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农村孩子儿时最怕的节日 鬼节你们怎么过?贵州人是这么过的

时间:2018-08-07

不瞒大家,在下也是刚回家过完节回来,重新开启工作没几天

提示:本文共有 20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年一度的七月半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外出的游子,也能趁这个日子回家与家人聚聚。

不瞒大家,在下也是刚回家过完节回来,重新开启工作没几天。

一直以为七月半大部分人都是过8月13号和8月14号,但回来时遇到一个工作上的伙伴,这个大哥在湖北,他说那么那边是过8月15号,这让我有点蒙圈了。

当然,七月半和端午节一样,可是不能祝别人节日快乐的哦~~·

因为七月半是我作为农村孩子从小过过来的节日,深知这个节日的热闹。

但突然意识到各个地方节日时间与过法的偏差,这里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老家贵州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吧!

七月半=中元节=鬼节

七月半也叫鬼节,专业上称它是中元节,这个节日是国内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

七月半是很多民间喜欢的一种说法,因为在农村,一到农历7月,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拿出上面画的有很多奇怪人物的一张画像(我记不清叫啥了),挂在自家饭桌前,放好凳子,然后每顿饭都要架上筷子“供饭”。

这个做法我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是怎么称呼的, 但在我老家,爸妈们都称之为“供饭”。

不单要架上筷子,还要烧纸钱,每日早晨还要上三炷香。

这样的日子还要坚持半个月之久,按照我老家的过法,一般是在阳历的8月13号烧纸。

就我们那边的小镇,就有人过13号,有人过14号,按照村里的说法就是,过13号的是供奉跛脚老祖人,就是说,这些人的先人因为行动不便,需要提前一天烧给他们。

在我老家普遍都是过13号和14号,鲜少有人过15,所以今年我也是第一次意识到真正的中元节其实是农历的7月15.

关于日期这点,不知道大家又是过哪一天呢?可以来聊聊!下面给大家分享我老家过中元节的日常!

中元节,我们这么过

到烧纸那天,白天要“写包”,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去街上买来那种专门装纸钱的纸包,按照老人们的规定,给去世的亲人们写好名字、装好纸钱粘好。

当然,有名字的都是装好的,剩下的散纸钱就是给无名无姓、无人祭祀的去世之人的。

写好包后,晚上一定要做一大桌子的菜,先供饭后,人们才能吃。

当然,不仅要供饭,我老家还有供酒、供水果的做法。

一家人吃过饭后,晚上的八九点左右,要把装好的纸钱全部拿到离家不远的空地上。

纸包全部堆在一起,老人们需要留一小把纸钱,用来给家人做仪式。

这个仪式小时候我们总是会偷笑,就是父母用纸钱绕着家人从头到脚转一圈,口里还有类似说保佑身体之类的对未来祈愿的话语。

家里每个成员都做完这个仪式后,老人还会捏一把香,从远处的道路两旁一根根插着过来,一直插到放纸包的地方。

还要将零散的纸钱全部倒出来,还有将之前每日供奉的香灰倒在纸包上,点火后,要拿出那张画着奇怪人物的画像往火上飘一圈。

老人们还要全程守着纸包烧完,等火星全部灭掉,才会收好东西回家。

这便是我老家过中元节的全部仪式,小时候我们觉得拿纸钱擦拭绕身体的仪式很好笑很滑稽,但长大后,再经历这个过程,我却觉得很温暖,这是来自家人对自己的美好祈愿和祝福。

其他地方的过法

上面介绍了我老家的中元节过法,不过每个地方的过法其实还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些地方会通过放河灯的方法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而这个节日源远流长,在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地也十分盛行,当然,过法也有所差距。

之所以会流传至今,面积那么广泛,其实是因为中元节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在佛教里,中元节也叫孟兰盆节,而道教里,对这个节日也有所记载。

传说这天地府会放出全部的那啥,民间需要通过祭祀的方式,一面悼念亲人的同时,也是对其他没人纪念的那啥的一种慰藉。

这个节日该不该取消?

