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弃政从商后这个男人实现从出将入相到文财神的华丽转身 他是谁?

时间:2018-09-27

说到端午节,除了公认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版本一之外,各地风俗也略有不同,还流传着几个不同的版本,纪念对象都不一样

提示:本文共有 150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1 分钟。

文/皮匠老四

1 引子

最近十分想念家乡的那条河,同时也想念着家乡的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除了公认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版本一之外,各地风俗也略有不同,还流传着几个不同的版本,纪念对象都不一样。

版本二:纪念介子推说。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为了救晋文公割了自己的腿肉,熬成肉汤救晋文公的故事。

后来,介子推耻于求赏而隐居在一座山上。晋文公为了报恩,逼他出山而放火烧山;他不肯出山,最终抱树而死。而他被火烧死的那一天,据说就是五月初五日。

晋文公后悔莫及,就规定五月五日不能用火,因此人们就提前做好粽子这一类的冷食,用来过节。所以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割股奉君”和“不食君禄”的高尚品德的。

版本三:纪念曹娥说。《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了一个孝女曹娥的事迹。说孝女曹娥的父亲曹盱,能拉弦唱歌,做过巫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月五日,于舜江逆流水婆娑起舞迎神,溺水而死,找不到尸体。十四岁的曹娥,就沿江号哭,哭得昼夜不停,十七天后,也投江而死了,再过三天之后,就和她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出了江面。后人把舜江改为曹娥江。浙江当地居民,更把端午节看作是纪念孝女曹娥的节日。

版本四:纪念伍子胥说。伍子胥家族因大奸贼费无极的陷害,伍子胥的家人被楚平王所杀害。伍子胥就逃到了吴国。

为了报仇,伍子胥帮助阖闾登上了吴国的王位。之后,阖闾也挺“仗义”的,发动了攻打楚国的柏举之战,伍子胥把楚平王进行了鞭尸,得以报仇雪恨。

伍子胥建立了不世功勋,后来被却夫差赐死。那一天正好是五月五日。

伍子胥死后几年,吴国被越国所灭。老百姓因为怀念伍子胥,千百来一直相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伍子胥死后的忠魂化作了涛神,保护着江浙一带的老百姓。五月五日端午节,也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子了。

版本五:纪念勾践范蠡伐吴说。据说,在浙江一带,流传着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是为了纪念勾践范蠡当年操练水军打败吴国的历史。

列出以上几个端午节的版本,除了让大家对端午节的风俗文化进行更多的了解之外,目的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范蠡。

其实,最让笔者好奇的是,端午节怎么就跟范蠡扯上关系了呢?范蠡又是何许人也?

端午节跟范蠡扯上关系,也只在小范围里有这个讲法,是后人对他深邃的智慧的一种敬仰吧!

据说,他被人们称之为“兵家奇才”和“东方商圣”,不仅如此,他还是千古以来最受人们欢迎的“文财神”呢。那么,这样一个奇男子,他的人生究竟有着一些怎么样的传奇呢?他是怎么样获得了诸如“兵家奇才”、“东方商圣”和“文财神”等这些美誉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千古奇男子范蠡的智慧人生。

2 放荡不羁的穷屌丝

公元前536年的农历九月初一,就在儒家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还是一个“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小帅哥的时候,我们的“兵家奇才”、“东方商圣”、“文财神”范蠡先生,在楚国的宛地(今河南省南阳市区)三户邑(即古之丹阳,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北)出生了。也就是说,本文的主人公范蠡比孔子刚好小十五岁。

南阳,是“兵家之祖”和“权谋之祖”的姜子牙的出生地,也是当时楚国冶铁的重工业商业中心。

那么,这跟范蠡有什么关系呢?肯定有。

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证实,范蠡的青年时期是否受到过兵祖姜子牙的思想,及南阳商业圈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但是,应该也不能排除掉这个可能性。

公元前528年,范蠡八岁,喜欢瞎折腾的楚平王继位。

公元前527年,范蠡九岁,扒灰老子楚平王娶了他的准儿媳妇——太子建的未婚妻,秦公主孟赢。楚国就开始乱套了。

公元前523年,范蠡十三岁,伍子胥他老爸伍奢和他老兄伍奢被楚平王处死,伍子胥出逃。

公元前521年,伍子胥逃到了吴国。

公元前516年,范蠡二十岁,这一年发生三件影响范蠡一生的事情。第一、因为争夺周室王位失败的周王子姬朝,带走了周王室的图书典籍投奔楚国这边来避难,并期望得到楚国的支持。哪成想,走到南阳附近的时候,恰逢楚平王挂了,楚国也发生了内乱,所以搞得进退两难,而最终导致这一大批典籍不知所踪,历史上称这个事件,造成了中华文明的断崖,至今都是个未解之谜。第二、被后世称为道祖太上老君的老子李耳,也因为这个事情受到了牵连,而下了岗——不再担任周守藏室史(图书馆馆长)一职,回到了老家苦县(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养老。第三、范蠡认识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好搭档文种。

要想搞清楚这些事情跟范蠡有什么关系?就得搞明白范蠡青年时期的经历。

范蠡年轻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高富帅之类的富二代或者官二代,而是穷屌丝一个。何以见得呢?

