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初中化学课程整合的方法 意义和特征

时间:2018-11-08

化学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

提示:本文共有 22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化学学科整合的方法

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教材的整合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化学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即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时刻刻检验、发展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我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化学学科整合的功能在于为国家课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符合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特色说明书”。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也有由专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即教学参考书可以遵循,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只能是学校及教师在落实国家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学校本身的条件和特点,研究所教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内在生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说明书”。这样,教师就不仅仅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二、化学学科整合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课程开发受到社会技术发展和经济变革的巨大挑战,一些局限性与弊端日益呈现出来。一方面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严重滞后,不能反映科技的进步成果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另一方面,国家课程以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构建起来,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似乎就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和工具,是师生接受知识的媒介,不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新与人的

动态发展。课程开发的核心位置是学科专家,许多课程中存在着学校专家与实际执行课程的教师相互脱节,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课程意图不能贯彻等。

这些都给课程整合提供了现实土壤和拓展的空间,它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为尊重学校具体环境以及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存在。可以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从而增加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特长,形成学校特色,培养多元化的社会有用人才,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长。

三、化学学科整合的特征

1.以人为本

站在当今素质教育的高度上看,教育的发展应以人的素质的发展为背景。化学学科整合的目的也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和技能,掌握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而且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国家的生存和进步,通过化学学科整合和实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生产发展的密切联系。

2.一致性

化学学科整合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其自身的根本任务,这与国家课程开发完全相吻合。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原则性要求,其主体是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而课程整合侧重于学校实际,谋求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3.基础性

中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化学教育是一种大众化的基础化学教育,化学学科整合应遵循以基础为准则,不能任意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4.渗透性

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从课程构建模式来说,应以国家课程开发为课程框架,结合学校实际和利用课程资源加以渗透、嵌入,而不是另起炉灶。

5.灵活性

从总体上看,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然而这只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不能也不可能顾及到各校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性;况且,世界之大,千人一面是难以满足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学校要真正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上下功夫,化学学科整合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使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凸显出来。

6.趣味性

在选材与教学手段上,要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参观学习等方法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如在讲环境污染时,可以播放一系列关于环境污染为主题的视频录像使学生深刻地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在讲趣味化学实验时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化学的小魔术录像,然后让学生讨论其原理,分析并进行探究。创设了“趣味实验”,并使趣味实验系列化。如“火系列实验”,如:“火山爆发”、“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等;“水系列实验”,如:“神壶”、“宝瓶”、“净水变色”、“白花变成彩色花”等,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课程整合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完成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处于主体地位。课程整合的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地探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初中化学课程整合的方法 意义和特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方法 意义 特征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方法 意义 特征

课程整合,学科,思想品德,学生,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方法,特点,教材,品德课,思想,过程,教学,教学内容,功能,课程,课堂教学,课堂,专业,原则,品德,学校,实际,态度,我校,本质,理论,目标,结构,课程标准

2019-04-07 #经典故事

幼儿园区域课程故事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整合的相关文章推荐

幼儿园区域课程故事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整合的相关文章推荐

区域,活动,幼儿,课程,目标,活动目标,学科,人们,儿童,技能,教师,儿童发展,我们需要,园一,发展观,主题,作用,兴趣,内容,区别,差异性,导向,界限,幼儿园,情感,态度,教育观,方式,方面,材料

2020-09-20 #经典故事

“耕道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整合

“耕道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整合

文化,学校,学生,课程,活动,课程整合,学科,教学,教育,教师,特色,发展,差距,我校,主题,传统,内容,内涵,实际,方式,生态,知识,践行,老师,能力,教育活动,和发,人生,作物,兴趣

2007-1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组织实施数学活动 让你的课程更加出彩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组织实施数学活动 让你的课程更加出彩

学生,学科,活动,数学,科学,教学,一只手,注射器,测量,内容,单位,教学目标,数学学科,基础,教学资源,本位,知识,经历,结果,我们需要,大约有,教学中,下册,刻度,四声,教学活动,现实,教师,数学课,水滴

2013-10-05 #小故事

关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

关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

学生,轴对称,教师,设计,数学,内容,图案,性质,新课改,方式,美术,背景,课堂,生活中,让学生,教材,文章,现象,图形,图片,小组,现实,能力,过程,培养学生,引导学生,语文教学,有效教学,剪纸,教学

2020-08-12 #故事阅读

浅谈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

浅谈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

民间故事,幼儿,活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儿童,发展,研究,课程,幼儿园,内容,情感,过程,手段,故事,文化,方面,游戏,途径,司马光,价值,情趣,教学活动,民间文化,启迪,情感教育,信仰,工具,意义

2020-05-12 #短篇故事

浅谈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

浅谈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

民间故事,幼儿,艺术教育,教育,活动,艺术,儿童,发展,研究,课程,幼儿园,内容,情感,过程,手段,故事,文化,方面,游戏,途径,司马光,价值,情趣,教学活动,民间文化,启迪,情感教育,信仰,工具,意义

2020-05-12 #长篇故事

浅谈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

浅谈民间故事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研究

民间故事,幼儿,艺术教育,教育,活动,艺术,儿童,发展,研究,课程,幼儿园,内容,情感,过程,手段,故事,文化,方面,游戏,途径,司马光,价值,情趣,教学活动,民间文化,启迪,情感教育,信仰,工具,意义

2020-06-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