中的汽车,路边站立的人是静止的 第 3 页 共 13 页 D . 因溶洞海拔较高,所以气压也偏高 8. (2 分)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m 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 A .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 . 飞机飞得很快 C . 子弹在空中静止 D .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9. (2 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装满水的容器中,在 P 处形成一光斑,现保持人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则在此过程中光斑将( ) A . 向左移动 B . 向右移动 C . 仍在原来位置 D .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10. (2 分)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中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 A . 红日和青山 B . 青山和绿水 C . 孤帆和青山 D . 没有参照物 二、 填空题 共 共 9 9 题;共 9 29 分 第 4 页 共 13 页 11. (3 分)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的过程中,以 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12. (3 分)滑板车是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使用时一只脚站在滑板上,另一只脚蹬地,滑板车就能载着人前进.蹬地时人对车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蹬地的脚离地后,人和车由于 一起继续向前滑行,滑行时以人为参照物,滑板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3. (1 分)如图是一个商场内的双向自动扶梯,站在匀速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小红同学,若以站在匀速向下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晓军同学为参照物,她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14. (2 分)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 15. (5 分)奥运火炬手手持火炬跑动过程中,火炬相对于站立路旁热情迎圣火的市民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市民从不同的方向看见火炬,是因为阳光在火炬表面发生了 反射;火炬手袁静用了约 1min 的时间跑完了 85m 的路程,她的平均速度约 m/s(保留一位小数),合 km/h;她将质量为 985g 的火炬紧握在手中,如果火炬处于竖直位置静止,火炬受到的摩擦力为 N(g=10N/kg). 16. (3 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 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 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第 5 页 共 13 页 17. (3 分)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 345m 的高度跳下,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下落时间为 30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若以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18. (2 分)(2012??泰州)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 的,相对 是静止的. 19. (7 分)(2014??福州)2013 年 12 月 14 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软着陆. (1)当月球车缓慢驶离“嫦娥三号”探测器时,以探测器为参照物,月球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所示,月球车安装有 6 个轻质宽大的轮子,可以 月球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强,轮子表面凹凸不平,可以 轮子与月球表面间的摩擦力.(以上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3)月球车行进过程中,驱动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 能,月球车行进速度约为 6cm/s,行进 54cm,需要的时间是 s. (4)月球车的“桅杆”上安装有全景相机,其镜头相当于 透镜,月球车将所获取的信息通过 波向地面传递. 三、 解答题 共 共 4 4 题;共 2 42 分 20. (6 分)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 lcm、长为 60cm 的玻璃管中注入水,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 第 6 页 共 13 页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 0 点运动到 10cm、20cm、30cm 和 40cm 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到竖直位置后,立即计时(如图甲)”;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到竖直位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乙)”;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正确。其理由是: 。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 s,判断的依据是 ; (3)请你以路程 S 为纵坐标、时间 t 为横坐标,在图(丙)中画出气泡运动的 S-t 图象 .分析图象可知,玻璃管中上升的小气泡做的是 运动。 21. (11 分)如图甲是某大型超市上行节能自动扶梯.图乙是其示意图,A、B 间的长度为 13m.质量为 60kg的小明乘扶梯上楼. (1)小明站在上升的电梯里,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 (2)载人时扶梯的最大行驶速度为 65cm/s,小明从 A 点到 B 点,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小明站在扶梯上,鞋与扶梯的总接触面积为 400cm2 , 小明对扶梯的压强有多大? 第 7 页 共 13 页 22. (10 分)孝感到汉口的城际铁路已正式开通,孝感的起点站为孝感东站,如表是城际铁路 C5324 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min 里程/km 1 孝感东站 出发站 11:30 0 4 阂集 11:50 10:52 02 约 30 6 汉口 到达站 约 50 根据列车的运行时刻表中有关数据信息,求: (1)正常运行时,列车从孝感东站出发至到达阂集站时的平均运行速度. (2)列车从孝感东站发车,若仍以孝感东站-阂集段的速度运行,假若中间所有站都不停靠,则从孝感东站直达汉口站需要多少时间? 23. (15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止通信卫星真的“静止”吗?通信卫星在太空定居,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静止卫星”真的是静止不动的吗?不是的.“静止卫星”被发射到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约 36000km 的轨道上,实际上以 11070km/h 的速度自西向东在运动着.由于卫星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恰好是 24h,刚好和地球自转周期 1d天完全相等,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同步”,科学家称这个高度的卫星轨道为“同步轨道”.