《史记正义》、《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等书都有相关的记载,这里就不引录原文了。大意是:范蠡二十岁之前,经常装疯,偶尔学狗叫,当地人都认为他脑壳有毛病;其实,他清醒得很有圣贤之明。后来,文种来做宛地的地方长官,发现他原来是一个胸怀霸王之道的大才。于是,两个人就成为了“好基友”。

有一天,穷屌丝范蠡知道他的好基友文种要来,就到他兄嫂家借了一身阔气的衣冠撑门面。

因此说,穷得连套像样的衣冠都没有的他,当时确实是个苦逼青年。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穷屌丝,又是怎么胸怀霸王之道的呢?

目前也没有直接的史料能够说清楚,范蠡二十岁之前的求学经历,也只能脑补一下。

据考证,他出生的地方就是楚国的丹阳地区,乃是楚国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楚国和中原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因而此地无疑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诸侯相继争霸,礼崩乐坏,国际社会急剧地动荡,士、农、工、商迁徙频繁。

导致原来被周王室独家垄断的文化资源,向齐、秦、楚、晋“春秋四大强国”分流了;诸侯国日益膨胀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也激发了技术和文化的创新动力;人才的流动也加快了文化传播,并让从官方走向了民间;到春秋晚期,私学开始盛行,游说风气弥漫。

从《谏逐客书》:“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里的这段话中,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才流动的情况,可见一斑。

王道和霸道,是当时社会的两大主流文化,不可能不传播到范蠡生长的地方。因而,范蠡学过这些文化也是不足为奇的,并且他还很精通,不然《越绝书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里面就不会说他和好基友文种“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了。

加上周王子姬朝奔楚,和老子退休,这两个事件的发生,让范蠡接触到周朝亡失的部分文化典籍,和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成了大概率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范蠡已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这个被乡里人认为是脑壳有毛病的人,在公元前516年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贵人兼好基友文种后,佯狂傲俗、放荡不羁的穷屌丝范蠡,很快就要咸鱼翻身了。

3 霸兆东南

自从认识了文种,便开始了他开了挂似的人生。那么这个文种又是何方神圣?他又有着什么样的魔力,改变了范蠡的一生呢?

这个文种,史书也没单独为他立传。只能通过《史记勾践世家》、《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历史文献的记载,得知文种出生于楚国都城郢,长大后到宛地来当宛令。根据春秋时期实行的是世袭制,可以推测出文种应该出生于贵族。

据《越绝书》的卷六和卷七记载,他当宛令时在当地寻找人才,“以为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泛求之焉”,最终得到了范蠡,并把范蠡收编到他的政府部门。两个热血青年“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志合意同,胡越相从”。

前文说范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非虚言。经过他们的“终日而语”,得出的结论是——“俱见霸兆出于东南”即霸王之征兆,已经在吴国和越国出现。这种精准的预判能力,显示了他的智慧。

两人在一起工作学习了四年后,公元前512年,范蠡感染得贵族出生的文种,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楚国公务员的铁饭碗,和范蠡一起到吴越两国去找工作了。

文种离开楚国还有一个原因是,楚国自从楚平王掌权以来,就开始瞎搞。内部重用奸臣,残害忠良,狼狈为奸,日益腐败;外部在与吴国的战争中胜少败多。这些,让素有抱负的文种对楚国失去了信心,继续留在楚国,只能混吃等死,一事无成。

他们的第一站来到了吴国。但是,此时的吴国,吴王阖闾刚刚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派刺客专诸用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取得王位,阖闾对伍子胥言听计从,怎么可能重用范蠡和文种两个人呢?因为伍子胥的存在,二人只好离吴去越。

公元前511年,范蠡二十五岁,这一对好基友就进入越国的政坛。此时,越国的董事长正好是勾践他爹允常。

进入越国后,范蠡就受到政治老油条允常的青睐,两人“与言尽日”,非常地宠爱他。

却马上遭到了越国的实权人物石买的诋毁,说他是“炫士不信”“历诸侯无所售,道听之徒”,于是,范蠡就“退而不言,游于楚越之间”。这让他第二次展露出他的智慧,老子有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他就退而不言,坚守中和之道,让时间来化解越国贵族对自己的误解,并增加老越王允常对自己考验和信任。

文种因为有当官从政的工作经验,所以就留在了越国政府机构任职。

4 拜师修道

范蠡在楚越之间这一游,便游了十多年,到越王勾践三年,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向夫吴王差发动了夫俶之战,开战前,范蠡跳出来反对勾践进攻吴国,才又一次亮相。

不禁要问这十多年,范蠡干嘛去了?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这就得从两个人说起,哪两个人呢?一个是越王允常,一个是范蠡的师傅计然(又叫文子,道教的通玄真人)。

越王允常在受到了以石买为代表的越国保守派势力的抵制之后,意识到大胆的重用一个外来并来历不明的楚国人,还是有很大的政治风险的,而且范蠡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工作经验。于是,选择了把范蠡下放到基层锻炼,才是明智之举。允常的这种安排,对范蠡既是一种磨练和考验,更是为自己的儿子勾践储备人才。

可能是在范蠡下放基层没多久,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弟子,文子先生来到了越国,并收了范蠡为徒。那这个文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范蠡到底跟他学到一些什么本事呢?

