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赤壁之战谈起 浅论中国古代疫情对战争的影响

时间:2018-10-18

赤壁之战兵败,终止了曹操南下的步伐,直接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提示:本文共有 35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前言: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赤壁之战兵败,终止了曹操南下的步伐,直接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这样评价赤壁之战:

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

在裴松之看来,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会失败,并非曹操失算,而是因为“疾疫大兴”。

赤壁之战中,曹操之所以会兵败,真的是因为疾疫吗?

一、瘟疫在赤壁之战中所起的作用

关于赤壁之战的败因,大多数人把它归咎于曹操的“用兵失误”。

曹操舍弃北方骑兵的优势,想通过战船来攻打孙刘联军。恰恰北方士兵大多不习水战,曹操不得不用铁索将船只连在一起,给周瑜火攻提供了便利。

当然,除了“曹操用兵失误”的说法外,还有其他声音,例如唐朝大诗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感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把曹操兵败的原因归为周瑜运气好,在冬天还能遇到东南风。不过,赤壁中的“东南风”应该是基于古代人民长期对气象的探究而来的,如果说纯属运气,实际上并不公允。

随着后世的《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和评书、戏曲等在民间流传,也有很多人认为赤壁之战联军之所以能取胜,得益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过这种说法有太多的演义色彩,和史料并不相符。

实际上,曹操之所以会在赤壁落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疾疫。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什么是“疾疫”,在古代,《说文解字》中并没有“瘟”字,这个字是后来诞生的,“疾疫”指的是瘟疫。

也就是说,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士兵人数众多,但到达南方时,已经有疾病和瘟疫发生。瘟疫在士兵中蔓延,对曹军的战斗力影响很大。

疫病的事情,《资治通鉴》并非孤证,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也明确说: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只是,《资治通鉴》说的是“已有疾疫”,《三国志》却记载“於是大疫”,后者比前者所描述疫情更加严重。直接造成“吏士多死者”,对曹军非常不利,最终退兵。

关于赤壁之战中的“疾疫”到底是何种瘟疫?李友松在《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中认为这种瘟疫是古代的急性血吸虫病。

至于曹军所感染的疾疫到底是不是急性血吸虫病,本文不做探究,但通过上述论述,可以肯定的是:赤壁之战中曹军的确爆发了瘟疫,疫情摧毁曹操的大部分战力,让曹军在战场和心理上都不占优势,最终,疫情直接影响了赤壁之战的结局。

在中国古代,除了赤壁之战,是否也有其他战争受到疫情的影响呢?

二、古代的瘟疫和战争

在赤壁之战发生的当年(公元208年),史书关于瘟疫还有3次记载,具体记载如下表:

这三次瘟疫或许有一定的关联性,它们直接影响了赤壁之战、合肥之战、荆州之战的结局。

瘟疫是古代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有很多疫情和战争记录在一起,以隋朝为例,根据文献记载,隋朝国祚共38年,就发生了8次大规模瘟疫,有伤寒、疟疾等。这些疫情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淮河流域也有之。经笔者精心整理,这8次瘟疫主要记载如下表:

通过上述图表 ,根据史书的有限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隋朝38年国祚里,至少发生8次瘟疫,平均每4.75年一次。这不仅告诉我们,古代疫情爆发率高,而且,在序号2、4、5、6、7的记载中,都和战争有关联。

在世界范围内,也有许多战争受到疫情的影响。例如,11世纪到13世纪期间,罗马教皇十字军东征,因为军内天花疫情爆发,导致十字军几乎覆灭。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西班牙流感病毒在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中肆虐,疫情的存在,加速了“一战”结束的步伐。

下面,我们就来浅论古代疫情对战争的直接影响。

三、疫情发生的时间和战争的关系

古代很多战争都遇到了疫情,也有很多疫情是由于战争的人员流动才大肆传播的。总结下来,根据疫情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情况。即(一)疫情发生在战争前期,(二)疫情发生在战争中后期,这两种情况对战争的影响截然不同,下面来分开论述。

(一)疫情发生在战争前期。

在工业革命之前,每逢战争,士兵、兵器、物资的转移全靠人力和畜力。战争开始前,士兵们既要急行军,又要参与转移物资,这就会导致士兵疲劳过度,机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古代军中卫生条件低下,这就给瘟疫传播提供了温床。若疫情这个时候爆发,对战争的直接影响就是——延缓甚至阻止战争。

