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十八洞村》:但愿人心从此不再“扶贫”

时间:2018-08-31

这个票房出乎意料的同时,无疑也带更多主旋律题材带来了希望的信号

提示:本文共有 19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日前正在各大影院上映的小成本现实题材电影《十八洞村》首日票房超过千万。这个票房出乎意料的同时,无疑也带更多主旋律题材带来了希望的信号。《十八洞村》 以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苗族人杨英俊及其所在的村人共同努力下,改变生存环境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材性比较特殊,它的关键词是“精准扶贫”。

很多人听说过“扶贫”,但是没有听说过“精准扶贫”是什么东西。如果你曾完整的看过本片,你会相信它确实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我也从中体会到基层建设实施起来并不像数据那么简单了。电影《十八洞村》的排片量之所以从首日的“蜻蜓点水”的试探性排片到如今按着排片惯例加大排片场次,说明影片的艺术价值经得起考验。

从电影题外话切到正题,来谈谈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首先,除了电影《十八洞村》的主题贴合近期“十九大”主旋律以外,它本身具备了高水准的风情电影底蕴。电影选景在十八洞村。十八洞村是一个中国的传统部落村,它不仅有原始的苗族生态文化,风情浓郁的山寨,以及清新绝美的自然景观确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净土!

其次,这个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事迹改编,它是围绕退伍的军人展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过去很多影片小说等故事情节里惯于把苗族人想象化、边缘化。在《十八洞村》里,我们看到的苗族是有一定传统性的,但他们也是纯朴的、干净的。陈瑾饰演的苗姑温柔、坚强、踏实,她给人一眼一辈子的感觉。王学圻饰演的杨英俊,完全有别于他以往的角色,男主角杨英俊有着倔强坚韧的地道苗家大哥性格。他虽然不是每句声调都掷地有声,但他脑中“想过的事、说过的话”有种穿透生命的触动。有一段台词让我觉得他是个骨子里有传统感的男人,他说:“当时退伍可以复员,但是我没有,我来种地,因为我屋里分了田。人这一生什么都可以带走,田地不能走。我这辈子几十年里,当兵种田,这块田要留给后人。”在为向钱看的时代,这种坚守特别难。是人就要生存,生存就会有生存梦想。而他的梦想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的坚持往往更难生存。

在《十八洞村》的世界里,是不是遍地都是杨英俊式的理想和坚守?显然不是!新一代的年轻人要么是出去打工,要么是留在家里吃老本。在他们眼里,这片土地跟不上时代,不能再浪费青春了。所以,一个“确定贫困户家庭”的村会关系着每户的收入又将增进多少?这点认识似乎是比较流行的,不仅村干部觉得收入少的人家应该被定为贫困户,多数人家希望能被定为贫困户,唯有杨英俊十分反感的拒绝了。在杨英俊的世界里,回家种田不是为了成一个“贫困户”,这不仅是挑战了他活得不够体面的事实,而且还挑战了他的梦想神经。

怎么一个普通人就变成了生活水平落后的人?他不信也不服。他怀疑村干部是不是对他特殊照顾?他开始自检。而正是电影片头的两口子自检对话,也让观众知道了“精准扶贫”到底是什么概念。杨英俊的老婆翻开记录本,她一笔一笔的算,他们家每年收入在8550元的时候。起初,杨英俊有点意外,颇感到惊奇。因为他每年省吃俭用,几乎看不到钱,没想到东加西加居然有大一笔。当他听到年收入一万元以下都算是贫困户时,他才总算认识到政府没跟他们开玩笑。从这些角色刻画中,观众会自然感觉到了一个老农面对历史巨流所产生的不适应,包括骨子里的想法与现实生活水平的不相符。

在电影镜头语言方面,《十八洞村》颇为用心。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个画面。杨英俊听到老婆说了一个消息以后,撒腿开始跑。他的腿从虚化到渐渐清晰,给人感觉是跑了很久。这个镜头也暗示了杨英俊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他的思想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是因为村干部把他家确定为“精准贫困户”了,他急着回家要摘掉贫困户的牌子。

可以说,苗族的传统也在于它是个一件事能记很久的村寨。比如,几辈子之前,有人霸着水井不让村里人喝水,村里人很气愤,要集体和这个人喝绝交酒。村里的老人说:“绝交酒就一杯,喝了就断交。”于是,这家人后面的几代人都被村民排斥,村民甚至反对和他们通婚。