文子是晋国的一个亡公子,什么叫亡公子呢?就是在政治上失败的一方,所以才会流亡,这就叫做亡公子。流亡到哪里呢?宋国。所以,史料记载他是宋国人。

至于文子是什么时候拜老子为师的,无从考证。但是,他得到了老子思想和学术的真传。虽然,他当时才名冠于天下,但是,他却“不求闻达于诸侯”,而是“阴所利者七国”。就是说他不想当官,而是通过到七国游说讲学的方式,兴利天下。

他教给了范蠡的,不但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学术,还有经济学方面的济世安民之术。因为文子不但是道家的传人,还是中国经济学的鼻祖,更有可能是道家黄老学派的创始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计然七策”。

首先,来看老子道家的思想和学术。

老子道家的思想和学术,归纳起来,主要研究三类问题:一、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人与自然之间怎么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怎么和平共处。

道家的世界观,天地万物起源于道,道就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道,是一种奇妙无穷又莫可名状的东东,“上善若水”,只有柔弱的水才能勉强地用来形容一下“道”的形状和特性。因此,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负阴抱阳,以柔胜刚;只有顺其自然,清净无为,守柔贵虚,才能是达到了道的境界。

道家的政治观,“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瞎折腾鱼才不会被搞烂。君主得道,管理者得道,就会遵循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办事,老百姓就会被教化得“白发垂髫,怡然自乐”。

道家的经济观,统治者要“不贵难得之货”和节约小气。统治者一旦穷奢极欲地追求一些难得的稀世珍宝,就会导致上行下效,从而促使人们相互争夺,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统治者节约小气,就不会过分的盘剥老百姓,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道家的军事观,不要轻言战争,但是一旦发生了战争就要出奇制胜;不要恃强凌弱,要以办丧事的心态来对待战争;只有见微知著,居安思危,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道家的人生观,其一,贵己,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其二,贵生,一定要珍惜生命;其三,贵柔,做人要像婴儿一样柔弱却生命力旺盛;其四,贵清,人要淡泊名利才能清净无为;其五,贵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的,人要长久地保全自己;其六,贵无,人要知足常乐,做到无求、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其七,贵虚,要让心灵虚寂到极点,才能返璞归真;其八,贵齐,万物要一齐蓬勃发展;其九,尚阳,无为而后无所不为。

道家的社会观,其一,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搞得老百姓食不果腹;其二,是要制约统治者的强权;其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之道,却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要用“道”来解决贫富差距;其四,反对不义的战争。其五、追求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融洽境界。

其次,关于计然七策下文会再做分解。

在这十几年里,范蠡对越国称霸天下的国情做了全面的分析,并对越国的风土人情做了全面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越国要想称霸天下,还需要继续韬光养晦。并在此过程中,结识了越国的高级工程师铸剑大师欧冶子及其传人,剑术高超的越女,还有后来成为越国射击主教练的射击高手陈音。这又体现了范蠡的智慧——“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 夫俶之战

就在这十六七年里,吴、越、楚三国发生了许多大事。

前文说到阖闾当上吴王后,通过军政天才伍子胥,和伍子胥推荐的兵圣孙武,行政大才伯嚭,等人的辅佐,吴国强大了起来。他们一起制定了吴国的国策: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公元前514年,吴国攻打楚国的附庸国徐国,楚国非常无奈而眼睁睁地看着吴国在徐国“横行”。

公元前512年,阖闾率伍子胥、孙武、伯嚭攻打楚国,夺得楚国的舒邑,并把逃亡到楚国的吴王僚的两个弟弟公子烛庸和公子掩余给宰喽。

公元前511年,阖闾再次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六邑和灊邑。

公元前510年,吴国在檇(zuì)李打败越国。

公元前509年,楚国派子常、囊瓦率军攻打吴国。吴军迎头还击,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楚国的居巢。

公元前506年,吴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伍子胥报仇雪恨的一战——柏举之战。这一战,吴国联合了经常被楚国欺负的唐国和蔡国,还有北方的霸主国家晋国,对楚国进行绞杀。吴军五战五胜,直接打到并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郢。这时候,昏庸无道的楚平王已经于公元前516年挂了,为了泄私愤,伍子胥把楚平王从坟里刨了出来进行鞭尸。

后来,楚国在忠臣的典范,和伍子胥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上演了一出“哭秦庭”哭了七天七夜哭出血泪的壮举之下,搬来秦国的救兵,才避免了亡国灭种的危险。

后起之秀吴国打败了楚国之后,实现了他们第一条国策西破强楚。也标志着吴国真正强大了。

吴国的第二个打击目标,自然就选择了和自己依山伴水但世代为敌的越国了。

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趁吴国攻打楚国,国内空虚,想报五年之前在檇李被吴国打败的一箭之仇,便发兵伐吴,阖闾分兵迎击,吴越的仇恨至此加深到不可调和的阶段。

公元前496年,阖闾趁越王允常新丧,花天酒地并沉浸于声色犬马“出则禽荒,入则酒荒”的纨绔子弟勾践,接了他老爸的班,当上新越王之际,发兵攻越。双方第二次战于檇李,史称檇李之战。

花花公子勾践,发明了一种非常奇葩的战术,派遣敢死队员,一批接一批地跑到吴军的阵前,玩集体自杀的表演,吴军被越军这种无厘头的自杀游戏,搞傻眼了。纷纷地前来观看这种莫名其妙和不可思议的自杀表演,以致于吴军乱做了一团,于是他们陷入了勾践的阴谋。正当他们看“表演”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勾践指挥越军的主力向吴军猛攻,一举击溃了吴军。

老越王阖闾在这次战斗中伤到了脚趾,可能后来是感染了破伤风,竟然一命呜呼了。

临死前,伍子胥力挺夫差为太子接了阖闾的班,阖闾对夫差说:“夫差,你敢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吗?”夫差说:“不敢!”

