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高三寒假写作指导:87岁老人的捐款该不该收

时间:2018-11-03

2月10日,重庆市万盛区万盛街道万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87岁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毕生的积蓄20万元

提示:本文共有 61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月10日,重庆市万盛区万盛街道万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87岁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毕生的积蓄20万元。老人说,这笔钱她已经攒了30多年,现在是发挥这笔钱价值的时候了。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贴补家用。她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老人的儿子说:“我母亲是个热心肠,她为疫情防控捐款,我们也大力支持。”老人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

(《人民日报》蒋云龙2月10日)

有网友觉得,老人生活拮据,便民机构工作人员不应该收这笔款;但有人觉得,道义的价值,在老人心中远超金钱,应尊重老人意愿。在你看来,便民机构该不该收这笔款?请选择恰当的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一、关于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是“有网友觉得,老人生活拮据,便民机构工作人员不应该收这笔款;但有人觉得,道义的价值,在老人心中远超金钱,应尊重老人意愿。在你看来,便民机构该不该收这笔款?请选择恰当的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所以写作的立意角度已经圈定了“便民机构该不该收这笔款?”,答案只有两个,“该收”或“不该收”。可见若了解了这类材料作文的特点,审题是没有难度的。难度在于如何写。

二、关于写作:这类作文从要求而言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从材料本身而言又属于新闻评论,即常说的时评作文。时评作文有别于由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可以超越材料本身就话题写作即可,而这类时评作文必须紧扣新闻事件本身而论,也就是就事论事型。如果选择该收这笔捐款,要说明应该的理由。视角重点放在捐助者本身的立场上,侧重尊重一颗闪闪发光的善心,从助人为乐、得道者多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方面来倡导危困间勇于奉献乐于帮助,以引领正能量和乐观向上、向善、向美的思想,影响甚而改变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若选择不该接收老人捐款,则要说明充分的站得住脚的理由,更要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很好地“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辩证而谈,但对于写作而言,还是站在一个角度而言观点明确、中心突出、态度鲜明,辩证的角度学生不易把握分寸和火候,容易出现中心不突出的问题,导致阅卷老师不明所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就完不成出题者留下的任务。

三、参考立意:

1岂能拒绝一颗大爱之心?

2.收下捐款回报善意。

3.留下善款,尊重善意。

4.接收吧,这是一份深厚的情。

5.理性选择,委婉拒绝。

6.暂时收下,恒久关注。

范文:

不要再收老人的捐款了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各种隐藏的问题,比如红十字会的捐款效率、比如城市的治理能力等等。如今,疫情面前,老年人的捐款问题再次引发思考。材料中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却勇于乐于捐献,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而关于“老人捐款”的报道,在疫情中比比皆是。

面对现状,包括高晓松在内的很多人都呼吁,“不要再收老人捐款了。 ”高晓松表示,建议这些老人尤其是贫苦老人的捐款,能婉拒尽量婉拒,实在盛情难却,可以考虑放进一种可撤销信托基金里,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可以撤回,以备万一老无所依。不要像我们这种飞蛾扑火式的捐款,转眼成灰。以这些老人的年龄,基本上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我们愧对他们,谢谢他们。

事实上,这样的呼吁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灾难面前,捐赠是为了减少“困难”, 而不是为了用“困”救“困”,把困难从此处转向彼处。就像拿了12年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曾在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表示,应该建立多向富人征税的体制,来帮助世界上的穷人摆脱贫困。“向富人多征税,用来构建更强大的保障系统,帮助贫困人群。”另一个例子是, 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决定一律从工资中扣除5000元日币支援中国。在慈善的捐款选择中,优先选择“能力者”的捐款,继而再考虑老人的积蓄。

老人,尤其是独居和生活拮据的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哪怕现在身体康健,但仍旧会在未来大概率很高地面对疾病困扰,那时所需的费用难以估量。现在捐掉可能的“救命钱”,风险不小。另一方面,老人接受信息时存在天生的沟壑,媒体的过度宣传引导,很容易对他们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做出“掏空积蓄般的善意举动。

同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疫情面前,慈善捐款是一种大爱的体现,但却不是救助的全部力量。其宣扬和激励意义,远远大于金钱上的意义。相反,另一方面需要的是,慈善捐款的去向问题,爱心是否被耽误和浪费,款项是否物尽其用,是否真的“告急”和“短缺”,是否真的仍旧需要老人们的“倾家荡产”才可度过难关。

