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孙策死前除了外事不决问周瑜 内事不决问张昭还说了啥?

时间:2018-09-24

一:三世基业一提起江东就说,孙权领的是父兄打下的基业,其实这句话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没错的,孙权没有进行,大的对外扩张也许在他执政的时期 荆州是唯

提示:本文共有 21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三国演义》当中尊刘抑曹的基调下,对于江东孙氏的描写,比起曹刘的描写要少得多 ,但是不得不说后来的三分天下,东吴无疑是最彻底的地方军阀,称帝做得很勉强,虽然最后灭亡,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有优势罢了,中国历朝历代,对祖国的统一战争都是从北边打到南边,包括共和国也是一样,从东三省到海南岛。

一:三世基业

一提起江东就说,孙权领的是父兄打下的基业,其实这句话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没错的,孙权没有进行,大的对外扩张也许在他执政的时期 荆州是唯一的向外扩张,而且这个军事行动还几经波折。看起来是孙仲谋不锐意进取,而且江东有大把大把的主和派,在赤壁之战前,是主和派最活跃的一次,但是你不得不说 当赤壁之战打胜以后他们依然是主和派,东吴曾经许多次像曹操集团释放善意,那是不是说江东这三世基业就不那么稳固了?恰恰相反,东吴集团对于每个事例都不是很强硬,但是 当威胁到他江南基业的时候,他一点都没含糊。无论是夷陵之战,还是败走麦城。都说明了这一点。

二:四位都督,一个方针

东吴代表着东汉水军的最先进水平,他一共换了四任水军大都督,这四任水军大都督其实都在贯彻一个方针,那就是排除周边的一切威胁,帮着孙权守住这,三世的基业。这四个人有不同的表现,其目的其实是完全相同的。周瑜,这个角色被三国演义写成了心狭量窄的一个人,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至于她对诸葛亮的诸多算计,完全是为了江东的基业着想,我相信如果诸葛亮真的愿意投效江东,就算把都督之位让出来,周瑜也在所不惜。他针对诸葛亮只是想要除掉对江东不利的因素。

周瑜

第二任都督鲁肃,在大家的印象里,鲁肃是一个老好人,尤其是孔明过江这一节,鲁肃在它们之间几经周旋,其实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为了江东的基业,促成孙刘联盟。鲁肃这是一个牛人,是他最早和周瑜交好,他是江东的地方大族,在没有为江东集团效力时,就对周瑜有过很大的帮助。是周瑜推荐了鲁肃,但鲁肃的政治眼光绝对不在周瑜之下,他是东吴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的人,与诸葛亮的政治构想无比契合,所以,为了保住江东基业他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促成孙刘联盟,包括他在位时 发生了单刀会,也是为孙刘联盟做出努力,如果说单刀会关羽不去,这是鲁肃最希望看到的,他借荆州,这是一个筹码,只要保持住相对稳定的局面,对江东绝对是有利的,因为在大义方面江东是没有支撑的,想要真的三分那只能强行称帝,而强行称帝的前提就是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不一定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他根本的军事实力,和江东地区的经济实力,鲁肃人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进行着努力。

第三任都督,吕蒙吕子明,就完全属于年轻一代,政治眼光方面,照着周瑜和鲁肃有所差距,他对孙权的命令执行程度,也比那两人要高,无论是周瑜还是鲁肃,都把江东的稳定发展放在第一位,赤壁之战是为了江东发展,孙刘联盟同样是为了江东的发展。当然,拿下荆州在战略角度来讲过于冒进,这也是他们方针的不同之处,吕蒙这个战略精神与孙权比较像,孙权其实也想有自己的一番开拓,因为每一个二代都有称为一代的心,在几次受挫以后,孙权才不得不认清自己,回到这个方针上,而吕蒙这唯一一次偏离方针的战术行动,成为孙权在位时期唯一的对外开拓成功。

第四任都督陆逊,完全是为了强夺荆州的后遗症,做出了部署,当然后来夷陵之战火烧刘备700里连营,完成了逆袭这个看似获得了大胜,其实是最保底的一种做法,他已经竭尽全力做到了最好,完成了保住江东基业这一个任务,因为没有火烧700里连营,这个任务就没有完成的可能,所以看似是东吴的一场大胜,然而 只是完成了战略目标而已。