接下来三年,夫差每日每夜都让手下提醒他不要忘了杀父之仇。经过三年的埋头苦干,夫差让吴国的国力得到恢复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向越国报仇的时候到了,于是就准备发动了攻打越国的夫俶之战。

哪里想到第一次通过“玩敢死队自杀”的奇葩战术,侥幸打败吴国的花花公子勾践竟然飘了,自信心爆棚的他,决定先发制人,攻打吴国。

夫俶之战开打之前,从基层调回中央的范蠡对勾践进谏说:“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这里体现了范蠡对战争深刻的认识,认为兵器和战争都是凶器,并且战争是违背道德的,很有自知之明的智慧。但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勾践,根本没把范蠡的谏言当回事,开始自寻死路地进攻吴国。

一仗下来,越国被打得大败亏失,只剩下五千多人退守会稽山,濒临灭国。

这时候,勾践想起了有先见之明的范蠡来了。于是问计范蠡:“先生,悔不该不听您的话,才惨败如此,现在应该怎么办呢?”范蠡说:“只有举国投降,才能免于亡国。”勾践愤怒地说:“啥?你要寡人投降?真是奇耻大辱!寡人还以为范先生有什么高明之见呢,竟然给寡人出这样的馊主意。寡人宁愿战死也不投降。”

范蠡说:“能保持功业的人,一定是‘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为今之计,只有投降,并且大王只有到吴国给夫差为奴,和把越国质押给吴国,才能保全越国。”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内心平静了下来的勾践才答应了投降。并派文种到吴国收买了太宰(相当于副相国)伯嚭,在伯嚭的一番忽悠和怂恿下,夫差把相国伍子胥坚决灭越的方案否定了,同意了勾践的投降。

6 奴仆生涯

公元前493年到公元前490年,范蠡和勾践夫妇在吴国当了三年的奴隶。

勾践在会稽山被围的时候,曾发出感叹说:“难道寡人的这一辈子就这样完蛋了吗?”文种安慰他说:“以前商汤被夏桀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商纣围困在羑(yǒu)里,晋国的重耳逃到翟国,齐国的小白逃到莒国,后来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于天下。由此看来,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明天的福分呢?”

于是,勾践在会稽山召开临时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商量战后的投降谈判、战争赔款、越国的管理等重大议题。会议最后决定,勾践夫妇和范蠡一起到吴国去夫差当奴仆;越国向吴国称臣,并每年向吴国纳贡;文种留在越国总管越国的一切事务。这样范蠡和文种做了明确的分工,范蠡主抓军事和外交,文种主持内政。

夫差之所以否了伍子胥的灭越方案,也有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夫差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按道理说夫差是伍子胥一手扶起来的,应该对伍子胥感恩戴德而言听计从。但是,因为伍子胥是个暴脾气,而这个夫差,用他老爸阖闾的话来说是个“愚而不仁”的人,面对“亚父”伍子胥的一直以来的耳提面命,早就一肚子气,于是这个叛逆的青年,早就想跟伍子胥对着干了。

其次,伯嚭的推波助澜,按道理说伯嚭是伍子胥提拔和举荐的,也应该和伍子胥同气连枝才对。但是这个伯嚭是个贪财贪色又贪权的忘恩负义之徒,他早就想取伍子胥而代之了。

再次,就是越国败后,如果灭掉他,政治风险太大。春秋时期灭小国还行,灭大国有可能会遭到诸侯的联合打击。就算灭了越国,管理起来难度也大,风险也高,也许会时不时地爆发一些打砸抢的暴力恐怖事件。

还有,不灭越国可以树立吴国在国际上“仁义之师”的品牌,同时宣告自己已经成为天下霸主。

话说,勾践夫妇和范蠡来到吴国后,接受着吴王夫差的“劳动改造再教育”。

他们被安排住进了条件非常简陋的石室,每天干一些扫马路、拖地、洗厕所、牵马、喂马等粗活累活,每天还要忍受各种精神上的侮辱。

那么,范蠡为什么要陪着勾践到吴国为奴呢?这件事又是范蠡智慧的体现。此话怎讲?

范蠡和文种到越国去的终极奋斗目标,就是辅佐越国实现称霸,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如果越国灭亡了,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全部都打水漂了。

保住越国,保住勾践,才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时地向吴国示弱,是为了将来的反败为胜。

范蠡对勾践的性格太了解了,他如果不陪勾践去吴国,凭勾践的火爆脾气,指不定在吴国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如果勾践忍受不了屈辱,和吴国闹掰了,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勾践在吴国丢了小命,那么越国老百姓就会失去他们忍辱负重的精神支柱和理由,最终神仙也救不了。他必须开导和稳住勾践别犯傻。

勾践在吴国,可以讲是时刻处于生死的边沿,但凡伍子胥能够找到一丝机会,就会对勾践痛下杀手。范蠡到吴国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和伍子胥斗智斗勇,化解伍子胥不定时的发难。他必须通过他的智谋,来保护勾践的生命安全。

范蠡到吴国来还有一个动机:分化瓦解敌人内部的团结,激化对手的内部矛盾,搞乱吴国的内政,从而混水摸鱼,让越国利益最大化。

所以,在吴国的三年时间里。范蠡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陪伴、开导、教育勾践学会隐忍;二是通过向夫差“效忠”来麻痹夫差,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的君臣关系,让夫差和伍子胥反目;三是继续向伯嚭输送利益,拉拢夫差和伯嚭的关系,让夫差绝对地信任伯嚭,同时离间伯嚭和伍子胥的关系,加深两大权臣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范蠡的计谋得逞了。

