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我和我的祖国影评:爱国就在我们身边

时间:2018-09-21

差不多10年一个,有的稍微跨度长一点,代表不同的时期

提示:本文共有 71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文丨新新新说@bigfun社区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那一刻,我就有了一种自信:这个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稳了!

《我和我的祖国》总共155分钟,由七个导演,七个故事组成,这七个人,分别是:

陈凯歌|代表作《霸王别姬》,【白昼流星】导演

张一白|代表作《匆匆那年》,【相遇】导演

管虎|代表作《老炮儿》,【前夜】导演

薛晓路|代表作《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回归】导演

徐峥|代表作《人在囧途》,【夺冠】导演

宁浩|代表作《疯狂的石头》,【北京你好】导演

文牧野|代表作《我不是药神》,【护航】导演

这七个动人的故事,讲述了从1949年到2016年之间,不同的普通人,与中国重大事件相关的事情。

“差不多10年一个,有的稍微跨度长一点,代表不同的时期。”总导演陈凯歌说。

这七件事,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前夜;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84年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1997年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神州11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2017年朱日和阅兵。这样的叙事模式,在国内算是很新颖的,有点像老师布置了一个命题作文,然后七个导演各自发挥,执导短片,最后每个人交上带有自己风格的一个故事。但这样的模式并不是最早的,在2002年,英国的《十分钟,年华老去》就有出现过。

而在中国,这算是国内首次成功尝试。

把七个风格各异的故事拼凑到一起,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必然会有所比较,比如认为《夺冠》比《护航》喧哗热闹,或者觉得陈凯歌有点可惜,而忽略了整部电影的整体性。

《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故事,在脉络上是一体的,我们可以评价某个短片的优劣,但对于整部电影,探讨整部电影的情怀所在,这才是更加珍贵的东西。

这七个故事,看起来不怎么相关,从开国大典前夜到中国女排夺冠,从北京奥运举办到航天英雄返航。

如何在这七个故事里,在这短短155分钟内,把七个故事里的“灵魂”抽取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这七个短片里,有一个共同的元素,把故事串起来。

这种元素,不一定是爱国,但一定是热烈的,是绽放的,这种元素,叫做生活,存在于每个人。

【前夜】

《前夜》是电影的开头炮,讲述开国大典前一夜的事情。

《前夜》做的好,则整部电影的基调强,《前夜》撑不起来,那么整部电影总体就容易垮掉。所幸导演管虎的叙述故事能力,功底还是在那里的,故事完整,脉络清晰,给人一种很饱满的感觉。

从叙事路线上,《前夜》的故事,是一种很传统的线性叙事,简单点说,就是“有困难就解决困难,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大致路线是这样的。

有困难→排除困难→出现新困难→再次排除

这种故事的好处,故事完整,有开头有结尾,不容易垮掉,而缺点也是比较明显,整个故事具有很强的可预见性,观众很容易看到上一步就想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对于开国大典的前夜,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编剧来说,如何在观众的期许之外,尤其是这种观众期望值很大的电影里,合理安插“困难”,是一个比较难的任务。

在电影界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只要存在1%的可能性,那就是合理的”,哪怕是抛硬币一百次都是正面,只要这件事是可能发生的,不是虚构荒谬的,观众就能够接受。

管虎寻找“困难”,于是把目光放在了阻断球上。

从后来戴天文的采访中,管虎承认:剧本写出来的时候是很紧张的,对于开国大典这段较为久远的历史,历史上的记载不是很多,很多东西没有实际的原型,需要依靠想象。

“当时有传说,毛主席按第一下国旗没有升起来,所有人都吓坏了,后边一人说,这么弄一下,第二下就升起来了”

这就是故事的原型。

事实上,这段历史(检修和排排险工作),总共发生了一个多月,为了营造紧张感和表现戏剧张力,把这些东西,密集塞在一个短短的晚上呈现,确实很容易让人吐槽。

“这么重要的时刻,为什么还会拦人?”

“没有国歌,不是掐秒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专门找一个人来吹曲?”

