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考研故事:失败?再来!他连续考研3次 终于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时间:2018-10-11

远处的篮球声如果近听一定很大声,但现在,它们被重重距离拉扯的几近稀薄

提示:本文共有 20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姓名:郑方建

班级:陕西科技大学编导131

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电影创作专业研究生

“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来一次吧”

头顶的月,灯,身旁的树,都和那些身影里的建筑一样,静默的似乎失去了存在感。

远处的篮球声如果近听一定很大声,但现在,它们被重重距离拉扯的几近稀薄。像一个赶路的人,走着走着,体力不支起来。选自皮三年《行犹如此》

2015年5月份,来自13级广播电视编导1班的郑方建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青年剧本与创意大赛颁奖典礼,随后参观了中国传媒大学,被中传浓厚学习氛围深深打动的郑方建决定报考中传编剧专业研究生。

可无奈,一战失利。

但郑方建并没有过多的诧异与不甘,或许潜意识里郑方建已然料到了这样的结局。他没有一蹶不振,没有阻滞不前,收拾好心情,他开始了二战的准备。

开始重新备考的郑方建总结了一战时失败的经验,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一战时,专业课分数不高的他认识到了专业课的重要性,再次备考时他便有的放矢,加强了专业课的学习强度。

考研自习室

生性乐天的郑方建再次备考时,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成了F楼五楼的小话唠,认识了很多并肩前行的研友。偶尔情绪低落时,郑方建会选择外出看几部电影放松,回来再继续默默努力。他说:“有了好的心态,才有好的状态。”

有时候一腔孤勇可能换来的是满身伤痕,满怀热血可能也会在现实面前渐渐温凉,郑方建二战中传编剧专业,再次败北。

“开始出现考研、占座、复习等关键词”

夜色慢慢覆盖下来的时候,校园里的路灯整齐的亮着。

树木还是沉默的站着。

光影让原本敞阔的迎新大道一下子变得修身起来。

我沿着那道光影投亮的路上走,

想象自己正走在光明的路上。

-选自皮三年《行犹如此》

9月悄声而至,郑方建的生活里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考研、占座、复习等关键词。二战相差五六分就可以过分数线带来的不甘与遗憾的心绪野蛮生长,导致他时常失眠。

郑方建在做一个决定前,可能会优柔寡断、踟蹰不前,但是只要做出这个决定,便会收心敛性、放手去干。

2018年9月6日郑方建嘱托学弟帮忙在学校附近租房,9月7日便回到了西安。隐瞒着家人,郑方建选择了三战,他说:“我觉得哪怕这次还是没有考上,大不了再去找工作。如果告诉了家人我选择三战,可能会让家人白白承担一份期待。”

再次备考,郑方建改选了电影创作专业。开始了出租屋和自习室两点一线的生活,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次他复习时更加收心敛性,跟着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只不过偶尔接到家人的电话时,郑方建要从自习室跑到阳台,将雪白的墙面对着镜头以示自己正在上班。

备考中途,需要返回户籍地办理相关手续,郑方建便以“领导宠妻生日远飞巴厘岛度假,所以我们也有幸放假”的谎话搪塞家人。

有时候,郑方建会望着眼前堆积成山的习题和背诵内容发呆,可除了逼自己捡起笔、张开口外别无他法。郑方建说:“很多时候,我们能抵过日夜苦读的劳累,却抵不过心态的一朝动摇。”又一次备考,压力侵蚀着郑方建的决心。

备考后期,高强度的学习生活让一些日常琐事也陡然生趣,每天夹在复习中的吃饭睡觉便是放松的最佳时间。从F楼5楼眺望下课的人潮、传来欢呼声的足球场,在广播台听到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都会令郑方建暗喜几分。

光阴流转,再赴考场又是“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这一次郑方建取得了368分的初试成绩,结合往年的分数线,这个分数尚存生机。正在他惴惴不安时,录取分数线公布,复试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他的名字。

准备复试时,郑方建听从了学长的建议,每天刷热门电影,浏览专业影评与期刊,提高自己的写作速度,保持着一天一篇影评的训练。

复试当天,郑方建提着一手袋的作品集与剧本走进了中传410考室,郑方建身后,阳光铺满了整条走廊。

而后录取名单正式公布,郑方建总成绩因为复试时自信地侃侃而谈一跃升至前三,成功被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创作专业录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会坐在这个楼梯口,很少缺席。