他们的“忠心”把夫差感动得眼泪哗啦的,伍子胥越在夫差面前诋毁,夫差对伍子胥就越反感;大贪污犯和卖国贼伯嚭,不断地在夫差面前灌迷魂汤,让夫差内心的感受,由刚开始时以胜利者的姿态,像猫玩老鼠一般,羞辱勾践所带来的快感,慢慢地转变成了对勾践的同情。

而伍子胥却总是不识趣,总是“杞人忧天”,总是给夫差添堵,也总是不给夫差面子,搞得夫差经常下不来台。作为一个叛逆青年,夫差对伍子胥越来越不满意了,你说向东老子偏要向西。因此当伍子胥把勾践比做猛虎野兽,一定要除之而后快时,夫差却认为伍子胥在危言耸听。

就这样,他通过对吴国君臣关系的分化瓦解,和勾践一起虔诚而努力地装孙子,最后搞得夫差允许他们干完三年奴仆的工作,就收铺盖回越国老家去。甚至通过两年多的接触和了解,夫差看上了范蠡的才能,想把他收为己用,却被范蠡巧妙的拒绝了。

最厉害的计谋,就是让敌人帮助你找理由让你活下去,范蠡成功了。

夫差绝对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勾践已经心悦诚服地归降了自己;最大利益的得到者伯嚭也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通过他的努力,成功地帮助夫差,把勾践和越国摆平了,“服服贴贴、真真切切”归降了吴国。

眼看三年期限满了,离归国的日子越来越近,有一个人心里老不爽了,这个人就是伍子胥。

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伍子胥想杀勾践君臣的希望彻底地破灭。什么事呢?夫差病了。

夫差病了,对于伍子胥来说,本来杀勾践他们的机会来了。夫差病了,对勾践安保工作就会松懈了,那么伍子胥下手的机会就多了。

哪里晓得这是夫差导演的一场窥测人心的把戏。夫差病是病了,但是并不像传说的那么严重,但是夫差把自己的病宣传得很严重。

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勾践他们的安保工作一直都是由伯嚭负责的,因为伍子胥素有杀勾践之心,他就失去了对勾践的“安保权”。这就搞得伍子胥无从下手。

伍子胥很聪明但又太聪明了。当他得知夫差病了,他一眼看穿了夫差有装病的嫌疑,所以夫差生病期间他探视得很少。

而夫差其实也是想通过生病这事,来测试一下伍子胥到底对他忠不忠心?会不会来看他?结果伍子胥让他很失望。

范蠡瞅准了这个献殷勤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勾践说:“大王啊!机会来了,现在夫差生病,我有个绝妙的计谋,只要你好好地配合,必定彻底搞定夫差,而让他放心地放我们归国。”

勾践高兴得蹦了起来:“先生,有何妙计,快快讲来!”范蠡难为情地说:“不过大王啊!我不好意思开口”勾践说:“先生,但说无妨,咱俩谁跟谁?”范蠡就不再顾忌地说:“其实夫差病了这么久,身体的病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心病。”

勾践说:“此话怎讲?”范蠡说:“大王,你想呀!眼看我们归国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夫差对我们还是不放心啊!怕我们回去搞事情哦。所以用身体有病为借口,来拖延归期呢。”勾践说:“有道理,先生,那怎么办呢?”范蠡说:“要彻底打消夫差的顾虑,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勾践说:“什么办法?”范蠡说:“大王必须给夫差尝粪。”勾践非常生气地说:“这是什么馊主意?要寡人尝粪,太耻辱了,寡人不干。”

范蠡说:“大王哟!我的好大王!我也知道这是奇耻大辱,但是要想今后雪耻,今日就必须受辱。通过给夫差尝粪,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可以震撼夫差的心灵,彻底击溃他的心里防线,从而从内心认可你的忠诚,而放弃对你的提防。”

勾践再次内心煎熬和挣扎了很长时间,最终他明智的同意了。

通过尝粪事件,夫差受了很大的刺激,铁了心要放勾践君臣回国。伍子胥反对无效。

夫差说:“寡人生病期间,亚父兼相国大人可有来看过寡人一次?亚父一直标榜是寡人的忠臣,你也给我尝个粪试试?”伍子胥就彻底懵圈了。

伍子胥仰天长叹:“天亡吴国啊!”

7 夫差是怎么被玩死的

前文说到的计然七策,现在派上用场了。

公元前490年,勾践君臣回国后,卯足了劲,两个字“报仇”。

报仇就要搞事情,对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外实施灭吴的计然七策。

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一、惠民政策,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二、洗脑政策,尊天事鬼,重构信仰;三、生育政策,男子二十岁不娶,女子十七岁不嫁,犯法;四、工业建设,偷偷摸摸地制作兵器;五、经济建设,劝农桑,务积谷;六、内部团结工作,有人生病,勾践就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送葬,君臣明确分工;七、军事政策,请剑术高手越女和射击高手陈音,来训练军队,提升越军的作战能力;八、外交政策,结交好楚、齐、晋三国,和这三个国家来一起对付吴国。

