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历代美女图 反观中国人审美观的变迁

时间:2018-11-14

最美通缉犯的出现再一次验证了由美所带来的关注度

提示:本文共有 35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纵然世事如何变迁,“美”始终是不会落伍的,随着最美女教师、最美女交警、最美快递员的诞生,“最美”成为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流行词儿,应用范围也堪称百搭,但凡人格之美、行为之美、灵魂之美,亦或是最直接的皮囊之美,统统都可冠以“最美”。“最美”通缉犯的出现再一次验证了由“美”所带来的关注度。那么,在漫漫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美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与更新呢?

一个“美”字,让多少世人追求与倾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更是文人墨客乐于描绘的对象。对于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历代艺术作品为我们了解古代女性的审美观提供了直观的素材。

上古 原始最美在上古母系氏族的社会,审美标准与外貌无关,只看重生殖能力,这从造型粗壮结实的新石器时代女神像就能反映出来。

新石器时代《陶塑孕妇像》

《陶塑孕妇像》于1982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晚期的祭祀遗址出土,有着“东方维纳斯”的美誉。

夏商周 柔顺最美到了夏商周至先秦时期,社会开始注重女性形象,柔顺、细腻成为女性美的典范。这副《龙凤仕女图》是现存两幅最早的帛画作品之一(另一副为《人物御龙图》),画中主角是一位侧身而立的中年女性,身着凤纹宽袖细腰长袍,发髻清爽的盘于脑后,可以看出对个人形象的重视。

夏商周帛画《龙凤仕女图》

《龙凤仕女图》于1949年2月在湖南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绢本墨绘,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魏晋 仙气最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崇尚玄学、追求超脱,更加关注内在的精神气质。画中的女子主要取材于古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面对这些理想化的女性,画家的审美就有点儿脱离地气。从东晋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诗意创作的《洛神赋图》(宋人摹本)中对洛水女神的描绘——面型椭圆、眉目清秀、体态纤丽淑婉、轻盈修长,即可见典型的魏晋美女骨瘦气清的超凡风姿。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原迹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唐代 丰满最美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代仕女画中的女性在头部的装饰上做足了文章,高高的发髻上插满金钗、发梳和花朵,再配上绯红的脸颊,艳丽的嘴唇,尽显雍容华贵,这一切都展现了唐代妇女对美的狂热追求。

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在形神兼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其一)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其二)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其三)

《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绢本重彩设色,手卷,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五代 健康最美到了政权交替频繁的五代,仕女画即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所变革。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歌伎,虽然形体丰腴却没有唐代宫女的臃懒之态,更具健康的美感。阮郜《阆苑女仙图》中仙女们修长的身材更是打破了唐代仕女丰满肥胖的造型模式,一改唐代即使画仙女,也是胖胖的身材和娇媚的神态。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原迹已佚失,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宋代 真实最美发达的经济带来了文化的昌盛。宋代在仕女画的创作上承袭了唐、五代兴盛之势而又有所创新,尤其是在题材方面,对美的描绘已经开始接地气了。

除宫廷贵族妇女、神话传说中的女子,社会最低层的贫寒女子也开始入选画家笔下的主角,如王居正《纺车图》中的女性,她们与晋代顾恺之、唐代周昉笔下的仕女相比,没有娇美的相貌、华丽的服饰及尊贵的地位,仅是生活中最为普通的农村妇女,艰辛的生活令她们相貌沧桑、容颜憔悴。

画家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她们,赞扬了她们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朴实无华的个性美。

宋王居正《纺车图》

《纺车图》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北宋为了修筑宫殿、寺庙,招来一些从事建筑彩绘和壁画的民间画匠。由于王居正出身劳动人民,深谙民间疾苦,对下层贫苦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所以画面反映的题材意义和人物形象,与宫廷画家及士大夫笔底的“农家乐”形象大异其趣。《纺车图》正是王居正看到妇女纺线情景所创作的一幅农家图。