管虎对于这段资料很少的历史,大胆做出了很多取舍。这就面临历史和虚拟之间的取舍问题。

30号晚上的旗子卷了进去,是真的。升旗装置发生故障,请了人爬上去,是真的。1:3的升旗模型,是创作的。阻断球的问题,是创作的。

在影片中,管虎也确实没有将叙事重心,放在这些会带来不真实感的地方,而是用“倒计时”的方式,让观众代入到当时的紧张情景。

这里面有几个细节值得玩味

在典礼前一天的检查会上,面对长官的安全询问,只有林致远唯唯诺诺开口:“电动升旗,不敢确保万无一失。”在捐献时,北大化学教授站了出来,掏出了整个实验室唯一的一块锡。面对此景,欧豪给他深深鞠了一躬。助手逆行穿过人群,前来捐献镍、矽、铬的群众络绎不绝,有的捐献烟斗,有的捐孩子的长命锁……在捐献的场景里,着实佩服管虎的打光能力,推荐大家在这一段的时候,重点看场景的光线。

灯光从群众上方的灯笼发出,朝四周发散,把每一个人都营造出光明和逆光两种效果,群众的脸是亮的,手里的东西是暗的,我们不知道他们献了什么,但每一张殷切的脸,都是清清楚楚的,是热情洋溢的。

群众的拿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对新中国成立怀着巨大的热情,都想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前夜》在叙事路线上,把这个故事完完整整的讲好了,其中不乏动人的闪光点,这个故事评价高,就是必然的事情。

在《前夜》结尾处,镜头刻意做旧处理,加上附加上了一些暗影和闪点,那一刻真的恍惚觉得黄渤就在毛主席身后,对主席说:

“主席,按这个,然后扭一下。”

【相遇】

如果说《前夜》的故事,发生在距离太过遥远,太过恢宏的开国大典,那么张一白的《相遇》,则是把情景,巧妙转移到了细微得不能再细微的生活里,甚至是一辆每天都能见到的,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

虽然《相遇》的故事发生在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日,但导演张一白地却把叙事重心,放在了高远和女友的相遇却不能相认,这一矛盾的时刻。

这一个长镜头,这一个深情的目光,里面隐含了多层矛盾。

高远因为工作保密,不能展露身份,面对痴痴寻觅三年的女友,只能眼神闪躲说一句“同志,你认错人了”。女友终于找到了高远,似乎幸福生活要就此展开,而高远已经因为强核辐射,时日无多。高远获悉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摘下口罩相认女友,女友却因轰轰烈烈的人潮而挤开,两人只能远远地深情对视。

历史上的伟大瞬间,往往附带着种种无奈和心酸。每个历史都是由无数普通人创造,而这创造中途,必然有其无尽遗憾。

这些遗憾,是情感的遗憾,是普通人的遗憾,是家国情怀与生离死别的遗憾。

很多人都知道,在596工程中,研发人员必须高度保密,不能和家属见面和通讯。但《相遇》把这部分别离用一个细碎的故事,完完整整撕碎了给观众看的时候,真切感染到了在场所有观众。

影院里,有人泣不成声,那时候,那些人,曾经有这样的委屈和伟大。

“他叫什么?”

旁边的人摇头。

“他叫什么我都不知道”

看着虚弱的高远,领导眼眶红了。

当然,《相遇》还是有其缺陷所在,张一白想要用一种“舍小我成大家的光辉精神”去升华故事中的离别,然而这里的连接点却是一本《青春之歌》,这里的强度是有些缺失的。

《青春之歌》是五六十年代青年的必备读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年的奋斗精神,表面上导演想要用《青春之歌》的元素去呼吁影片,但短片的主题是相遇与别离,很多观众都很难理解《青春之歌》所代表的含义,这就在双方沟通上出现了一层割裂。

《相遇》将《青春之歌》在影片结尾作为点题,但在前面的情节中,仅有少数几笔有提到,这种结尾,还是有一些强硬拼凑的痕迹。

当然,任素汐和张译的演技持续在线,这是《相遇》加分最大的一点,在影片结尾,中年任素汐在电视中看到高远的遗照,眼泪无声流下,这是很好的一个共情场景,感情一下子都出来了。

【夺冠】

在这里,我想把《夺冠》和《相遇》放在一起谈谈。

《夺冠》和《相遇》都使用了相同的剧情手法,把场景设置在距离历史事发地很远很远的地方,差别只是一个是原子弹包裹下的悲剧,一个是中国女排夺冠的喜剧。

在《相遇》结尾,有插入一个中国女排播报的转场镜头,两个短片有了互相交互,这是其他短片没有的,值得点赞。

这是一个很“泰囧”的故事,徐峥的镜头表现力和剧情,均能代表目前国内一流水准。

徐峥对于上海弄堂的把握特别准确,不信看《夺冠》里前5分钟,到底出现了多少上海标志性的东西:

大白兔奶糖、老式卡带、上海弄堂收音机、天线、切西瓜白背心凉扇老大爷、旗袍小姐正是因为这种很精妙完整的把握,《夺冠》才有被成为“最贴地气的一个”。

在这里我想讨论一下,《夺冠》中的核心剧情:

冬冬在追赶小美途中,抬头看见了一面飘扬的国旗,于是收到内心的感召,舍弃小美,投身女排转播。

如果抽离出这一段剧情来谈呢?在冬冬即将追上小美时,这时候他面临的,是在情愫与荣耀之间的抉择。

追上小美,只有一次,这次追不上,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冬冬做的这一个决定,是《夺冠》想要传达出的,最核心的价值观,对于《夺冠》来说,挑战也在于此,如何将国家情怀联系到市民身上,形成一种自然的号召力,而不是生硬的“道德绑架”。

过去的种种主旋律电影,主角不是高大上,就是莫得感情。这种长期的刻板形象,无疑拉开了电影与年轻人的距离,让新一代观众,对于太“正”的故事比较无感,这也是,谁愿意看一部电影,是为了听它生硬的说教呢?

《夺冠》所传达的,其实本质上是对于冬冬的神化,是对于英雄的歌颂,是对于无条件献身行为的鼓励,而这种献身,到最后都会用另一种形式来补偿回去。

在《夺冠》中,冬冬放弃的是他最珍贵——送给小美离别礼物,即使冬冬那时候成为了英雄,但这份遗憾也还是一直是存在的。

在那句冬冬哭着喊:

“爸,咱家的天线太烂了”

哭着哭着就笑了,然后又哭了。

在《夺冠》的最后,冬冬成为了乒乓球教练,在一档节目中,见到了三十年未见的小美。

这种逻辑还是值得商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东东当年失去的东西,在三十年后,从其他途径获得了补偿。

这种补偿也体现在《回归》一章中,领导对升旗手说:

如果明天的时候,升旗完美卡点升起,那么我单位就给你发一个女朋友,你们三个,都发!

这是中国文化中,“舍小我为大家”“善恶终有报”价值观念。在《夺冠》中,它将这个观念用另一种讲故事,讲很平凡的故事的方式,娓娓讲述给所有观众听。

当然,这样的故事转折,还是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年轻人更好的接受爱国价值观。

这就要让后来的导演们去思考了。

【回归】

《回归》好巧不巧,正好在《前夜》之后,两者的核心创意还撞上了,所以分数就自然降下来了。

一方面,“倒计时”这样的设计,在前面的《前夜》已经出现过一次,在这里观众自然会有些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导演薛晓路想要在表现香港回归之际,用多线叙事结构,来表现回归之时的高潮,但仅仅二十多分钟的篇幅,拍出来的结果必然不尽人意,故事线散乱。

但对于香港回归这样的重要时刻,薛晓路确实也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要找故事线,也只能从“失去的23秒”里面寻找,而这个卡秒,已经没有了新意。

作为老牌演员(老戏骨),惠英红的演技撑起了半部短片,在香港回归的时间节点,惠英红的细腻演技,表现出作为小市民的情怀,还有作为a sir的张力。

“回归嘛,大件事来的。”

【北京你好】

《北京你好》是《我和我的祖国》里,评价最高的一部短片。

《北京你好》和《夺冠》相对应,一个表现南方上海的弄堂市井气,另一个表现北方出租车司机的吊儿郎当。

张北京一口京味英语,爱显摆,也爱炫耀。

即便抽离了献礼片的背景,《北京你好》仍然可以被单独拿出来,作为单独一部宁浩风格短片给观众看。

这就是宁浩的风格,有着最擅长“掉包”“错位”情节,从《疯狂的时候》到《疯狂的外星人》,宁浩很擅长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细节,通过黑色幽默的方式,把北京奥运时候的一些元素:志愿者,门票,盛典,还有08年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汶川大地震,联系到了一起。

葛优所饰演的张北京,不就是每个普通人最真实的写照吗?

拿到一张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就激动得到处显摆,放在衣兜里,稍微露出一个小角,各种京口英语“牛掰格拉斯”“歪瑞嗨皮啊”,一个接一个蹦出来,送儿子门票时候,装腔作势,发现门票不见慌慌张张。

“抓小偷!”

“抢劫啦!”

两个怀揣不同目的的人,因为一张门票闹得鸡飞狗跳,在街路上展开一段气喘吁吁的追逐战。

一个是想给儿子最珍贵的门票,一个是想去看父亲建造过的奥运鸟巢,但门票只有一张,张北京和男孩必然只有一个人能去奥运会,“我”和“他”,张北京的内心是挣扎的。

影评最有意思的一段,是影评结尾,小男孩在奥运场馆上接受采访,说给自己票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

“是个光头,穿红色的鞋。”

张北京一看,哟,自己今天穿的是黑色的鞋子,不由得一声苦笑。

在价值观上,张北京把门票给男孩的举动,和《夺冠》里冬冬撑起天线,是同等的。但宁浩强就强在,能把这种高层次,普通人比较难以做到的事情,用一系列幽默的矛盾,把太高的东西,用生活的“低”传递给观众。

“北京,加油”

“北京,加油哇!”

