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郁达夫离婚是因为王映霞出轨?王映霞:他就是个疯子

时间:2018-09-25

他的一生共经历了三次婚姻,而其中两次都以悲剧而收场

提示:本文共有 41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作为一个爱国诗人,郁达夫是值得人尊敬的;作为一个男人,他是多疑的,也是多情的。他的一生共经历了三次婚姻,而其中两次都以悲剧而收场。

1938年,郁达夫应胡昌耀之邀去了新加坡,1942年,他撤离到了苏门答腊岛,进行抗日工作,化名赵廉,开了一个小酒厂,维持生计,也为了进一步开展抗日活动,在这里他娶了相貌平庸的新加坡女孩何丽有,直到郁达夫遇害,她才知道郁达夫的真实身份。

1945年,8月29日,这时,距离日本无条件投降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郁达夫被人带走,9月17日,日本宪兵将郁达夫秘密处死于苏门答腊的丛林深处。

郁达夫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亦是充满争议的一生。

在文学上他是在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郭沫若曾评价“郁达夫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在社会责任上,他是一个爱国者,夏衍评价他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过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从他的《沉沦》那个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在外留学的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所受的耻辱的经历,不免让他发出呐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在爱情上,他却一塌糊涂。

1940年三月,和他一起走过十三年的王映霞,和他离婚。这已经是郁达夫的第二段婚姻,回想十三年前的一天,在老同学孙百钢家中初见王映霞的情景,这是个寒风冽冽的冬天,妻子孙荃刚刚从家里给他寄来了皮袍子,他穿着这件衣服,在好友的家里第一次见到了王映霞,这时的郁达夫好似宝黛初次相见的模样“这个妹妹好像在哪儿见过”,老套的撩妹套路,王映霞并没有搭理他。

此后,这位已经结婚,与妻子育有三个子女,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声名鹊起的文豪展开了对王映霞疯狂的追求。

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怎么抵得住这样的糖果炮弹,除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给王映霞写情书之外,还通过各种方式,满足了这个少女的虚荣心,最后,终于二人在上海江南大饭店和郁达夫促膝长谈。

郁达夫已经32岁,比王映霞大了十几岁,并且已有家室,而王映霞也是出身于书香世家,是不可能委身给人做小的。

郁达夫是多情之人,但绝非绝情之人,对于王映霞,他是爱的,对于妻子孙荃,他也是有责任的,在爱情和责任之间,还是爱情的冲动,让郁达夫答应了王映霞的要求。

1927年6月5日,二人在杭州举行了订婚仪式,5天后,他写信通知了孙荃自己订婚的消息,此时的孙荃仍旧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孙荃却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承受,这时的孙荃正在北平生下了孩子,经历了分娩之痛的她,瘦的皮包骨,经历了丈夫的背叛,自己也改变了性情,看破了红尘。

而郁达夫和王映霞开始了他们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孙荃则带着自己的孩子回了富阳老家,对于孙荃,郁达夫不知道还有没有爱情,但是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仍旧对他们母子念念不忘,当然,婚后柴米油盐的生活,郁达夫对前妻的念念不忘也成了以后夫妻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

回到富阳以后的孙荃,除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便开始了自己佛系的生活,他和王映霞之间的事情,已经不能左右她的情绪了,自己有空就会去寺庙烧香拜佛,在富阳上年纪的人都记得孙荃,自己一身浆洗的干干净净的粗布衣服,看起来即使年龄大了也清爽干净,在明月夜,搬个小凳子坐在藿香树下面,给孩子们讲故事,自己诵读佛经,虽然不能说是惬意,但是却是最悠闲的日子。

她回恨郁达夫吗?只能说,她已经不爱他了,甚至对他死心了。

但是郁达夫在和王映霞甜蜜生活的同时,仍会想念自己远在老家的孩子,仍会挂念孙荃,而孙荃对他的来信,从来也没有回应。

但是郁达夫和王映霞之间的爱情,却早在结婚两年后已经有了嫌隙。

郁达夫和古代传统的文人雅士一样,喜欢喝酒,爱狎妓,这些都是让王映霞难以接受的,更另王映霞难以接受的便是他和前期孙荃的藕断丝连,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郁达夫和王映霞矛盾不断,这便让他想起了孙荃的种种,他带了500元回到富阳老家,此时的孙荃看到郁达夫回家,自然是惊喜万分,做了郁达夫最喜欢吃的东西,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自己对郁达夫仍旧有说不出的感情,只是在二人的关系和感情上,孙荃是绝对不会让步的,此时的郁达夫在孙荃眼中,只是孩子的父亲,关系也仅此而已,郁达夫对于自己来说早就是个外人,面对郁达夫的示好,她也拒绝。

在富阳的一个星期的时间,郁达夫没能如自己所愿和孙荃改善关系,他想和孙荃忏悔,想握住她的手再也不放开,而孙荃的回应全是拒绝,在卧室门口贴了纸条“卧室重地,闲人免进”,孙荃心里明白,郁达夫此举是他和王映霞吵架,来她这里找安慰罢了,过了几天,郁达夫便灰溜溜离开了富阳。