刘备

三:孙策遗言,制定方针

可能有人讲了,今天你不是讲孙策的遗言吗,对!这一切无不是在讲孙策的遗言,为大家所熟知的,流传范围甚广的就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应该算是他的遗言了吧,对,没错!这确实是。但这只是一个行事的方案,就像交代托孤大臣一样,然而他前面的一句才是方针,是孙权试过好几次,用血与泪证明了哥哥说的是对的。在孙策的弥留之际,他握着孙权的手深情地说:如果坐守江东,经营地方,发展经济安抚人心,这些事情我不如弟弟你。但如果论纵横沙场,带兵打仗,开疆拓土这一点弟弟你不如我。

孙策

后来的孙权无数次想要,打破孙策的这一定论,但是结果无疑都是失败的,无论是张辽威震逍遥津,还是太史慈百骑劫魏营,这些战略战术决定无疑都对东吴造成了打击,这和孙权这个决策者一意孤行是分不开,这也就是孙策的厉害之处,在此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坐守江东基业,发展经济,不求地盘大,只求自身强的江东发展方针,也是后来孙权可以称帝的根本。

孙权

四:眼光毒辣小霸王,成为三国中被低估的人

说是低估了孙策的眼光,其实也没错,但是说他死于匹夫之手,这个结论也没错。也许他早已经看透了一切,为东吴后来的发展之路作下了最好的铺垫,他有很多行为其实,都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比如说以玉玺去寻求袁术的帮助,以及在父亲早死的情况下还能稳固住江东,不被他人蚕食,礼贤下士,和周瑜有交情不说 对鲁肃也是相当的敬重,当然 大家可以看到江东的老臣,和忠臣特别的多,这与孙策在位时对他们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孙坚死后能够稳定孙氏集团内部,这已经是他能力的最好的体现。

那大家对于三国之中的东吴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大家收藏评论分享点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孙策死前除了外事不决问周瑜 内事不决问张昭还说了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孙策,孙权,张昭,蒋干,兵法,中郎将,外事,少年,小乔,英才,建威,战功,弟弟,群英会,病重,故事,赤壁,字公瑾,孙策死,这几个,一呼百应,出生入死

2020-06-21 #经典故事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孙策,孙权,张昭,蒋干,兵法,中郎将,外事,少年,小乔,英才,建威,战功,弟弟,群英会,病重,故事,赤壁,字公瑾,孙策死,这几个,一呼百应,出生入死

2014-05-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孙策,孙权,张昭,蒋干,兵法,中郎将,外事,少年,小乔,英才,建威,战功,弟弟,群英会,病重,故事,赤壁,字公瑾,孙策死,这几个,一呼百应,出生入死

2014-07-11 #故事会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孙策,孙权,张昭,蒋干,兵法,中郎将,外事,少年,小乔,英才,建威,战功,弟弟,群英会,病重,故事,赤壁,字公瑾,孙策死,这几个,一呼百应,出生入死

2010-10-15 #故事阅读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孙策,孙权,张昭,蒋干,兵法,中郎将,外事,少年,小乔,英才,建威,战功,弟弟,群英会,病重,故事,赤壁,字公瑾,孙策死,这几个,一呼百应,出生入死

2010-07-12 #故事大全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有关的故事简介30字左右五个

周瑜,孙策,孙权,张昭,蒋干,兵法,中郎将,外事,少年,小乔,英才,建威,战功,弟弟,群英会,病重,故事,赤壁,字公瑾,孙策死,这几个,一呼百应,出生入死

2010-07-16 #长篇故事

孙策和周瑜关系如何?孙策死前为什么没将孙权托孤给周瑜?

孙策和周瑜关系如何?孙策死前为什么没将孙权托孤给周瑜?

周瑜,孙策,程普,刘备,张昭,曹公,曹操,赤壁之战,孙权,将军,曹军,主帅,赤壁,大破,三国志,先主,升堂拜母,将兵,江夏,于赤壁,吴军,武帝纪,袁术,黄盖,关系,江东,江陵,刘勋,吴书,夏口

2017-02-15 #长篇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关周瑜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关周瑜的故事

孙策,孙权,刘备,曹操,大小,举事,周瑜,张昭,许贡,诸葛亮,诸葛,主公,仆人,儿子,势力,地位,地盘,结拜兄弟,江东,赤壁,回来后,有成果,孙策死,有多大,夺去了,承认了

2020-06-2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