灭吴七策第一策:捐货币以悦其君臣。

这条计策,通过勾践君臣在吴国为奴,已经摸清了吴国确实有这个“市场需求”。通过以战败国的名义继续进行战争赔款,来麻痹敌人。

夫差需要越国源源不断的货币供应,来实现自己北威齐晋称霸天下的宏伟目标;越国只有不断地送钱过来,才能体现越国对他的绝对忠诚。

伯嚭需要越国源源不断的货币供应,来向夫差验证自己招降越国的主张是正确的;并且这些钱大部分会落入他自己的口袋。

灭吴七策第二策:遗之谀臣以乱其谋。

越国进一步收买伯嚭,伯嚭通过自己掌握的权利和金钱,来打压自己的政敌伍子胥。

伍子胥一如既往地说这是越国的阴谋,但是,夫差对这类的说辞,已经很不感冒了。

公元前489年,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齐国的大臣们争权而大乱,决定起兵伐齐。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齐国的田常想通过攻打鲁国,来削弱另外四家大夫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的势力,而独霸齐国权利。搞得孔子大师很愤怒,为了保存鲁国,就让自己的得意门生儒商之祖子贡去游说田常,把战争的祸水引向吴国。

子贡跑到齐国对田常一顿忽悠,说:“田老板,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您的目的是为了铲除异己。鲁国是不经打的小国,并不能通过攻打鲁国而削弱您的政敌。只有攻打吴国这样的强国,您就可以把您的政敌都派到战场上去,通过强大的吴国把他们消灭掉。”

田常拍脑壳一想,真的很有道理,就接受了子贡的忽悠,说:“但是,我现在已经把部队拉到鲁国边境,再去攻打吴国怕是说不过去哦。”子贡说:“不用担心,我到吴国去跑一趟,保准让吴国主动攻打齐国,这样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部队调转枪头攻打吴国了。”田常愉快地同意了。

子贡就跑到吴国忽悠夫差,说:“大王,我知道您一直想称霸天下,现在是天赐良机。齐国正在兴无名之师攻打鲁国,这时候您站出来攻齐救鲁,就是站在了道义之上而威扬诸侯,全天下的人就会为您的义举而点赞的。北威齐晋不正是你们吴国称霸天下的国策吗?”

夫差被忽悠得心花怒放,脑袋一热就准备起兵伐齐。伍子胥马上跳出来反对说:“大王啊!齐国对于我们吴国来说只不过是皮肤上的疥癣之疾,而越国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就算要攻打齐国,也要先灭掉越国先。”夫差说:“相国大人差矣,越国已经心悦诚服地投降了,为什么非要置人于死地呢?”于是不听伍子胥的建议。

夫差对子贡说:“虽然寡人拒绝了相国大人的建议,但是我还是担心越国从背后捅刀子,先生您看怎么办才好呢?”子贡排着胸脯说:“这个好办,我到越国去跑一趟,保证让越国屁颠屁颠地派兵和送钱粮来支持大王您北伐。”夫差这才放心。

子贡来到越国又是一顿忽悠,勾践和范蠡其实早就认识到现在灭吴的时机还不成熟,并准备好了钱粮和部队送给吴国,于是和子贡一拍即合。

钱粮一到吴国,伯嚭又进账不少。于是伯嚭乐不可支的在夫差面前继续灌迷魂汤,坚定了夫差伐齐的决心。

一仗下来,把齐国打败了。

夫差回国后在伍子胥面前得瑟:“相国大人料定寡人会失败,怎么样?寡人非但没有败,反而大胜而回。”伍子胥说:“侥幸取胜有什么好得瑟的。”搞得夫差很没面子。伯嚭就趁机在夫差面前添油加醋地诽谤伍子胥,让夫差对伍子胥更厌恶了。

灭吴七策第三策: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

夫差自从打败齐国之后,就开始飘得不要不要的了。他有个爱好就是进行宫殿建设;另外还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就是修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用于继续北伐称霸。

既然吴国又有这样的“市场需求”,越国又岂能放过这样让吴国劳民伤财的大好机会呢?

于是,越国选最好的工匠和建筑材料,无偿地支持吴国的宫殿和运河建设事业。几年下来搞得吴国在这两个事上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

灭吴七策第四策:遗美女,以惑其心志。

鉴于夫差同志是个多情种子,范蠡决定搞一个美人计。

公元前488年,越国进行全国选美。最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夺得冠军。亚军自然是成语“东施效颦”的制造者郑旦了。

范蠡对这两位美女间谍,经过了三年严格的训练后,并精心包装出几个爆炸性的新闻,来宣传冠军西施到底有多么美丽。第一个爆炸性新闻是,西施可不是凡间的庸脂俗粉,而是月宫里嫦娥仙子的掌上珍珠下凡的,是如假包换的仙女;第二个爆炸性新闻是,当年找到西施的时候,她和郑旦两美女正在西边浣纱,溪里的鱼看到了西施的美貌惊呆了,竟然忘记游水而沉入了溪底。第三个爆炸性新闻是,送西施和郑旦入吴的沿途,越国老百姓为了目睹两大美人的芳容,纷纷买门票前来观看,造成多场万巷人空的场面,让越国政府护送两大美女的经费,不赔反赚。

公元前485年,西施和郑旦这两大美女,被送入了吴宫,把夫差迷得神魂颠倒的。夫差从内心里认可勾践的忠诚,并感激勾践。

灭吴七策第五策:籴粟囊,以虚其积聚。

这条计策就是对吴国发动粮食战。自从第一次伐齐胜利以后,夫差就目空一切了。越国根据这个叛逆青年的性格特点,策划了一个新的阴谋:向吴国节粮。

伍子胥一如以往歇斯底里地说:“大王,不可呀!这是越国人的阴谋。”夫差说:“相国大人,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越国自投降后,这么多年对大吴及寡人忠心耿耿的,现在人家那里发生了旱灾,寡人不可能见死不救。越国是寡人的附属国,寡人岂能饿死自己的老百姓?”