上文提到隋朝开皇十八年的一次瘟疫,《隋书·高帝纪》记载:

已巳,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九月已丑,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汉王杨谅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五子,公元598年二月,隋文帝派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二人率军30万讨伐高丽,到了六月,隋朝大军在强渡辽水时遇到疫病,九月返回洛阳,军中士兵因疫病而死者十有八九,伤亡率达到80%—90%。讨伐高丽之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被疫情阻止。

另外,上文也提到隋朝大业八年,隋炀帝杨广派遣张镇出兵攻打琉球,《文登市志》记载:

击流求蒙犯瘴疠,馁疾而死者十之八九。文登病疫流行,人多死亡。

隋朝大军遇到了瘴疠,病死者甚多,直接导致讨伐未果。

可见,如果疫情过发生战争前期,当时战争还没打响,就因为疫情原因大面积非战斗减员,导致无力为战。所以,不得不停止或延缓战争。

(二)疫情发生在战争中后期。

若疫情发生在战争的中后期,其影响是——促使战争提前结束。

赤壁之战就属于疫情发生在战争的中后期,曹操为了起兵南下,从公元208年的年初就开始着手准备,不仅训练水兵,还派张辽、于禁等人在许都以南提前驻军,到了七月,正式挥兵南下。可当两军在长江两岸对阵时,曹军疫情大面积爆发,在这种情况下,疫情加速了战争结束的步伐。

再举一例,公元422年冬天,北魏和刘宋之间在虎牢关大战,北魏在兵力众多,从十月开始进攻,到十二月已经包围了虎牢关。刘宋王朝的守将毛德祖防守失利,只剩下1000多兵力。因为一部分魏军绕过虎牢关直扑洛阳,刘裕的儿子、刘宋少主刘义符自顾不暇,没能派援军增援毛德祖,导致毛德祖率千余人死守虎牢关。《资治通鉴》云:

合击德祖,大破之,亡甲士千余人,复婴城自守。

北魏大军不断征战,战线很长,将士们疲惫不堪,再加上天气炎热,卫生条件极差,导致魏军遭到了瘟疫的侵袭。“时天暑,魏军多疫”。

瘟疫来袭,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对于北魏来说,他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退兵休养;第二,趁疫情没有全部爆发,加速进攻,尽快结束战争。最终,他们选择了第二种。《资治通鉴》云:

城中人马渴乏,被创者不复出血。重以饥疫,魏仍急攻之,己未,城陷。

因为疫情爆发,战事不能再拖,如果拖下,去感染人数上升,战斗力被削弱得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北魏军队发动了最急迫、最猛烈的进攻,最终攻破虎牢关。

所以,当瘟疫发生在战争的中后期时,有促使战争提前结束的影响。

四、疫情在战争中的应用

当战争遇到了疫情,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对战争会造成不同的影响。除了上述所说外,和战争还有一些其他的关联。

(一)利用疫情,扭转劣势局面。

本文提到的赤壁之战,实际上就属于此例。孙刘联军的兵力本不比曹军,但因为曹军疫情爆发,兵力减员、军心不稳。孙刘联军因此扭转了局面。

公元542年,梁武帝萧衍命卢子雄、孙囧二人讨伐交州叛军首领李贲,本来梁朝占据兵力优势,但刚到交州地界上,就遇到了瘟疫,结果被叛军击溃。

赤壁之战和梁朝征讨交州的例子都说明,在两军对垒时,因为受疫情的突然影响,本来弱势的一方面很可能抓住机会反败为胜。

(二)疫情成为战争武器。

既然疫情能够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这种因素被逐渐重视,后来发展为利用瘟疫为武器,来攻击对方,以达到让对方快速减员的目的。在中国古代有记载:

闻汉军来,使巫埋牛羊,于汉军所出诸道即水源上,以阻汉军。

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长期为战,匈奴为了对付汉朝军队,把感染瘟疫的牛羊放在汉朝军队所需的水源上,目的是为了让汉军感染瘟疫。这简直是古代的“生化武器”。