元代 强壮最美元代仕女画中的女性多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其题材多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寻找。人物造型上继承了盛唐人物自然丰满的遗风,如周朗所绘《杜秋图》中的杜秋,她与周昉《挥扇仕女图》中的人物形象相仿,既圆形脸、丹凤眼、高鼻梁、嘴唇小而丰满,面部没有过多的表情。身材肥硕穿着直筒形长裙,遮住了女性腰身的曲线美。

元周朗《杜秋图》

《杜秋图》又名《排箫仕女图》纸本淡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创作于至元二年岁丙子正月,是作者为杜牧《杜秋娘诗》中人物所作肖像。

明代 端庄最美到了明代,仕女画在文人画家的积极参与下得到极大的发展。除肖像外,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也成为画家乐于创作的女性形象。她们身材婀娜,面容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的文雅恬静之美。

明吴伟《武陵春图》(局部)

《武陵春图》为纸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幅是吴伟晚期白描画中的精品。

明代作为仕女画的艺术成熟阶段,不仅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仕女画家,在表现技法上也丰富多彩,如吴伟的《武陵春图》代表了明代前期白描仕女画的最高水平。《武陵春图》以细匀的淡墨线绘成,画面清雅、秀润,更贴切地表现出女主人的纤弱文静之气。

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代表了淡彩仕女画的最高境界。人物以朱砂白粉为主调的浅彩设色,表现出女神温柔娟秀的美感。

明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

《湘军湘夫人图》是文徵明早期仅存的人物画名作,纸本淡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是根据屈原《楚词·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即湘水女神的形象描绘的。

仇英的《贵妃晓妆图》充分地展示了他工笔重彩仕女画的深厚功底,图中所塑造的杨贵妃及宫女虽然是唐代宫苑仕女,但她们已完全是明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的美女形象。她们修颈、削肩、柳腰与周昉笔下曲眉丰颊、短颈宽胸的宫女有着全然不同的审美意趣。

明仇英《贵妃晓妆图》

《贵妃晓妆图》是仇英《人物故事图册》系列工笔重彩画作之一,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以杨贵妃清晨在华清宫端正楼对镜理髻为中心,反映了贵妃奢华纵乐的生活内容。

清代 娇弱最美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清代的仕女画被抬高到与山水、花鸟平齐的至尊地位。这时期的仕女画在创作上越来越脱离生活,形成一种程式化模式,画作中的女子无论是养尊处优的贵妇、仙女还是巾帼英雄花木兰、梁红玉皆是修颈、削肩、柳腰,长脸、细目、樱唇,一派泪光点点、黯然神伤的小家碧玉韵致。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禁苑种谷》

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孝事周姜》

《历朝贤后故事图》是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创作的一副绢本设色画。

此册共12开,取材于古代贤后顺妃故事,分别为:1.葛覃亲采 2.含饴弄孙 3.教训诸王 4.戒饬宗族 5.禁苑种谷 6.麟趾贻休 7.女中尧舜 8.亲掖銮舆 9.身衣练服 10.孝事周姜 11.约束外家 12.濯龙蚕织。

清冷枚《春闺倦读图》

《春闺倦读图》绢本设色,现藏于天津博物馆。冷枚在清代康熙后期及乾隆初年供职于内府,师从同为宫廷画家的焦秉贞。

这一时期,不论是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还是文人画家改琦、费丹旭等,均以表现女性“倚风娇无力”的仪态为审美追求。这种程式化的“病态美人”之风,直至海派画家任颐等人的出现,才有所改观。

清改琦《元机诗意图》

《元机诗意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的女子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此图设色古雅,衣纹秀劲,玄机倚坐展卷,姿容秀美,含蓄深思。

清费丹旭《出浴图》

费丹旭作为清朝仕女画的典型代表,笔下的美人图其哀怨、委婉、柔情之态尽显。因而《出浴图》虽然画的是身份尊贵的杨玉环,但还是有“小家碧玉”的气质。

清朝到民国,中国美女的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代表人物如名妓赛金花及影星胡蝶等。在崇尚个性和非主流的今天,女性的美丽已无明确标准,只要足够鲜明有特色,就会成为下一个“最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历代美女图 反观中国人审美观的变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看图猜成语:6张图讲解6个成语典故 告诉大家三寸金莲的来由

