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疫情之下迎来阳春三月 两个关键词陪伴我度过充实的宅家生活

时间:2018-08-20

而实际上,自从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我们都收紧了出门的脚步,只能每日宅在家里,哪都不能去

提示:本文共有 23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阳春三月,南方的春天,树木在吐新芽,花朵在悄然绽放,虫鸣鸟叫在交替呼呼世人,美好的春日正当时,赶紧到大自然中来享受慵懒温暖的春日时光吧!

如果没有这场严峻的武汉疫情,在深圳的我们已经可以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轻便的春装,踏着春光,迎着春风,携儿带女,去往深圳的各大公园看红花绿柳,去往海边听浪涛拍岸,或者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郊游。

而实际上,自从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我们都收紧了出门的脚步,只能每日宅在家里,哪都不能去。因为在家外面的世界,有一场严峻的战役要打,有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毒要消灭,还有一群身负使命的抗疫英雄在一线负重前行,以命搏命。

这一宅就是一个多月,原以为天天宅家的日子会很难熬,想起之前在《圆桌派》节目中看到窦文涛说他可以在家宅2个星期不下楼,也不会有孤独寂寞的感觉。当时还想他真能宅,宅半个月不出门不得闷坏了。

事实上,这一个多月下来,发现宅家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聊枯燥,甚至还有几分喜欢,因为我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可做,加上还有两个孩子常伴左右,有时竟觉得日子过得飞快,时间不够用。

这不,一晃已经是阳春三月了。

疫情之下宅家的这段日子,有两个词时常蹦出脑海:热爱、使命。

先来说说热爱。

这个词比较深刻的解释是:情愿全身心投入地爱,激情四射,充满幸福的幻想,去奋斗、去付出,享受其中过程(即使是酸甜苦辣),即使没有回报也不后悔。

想想我与自媒体的情缘就很可以用“热爱”这个词来概括。从2019年10月份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第一篇文到2020年3月,我做自媒体已经5个月,快半年时间了(来百家迟点)。这5个月时间里,除了负责好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照顾好两个孩子,其余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看书写作,每日热情满满,乐此不彼。自己写,也看别人写,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聊天互动,日子竟过得如白马过隙。

活了三十几年,还从来没有为一件事如此投入过,要问什么原因?我想除了热爱,没有别的。想起前几天听一个做综艺节目的文友分享的一句话,他说在跟东京电视台台长学习的时候,台长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内容是一条非常枯燥和煎熬的路,能支撑你走下去的只有两个字“热爱”。

很认同这话,如果不是因为“热爱”,每日这样找资料写文一定是枯燥无味的。为了写一篇文,从读书、选题、搭框架、找资料、填充内容,需要的时间真不少,有时睡觉脑海里都在想该怎么写更好。

尽管是这样花时间花心思写出来的一篇文章,阅读量却很惨淡,从几十几百顶多到几千,上万的都很少。当然这跟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关系,标题取得没有吸引力,或文章内容引不起读者共鸣,这些都会导致阅读量上不去。

但即便这样,写得慢、写得不好,还是想要写,因为这是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一件事,也是带着一种“热爱”的心情去完成的一件事。

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喜欢写作,我就像运动员一样,始终处在赛季里面,我始终在写。

外界评论他为”高产作家“,写作非常勤奋,他说没有太多理由,就因为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他的作品数量也是惊人的,从八卷本《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到三卷本《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再到多本散文集和多篇长篇小说,他用心中的一份“热爱”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部部佳作。

热爱是支撑一个人去做一件事的前提。除了热爱,这次疫情宅家还让我想到另一个词:使命。

使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

这次的武汉疫情,有多少人是带着使命奔赴武汉一线战场的?像我们的老院士钟南山、李兰娟,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但那一份临危受命的使命感让钟院士和李院士不顾劳苦、危险,去往一线参与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除了老院士,还有大批年轻的医护人员也奔赴在一线,用他们的专业和敬业抢救一个个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病人。面对如此狡猾的病毒,谁都知道这样的工作危险重重,但我们依然看到了很多的医护人员在一线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那些在工作中不幸感染病毒而失去生命的医护人员,他们带着使命,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以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投入到这次战役中,最终用一首生命谱写的赞歌告别了这个他们无比热爱的世界。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英雄的名字:梁武东、刘智明、许德甫、林正斌、李文亮、夏思思、彭银华、柳帆、徐辉、江学庆、梅仲明……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再多赞美的话语都无法完全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敬意。他们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从小家到大家,我们过的每一个安稳舒心的日子,都是因为有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替我们遮风挡雨,扫除阻碍。

