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战地日记」纪英:我在武汉方舱医院经历的害怕 激动与感动!

时间:2018-08-04

这是我来到武汉的第21天,很抱歉以这种方式来认识你,认识这座英雄的城市,认识这座城市里的英雄

提示:本文共有 19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天是2020年2月23日,武汉这座城市正在苏醒。这是我来到武汉的第21天,很抱歉以这种方式来认识你,认识这座英雄的城市,认识这座城市里的英雄。

时间不声不响,岁月不言不语,却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很多东西。它从来不提前知会我们,也无需知会,因为我们总能后知后觉地明白一些事情。21天,足以让我习惯这里的所有,包括方舱里那些护目镜的雾气,防护服下的掩藏着的尴尬以及脸上的勒痕。是啊,那些被人们称为最美笑脸的勒痕,那些手被泡白的影像,那些逆流而上的身影,无时无刻不是在告诉我:纪英,加油;加油,纪英!

腊月二十九,我都快到家门口了,在高速路上望着家的方向沉思几秒后,义无反顾地调转车头,朝着正安方向赶回。在召开紧急会后,我递交了请战书,按上了红手印,终于在2月4日作为正安县第一位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程,抵达抗疫第一线。在武汉的21天里,我经历了从最初的激动到压抑,再到感动。特别是在近日收到的感谢信更让我明白了自己身处武汉的意义。

武汉最近的天气挺好,暖阳正在慢慢驱散寒意,前几天,我看到路边有花儿正在绽放,期待着疫情结束,和同伴们一起去黄鹤楼上听风雨,武大樱花树下许愿望......

请战书批复那一刻,我内心无比激动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有十多年的护理经验,当得知全国的情况后,我按捺不住内心,我想去一线,想去出一份自己的力,想去参与这场救援中……

接到电话通知后,我第一时间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我的丈夫,他对我的决定予以支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直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注意防护,平安归来。

我很感谢我的丈夫支持我的决定。

走的那天,我很激动,他们在和我拥抱的时候,我知道大家都是舍不得的,但是我能感觉到拥抱是有力量的,他们拍着我的后背一直不停地说着一些让我暖心的话,让我照顾好自己。

2003年非典时候,我还不完全懂那一身白大褂和那些逆流而上的身影,他们真正的含义。但是在2020年的这个春天,当84岁的钟老先生在劝大家不要前往武汉,他自己却义无反顾奔赴到抗疫一线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内心有一个很强烈的声音在呼喊:‘去吧,纪英,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2月4日早上,我到达贵阳后将与贵州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乘飞机前往武汉,凌晨3点到达武汉市的驻地。

有那么一刻,我害怕了!

与所有出征湖北的医护人员一样,出发之时,我很激动,但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上岗后的情况不了解,当时正是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不断上涨的时候,我心里涌起了一丝惧意。

通过几天的培训后,我被安排在方舱医院国际会展中心西区的一个病区,开始了每天两点一线的战斗。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和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困难的是穿着防护用品后带来的操作不便,以及防护用品的密闭性带来的一些影响,但在抗疫一线受影响最大的还是自己的心态。

出于防护考虑,我与同事们都是一人一个房间,并且不能串门,每天下班之后,就在房间看看新闻,刷刷手机,了解疫情的最新动态,独自在异乡,我想家了,也很想我的儿子。

2月7日,当知道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的时候,我哭了,虽然我们素未谋面,可是我一直关注,在我的心里,他就像是一位熟识的老朋友了,同为医护人员,同为抗疫一线,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害怕。

那段时间,每次只要看新闻,我都很难过,多想我能快点,快点,再快点,每一天我的神经都是紧绷的。

这座英雄的城市充满了感动!

我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尤其是第六小组的组长,良好的心态对病人和自己来说是多么地重要,于是,我决定不再去关注疫情的情况,用心投入到工作中,休息的时候便和家人、朋友聊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就在几天前,所在的医疗组收到了一封患者写来的感谢信,那一刻,我感觉这么多天来的孤独都找到了闸口,控制不住地宣泄了。

信里写道:“感谢你们的负重前行,等疫情结束后,白衣战士们脱去厚重且不透气的铠甲,我们要请你们吃热干面、豆皮、油焖大虾、香辣蟹,还要带你们去游东湖、逛省博、爬磨山、赏樱花,听编钟楚乐......我们还要去多彩贵州,去你们的家乡,与你们把酒言欢共话桑麻.......”

