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 裕固族牧业节日

时间:2018-11-20

塔什库尔干地区年降雨量很少,所以牧民们对水是非常热爱的

提示:本文共有 17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乃作者小节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塔吉克族除伊斯兰教的节日之外,最受重视的是“兹吾尔”节,又称引水节。塔什库尔干地区年降雨量很少,所以牧民们对水是非常热爱的。节期在农历每年二月初至三月初之间择日。节日的头一天,各家纷纷打开关闭了一冬的天窗,让阳光照进居室。一个或附近几个村庄的群众,男女老少齐出动,在德高望重者的带领下,到河边去往冰面上撒千土,促使冰河早日解冻融化,好便利灌溉和人畜饮用。

塔吉克族

接着便组织起来去修水渠,每人要带两个很大的白面烤馕,这是一种在烤炉内壁贴烤成的大饼子,边缘厚,中间薄,和有少许盐,沾有葱花和油,很香。当河水流入渠中时,参加破冰修渠引水的人,便自觉地跪在地上,面对水渠,进行祈祷。祈祷毕,孩子们首先撩水嬉闹,成年人也捧水洗手,然后共享大烤馕,预祝五谷丰登,牧畜茁壮,接着便是庆祝节日的各种游艺娱乐活动。

“兹吾尔”节

裕固族源于唐代的回鹘,公元9世纪中叶有一支西迁至河西走廊。今天的裕固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里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的狭长地带,海拔在2000至5000米之间,可利用的草原面积有1. 6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对人口只有1. 23万的裕固族来说,正是发展牧业的好环境。牧畜主要有羊、牛、马和骆驼。牧民对牲畜十分爱护,尤其是对小马驹、小羊羔等幼畜,简直像对孩子似的珍爱。

裕固族

按传统习惯,当小马驹长到一周岁时,开始剪第一次马鬃, 必要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这仅是一部分,鄂温克族只有2.6万人,但却散居于内蒙、新疆、黑龙江三省区)主要从事牧业,有丰富的放牧经验。站在高处脱下帽子便能判断风力的强度;观察天空,能预知暴风雪会不会来临;男孩7岁便可跃马草原;什么季节应该把畜群赶到什么地方去放牧,能使牲畜上膘,如此等等,都了如指掌。

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

“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庆聿收”的节日。农历每年五月二十二日举行。节日里首先是集会祭祀(解放后渐淡),萨满焚香点灯,诵经念咒,祈求神灵消灾祛祸,护佑人畜平安。然后比赛套马,几十名英武强壮的骑手欢呼着扑向数匹烈马。谁先套住烈马,谁是优胜者。当烈马被套住时,骑手们便翻身下马,赤手空拳与烈马搏斗,有的拉马尾,有的握马耳,很快将烈马摔倒在地,拿着工具的牧人们便围上来剪马鬃,修马尾,剪耳记,打马印。与此同时,要挑选出献赠给萨满的马。

鄂温克族

剪耳记(在马的耳朵上剪个记号)时,主人要端一碗牛奶,从马的两耳间沿背部洒到马尾,然后放马回群。给马收拾完之后,开始给羊割势、剪耳记。这时,老人要给外甥、侄儿、女儿各送一只小羊羔,并祝福他们将来拥有更大的羊群。生产活动一结束,主人恭请大伙进屋入席。先献茶,后敬酒。敬酒时以盘子端酒杯,按座位依次而敬。一轮敬完,主人向给羊割势的手艺人献哈达,并宣布自家今年接羔数目,众人向主人表示祝贺,并希望他家来年更比今年强。一家的活动结束之后,再到另一家去过节。入夜,篝火丛丛,围篝火踏歌欢舞。花香酒香奶茶香,歌声笑声舞蹈声,悠扬地飘荡在草原上,依恋地萦绕在记忆中。