当然,尽管如此,我们仍旧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一个老人想要在大难面前付出爱的心。但是,在制度层面,慈善机构能否对高龄增者或弱势群体设置捐款上限,或者对其民事行为能力,征求子女意见后再接受。对老人进行必要保护,同时也充分发挥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关心灾难中的人,也要关怀每一个社会中的人。

想尽办法处理好这样的事情,别再接受弱势群体的捐款了。当然,拒绝的前提是不伤老人的心,可以按制度暂时接收,过后用另外的方式补偿,比如在老人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及时相助,该出力出力该出资出资。不妨借鉴献血的方法,可以在义务献血者自己或者亲属需要输血救助时获得无偿救助的一些权利。

行文结构:

本文首先拟一个论点式标题“不要再收老人的捐款了”,明确态度,符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开篇联系现实和所给材料,并顺势引出高晓松的建议,借助名人名言亮出立场观点,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整篇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作,符合认知逻辑,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全面深刻。盖茨和日本慈善捐款的事例提供了正面借鉴,站在老人的角度客观说明捐款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从媒体的角度指出宣传方面存在的负面效果和问题。结尾两段回到任务本身,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四、可用素材:

1. 这场抗疫之战,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为了给疫区人民信心和保障,很多团体和个人都纷纷捐款捐物,其中有大公司、大集团,有外国友人、公益组织,有明星有企业家,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浙江杭州69岁的戚宝兴师傅,是下城区的一位环卫工人。看到疫情来势汹汹,戚师傅二话不说,就把自己攒的十万元全部捐出,捐完钱后,银行卡余额只剩下了十七块三毛八分钱。他退休已经8年了,之前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还拿过全国的五一劳动奖章。在采访记者面前,戚师傅只是呵呵地笑着,说自己“做事我是不怕,没有事干我就很内疚。现在只要有人需要,打电话来,我就帮他们干。”戚师傅正说着话,有居民突然打电话给他,原来是家里厕所堵了,而三替和维修部都说正月十五才能上班维修,实在没办法,只好打电话找戚师傅。戚师傅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带着工具就离开去帮忙了。戚师傅的儿子说父亲一直乐于助人,义务修下水是很平常的事情。不仅如此,他退休后开了一个公益中心,自己花钱租场地,每个月还要拿出一大半的退休金维持运转,现在公益中心已经有超过100名志愿者了。现在国家有困难,他想到父亲会捐,没想到居然把积蓄全捐了。他被爸爸的做法和精神感染,自己也筹了三万多块款额,全部买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器材,捐到了抗灾第一线。有的老人,不仅爱自己儿女,更心疼全体医护人员。

2.辽宁沈阳,有一位崩了50年爆米花的老人,叫陈淑兰。她除了卖爆米花,平时还经常会捡捡破烂,这么多年以来,攒了2万5千元。她的儿女都是医生,从疫情开始就非常忙碌,有时候也会和她说说医院的情况,缺物资、缺钱。老人一听,就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2万5千元拿了出来,购买了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捐给医院。她说自己是农村来的,都是穷苦出身,现在儿女们生活都很好,她拿着钱没什么用,捐了的话“一点也没觉得舍不得”。越是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这些人的无私奉献就越显得感动。

江苏江阴,73岁的徐阿婆放声大哭。她平日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捡垃圾,这么多年攒了9000元,她听说武汉有难,就去村委会联系捐款,但是工作人员觉得她过得太辛苦,挣钱太难,就婉拒了,徐阿婆急得捂脸大哭。安徽阜南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叫李广权。他其实刚刚脱贫,但是在广播里听说武汉疫情,想到自己有了一点点能力,就马上捐了1000元,他说国家对他帮助很多,就算是一点点贡献,他也想回报社会。陕西铜川,吕桂芬捐了出自己的1000元。这位奶奶是个老工商业者,在1956年公私合营时就捐出了家里的店,这些年一直靠摆摊为生,租住在农村小屋里。 捐款时,她只有一个戴了很久的棉质口罩。总有一些人在做着看似微小,但其实很伟大的举动,最近这些日子,我们常常能看到这些令人动容的新闻。

3.王尔德有句名言:“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这句话有个很优雅的翻译,叫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这些捐款者,都是这样的人。无论他们自己身在哪里,做着什么工作,有没有足够的保障,都在自己认为该出手的关口,做出了最最高尚的奉献。什么叫众志成城?什么是八方支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精神才不至于崩塌,我们的灵魂才不会腐烂。但我们在歌颂伟大崇高的时候,体味到了更多的,却是他们背后难以言说的辛酸。这些七旬、八旬老人,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甚至有刚刚脱贫的贫困户。他们的生活没有确切保障,没有五险一金,甚至有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家。虽然说着这些钱“没关系,是应该的”,但这些老人捐出的善款,往往是攒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积蓄。如果不捐款,这笔钱本来可能是几个月的房租,甚至是几年的伙食费,甚至后半生的养老金!