感谢信中点点滴滴一言一语表达了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我也对他们对我们的邀请感到感动。

前几天这里下了一场大雪,可是感动并未因为大雪的到来而迟到,我收到了来自‘娘家人’的问候和关怀,正安县中医院不远千里送来了暖心包,那一刻我真的太感动,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有着65万正安人民对我的支持,有着全线医护人员的互相鼓励,有着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收到包裹时我哭了,我假装是护目镜里的雾水让我眼角显得有点红,我悄悄把这一份感动藏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我到武汉已经21天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慢慢变好,两点一线的日子,忙碌而又充实,我每天上班都会写上自己的名字:纪英,加油;贵州,加油。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 文玲

编辑 钱诚

编审 向永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战地日记」纪英:我在武汉方舱医院经历的害怕 激动与感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云南援湖北日记:方舱医院的浪漫故事

云南援湖北日记:方舱医院的浪漫故事

方舱,爱情,武汉,口罩,时候,样子,生活,梅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先生,医院,味道,回味,小姑娘,樱桃,阳光,肺炎,衣服,防护服,阿姨,今天是,病房里,走廊里,关山月,微微,桂香,王嘉,诗华,阿诗玛,医护人员

2011-10-13 #长篇故事

来自武汉的“战地”日记|“名字贴”的故事

来自武汉的“战地”日记|“名字贴”的故事

名字,眼睛,阿姨,孙建,我的名字,医院,防护服,临淄区人民医院,患者,武汉,淄博市,病房,你的眼睛,病友们,真好看,这句话,徐鹏,地拉,蒋晓,光谷院区,武汉市第三医院,第一感觉,记者,地点,光芒,刚要,内心,医务人员,医疗队,吊瓶

2016-10-29 #故事阅读

三八节战疫情——来自淄博口腔医院一线工作者的战地日记

三八节战疫情——来自淄博口腔医院一线工作者的战地日记

防护服,疫情,赵莹,同事,妇女节,小时,故事,班次,病人,病房,领导,重症病房,口腔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国际妇女节,一线,三八妇女节,住处,交接班,事情,医院,副手,后盾,肺炎,广大群众,湖北,淄博,护士长,武汉

2020-04-07 #经典故事

「长治援鄂勇士」崔艳艳战地日记 直击 → “背后的故事”!

「长治援鄂勇士」崔艳艳战地日记 直击 → “背后的故事”!

医疗队,中日友好医院,电话,战斗,赵娜,队员们,和平医院,动员会,发饰,责任,红色,培训,刚毅,白大,大家吃,吃好喝好,中法,同济医院,泪水,春雨,一身,会场,会议,党支部,军人,医院,午休,口罩,同事,和平

2014-09-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地日记” 讲述“逆行者”的故事

“战地日记” 讲述“逆行者”的故事

患者,叶宗,防护服,集中收治,家人,照明,杨医生,龙泉医院,医务工作者,肺炎,疫情,病区,铺盖,杨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值守,值班室,医生,电话,病情,病人,穿着,衣服,药品,隔离病房,工作,战斗,去哪里,收拾行李,张甜甜

2015-02-26 #故事阅读

抗疫日记丨“连夜收治病人 我成为新方舱医院的‘首发’阵容”

抗疫日记丨“连夜收治病人 我成为新方舱医院的‘首发’阵容”

病人,方舱,沌口,医院,病区,新闻,收治病人,重庆晚报,武汉,医护人员,床位,手续,新闻记者,日记,物品,工作,何浩,周新宇,李浩,工作人员,重钢总医院,地点,医疗队,一刻钟,东西,事儿,初筛,信息,医生,命令

2010-09-22 #故事阅读

最美逆行者 驰援武汉“战地”日记

最美逆行者 驰援武汉“战地”日记

流程,过程,医疗,新区,潜江市,工作,小组,医院,武汉,靳鹏,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妇幼,建议,日记,收治病人,潜江,肺炎,隔离区,一些问题

2008-02-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地日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慧:等疫情结束了 我还想去看海……

战地日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慧:等疫情结束了 我还想去看海……

王慧,爸爸妈妈,医护人员,婚期,疫情,重症,拍摄的照片,来武,木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大家来,最前线,记录人,武汉,一腔热血,上有老,同仁,压力,信念,妈妈,心态,性格外向,愿望,战友,新闻,敌人,父母,消息,爸爸,科工

2017-04-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