于是,就借给了越国大批的粮食。

第二年,越国不但如期还了粮食,还多还了很多。这让夫差乐得合不拢嘴,再次打脸了伍子胥。但是,吴国利用越国还来的粮食做种子,却造成吴国当年的农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部分土地长不出粮食,而欠收。夫差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越国在还回来的粮食上做了手脚,混了大部分蒸熟了粮食,这样的种子怎么会发芽?吴国农业不减产才怪呢!

灭吴七策第六策: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就是用计把伍子胥搞死。

公元前485年,夫差修通了中国古代第一条运河邗沟。

公元前484年,夫差决定再一次发动了伐齐的战争。这时伍子胥又一次反对伐齐,而坚持灭越。夫差在伯嚭的怂恿下,加上伯嚭诽谤伍子胥,说伍子胥把儿子放到齐国,就是对夫差的不忠。

本来夫差前些年对伍子胥还是信任的,自从夫俶之战后,在对待越国和齐国的事上面,屡次和夫差唱反调,就逐渐地不信任了。这一次,夫差已经达到了彻底不信任,和忍无可忍了。

于是,便赐了一把宝剑给伍子胥,让其自杀。

就这样,军政天才和风水大师伍子胥,怀着满腔的悲愤和怨恨自杀了。并留下遗言,把他的眼睛挖出来了悬挂在城楼之上,他要看着越国是怎么消灭吴国的。

灭吴七策第七策: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勾践自从在吴国劳动改造回来之后,一直深感耻辱。为了报仇,发明了“卧薪尝胆”这个非常励志的成语。

以协助夫差北上争霸输送钱粮和兵力为名,在越国暗地里大规模的积财练兵。

一边修炼内功的同时,一边等到消灭吴国的最佳时机。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通过范蠡从他师傅计然那里学来的灭吴七策的实施,夫差和吴国就被越国玩于股掌之中,而一步一步地被玩死。

公元前482年,勾践对范蠡说:“先生,您看伍子胥都已经被搞死了,是不是该攻打吴国了?”此时身兼相国和上将军的范蠡回答说:“不可。吴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时机还不成熟。”

公元前482年,夫差带着吴国的全部精锐又作死地跑到北方,搞了一个黄池会盟,向诸侯宣示自己的霸主地位。越国趁吴国空虚,搞了一个大偷袭,大败吴军,把夫差的儿子即吴国太子也给宰了。过了一把霸主瘾的夫差,在黄池会盟签完了合同之后,才恍然大悟:“哇!原来越国这么多年在我面前装孙子,一直都是忽悠寡人的。”但是,此时的吴国基本上被夫差掏空了,夫差的身体也被越国的两大美女基本上掏空了,不复当年那么叛逆了,这时候他发现自己老了,雄心不再。只好向越国求和,越国的勾践和范蠡还是头脑很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灭吴,就同意签订和平共处协议。

但是,勾践和范蠡、文种他们装了二十年的孙子了,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公元前478年,越伐吴,双方在吴松江夹江布阵,越军大败吴师。

公元前475年,越伐吴,包围了吴国都城,范蠡定计,围而不攻,让吴国不攻自溃。

公元前473年,吴国破,夫差感觉没有脸面去阴间见伍子胥而掩面自杀。

范蠡通过灭吴七策,帮助勾践和越国,隐忍和自强,终于把吴国化强为弱,把越国化弱为强,并把夫差一步一步地玩死,从而成功复仇和称霸天下,体现了他惊人的毅力和智慧。让他获得了“兵家奇才”的光荣称号。

8 道商之祖是如何炼成的

早在灭吴之前,范蠡他师傅计然就对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时刻没有忘记他师傅的告诫,当灭吴成功之后,他搞了一个让当时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骚操作——辞职。

很多人不明白他正值事业巅峰的时候,为什么突然要急流勇退呢?这又体现了他的智慧。

当时他的声望已经达到了极点,已经功高盖主了,再不走就要“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了。所以,在一个黑夜里,他带着一些生活费,带上了他的大儿子,带上了他的小老婆西施,划着一叶小舟离开了越国,来到了齐国的东海之滨,隐居起来。

他忠实地实践了道家的治国之术,把越国从贫困落后的小国,治理成为当时天下的超级大国。又忠诚地执行了道家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壮则老,是谓不道”和《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毅然地放弃了到手的财富与权利,这是需要多么高的智慧和多么大的勇气啊!

为了打消勾践的顾虑,他把家和老婆及其他的孩子,还有资产留着在了越国,并且隐姓埋名,化名为鸱夷子皮,到齐国开启了他的商业人生。

同时写了一封信告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收到信后,称病不上朝,后来被人诬告有谋反之心,被越王勾践赐剑自杀。

至于西施有没有跟范蠡一起走,这是个很有历史争议的话题。可以猜测的几点,西施在接受范蠡三年培训的期间里,有可能爱上了范蠡;西施到吴国从事间谍活动,功成身退后,回到越国很有可能承受了不公正的对待,被人污蔑为红颜祸水,范蠡也许真的带走了西施,他要对立了功的西施一个好的交代。《吴越春秋》载:“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从这段话并联系范蠡化名鸱夷子皮来分析,西施有可能真的跟着范蠡走了。

话说到了齐国,化名鸱夷子皮的他,带着他的大儿子,在东海之滨开荒种地、引海水煮盐,并从事水产业、畜牧业的贸易,很快他就成了齐国的首富。

那么,为什么他经商的第一站会选择齐国呢?他又是怎么成为齐国的首富的呢?