回到家的王映霞知道郁达夫是回富阳老家,并且见了孙荃,这是她万万不能忍受的,在王映霞的眼里,孙荃是个不起眼的人,只要郁达夫不见孙荃,她王映霞便是郁达夫的妻子,但是在郁达夫的眼里,孙荃似乎永远是他的正室,而王映霞则是他的小妾,王映霞晚年写的自传中有提到,在《毁家诗记》中,将她比做白乐天的姬妾樊素,称她为“下堂妾”,所以对于孙荃,王映霞几乎是将她视为仇人。对于郁达夫,她则认为见孙荃是他对她情感上的倒退,这也是二人感情破裂的一大原因之一。

二人的矛盾也从此开始愈演愈烈,从郁达夫对王映霞的怀疑中,走到了尽头。

1938年12月,胡文虎的邀请,郁达夫和王映霞去了新家坡担任《星洲日报》的编辑部主任,王映霞也在这里负责妇女板块,第二年,郁达夫背着王映霞发布了《毁家诗记》,称王映霞在浙江时和浙江的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因37万港币而失身,王映霞看到之后,立刻在《大风》上刊登了《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进行回应和反击。

多疑,是郁达夫和王映霞感情裂痕的又一主要原因,她和许绍棣的感情我们不得而知,在王映霞的自传中,她承认许绍棣只是自己的朋友,事情起因于许绍棣给王映霞的三封书信,那是许绍棣对王映霞介绍孙多慈的感激,那三封书信被郁达夫看到,以为是二人暧昧,王映霞红杏出墙,夫妻二人为此大吵,王映霞出走,郁达夫则以为是去找许绍棣,当即在王映霞的旗袍上写下“下堂妾王映霞之遗留物”,并当天一气之下发报刊登,发布寻人启事,意指王映霞确实是去和许绍棣同居。

郁达夫气消以后,接回王映霞,在友人的劝说下,刊登了道歉启示,以自己精神失常为由逼走了王映霞,以此致歉,登报找妻。而因为郁达夫这两件自相矛盾的事情,可以说是家庭的丑事,登报以后,引起了一场讨论,他在汉口也呆不下去了,毕竟是家务事,而郁达夫却经常将家务事公之于众,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来,全家去了汉寿,在这里夫妻没有大吵大闹。

不久从汉寿到福州,郁达夫再一次犯了疑心病,经友人劝说,再一次以尴尬的处境结尾。

终于,郁达夫和王映霞去了新加坡,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他们,郁达夫将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出来,《毁家诗记》在《大风》上发表,《毁家诗记》发表后,二人似乎再也没有了在一起的可能,王映霞看到以后自然不会坐以待毙,马上写文回击,揭发“无赖文人”十二年来歹行,郁达夫是“一只蒙了人皮的走兽”,自己的婚姻是一场坟墓,在自己长辈不同意的情况下处处容忍,处处牺牲,而郁达夫这位浪子却污蔑自己因为三十七万港币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出卖自己的婚姻,这是多么无耻的行径。在王映霞开来,郁达夫就是个疯子。

而《毁家诗记》和王映霞的回应,便成了二人婚姻走向终点的导火索,十二年的感情就这样消失殆尽,曾经多么相爱的两个人,如今却如同仇人,1940年,二人的婚姻走向了终点。

在这场婚姻的悲剧里,谁对谁错呢?

郭沫若曾在《论郁达夫》曾评价,《毁家诗记》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绝唱,在文学上帝额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没有替王映霞考虑,的确,郁达夫在文学史上以自我暴露为一种难能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那个虚伪的社会是不可多得的,但是这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病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要暴露的,暴露自己的缺点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要暴露自己的爱人,暴露自己的家丑?

也正是因为郁达夫的自我暴露,成了压死这段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一见钟情的相遇到满是仇恨的分开,夫妻从爱人变成了仇人,仅仅十二年的时间。

离婚后的二人各自过上了不同的生活,郁达夫依然为抗日的事情二奔波,为了填补感情上的空白,也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娶了新加坡的女子何丽有,1942年,他流亡至苏门答腊岛,化名赵廉,开酒厂为生。他为日军充当翻译,虽然被当地人不能理解,但是仍营救了很多的平民和华侨。直到1945年,日本人发现他的身份。1945年8月29日被日军带走,后被暗杀于苏门答腊岛丛林深处,至于他的死,至今仍旧是个谜,他的尸体在哪儿,仍旧没找到。

而王映霞,则嫁给了一个普通人,一个盛大体面的婚礼,一场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在郁达夫去世以后的几十年,王映霞的生活惬意而自在,只是和郁达夫的种种恩怨纠葛,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她仍旧无法释怀。在她的自传中,我们看到的王映霞,让人充满了同情,她和郁达夫的爱恨情仇,在她的自传里,让人不得不将同情心转向她这里,在和郁达夫12年的婚姻里,她就是委曲求全般的存在,的确,在婚姻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郁达夫多疑的性格,和善于暴露自己的特点,将他们的爱情推向深渊。

但是,作为父亲的郁达夫,在和王映霞结婚以后,仍旧对孙荃怀有责任心,乃至孙荃的身份,却让王映霞怀有偏见。

郁达夫在后人评说中,虽然以多情,而被人说为渣男,但是他的那份责任心却难能可贵,作为一个对孙荃负心的人,难道就不能对他造成的后果负一定的责任吗?