因此,高晓松今天在微博里呼吁:“不要再收贫苦老人的捐款了。”他还提出了一些办法,能婉拒就婉拒,实在盛情难却,可以把他们的捐款放在可撤销信托基金里,防止这些人老无所依。是的,这些捐了钱、化身“伟大”、“感人”的老人不是符号,他们自己的生活还要继续。捐款后,他们依然要回到出租的小屋,继续每天摆小摊、捡垃圾、在寒冷的天气里等待买爆米花的人。但这几个月,大家都闭门不出、万物萧条生意门可罗雀,他们的生活能不能更好?还有,这种令没有余力的人榨干自己最后一滴血的捐款,这样会不会太沉重、太悲哀?垂垂老人飞蛾扑火式的捐款,这个世界不需要,也不该要、不能要。相反,我们需要真正能付出的人付出,有余力的人尽力,需要公益组织更公开透明的流程,需要各部门更合理地调拨人力物力,需要在其位的人,更好地谋其职。上一辈的接力棒是时候该传递了,按义务和能力承担责任,国家才会更好,难关才会度过,不是吗?爷爷奶奶,你们做的够多了,真的辛苦了,真的很感谢。爱心和关切我们都心领,但是钱还是留给你们自己才更好。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年龄大了,收入也不多,但是遇到大灾大难,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4.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很多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69岁的退休环卫工捐完10万,卡内只剩13.78元。68岁的环卫工人,年收入10512元, 捐款10071元是他5年的积蓄。捡垃圾为生的老人, 捐款1万元。月薪1000元的环卫工大爷, 捐款5千元。退休工人说自己够吃够用就好,再难也要支持, 捐款50万元。他们是平凡的老百姓,却心系国家、倾囊相助1月27日,湖州一位83岁的拾荒老人,为武汉抗击疫情捐款1万元。这位老人在捐款的时候还再三强调说:“你一定要写名字,就写知恩者,一个知恩者”。

据所在社区的党委书记说,这位拾荒老人和老伴两个人都是大学生,小时候那会儿家里穷,上不起学,受到党的恩惠才得以免费上学,捐款就是想报答当年被照顾读书的恩情。瘫痪在床的老伴听说1万块捐出去之后,很开心,精神面貌也很好。其实老人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拾荒,老伴还瘫痪在床...老人的这1万块捐出去之后,湖州很多网友看到后,表示心里不好受,于是众筹了1万块,还给了这位“知恩者”。老人收到这1万块后送到社区,还是打算捐出,这次社区没有接受。最后,老人又辗转到银行,把这1万块捐到了湖州市吴兴区的红十字账户。

5. “我们现在真的需要这些底层小人物的牺牲吗?”有人提出质疑说,当前全国抗疫缺的不是钱,而是医疗物资。这些老人的捐赠对抗疫的帮助微乎其微,然而他们却牺牲了自己此前几年几十年的辛勤成果,以及以后的养老生活保障,这种牺牲并不值得。学者:收款机构应尽到告知义务,部分“冲动型”捐赠可退还不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告诉记者,让慈善机构拒收老人捐款不妥,“捐赠是权利,是自愿的,老人也有权利捐款,而且慈善组织和工作人员也没有‘拒绝义务’”。

不过,他认为慈善组织等收款机构在接受捐赠时,应尽到告知的义务,尤其是当老年人等一些特殊的群体进行大额捐赠之时。在接受捐赠时,慈善机构应如何鉴别捐赠人的能力?马剑银认为,一方面这需要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眼力劲”,也就是工作人员相应的能力与意识;同时,此次疫情期间许多老年人的捐赠都可以算是大额捐款了,而对于大额捐款,慈善组织应该专门有人对捐赠人进行“管理”,要有信息了解的相应渠道,有定期反馈等一系列的制度。马剑银认为,有的老年人激情型、冲动型的捐赠,事后可能会严重影响其个人生活。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要求,慈善机构是可以退回相应善款的。

【点睛】

(一)时评写作四要求:

1.选取恰当的当下新闻(话题鲜) 2.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观点辣)3.搜集典型有力的论据(论据杂) 4.运用严密有趣的语言(语言趣)