当然苗族人的自尊心也未见得因为记忆力好,就人人保持一个较高的自觉水准。有的农民因为收入少,媳妇跑了,就天天守门不开活。村干部来了,假装身体不舒服,被问到“让媳妇去挣钱,你呆在家里好意思吗?”他面无表情,等同默认。村里的几位老人轮流对视他,让他无处可躲,硬改造成了踏实肯干的青年农民。改变后的他,得到了妻子的回应,她很快也回家,不再做女强人,专门守娃看家。

电影后面的片段,通过先进的、落后的群像,反衬出了时代下的新思路。他们不再盼着伸手向国家要帮助,而是主动去帮助别人,这是一种前进的意识。国家开展这么多年扶贫的工作,这次“扶贫先扶心”的主流意识,让人感觉到了希望在耕耘,但愿以后的扶贫办公室无事可做。未来,可以朝着电影《十八洞村》的主人公杨英俊总结的生活方式那样,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大步追逐比等待被扶更有尊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十八洞村》:但愿人心从此不再“扶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犟老头成为了“带头户”——— “十八洞扶贫故事”系列报道之三

犟老头成为了“带头户”——— “十八洞扶贫故事”系列报道之三

十八洞,村民,思想,扶贫,补偿,村里,机耕道,老百姓,龙秀,工作队,产业,协议,土地,田地,犟脾气,猕猴桃,苗寨,进村,建设,做工作,村民们,个人,一家,塑料袋,农田,精神,花垣县,老汉,道路,风波

2020-09-12 #故事会

图集:走进湘西脱贫村十八洞

图集:走进湘西脱贫村十八洞

十八洞,李峥,湖南省,村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记者,扶贫,游客,习近平,农家乐,总书记,村里,工作队,一家,家门口,精准,网店,老人,邮局,驻村,施俊,里山,马路边,和村,串儿,业务,中国青年报,主题,全村

2017-09-19 #故事大全

老百姓的故事|施俊:十八洞苗寨银行设在家

老百姓的故事|施俊:十八洞苗寨银行设在家

施俊,十八洞,企业,湘西,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农家乐,情况,村民,游客,贷款,银行,香味,扶贫,经营,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客户端,员工,存取款,导游,收入,村里,梨子,花垣县,茶园,银行卡,需求,了解企业,农业开发

2016-10-04 #长篇故事

发首倡之声 寻未来之路——电视纪实理论片《从十八洞出发》开拍

发首倡之声 寻未来之路——电视纪实理论片《从十八洞出发》开拍

十八洞,节目,扶贫,故事,理论,精准,嘉宾,纪录片,悬念,纪实,习近平,中国,总书记,发首,大业,形式,总导演,新起点,故事片,暗线,电视,终点,落点,攻坚,湖南都市频道,刘贤,杨丹,山如黛,李越,苗鼓

2008-05-11 #故事大全

《人间正是艳阳天: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间正是艳阳天: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

十八洞,精准,扶贫,作家,作品,情感,湘西,人间,艳阳天,变化,乡村,评论家,彭学明,文学,深情,题材,新时代,家乡,这本书,命运,经验,创作,生活,出版传媒,事件,人民,人物,关系,干部,感情

2014-09-25 #短篇故事

秦加生:保靖迁陵镇茶市村人饮工程散记|“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

秦加生:保靖迁陵镇茶市村人饮工程散记|“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

茶市,人们,水库,饮水,生活,村民,工程,犀牛,灵韵,扶贫,保靖县,全村,初心,施工现场,村寨,村干部,问题,钢管,驻村,吴宗,甄子,双堡,家家户户,洞水,小市,事情,书记,和平村,塘口,大水池

2012-07-19 #经典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施林,十八洞,三小,施康,直播,生活,家乡,视频,杨华,湘西,记者,苗寨,工作,乡亲,帐号,村里,村居,蜂蜜,发展,变化,毕业后,短视频,英语老师,翻天覆地,人手,内容,年轻人,平台,想法,打卡

2015-11-13 #短篇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施林,十八洞,施康,三小,直播,生活,家乡,视频,杨华,记者,湘西,工作,乡亲,帐号,村里,村居,苗寨,美食,蜂蜜,发展,变化,毕业后,短视频,英语老师,翻天覆地,人手,内容,年轻人,平台,想法

2019-11-0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