宅在家的这些日子,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我没有什么才华,老公也不多金,孩子也没有很优秀,但我的父母健在,老公爱我,孩子粘我,有一个不富裕但温馨的小家。我不必为生活发愁,老公工作能力尚可,两个孩子健康活泼,我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交我喜欢交的朋友,读我喜欢读的书,写我喜欢写的文字,这样来看,似乎不算太差。

女作家亦舒在她的《理想生活》中写道:所谓理想生活,就是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须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

这些人世间看似简单、寻常的东西,我以前可能不觉得它们有多珍贵,但这一次武汉疫情,每天看着那么多人遭受病毒的折磨,那么多原本完整的家庭失散,那么多相亲相爱的人无法相见,那么美好的阳春三月也无法走出去拥抱,大概人生中的很多悲欢离合都在其中了。

在这大地回暖、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里,我们还不能自由的走出家门,还需要继续宅在家中,就用一首王勃的古诗《仲春郊外》带我们领略窗外温暖的春日时光吧!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疫情之下迎来阳春三月 两个关键词陪伴我度过充实的宅家生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20年阳春三月似乎来得更晚一些 踏青?宅家?你做对了吗?

2020年阳春三月似乎来得更晚一些 踏青?宅家?你做对了吗?

疫情,口罩,花朵,阳春三月,我已经,此时此刻,微风,大地,小时候,感觉,桃花,油菜花,花瓣,芽尖,踏青,做贡献,不知不觉,五颜六色,向山,张开双手,林影,花齐放,医护人员,好地方,上身,中国,世界,主枝,国家,体香

2014-08-27 #长篇故事

疫情期间 一个轮休医生的宅家生活

疫情期间 一个轮休医生的宅家生活

工作,一草,研究生,医疗,医生,温度,灵魂,莺飞草长,经历,记忆中,从来没有过,有时间,我依然,做一个,工作中,投入到,我明白,生活轨迹,生活中,阳春三月,马上就,乐此不彼

2007-06-17 #小故事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幼儿园,孩子们,活动,老师,幼儿,亲子,教师,曾家镇,视频,鸡蛋,小朋友们,立起来,专业,传统,区域,园内,城区,大豪,家长,生活习惯,朝天区,小窗,方式,网络,疫情,美食,节气,语言,课题,音乐

2020-04-19 #经典故事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幼儿园,孩子们,活动,老师,幼儿,亲子,教师,曾家镇,视频,鸡蛋,小朋友们,立起来,专业,传统,区域,园内,城区,大豪,家长,生活习惯,朝天区,小窗,方式,网络,疫情,美食,节气,语言,课题,音乐

2020-04-24 #短篇故事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幼儿园,孩子们,活动,老师,幼儿,亲子,教师,曾家镇,视频,鸡蛋,小朋友们,立起来,专业,传统,区域,园内,城区,大豪,家长,生活习惯,朝天区,小窗,方式,网络,疫情,美食,节气,语言,课题,音乐

2020-05-04 #小故事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幼儿园,孩子们,活动,老师,幼儿,亲子,教师,曾家镇,视频,鸡蛋,小朋友们,立起来,专业,传统,区域,园内,城区,大豪,家长,生活习惯,朝天区,小窗,方式,网络,疫情,美食,节气,语言,课题,音乐

2020-05-27 #故事会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朝天区教科局:我区幼儿的阳春三月

幼儿园,孩子们,活动,老师,幼儿,亲子,教师,曾家镇,视频,鸡蛋,小朋友们,立起来,专业,传统,区域,园内,城区,大豪,家长,生活习惯,朝天区,小窗,方式,网络,疫情,美食,节气,语言,课题,音乐

2020-05-28 #小故事

三月阳春三月歌 分享我的三月时光故事

三月阳春三月歌 分享我的三月时光故事

百家号,时间,玫瑰,用心,平台,文章,朋友,父亲,疫情,经历,评论,世间万物,都会,事物,事情,任务,写文章,分数,回复,学会,孩子,家人,开篇,心情,文字,时光,日子,旧物,痕迹,爸爸

2010-06-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