“时评类”文章应尽量体现“五味”:

(1)鲜味。讲究时效性,细心触摸社会的潮流,寻找新颖的题材。

(2)杂味。以事实说话,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材料可以信手拈来。

(3)辣味。思想深刻,讴歌时让读者喜,抨击时让读者怒,具有立场鲜明的战斗性。

(4)趣味。语言议论机智、幽默风趣、寓庄于谐,选择让读者感兴趣的题材。

(5)诗味。语言简短铿锵而又含义深刻,富于哲理,让读者读罢掩卷而长思

(二)审题立意

1、时事新闻类材料,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2、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另立炉灶,否则就会出现离题或偏题问题;

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中考、高考写作:绽放芳华

宿老师教作文:给《红楼梦》人物画像

宿老师教作文: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的偶像走进作文

高三寒假语文复习:埋头苦读,提升涵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三寒假写作指导:87岁老人的捐款该不该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特级教师告诉你:高三寒假这样过!

特级教师告诉你:高三寒假这样过!

时间,老师,试卷,新闻,满分,计划,作业,同学,成绩,学科,学校,方法,高三,能力,课程表,考试,调整,可适当,弯道超车,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得比,和家,和美,本和,比你,滚石,同学们,一线,下学期

2008-03-23 #长篇故事

商城高中寒假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

商城高中寒假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

孩子,家长,朋友们,让孩子,备考,高三,孩子们,春节快乐,学校,内心,子女,总想,时间,父母,计划,学习时间,小长假,帮助孩子,日子里,给孩子,吴昌,杨远,王艳,须静,不一样,同学会,领导小组,光山,亲人,亲情

2017-08-29 #小故事

高三生在寒假期间怎么提升英语听说成绩

高三生在寒假期间怎么提升英语听说成绩

建议,录音,训练,a.,b.,答案,词汇,学生,疑问句,老师,计算机,高分,信息,原文,句子,成绩,技巧,故事,考纲,能力,角色扮演,错漏,考试,二维码,习惯,中文,主体,工具,作业,分数

2020-08-16 #故事阅读

@武汉·接龙⑧|漫长的寒假:高三这场战役被疫情拖住了

@武汉·接龙⑧|漫长的寒假:高三这场战役被疫情拖住了

学校,口罩,疫情,武汉,贺文,儿子,学生,老师,新闻,肺炎,高三,武大,同学,时间,化名,情况,问题,竞赛,书本,下课时,买菜,作业,做题,全国,图片,地方,备考,屏幕,家庭,工夫

2008-04-14 #经典故事

高三语文寒假复习之语言运用题:选择题组+压缩+仿写+图文

高三语文寒假复习之语言运用题:选择题组+压缩+仿写+图文

A.,B.,C.,D.,句子,内容,工匠,中国,群众体育,人们,体育,修辞,关系,句式,答案,精神,胜利,参与性,大众,奥林匹克运动,本题,能力,运动,重要的是,分析,例句,口号,文字,标志,语言

2013-11-26 #短篇故事

疫情中奔跑!济南高三学子在“超长寒假”中告白父母 用感恩战“疫”

疫情中奔跑!济南高三学子在“超长寒假”中告白父母 用感恩战“疫”

高三,父母,山师附中,肺炎,老师,闪电,同学们,疫情,责任感,活动,大比拼,美味大餐,养育之恩,张永华,张永,师利,王树,莘莘学,上美,向新,油焖大虾,真情告白,统一安排,新闻,劲头,全体学生,充分利用,作息,信心,工作者

2013-01-06 #小故事

高三寒假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科幻共同守望黄金时代

高三寒假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科幻共同守望黄金时代

科幻,产业,中国科幻,刘慈欣,A.,B.,C.,D.,科幻文学,发展,材料,科幻作家,创作,内容,作品,教育,产业发展,科幻作品,后备力量,平台,文本,方面,资源,现实问题,中国,充分发挥,出版界,创造力,想象力,教学

2010-05-09 #故事大全

高三学生寒假中 做好备考的3个技巧 四个月让你打响“逆袭战”

高三学生寒假中 做好备考的3个技巧 四个月让你打响“逆袭战”

知识,分析,时间,高三,身体,应用,新学期,知识点,学生,思路,才能,老师,状态,理想,精力,能力,阶段,问题,锻炼身体,黑马,学习效率,劳逸结合,只有你,放松一下,高水,学校,下身,人生,初中,佳绩

2010-01-3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