这个节日听起来有几分恐怖的色彩,早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节日也被认定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节日,被逐渐边缘化,以前是商办官助来举办这个节日,后来无人承办,这个节日渐渐被人遗忘。

60年代的时候,北海公园举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在琼海放了很多茄子做的河灯,超级壮观。

WG时期,中元节被取缔,改革开放后才渐渐回归,但大家对于中元节的热情已经削减得差不多了。

2010年中元节入选了民俗非物质文化名单,成为被保护的节日之一。

不过随着人们思想的跟进,人们越发不爱过这个节日,尤其是大城市,因为又是焚香又是烧纸的,其实对空气污染挺大的,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所以这个节日现在大多是农村过得比较隆重,也是农村除了春节外,比较重视的节日。

祭祀亲人的背后,为游子们多找了个回家的理由

有部电影说,人一生会死三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这是人本质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下葬的时候,所有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共同目睹世界上不再有他位置的时刻;第三次则是唯一记得他的人也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死掉。

所以不管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都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我们生命中那些虽然已经去世,但值得一直记住的人们。

当然,对于像我这样的,离开农村去城市里工作的游子,会觉得,像中元节这样的节日,就是给自己多找了个能回家的理由而已。

现在人们的关系其实越来越疏离,如果没有节日的捆绑,一家人是很难聚在一起的吧,所以不管这个节日该不该存在,但就家人来说,它们的存在,就是团聚的意思,就有存在的必要。

不知道大家的中元节是怎么过的呢?既然节日已经过了,是可以好好说说了,没有啥忌讳的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农村孩子儿时最怕的节日 鬼节你们怎么过?贵州人是这么过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该怎么过?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该怎么过?

屈原,香包,毒虫,都会,习俗,传说,家人,爱国主义,柳条,诗人,节日,雄黄酒,风俗,去疾,吃粽子,我国,农历,人们,作用,人家,儿童,台湾,地方官,师长,樱桃,桑椹,男女,粽子,雄黄,旅游

2018-10-03 #故事大全

你可知道古人是怎么过传统节日的?

你可知道古人是怎么过传统节日的?

这一天,节日,古人,农历,图片,网络,艾草,又称,古人在,习俗,采艾,我国,一带,人们,历史,传统节日,传说,女子,如意郎君,时候,民族,赏菊,道教,针灸,有关,活动,中秋夜,农历正月,同样会,说也是

2017-07-27 #经典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简介 中国人怎么过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简介 中国人怎么过春节?

人们,夏历,为正,中国,农历,阴历,阳历,袁世凯,传统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统,农历年,历史,大总统,我国,旧历,说法,规定,节气,活动,农历新年,一月一日,农历正月,庆祝活动,故事大全,过春节,元明,公孙卿,司马迁,孟春

2020-09-04 #小故事

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 你都知道怎么过吗?

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 你都知道怎么过吗?

习俗,农历,节日,中国,传统,传统节日,踏青,又称,人们,历史,古人,国家,寒食节,日子,祖先,粽子,赛龙舟,发展,活动,农历正月,中国传统节日,九月九日,日中,新一年,日里,释迦牟,兔子灯,名的,追月,里和

2018-03-19 #小故事

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到了 你打算怎么过?

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到了 你打算怎么过?

龙舟,习俗,节日,有多少人,都会,地域,压力,内心深处,传统,中国,东西,农历,所有人,名录,实际操作,时候,父母,样式,朋友,现实生活,细节性,编制,艺术品,节日快乐,比赛,活动,是可以,一些事,一个家庭,56个民族

2014-03-28 #短篇故事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外国人过不过中秋节?又是怎么过的呢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外国人过不过中秋节?又是怎么过的呢

节日,秋夕节,阿贵,传说,八仙,日本,韩国,习惯,外国人,寿桃,月宫,朝鲜,泰国,观音,越南,仙树,传统节日,人们,传统,全家人,农历,明月,月饼,月亮,菩萨,鲤鱼,活动,八月十四,八月十五,日本人

2017-10-08 #小故事

如今的“清明”包含了古代的三个节日 以前怎么过?诗歌里可见一斑

如今的“清明”包含了古代的三个节日 以前怎么过?诗歌里可见一斑

寒食,少年,梨花,箫声,柳哨,人生,苏轼,野望,柳笛,白居易,陆游,习俗,儿童,小时候,明月,春色,棠梨,泉下,满城,百草,秋千,陌上,寒食清明,三春,元明,仇远,余襟良,各代,吴潜,宋诗

2009-10-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坊间传说:年年岁岁都过元宵节 你知道这个节日怎么来的吗?

坊间传说:年年岁岁都过元宵节 你知道这个节日怎么来的吗?

元宵,东方朔,姑娘,游艺,汤圆,版本,老百姓,活动,大红灯笼,还可以,井边,我国,传统节日,内容,历史,奖品,坊间,大臣,戏曲,家人,毛驴,摊儿,汉武帝,火焚,火灾,火神,焰火,相安,节日,花园

2008-09-2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