椅子是自己带的,两本专业课、一两只笔,一个水杯。

只要避开了中晚餐两个时间段,这里就成了很多人的“战壕”

不是我有意夸大某种悲壮的情绪,只要你真正亲临身处时,

你就会知道,这种比喻毫不夸张。

-选自皮三年《你迟到的很多年》

郑方建说:“备考需要怎样去努力无需多言,我想给大家的建议一是身体健康最重要,只要保证学习时的效率,大肆熬夜并不可取。二是不用制定过于严苛的时间表,过于紧凑的时间表往往使人焦虑,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规划即可。三是目标明确,专业课要好好复习,英语政治也不能松懈。”

回首几年的备考经历,郑方建说道:“我很感谢母校这个大家庭,特别是我的老师们,比如李娜老师,她授课认真且易于理解,一些不懂得基础知识向老师提问,李娜老师都会耐心解答。大一在李娜老师的课堂里我吸收和理解了很多新鲜知识。后来李娜老师也对我的很多作品提供了很多专业的建议。

为了中传准备了三年,接下来还有三年的研究生时光。三年对郑方建来说,意义非凡。他说道:“我觉得三这个数字很有意义,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以调皮的心态去对待。”也许这就是“皮三年”的意义所在。

来源:陕西科技大学 图片来自于本人 编辑:潘彧 责任编辑:宇文翔观微工作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考研故事:失败?再来!他连续考研3次 终于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江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

江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

神器,新媒体,新媒体艺术,艺术,天天红,抢红包,收红包,发红包,作品,创作,媒体,技术,重庆,发展,江苏,红包,艺术家,内容,形式,视觉,影响,设计,空间,分析,新疆,观众,中国,研究,云南,关系

2017-01-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考题节选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考题节选

这个故事,小丽,小强,老师,父亲,小梅,李斌,成绩,故事,回家,好学生,事情,同学,调皮捣蛋,钱包,到底是怎么回事,放学后,吴老,张晓梅,张小强,在路上,好朋友,铃响,人眼,人性,全班,公共汽车,原因,女生,外语课

2020-08-29 #经典故事

考研故事分享:从长江大学跨专业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一定要自信!

考研故事分享:从长江大学跨专业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一定要自信!

阶段,专业,时候,行业,个阶段,基础,政治,状态,目标,英语,跨专业,建议,方向,李洋,你已经,因为是,不一样,理想,专业课,人生,体系,做题,思想,单词,学校,想法,所处,措施,文科,方面

2009-08-02 #小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考题节选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考题节选

这个故事,小丽,小强,老师,小梅,李斌,同学,成绩,故事,父亲,回家,好学生,事情,冲刺班,艺术院校,调皮捣蛋,资料,钱包,到底是怎么回事,放学后,吴老,张晓梅,张小强,在路上,培训中心,好朋友,铃响,主题,人眼,人性

2020-05-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2013级动画学院毕设展

中国传媒大学2013级动画学院毕设展

武术,小狼,狼来了,高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动物,主角,任务,亲情,大师,友情,师徒,武功,中产,为载体,成长过程,超凡脱俗,碰上了

2008-10-18 #故事大全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练习题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练习题

这个故事,小丽,小强,老师,父亲,小梅,李斌,讲故事,成绩,故事,回家,好学生,事情,同学,调皮捣蛋,钱包,到底是怎么回事,放学后,吴老,张晓梅,张小强,中国传媒大学,在路上,好朋友,考题,人眼,人性,全班,公共汽车,原因

2020-08-22 #经典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练习题

中国传媒大学编讲故事练习题

这个故事,小丽,小强,老师,父亲,小梅,李斌,讲故事,成绩,故事,回家,好学生,事情,同学,调皮捣蛋,钱包,到底是怎么回事,放学后,吴老,张晓梅,张小强,中国传媒大学,在路上,好朋友,考题,人眼,人性,全班,公共汽车,原因

2020-08-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微博成为疫情信息中枢

中国传媒大学:微博成为疫情信息中枢

疫情,微博,医生,用户,患者,肺炎,信息,媒体,渠道,谣言,平台,医疗,民众,疫情信息,中国传媒大学,来源,一线,专区,公众,声音,研究院,群体,新媒体,信息传播,医患关系,媒体融合,报告指出,社交媒体,新基,医护人员

2009-06-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