但是王映霞却分不来先来后到,她那可怕的占有欲,不允许郁达夫和前妻有任何来往,能将他们婚姻悲剧的所有锅都给郁达夫来背吗?

至于孙荃,从郁达夫出国后,二人便越走越远,自己抚养子女,侍奉公婆,清心寡欲一生,直到1978年病故,她一生也是文采斐然,和郁达夫相互唱和,也曾有过幸福的日子,只是这一切随着郁达夫认识王映霞戛然而止,她的一生都没有怨言。

而王映霞晚年自传却仍旧对孙荃耿耿于怀,她认为郁达夫至死还爱着自己,在郁达夫的遗嘱中,写道了她,写道了何丽有,写道了自己的儿女,“但一句也没提到另外的人”,这个另外的人,就是孙荃吧,晚年的王映霞对孙荃仍有敌意,可能她以为是因为孙荃的存在,破坏了她和郁达夫的婚姻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郁达夫离婚是因为王映霞出轨?王映霞:他就是个疯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郁达夫一生最爱的女人 曾经却为戴笠堕胎

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郁达夫一生最爱的女人 曾经却为戴笠堕胎

2018-12-11 #小故事

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故事:谢谢你 可是你终究还是没能成为我的英雄

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故事:谢谢你 可是你终究还是没能成为我的英雄

王映霞,郁达夫,爱情,杭州,映霞,世人,发妻,情话,年代,情书,文字,样子,鲥鱼,富春江上,神仙眷侣,那一个,一泓,石库门,孙荃,下嘴,将爱,我的时代,朝来,菜根香,都会,佳人,上海,乱世,之死靡他,丝丝

2016-10-15 #短篇故事

民国杭州美人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 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民国杭州美人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 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王映霞,郁达夫,杭州,事实,浙江,著名作家,映霞,汪静,达夫,鲁迅,关系,厅长,妻子,孩子,浙江省,孙多慈,孙荃,徐悲鸿,戴笠,王映,符竹,如果没有,教育厅,美人,上海,丽水,友人,同学,国民政府,女朋友

2011-10-15 #故事阅读

想到的明天:历史人物之王映霞 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想到的明天:历史人物之王映霞 她的故事你知道吗

王映霞,母亲,祖父,映霞,父亲,朋友,杭州,金家,上都,院子里,住房,人们,弟弟,父母,王家,历史人物,办满月,了学,余官巷,小一,王映,王守,王二南,田螺姑娘,金沛,金宝,不一样,九溪十八涧,中一,家和

2008-08-26 #经典故事

读郁达夫手稿本《她是一个弱女子》

读郁达夫手稿本《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弱女子,郑秀岳,小说,作家,冯世,上海,手稿,文字,吴一,军阀,孙传芳,广州,革命,人物,日记,时间,李文卿,悲剧,残部,细节,军队,作品,工农,情节,杭州,民众,张康,作者,信息

2019-02-25 #经典故事

另类文人郁达夫与三任妻子的感情经历

另类文人郁达夫与三任妻子的感情经历

郁达夫,孙荃,王映霞,爱情,女子,达夫,一生,云英,妻子,少年,灵魂,父亲,萧何,罗敷,许侬,三姑,世界,内容,女性,异性,年龄,娇嗔,奶奶,婚事,婚姻,少女,年少时,心理,情怀,情感

2019-02-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话剧《天真之笔》开排 讲述郁达夫的故事

话剧《天真之笔》开排 讲述郁达夫的故事

郁达夫,传奇,李伯男,导演,文学,话剧,大时代,新势力,编剧,为人们所,出生于,林蔚然,林蔚,薛莹,郭楠,郁文,郭沫若,长孙,鲁迅,家和,峻峰,浙江话剧团,风雨茅庐,浙江,作品,个性,个人经历,一生,人格,五四新文化运动

2012-03-07 #长篇故事

郁达夫:他的作品《迷羊》 很多人夸奖过 里面的故事倍感真实

郁达夫:他的作品《迷羊》 很多人夸奖过 里面的故事倍感真实

王先生,南京,历史,时候,结果,上海,女子,妓女,故事,观念,郁达夫,很多时候,很多人,名伶,不一样,作品,学问,地位,旧时代,时间,研究,生活,因为他,社会现实,表面上,古德,菲利普,要国,达夫,谢玉英

2012-12-1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