很多观看今年国庆档的观众都说,“今年的主旋律片不一样了”。确实,爱国从来不是一件很高大,和普通人无关的事情。

《我和我的祖国》开始一幕,王菲清扬的声音,一改往年旋律中宏伟的美声,这种感觉,就好像街头巷尾小女孩的歌声,就像巷子里卖手抓饼的香气,很生活,好像在身边。

今年的爱国宣传,不再高大上,而是接地气,《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地铁里有,公交上有,抖音有,B站有,成为这个国庆里,最“洗脑”的歌曲。

微信上,前段时间很火的“@微信官方”活动,传说只要回复,就能在头像处加个小国旗,这次的活动,虽然后来被辟谣是假的,但也做到全民参与。

国旗第一次,离我们这么近。

在广州,“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这个活动往年关注人数寥寥,反而今年获得了很多市民的参与,甚至在天河区都排起了长队。

在很多学校十月一日的升旗仪式上,升旗的学生,手里都持着一面小红旗,在升旗结束后,好多人都拿着国旗,另一只手拿着手机自拍,把自己和国旗,定格在一起。

如果所有的主旋律片,都能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来传达爱国观念,那么还要发愁什么呢?

这是《北京你好》里,最有价值的地方:主旋律电影还可以这么拍,还能拍得这么好,观众还这么爱看。

【白昼流星】

据说陈凯歌在选剧本的时候,特意谦让了一番,于是自己擅长的,想拍的剧本都被挑走了,只剩下这一部扶贫主题的《白昼流星》。

老陈心里苦啊。

很多人都认为,《白昼流星》是七个故事里面,拍得最差的一个,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白昼流星》的情节内核,根本不是航空英雄归来,而是

扶贫!

扶贫!

扶贫!

陈凯歌最大的难处,就是怎么将扶贫主题,和伟大的历史时刻联系到一起。

贫困是最难拍的场景,尤其是在献礼片的基调下,想要表现贫困,必然要有野蛮,有丑陋,通过艺术处理的贫困不叫贫困,叫做粉饰。贫困是真真切切,也会长期存在的事情,是要潜移默化去改变的。

而在《白昼流星》里,在短短二十分钟展示“扶贫”主题,实在是太难了。

陈凯歌的做法是,通过两个混账年轻人的价值观变化,来展示扶贫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里搞砸了。

最让人吐槽最多的部分,是航空英雄的感召环节。陈凯歌很有诚意地请了当年的两位宇航员景海鹏、陈冬出演,这两位的地位,相当于中国航空的先驱者,听到他们的名字,所有人都要站起来肃然起敬那种。

这个想法真的好,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就不尽人意了,刘昊然和陈飞宇两个小伙子,去抬宇航员,内心感化了,想要重新做人,成为一个有用的,大写的人。

这样的剧情往往需要漫长的铺垫,需要有年轻人内心的种种冲突挣扎过程,这一过程,放在一部2小时的长片中更为合适。

而在《白昼流星》,把密集的内容挤压在一个小短片里,陈凯歌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但《白昼流星》是七个短片里,意义最深刻的一部短片。

“归乡”,是《白昼流星》的主线之一。

在结尾处,沃德乐说:

"我要留在家乡。"

但就算留在家乡,沃德乐能解决的事情有多少?

人口外迁是目前不可阻挡的趋势,两个小伙子选择留在了家乡,对于扶贫,能起到的效果是多少,是正数,还是零?

扶贫,两个没有上过学,曾经打群架、偷东西、不工作的小伙子,这样的感化,真的能进行顺利进行吗?

“那些钱,我一份都没拿,这些都是亲戚们凑出来的。”

“我问你,这钱是怎么来的?”

“是借的!”