可见,在战争史的逐渐发展中,瘟疫已经成为古代战争中的武器。这种思维,在近代的生化战争中已有体现。

事实上,疫情对战争的影响远不止上述这些,例如,因为疫情的爆发,导致大量非战争人员死亡,对战争双方的兵员补给和粮草补充造成很大影响,也对双方军队的医疗队伍造成很大的压力。若疫情短时间内不可控,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导致双方的百姓受苦。

五、总结

战争是军队和军队之间的战争,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与其说疫情对战争有很大影响,不如是疫情对人类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让更多读者了解疫情对战争以及对战争之外的人类影响。

随着当代医疗水平的发展,疫情不仅仅对战争影响巨大,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方面都产生影响。人类要想战胜疫情,必须要了解古代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和威胁,这样我们才能团结一致、研究疫情,抗击疫情,远离疫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赤壁之战谈起 浅论中国古代疫情对战争的影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对三国格局有什么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对三国格局有什么影响?

曹操,袁绍,官渡之战,刘备,曹军,赤壁之战,孙刘,影响,统一,诸葛亮,南下,以少胜多,基础,冀州,战役,操军,孙权,袁军,鲁肃,三国鼎立,兵力,势力,实力,情况,背景,赤壁,奠定了,若无,公孙瓒,力来

2007-10-13 #长篇故事

还原赤壁之战的真相和历史影响

还原赤壁之战的真相和历史影响

曹操,荆州,孙权,赤壁之战,刘备,战役,周瑜,三国志,战船,刘琦,夏口,诸葛亮,刘表,刘琮,曹军,兵力,南下,罗贯中,江东,规模,统一,三国演义,兵马,以少胜多,局面,战争,格局,水战,江陵,结果

2012-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赤壁之战的地点 规模和作用 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赤壁之战的地点 规模和作用 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曹操,统一,刘备,赤壁之战,孙权,曹军,赤壁,刘联军,发展,公元,江陵,荆州,兵力,诸葛亮,历史,势力,江东,南下,乌桓,刘表,刘琮,刘琦,白寿彝,范文澜,袁绍,郭沫若,鲁肃,三国鼎立,力量,局面

2007-09-06 #长篇故事

“影响”了赤壁之战的三国丽人 二乔之美不愧为国色天香

“影响”了赤壁之战的三国丽人 二乔之美不愧为国色天香

二乔,周瑜,孙策,小乔,美人,袁术,赤壁之战,曹操,这两位,女儿,战乱,诸葛亮,江东二乔,国色天香,历史,公元,后世,妻子,时候,庐江,战死沙场,江南,美名,不可方物,另一个,刘抗曹,孙权,曹军,杜牧,来提

2008-03-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影响丝毫不输给赤壁之战 三国时这场不被人熟知的战役 被低估了

影响丝毫不输给赤壁之战 三国时这场不被人熟知的战役 被低估了

曹休,孙权,曹氏,刘备,周鲂,战役,影响,石亭之战,司马懿,曹丕,陆逊,品生活,政权,献帝,魏国,贾逵,诸葛先生,历史,主公,借口,后世,地盘,天下,宗室,局势,机会,江东,皇帝,荆州,蜀汉

2010-08-25 #故事阅读

比想象的更重要:赤壁之战不仅是场战争 甚至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

比想象的更重要:赤壁之战不仅是场战争 甚至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

曹操,孙权,鲁肃,统一,刘备,这一战,全国,不甘心,周瑜,孙刘,诸葛,魏蜀吴,比你,赤壁之战,史事,关键,三国演义,众人,人物,元气大伤,假设,兵力,再加,军事,原因,历史,天下,后果,大志,官儿

2012-12-01 #故事会

长安雅士浅论宋元话本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长安雅士浅论宋元话本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话本,故事,小说,讲史,白话小说,我国,艺术,词话,影响,底本,传奇,佛寺,佛经,内容,短篇小说,艺人,诗话,题材,创作,薛山,世俗,作用,作品,公案,山堂,庐山,平话,形式,文人,文字

2020-01-30 #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原文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原文相关文章

曹操,孙权,周瑜,赤壁之战,黄盖,战争,刘备,以少胜多,赤壁,联军,三国演义,历史,大破,刘表,孙刘,蒋干,诸葛亮,三国鼎立,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东风,军队,基础,天下人,战役,江东,荆州,于建安,曹军,影响

2020-09-0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