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余华一部《活着》影响很多人 王朔却评价:无非是模仿和抄袭

时间:2018-08-14

活着是其代表作,在全球广泛传播,销量逾千万册,获得了普遍好评,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文学的经典

提示:本文共有 16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余华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曾荣获众多国内外奖项。《活着》是其代表作,在全球广泛传播,销量逾千万册,获得了普遍好评,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文学的经典。

余华踏上写作路程

余华本来跟写小说这件事毫无关系,他是个牙医。1977年,余华高考落榜了。第二年,在父母的安排下,余华当上了牙科医生。从此以后,余华过上了每天手握钢钳、拨牙长达八个小时的生活。

在医院没事的时候,余华经常站在临街的窗前,他发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闲逛,对此他十分羡慕。有一天,他问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人,为什么你们经常在大街上游玩?他告诉余华:这就是我的工作。

余华心说,这工作太好了,我也想干。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学会作曲,二是学会绘画,三就是写作。

余华就利用他做牙医的空隙,开始写小说。1983年11月的一个下午,余华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长途电话,原来是他写的《星星》,被《北京文学》看上了。

对方说,他们打算发表,但在此前,余华得跑北京一趟,修改一下他的小说。余华就稀里糊涂地跳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多年之后,余华在《收获》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1992年,余华写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活着》,发表在《收获》杂志的1992年第6期。

虽说余华很有才华,但新京派代表作家王朔,自出现在大众视野以来,一直以敢说,能说,咄咄逼人且肆无忌惮的姿态,表露自身的思想动态,尤其是体现在对于其他文化名人的评价上。却评价余华为模仿和抄袭。

王朔却评价:无非是模仿和抄袭

王朔曾评价余华,他要不沉下来,就没戏。我还不知道他呀,《兄弟》根本不用看。他去美国晃了半年,这岁数了还跑出去看热闹,还跟人炒股票,患得患失。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好。

从《活着》开始,余华就被上海评论家排为和王安忆、莫言一排,你就跟着混吧,我看你露不露怯。前者你写不过《活鬼》,后者写苦难,你写不过阎连科、刘震云这些有农村经验的作家。

你以为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老头哭,写出来就是苦难了?你无非是看到了个伤口,你知道痛苦是什么?耍这种小聪明。你要想冲到前面去,对不起,没你的份。要么你回到南方,写点散文什么的。

史铁生讲过一句话,我觉得对,每个人都是一部好小说,自己写完就得了,别学别人,学了也没戏。

余华言必称卡尔维诺,犯得着吗?余华是跪得最狠的,都跪出膝盖印了。你学别人,无非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袭,就这点区别。

虽然被王朔说得这么“不堪”,但不可否认的是《活着》在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销量逾千万册。

还入选了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文学的经典。

销量逾千万的《活着》影响千万中国人,魅力究竟是什么?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活着》之所以能成为几代中国人最喜欢读的小说之一,原因很简单,它的故事所反映出的精神内涵,道出了中国人最信奉的人生哲学。那就是,活着。

《活着》自1993年出版以来就畅销不衰,2019年登顶京东图书畅销榜榜首,豆瓣上给出了9.4分好评,1994年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9.2的高分。

在这本书里,我们会不断感叹生命的朴素与伟大,体会忍耐的巨大力量,对生活的敬畏会让我们在艰难世道里也保持着热情和希望。

余华说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成人世界里,任何时期都没有那么容易达到,受挫是常态,我们可以为此失落难过,但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更不能丧失对生活的热爱。

很多人都说,这本书太惨了,也太压抑了。其实不是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本书是把一个人的一生,用旁观者的眼光描述出来,静静的看着这一场人生,品他人人生,找自己的人生目的。

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活着真好,珍惜当下,好好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要积极、乐观地感受和享受生活。生活从来与他人无关,不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而放弃好好活着。

