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

时间:2018-11-11

的确如是,自五千年前,达罗毗荼人开创了静坐术之后,此法以其自身的魅力,在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被融入了太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传统,而不同领域的人

提示:本文共有 24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禅是什么?方广锠说:“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因为在禅这个词中蕴涵了太多的历史积淀”。的确如是,自五千年前,达罗毗荼人开创了静坐术之后,此法以其自身的魅力,在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被融入了太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传统,而不同领域的人对禅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很难用一句话总结禅是什么?

禅源自从达罗毗荼人开创了静坐术,此后被婆罗门教所吸收而成为其瑜伽禅。在古印度,不管是婆罗门教、耆那教还是其它形形色色的宗教,瑜伽都是一种宗教的修持方法,通过结跏趺坐,澄心调息,使人专注一境,从而达到人神相合、梵我一如之境。佛教创立后,也把瑜伽禅作为重要的修行方法,不过佛教通过无我思想,对其修行方法和思想内容予以改造,使其成为佛教的禅定之学。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定之学渐趋走上了独立化的发展道路,最终使佛教的禅学跃身一变,而形成了禅宗。禅宗随后对中国佛教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故太虚指出,“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禅,六祖慧能,六祖坛经

不唯对佛教,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亦受禅宗之影响,而形成儒教禅、道教禅。禅宗传至日本后,与日本神道教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相融合,而形成了日本禅。近代以来,禅宗又传至欧美,在自信掌握话语权的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禅学热,引起了西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的关注。禅宗亦不断改造自我,积极的融汇西方思想,今已成为西方人重要的精神支柱。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埃姆斯所说,禅宗是当代文化的象征。所以“禅在某种意义上正在超越宗教”,亦成为当代文化的代名词。我的这一看法,虽有佛教徒的自信,但我想学术界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禅宗以其海纳百川之势,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以其包容万法的圆融精神,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积极的变换身姿,融汇不同的思想于其中,从而形成其博大宏广思想体系,所以我说,要用语言来总结概述禅是什么?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柳田圣山指出:“一般地说,笼统地谈禅或瑜伽,可能涉及很多方面,具有很难把本质说清楚的模糊性;特别是涉及禅文化或者思想一类的东西,这种模糊性就更严重”。

六祖坛经,坛经,慧能,禅宗

禅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是闲情诗意的文化情感;对艺术家来说,是创造作品的灵感源泉;对思想家来说是无限超越的形而上学;对士大夫来说,是游任官场的处世妙法,对普通世人来说则是尘世俗事中的心灵鸡汤。然对宗教家来说,禅都是一种修持法门,外道以其作为获得玄妙神通之关键,冥契梵我同一,体悟绝对实在的宇宙本原之最上瑜伽,道教以其追求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之治然本性。在我佛教看来,禅是寂静审虑,即得解脱的无上法门。正如净慧所说:

禅是一种境界,是觉者的生活境界;禅又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禅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禅是一条道路,一条探索开放智慧之路,挣脱桎梏之路,追求解脱之路;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禅是永恒的幸福,真正的快乐。

所以禅有太多的思想意涵,对不同的人来说,禅则显示着不一样的境界。故我的这本《中国禅宗史》将对禅的各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显禅的思想全貌。禅在外人看来是种神秘主义,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令人望而却步,但在禅者看来,禅只是一种简单朴实的平淡生活,是一种超越羁绊,游任万物,而难以言诠的超越意境。

六祖坛经,坛经,慧能,禅宗

佛的三藏十二部都是文字,怎么会与诸佛的妙理无关呢?种种疑问,种种非难,都有他们道理。但禅宗也有禅宗的道理,六祖一开始就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后来又说“自修、自行、自成佛道”,除了劝大家诵读《金刚经》外,的却没有多少关于文字理论的发挥。我们已经在前面谈到,在唐代佛教理论极为繁荣,到处都在讲经,但却忽视了修行的实践。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是为了了生脱死,佛教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修行而达到目的。但许多学佛的人却把理论当作目的,如同现在有的人为了拿到硕士、博士学位而学习,而把最终的目的给忘了,把理论当作一切,而在实际的证悟上毫无所觉。针对这种状况,禅宗才提出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口号。

慧能批评,坐者执定,住心观静,大错特错,是病非禅,于理无益,是障道法。真正的禅定是“外禅内定”,即内之不乱与外之离相冥契合一才是禅定,慧能这里的定即为禅所摄。禅与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禅定之义了。禅是于念无念,于住无住,于相无相,不仅须定,但最终要超越定,而明心见性。

慧能把禅定加以分途,“就是要把这一创造性的禅的范围牢固地树立起来”,给予禅至高的宗教地位,“禅就不再是方士吐纳和达摩面壁式的枯坐,而是还得本心、离一切相的超越意境”。慧能的这一禅定分途,为真正意义上禅宗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意义自也是革命性的。