奶茶香

农历每年正月十五,鄂温克族祭“吉雅奇”,即祭牲畜神。鄂温克人认为,牲畜是“吉雅奇”赐给的,祭“吉雅奇”是为了让牲畜多繁殖,更兴旺。牧民的家里一般都供有“吉雅奇”神,其神像是在一块方形毡子上,用不同氏族的种马的鬃尾,绣成两个形似一男一女的图像,中间缝一个口袋,供装祭品用。鄂温克人出售牲畜前,要剪下数根鬃尾挂在“吉雅奇”神像的两旁,婴儿满周岁时剪下的头发,要团成圆球,悬挂在神像两边;秋季宰羊供神时,要把羊的肩骨与胯骨挂在神像下;平时宰杀牛羊后,要将其胃煮熟后装进神像壁挂的口袋里。由此可见,鄂温克牧民对“吉雅奇”神很重视。

农历每年十月二十六日,鄂温克牧民举行“米特尔节”,宰牛杀羊,贮存冬季食用的冻肉和粮食。因为他们生活的大兴安岭一带,冬季严寒,放牧与狩猎活动都极困难,所以要做好一切越冬的准备工作。农历十月二十六日,被看作是天气由暖转冷的起点,所以过节,以表重视。节日里,要确定将哪些牲畜出售处理掉,免得熬不过冬天造成损失。

参考资料《中国节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 裕固族牧业节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牧业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牧业节日

牧民,蒙古族,牲畜,农历,人们,牧草,草场,节日,马群,印记,套马,植物,骑手,本哈,马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土地,民族,科尔沁草原,篝火,蒙古,草原,蹄声,速度,牧民们,节日盛装,草原上,高寒地区,中蒙

2020-01-06 #短篇故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节日底蕴 理性看待西方文化节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节日底蕴 理性看待西方文化节日

民族,文化,节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外国节日,中国,文明,内涵,传统,年轻人,文化底蕴,理智,苹果,中国传统文化,每一种,没有必要,发扬光大,中国民俗文化,和发,家国,万圣节,世界,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风,历史,事物,习俗

2012-01-29 #短篇故事

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

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

节日,传统节日,风俗,发展,民族,过程,节气,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文化,还可以,内容,古代人,禁忌,有关,中国的传统,中国的节日,发展到,无一不,清晰地,社会生活,新加,中华民族,中国,形式多样,产物,举国,人们,佳节,内聚力,前提条件

2008-02-20 #故事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继承积淀和宣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继承积淀和宣传

文化,伊斯兰教,宗教,节日,伊斯兰文化,中国,民族,历史,功能,各民族,经济文化,节日文化,佛教,傣族,清真寺,类型,民族文化,世俗,云南省,伊斯兰,传统节日,地位,山地,成果,歌舞,民族性,特点,畜牧,科学,穆斯林

2011-03-16 #故事会

中国传统节日 文化 西南民族节日 傣族

中国传统节日 文化 西南民族节日 傣族

傣历,农耕,傣族,节日,神话,农事,生产,佛教,地区,历法,泼水,起源,佛教文化,日子,浴佛节,傣历新年,人们,习俗,依据,傣家人,农业,内涵,文化,意义,本原,本民,浴佛,眼光,礼仪,结果

2010-04-21 #长篇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精神和物质需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精神和物质需求

节日,宗教,群众,民族,节日活动,宣传,人们,少数民族,感情,希望你能,节日文化,文化,作用,功能,精神,发展,活动,宗教节日,希望你,精神需要,中华民族,信仰,把头,苗族,范围,藏族,蒙古族,马克思,多民族,三月三

2018-10-12 #故事会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故事,节日,知识点,孩子,内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启发性,知识性,主题,传统节日,教育,图文,中国的传统,分解成,民俗,文字,经典,音频,中华传统,中小学,发现中国,必读经典,游戏书,深入了解,听故事,节...

2008-09-19 #短篇故事

中梁 从节日传统中 读懂你的文化血脉

中梁 从节日传统中 读懂你的文化血脉

节日,传统节日,中梁,传统,思想,风俗,生活,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习俗,中国,全方位,历史,方式,方面,爱情,纽带,礼节,精髓,记忆,集体,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就如同,历史故事,所有这些,节日文化,丰子恺

2013-02-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