感兴趣的戳下方链接点击购买

余华经典小说4册活着兄弟许三观卖xue记在细雨中呼喊【黑白精选】¥88度小店月销25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余华一部《活着》影响很多人 王朔却评价:无非是模仿和抄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那些从小爱“挖鼻孔”的孩子 长大后无非这三种后果 家长要纠正

那些从小爱“挖鼻孔”的孩子 长大后无非这三种后果 家长要纠正

鼻子,孩子,行为,习惯,鼻孔,挖鼻孔,很多人,公众,场合,情绪,都会,有的人,是非,时候,影响,章子怡,不舒服,会导致,让孩子,妈妈,季节,小时候,家长,形象,情况,空气,记者,不好看,我们需要,是一个非常

2018-08-09 #经典故事

没有无法沟通的夫妻 无非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沟通而已

没有无法沟通的夫妻 无非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沟通而已

萧红,对方,老公,爱人,袁弘,负面情绪,生活,想法,夫妻之间,交流,张歆艺,障碍,时候,个人,夫妻,吉娜,垃圾桶,婚姻,明星,节目,问题,两个人,很多人,关系,心声,方式,校友,状态,经历,话题

2011-12-11 #小故事

作家余华最畅销小说《活着》其实并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又是哪一本

作家余华最畅销小说《活着》其实并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又是哪一本

余华,小说,作品,内心,马原,人物,深度,文学,价值,每一次,作者,故事,角度,富贵,心理,意义,标准,读者,冲击,在细雨中呼喊,作品中,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这句话,王朔,都会,传统,人学,亲人,个人

2019-05-04 #经典故事

铲屎官爆料《大轰炸》:无非是贪污分赃的故事 网友却十分担心

铲屎官爆料《大轰炸》:无非是贪污分赃的故事 网友却十分担心

邵永,时候,欺诈,猛料,大轰炸,很多人,这件事情,人士,动静,处境,天空,实力,官能,故事,文章,电影,过程,娱乐,公司,投资,到如今,主要指,他的名字,可以了解,最受关注,无非是,被抓住,英勇地,网友们,这部电影

2018-06-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曾国藩看红尘:人生的终点站 无非是踏入三个门

曾国藩看红尘:人生的终点站 无非是踏入三个门

欲望,一生,圣人,人生,境界,禽兽,个人,情感,才能,终点站,行为,曾国藩,人们,伦常,伤人,情绪,礼义,社会,贪欲,财富,言行举止,研究,突破,很多人,我们应,道德底线,严于律己,超凡脱俗,圣门,孔子

2014-07-18 #经典故事

戏说西游:猪八戒的媳妇高翠兰结局如何?无非是这三种!

戏说西游:猪八戒的媳妇高翠兰结局如何?无非是这三种!

猪八戒,高家庄,时候,孙悟空,西游,八戒,佛家,高翠兰,家财,独女,电视剧,无非是,保护自己,很多人,高小姐,高老爷,唐僧,天蓬元帅,招夫,高秀兰,在明,都会,下家,全庄,关系,农活,因果,孔武有力,女婿,夫妻

2013-12-12 #短篇故事

余华:婚内劈腿红颜 2人蜗居9平方米地下室谈情说爱

余华:婚内劈腿红颜 2人蜗居9平方米地下室谈情说爱

余华,陈虹,医生,女人,梦想,世人,小说,工作,潘金莲,鲁迅文学院,知音,才子,作家,发妻,妻子,地下室,总能,报刊,文化馆,爱情,灵感,父亲,过程,观众,道德观,追求者,在陈,犯错,很多人,最爱的人

2012-01-23 #故事阅读

余华的《活着》究竟好在哪?读者:技术流 刻意堆砌的死亡悲剧

余华的《活着》究竟好在哪?读者:技术流 刻意堆砌的死亡悲剧

小说,余华,作家,悲剧,读者,是一部,一生,个人,作者,意义,流水账,作品中,很多人,有些人,究竟是,不可否认,江福,肖申克的救赎,代表作品,东西,主义,人性,人物,博爱,先锋派,坏人,困境,情绪,情况,感觉

2009-01-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