范蠡之所以选择齐国,因为齐国自从姜子牙建国以来,就是一个种下了商业基因和树立了经商氛围的国家。再经过管仲等齐国历代管理者的传承和发展,齐国的商业环境和经商政策是其他诸侯国无法相比的。

范蠡之所以没过几年就成为了齐国的首富,跟他的经商理念是分不开的——逐什一之利。正是这种薄利多销的理念,让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的。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回,鸱夷子皮的大名惊动了齐国中央,于是被齐王请去当了相国。当了三年相国后,他又一次辞职不干了。

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因此,再一次辞官归隐,并散尽家财——“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他为什么会觉得不祥呢?这正又是他高深智慧的体现。在道家看来“月满则亏,物盛则衰”,这是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道”的指引。

而他之所以选择到齐国创业,是看中齐国的商业繁荣和有良好的商业环境,这个“天时”。

接着,范蠡带着家眷,来到了陶这个地方开始第二次创业。

那么,他为什么选择陶这个地方呢?用《史记》的原话讲因为此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这一次,他又把亲朋好友邀约过来,发扬有钱大家一起赚的精神,在陶地这个天下交易的中心,一起从事耕种畜牧业,看准买进卖出的最佳时机,继续逐什一之利,没过多久他变成了天下首富,积累财产万万金,被天下人尊称为陶朱公。

这一次,他能够成功,主要是占据了陶地这个“地利”,并且在建设团队时,舍得分钱。

并教出了猗顿、白圭这样后来成为商业大亨的弟子们,他的商业理论贯穿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此后,他活到八十八岁,一直到公元前448年才为他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此他获得了“商圣”的美誉,并被民间称呼为“文财神”。

END

本文的参考文献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史记吴太伯世家》

《史记货殖列传》

《吴越春秋》

《越绝书》

《道商范蠡:陶朱公兴国富家的人生智慧》作者:李海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弃政从商后这个男人实现从出将入相到文财神的华丽转身 他是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30岁弃政从商 40岁退休做公益 他给乡村支教老师免费“送房子”

30岁弃政从商 40岁退休做公益 他给乡村支教老师免费“送房子”

顾佳,公益,孙楠,专项基金,老师,支教老师,明星,项目,大城小爱,青少年,慈善家,理念,肢残,合作,支教,享受生活,公益组织,资源共享,个人,乡村,产品,平台,才能,时候,校长,爱心,终极目标,集装箱,公司,宣传

2016-01-03 #故事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华丽大厦的“华丽”转身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华丽大厦的“华丽”转身

企业,华丽大厦,大厦,楼宇,服务中心,社群,党员,大楼,沈海,一楼,写字楼,员工,车位,活动,张丽华,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南通市,地铁,小区,故事,科技,读书角,联合党,问题,发展,7月份,企业发展,华丽转身,井然有序

2020-07-11 #短篇故事

神话传说中 文财神有两个 武财神也有两个 他们是谁

神话传说中 文财神有两个 武财神也有两个 他们是谁

关羽,武财神,文财神,姜子牙,范蠡,赵公明,财神,比干,人们,越王,文曲星,神仙,民间,越国,另一位,亚相,伏魔大帝,关公,妲己,招宝,纳珍,越王勾践,高强,财神爷,请进,神话故事,一身,功名利禄,产业,人物

2011-12-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现实励志:腾讯保安华丽转身工程师

现实励志:腾讯保安华丽转身工程师

腾讯,保安,励志,段小磊,马化腾,北京分公司,今天下午,专业,事儿,事件,人生,前台,前途渺茫,少少,大人物,同学,现实,手机,工程师,微博,技术,摇身,故事,时候,管家,真实性,老大,距离,反应,励志故事

2020-08-05 #短篇故事

橱柜创业故事:从教师到商人的华丽转身

橱柜创业故事:从教师到商人的华丽转身

顾客,橱柜,老师,消费者,一新橱柜,服务,荆州,生意,产品,地区,加盟店,店里,熟人,经营,告诉我,卖橱柜,口碑,商人,品牌,心态,才能,时候,良心,裂缝,交流,多大,多强,英语教师,得如,简简单

2020-06-10 #长篇故事

如何“华丽转身” 和孩子从“猫捉老鼠”到知心朋友?

如何“华丽转身” 和孩子从“猫捉老鼠”到知心朋友?

孩子,家庭教育,家长,理念,父母,感觉,方式,妈妈,南京,关系,学会,专业,人格,内容,洛学,老公,行为,问题,胡彩云,助教,事情,人才,人文,人精,儿子,学业,家庭,思维,来源,线下

2011-11-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二师兄的身价 华丽转身天蓬元帅 净坛使者

二师兄的身价 华丽转身天蓬元帅 净坛使者

猪八戒,天蓬元帅,实力,观音,天庭,天河,西游记,金箍棒,九齿钉耙,孙悟空,还可以,身份,无人知晓,中统,个头,会上,仙子,团队,大将,坐骑,嫦娥,奉旨,天路,故事,屠宰场,总监,来历,月宫,本质,本事

2007-11-11 #故事会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华丽转身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华丽转身

李世民,李渊,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武则天,事件,手足,电视剧,李建,太子,历史,皇宫,禁军,皇权,野心,唐高祖,代贤,唐太宗李世民,吕世衡,唐高祖李渊,敬君,李元吉,步险棋,王李元,成和,公元,举世,世民,事变,兄弟

2018-03-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