禅原是定之一种,至慧能这里,禅超越了定,有了更丰富的思想内容,随着南宗禅的成立和发展,禅不在仅仅只是一中静虑的修持,而是囊括整个佛教的修习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意指整个佛教,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禅佛教。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说,这个“我”到底又是什么呢?“说似一物即不中”,正是印证了这境界后从内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一般人“想”得出来的。禅宗内答话,如此干净彻底的也不多见,六祖又问他“还可修证否?”怀让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从禅宗的根本立场上说,这个东西是本来就有的,原用不着修证,若欲修证,就把它当作外面的,不是自具自备的了。

禅,六祖慧能,六祖坛经

从另一角度上说,修证也是需要的,不修行,你又怎么能悟入,怎么能知道这个“"说似一物即不中”的东西呢?但怎么个修法呢?“污染即不得”这样的答话,真是天衣无缝,所以六祖赞许说:“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这里两镜交光,丝丝入扣。

慧能的禅宗即是儒家式的,也是道家式的。儒家式的禅主要表现在禅宗的道德伦理上,慧能通过对传统繁琐禅法的改造,迎合中国人崇尚简易的心理,将禅宗的戒律的儒化,使其适合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从根基上更加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

禅宗,六祖慧能,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信仰,系统,文字,佛法,般若,不生不灭,净土,功德,外道,宗派,大师,尘劳,波罗蜜,见性,邪见,曹溪,居士,力量,信心,佛教,三宝,不立文字,三昧,开悟,志诚

2007-02-12 #经典故事

慧能为什么会是禅宗六祖 读《六祖坛经》背后一定要知道的历史

慧能为什么会是禅宗六祖 读《六祖坛经》背后一定要知道的历史

慧能,佛教,中国,六祖,法师,神会,禅宗,争论,弘忍,故事,安禄山,郭子仪,人群,安史之乱,神秀,衣钵,韶州,传播,发展,唐玄宗,曹溪,时期,不立文字,佛学,僧人,公案,公元,军需,妙语,宗旨

2014-09-14 #短篇故事

坛经谛义:认识六祖慧能的六个视角

坛经谛义:认识六祖慧能的六个视角

慧能,禅宗,人们,法门,见性,中华文化,佛教,传奇,文化,标志,经历,觉悟,六祖,特色,中国禅宗,坛经,境界,外来文化,影响,孔子,达摩,一法,隐姓埋名,中国,一生,代表,代表人,佛门,佛经,土壤

2010-07-19 #故事大全

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慧能,禅宗,佛法,故事,弘忍,内心,图片,彩旗,来源,网络,六祖慧能,在动,感觉,神秀,佛道,曹溪,代表,佛教,坛经,禅学,教义,法会,结果,证道,诗句,风动,大字不识,弟子们,独立思考,一花

2017-03-18 #故事会

禅宗六祖慧能到底悟到了什么

禅宗六祖慧能到底悟到了什么

意识,龙树,自性,生其心,明静,佛教,安住,身体,无所住,中观,慧能,坛经,六祖,佛家,作用,外境,弟子,状态,眼识,这里有,后世,开示,实证,提法,瑜伽,猿猴,环境,眼根,问题,金刚经

2019-05-08 #经典故事

六祖慧能的一部《六祖坛经》 看完是否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六祖慧能的一部《六祖坛经》 看完是否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六祖坛经,六祖,万物,见性,修福,一物,大乘,自性,风动,归依,分享给大家,很有帮助,达摩,六祖慧能,曹溪,心益,可名,吾祖,得福,汝今,法中,王师,若明若,若之智,羊鹿,诸佛,诸法相,佛教,一世,世人

2018-11-01 #长篇故事

中国禅宗六祖 慧能 英国曾把孔子 老子和慧能 称为东方三圣人

中国禅宗六祖 慧能 英国曾把孔子 老子和慧能 称为东方三圣人

惠能,曹溪,弘忍,说法,坛经,广州,韶州,别传,惠明,禅师,黄梅,弘化,武则天,法泉寺,新州,皇室,神会,王维,佛教,大师,大众,宝林寺,岭南,弟子,传说,法门,顿教,金刚经,南宗,印顺法师

2020-06-12 #故事阅读

六祖慧能大师的人生三试:面试入侯选 笔试得衣钵 公试光禅宗

六祖慧能大师的人生三试:面试入侯选 笔试得衣钵 公试光禅宗

卢慧,慧能,法师,笔试,禅宗,弘忍,僧人,境界,迦叶,考试,慧能大师,坛经,最底层,草根,衣钵,俗家,人生,佛教,大师,客户,法会,黄梅,风动,六祖慧能大师,会成为,五祖弘忍大师,公开考试,就这样,很满意,弘忍大师

2016-05-3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