“站起来!是李叔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白昼流星》留下的给观众思考的问题,远远超过其他六部短片的总和。

【护航】

《护航》的导演文牧野,是七位导演中最年轻的一位,短片风格也颇具《我不是药神》气息。

《护航》的故事路线中规中矩,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也没有明显的缺陷,所以在网络上,对于《护航》的讨论,是七部影片中最少的。

《护航》我觉得比较失望的一点,就是朱日和阅兵这件举国欢庆的大事情,本来是时间节点最近的一个片段,但就是很难让观众有代入感。

除却《护航》本身,飞行员的形象本身里生活就比较远,宋佳所扮演的女飞行员,我认为表现手法是有问题的,导演在用一个很男性化的视角,来做出一个貌似为女性的故事。

宋佳,这个飞行员的故事,换了另一个男演员,用男性的视角来阐述这个故事,完全没有任何隔阂,“给我一个八”的霸气,其实是“蛮劲女孩”的叙事套路。

《护航》里面传达出的价值观,如荣誉、谦让、炫酷,其实都是很模式化的套路,文牧野在这里,单纯的展示飞行员的“帅”,但却和观众产生了一层隔阂,太帅的飞行员,不接地气,后期人物没有缺陷,太高大。

在与其他六部生活化的短片对比下,《护航》就有些硬了。

总结:《我和我的祖国》是这个国庆里,极具诚意的一部电影,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观看,也推荐大家去二刷甚至三刷。

一张电影票的钱,可以看到国内七位顶级导演的最新作品,这无论怎么说都是值得的。

《我和我的祖国》的意义,就是开创了主旋律电影的另一种形式,这不同于以往《战狼2》《红海行动》的轰轰烈烈,爱国在每个人的心底,在每个人身边。有这样一部电影,胜过亿万张宣传标语,赢过万千次爱国讲话。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和我的祖国影评:爱国就在我们身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和我的祖国影评

我和我的祖国影评

原子弹,白昼,流星,小孩,父亲,不靠谱,北京你好,做一个,史班,多大,大爱,米多,葛优,连儿,女主角,工作人员,主题,可圈可点,四川,国强,外界,孩子,市井小民,小人物,家长,时间,旗杆,扑克牌,感觉,故事

2010-09-14 #故事阅读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巨作 细节感人(下)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巨作 细节感人(下)

短片,故事,葛优,导演,升旗手,宋佳,剧组,唾沫,女飞行员,情节,祖国,观众,飞船,我和我的祖国,新中国成立,息息相关,中雅,了真,刘昊然,安文,宁浩,薛晓路,文牧,杜江,王洛勇,田壮壮,陈凯歌,陈飞宇,韩东君,副司长

2018-12-10 #小故事

故事虽短我和我的祖国影评

故事虽短我和我的祖国影评

高远,陈飞宇,科研人员,旁白,香港,林志远,葛大爷,里普,雷佳音,升国旗,制作者,人民共和国,不变,个人,别忘记,四合院,单元,原因,团队,国旗,场景,小男孩,尊严,大爷,感觉,弟弟,画面,泪珠,流星,演技

2020-07-04 #小故事

故事虽短我和我的祖国影评

故事虽短我和我的祖国影评

高远,陈飞宇,科研人员,旁白,香港,林志远,葛大爷,里普,雷佳音,升国旗,制作者,人民共和国,不变,个人,别忘记,四合院,单元,原因,团队,国旗,场景,小男孩,尊严,大爷,感觉,弟弟,画面,泪珠,流星,演技

2007-02-06 #小故事

五年级爱国作文:我和我的祖国

五年级爱国作文:我和我的祖国

中国,复兴号,孙中山,先生,祖国,设想,我爱我的祖国,世界,公路,全国,大港,动车组,脚步,高速公路,高铁,发展,变化,不平凡,中国人,和谐号,总里程,这个国家,中提,就达,来连,生心念,邓稼先,马化腾,马云,名的

2010-02-09 #长篇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 是一件细腻的事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 是一件细腻的事

短片,往事,故事,祖国,张译,国旗,自由度,个人,主旋律,原子弹,对象,工程师,情绪,情感,观影,能力,观众,表情,选题,身份,创作,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刻,宁浩,徐峥,杜江,陈凯歌,高层领导,爱的,付出了

2011-05-17 #经典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的另一种表达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的另一种表达

祖国,军工,年轻人,节目,青年,中国,幼儿园,西工大,短视频,个体,创意,妈妈,少年,投稿人,社会,科研,重庆,陈铭,我和我的祖国,关键词,嘉宾,国家,小朋友,小视频,态度,情感,故事,方式,桥梁,梦想

2020-06-01 #短篇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南宁举行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南宁举行

广西,英雄,南宁市,南宁,爱国主义,张尚仁,解元,学生们,我和我的祖国,教育活动,英雄们,专家,小学,宣讲团,学生,成员,志愿军,民族,祖国,精神,部队,冯汝,陈记,中国人,对越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南宁电视台,广州军区,三等功,人民

2016-04-1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