看图猜成语:6张图讲解6个成语典故 告诉大家三寸金莲的来由

高跟鞋,女性,成语,三寸金莲,审美,匪夷所思,成尖尖,事情,书生,原因,大雁,孕妇,审美观,年代,形状,形式,现实,战争,故事,标题,泰山,裹脚布,男性,畸形,社会,美女,答案,角度,道理,鱼儿

2008-06-30 #故事阅读

端午节话粽子食材的历代变迁

端午节话粽子食材的历代变迁

粽子,屈原,丝线,诗句,九子粽,诗中,楚国,糯米,蛟龙,人们,品种,形状,时期,板栗,民间,礼物,食物,角黍,蜜饯,黍米,五色新丝缠角粽,三闾大夫,于雍州,元稹,元明,叶裹黍,叶包黍,后晾凉,叶里,唐至宋

2013-08-23 #短篇故事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领土版图的变迁 震撼人心!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领土版图的变迁 震撼人心!

领土,中国,各大,土地,大汉,王朝,时期,面积,疆域,疆土,大唐王朝,东至海,刘裕,刘宋,吴为,孙吴,秦始皇,陈四朝,不一样,我国,俄罗斯,三朝,东吴,中亚,云南,加拿大,全盛时期,内蒙,北至,北魏

2011-05-22 #故事会

赵云的美男子形象究竟是从何而来的?赵云的形象变迁

赵云的美男子形象究竟是从何而来的?赵云的形象变迁

赵云,形象,小岩,漫画,三国演义,历史,五虎将,作品,三国志,吞食天地,关羽,周瑜,日本,美男子,罗贯中,马超,黄鹤楼,魏延,二次创作,当阳,争锋,一骑当千,中国,传统,五虎上将,常山,外貌,审美观,故事,游戏

2011-10-22 #故事阅读

越南历代建国皇帝多少中国人后裔 第一大城市还是华人建立

越南历代建国皇帝多少中国人后裔 第一大城市还是华人建立

华人,越南,后裔,南越,乡人,历史,京族,阮朝,西贡,明香,越南人,中国,主体,军人,华族,大地,城市,太祖,朝廷,时期,汉族,民族,汉人,王朝,第一大,丁朝,丁先皇,小越,吴权,后黎朝

2007-02-17 #故事大全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 把自己当做中国人吗?事实到底如何?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 把自己当做中国人吗?事实到底如何?

北魏,华夏,皇帝,金朝,王朝,血统,刘宋,中国人,中国,儒家文化,汉人,少数民族,契丹人,认为自己,朱元璋,三皇五帝,人才,事实,历朝历代,军队,区域,方式,国人,契丹,士大夫,女真人,拓跋氏,文化,日本,时候

2015-04-05 #短篇故事

身为中国人你必须知道的事:长城的长度 故宫的面积 历代的皇帝

身为中国人你必须知道的事:长城的长度 故宫的面积 历代的皇帝

小聪,生活,中国,故宫,长城,长度,面积,中国人,作者,后果自负,历代,本土,消息,皇帝,知识,你必须,未经允许,大家好,大家来,京杭大运河,外国人,文章,推送,海拔,珠穆朗玛峰,编带,长江,黄河,娱乐,可爱的小仙女

2019-01-26 #故事阅读

中国历代皇帝生肖 兔 龙 马排前三 蛇垫底

中国历代皇帝生肖 兔 龙 马排前三 蛇垫底

...一样,属猪,旧历,数据,生肖,属龙,秦始皇,作者,北魏,太祖,中国人,宣统帝,中得,元世祖忽必烈,刘知远,刘裕,北魏孝文帝,司马睿,后唐庄宗,后汉高祖,唐太宗李世民,周圣神,吴大帝孙权,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唐高祖李渊

2009-10-2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