在地球上看,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通信卫星好像总是一动不动地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空的某一点静止不动,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静止卫星”或“同步卫星”.同步、静止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当你乘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与另一辆车并排同向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的时候,透过车窗看,那辆车就仿佛是静止不动的.科学家正是根据这个道理设计出同步卫星的.目前,同步卫星已在通信、电视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根据计算,从一颗“同步卫星”上发送出去的电视节目,地球上约 1/3 地区的电视机都能接收到.因此,只要有三颗这样的卫星,就能将电视节目传播到全世界了。 (1)为什么说通信卫星是“静止卫星”或“同步卫星”,能否说它是运动的? (2)关于“同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重要的应用,你能否举几个例子。 (3)结合这篇短文,谈谈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四、 实验题 共 共 4 4 题;共 7 17 分 24. (2 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第 8 页 共 13 页 25. (6 分) 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下面几幅图是当时的一些情景.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降温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后 形成的. (2)我国自行研制的宇航服的头盔玻璃必须能减弱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飞船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黑色、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可以将 转化为 能. 26. (4 分)一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 1 cm、长为 60 cm 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 O 点运动到 10cm、20cm、30cm 和 40cm 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你同意 同学的方案.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从 O 点开始的路程 s/cm 0 10 20 30 40 第 9 页 共 13 页 从 O 点开始计时的时间 t/s 0 5 10 15 20 以路程为纵坐标、时间 t 为横坐标,在图3中画出气泡运动的 s t 图像 .(以答题卡上的坐标为准) (3)气泡在 10 cm 到 40 cm 区间的速度是 m/s. (4)从图像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正/反比. 27. (5 分)如题 1 图所示,2018 年 5 月 23 日中央报道,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磁悬浮列车工程样车运行试验取得成功,时速可达 160 公里以上,列车由于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具有噪音低损耗小、易维护等优点,被誉为“零高度飞行器”.这种兼具高速与中低速磁浮交通优点的新型磁悬浮列车将为我国城市间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绿色轨道交通工具. (1)磁浮列车是在车厢底部和轨道上分别安装了磁体,并使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 ,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列车能够在轨道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来自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2)如题图 2 所示,列车站台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因是:进站时列车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冲上站台;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当列车出站时从高度较高的地方下行,它的 ,不用消耗过多的电能或化学能等能量. (3)如题图 3 所示,当列车进站时,乘客必须站在站台和黄色线以外的位置候车才安全的原因是 . (4)小张乘坐列车时看见两旁的房屋迅速向东退去,则列车相对于地面正在向 行驶.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 共 0 10 题;共 0 20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二、 填空题 共 共 9 9 题;共 9 29 分 11 1、 12 1、 13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14 1、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19 2、 19 3、 19 4、 三、 解答题 共 共 4 4 题;共 2 42 分 20 1、 20 2、 第 12 页 共 13 页 20 3、 21 1、 21 2、 21 3、 22 1、 22 2、 23 1、 23 2、 23 3、 四、 实验题 共 共 4 4 题;共 7 17 分 24 1、 25 1、 第 13 页 共 13 页 25 2、 26 1、 26 2、 26 3、 26 4、 27 1、 27 2、 27 3、 27 4、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4 运动的相对性 同步练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爱因斯坦,以太,光速,速度,相对性原理,牛顿,问题,时间,麦克斯韦,信号,相对论,物理学,理论,发展,伽利略,参照系,运动,牛顿力学,狭义相对论,人们,光波,力学,思想,电磁场,电磁学,空间,论文,普朗克,贝索,统一

2009-09-16

关于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关于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爱因斯坦,惯性系,以太,黑洞,光速,问题,牛顿,速度,狭义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定义,惯性力,等效原理,质量,时间,物体,理论,麦克斯韦,信号,惯性,物理学,相对论,运动,发展,伽利略,霍金,牛顿力学,人们,力学,参照系

2020-06-14

关于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关于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爱因斯坦,惯性系,以太,黑洞,光速,问题,牛顿,速度,狭义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定义,惯性力,等效原理,时间,质量,理论,物体,相对论,麦克斯韦,信号,惯性,物理学,运动,发展,伽利略,霍金,牛顿力学,人们,力学,参照系

2007-08-29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的故事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的故事

爱因斯坦,以太,光速,速度,相对性原理,牛顿,问题,时间,麦克斯韦,信号,参照系,理论,发展,伽利略,相对论,物理学,运动,狭义相对论,牛顿力学,光波,列车,力学,思想,电磁场,电磁学,空间,贝索,传播,统一,19世纪

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