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感人故事:抗疫伉俪手机里的“家”

时间:2018-11-21

孩子稚嫩的声音在视频里,不停的传递着思念,在道孚抗疫的80后夫妻,面对孩子却不敢有任何的承诺,因为承诺总是被现实打败

提示:本文共有 20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妈妈,妈妈,《我们的节日》是你买给我的儿童读物,书上说清明节是踏青的好时节,你和爸爸要把病毒全部赶跑,回来陪我去踏青好不好?我好想你和爸爸。”孩子稚嫩的声音在视频里,不停的传递着思念,在道孚抗疫的80后夫妻,面对孩子却不敢有任何的承诺,因为承诺总是被现实打败。

视频对面的妈妈叫央金,是道孚县政府办的一名工作人员;爸爸叫泽郎,是八美镇党委副书记。一家人最基本的交流方法便是等到他们忙完一天的工作,在手机里“团聚”。

曾经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肩挑着第一书记的重任;村里脱贫了,他们肩负的重任卸下了担子。庚子年春节,夫妻俩想着终于可以陪他们六岁的女儿去看看大海,吹吹海风。兴奋之余,他们规划着旅游的行程。

就在这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华夏,蔓延全中国。他们的第二故乡道孚也被无情的病魔袭击,回去没几天的他们,又被单位紧急召回,计划泡汤,陪女儿看大海的承诺又一次失信。

帐篷里“特殊”的值守人

回到岗位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原本就聚少离多的夫妻毅然携手挺身而出,各自奔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又开始他们的分居生活。

麻孜乡小各卡村是县政府办的驻守卡点,村口的值守工作关系着村民的健康和安危。村民扎西骄傲的说“疫情发生后,县上就实行了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坚决禁止任何人出入,我们全村的人都在家里不出门,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工作组统一送到家门口,还给我们送了酒精、消毒液等等,我们村没有发生一个疑似或感染”。

在卡点一线,一顶帐篷里同住着两男一女,他们是县政府办派驻的驻守干部央金和两名男同事。作为一个女生,和男同事同住在一顶帐篷里,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但这些没有成为央金退缩的理由,毅然和两名男同事坚守在卡点一线。

清晨的小各卡村,晨曦微露,央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她和同事们的被褥晒到村口的围墙上,因为帐篷里一夜的寒露已全部凝结成了水珠滴落在被子上,他们必须把湿润的被子晒干,夜里才有休息的床榻。

晒完被子,泡上方便面,他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卡点值守工作。

今天他们的任务是为村民发放免费的生活物资,大清早县政府的物资配送车就把蔬菜配送到了卡点,芹菜、萝卜、莴笋等各种新鲜蔬菜应有尽有,他们要把这些分发给村里的36户村民,让265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在值守的20多天里,他们累计为小各卡村发放新鲜蔬菜6吨左右,口罩3975只,县医院熬制的中药也为他们分发到了手中,还有消毒用品,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在村口的卡点成为了小各卡村的“超市”。特殊的是这个超市的所有用品都是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物资,卡点值守人员用特殊的方式和老百姓实现了无缝衔接,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每次领到这些蔬菜,我都想做一顿好吃的饭,给帐篷里的娃娃们,可他们总是回绝。几次下大雪的时候,我都担心他们在帐篷里会不会冷,给他们送去被子,却被他们拒绝了”。村民泽绒翁姆的一番话语包含着对这群帐篷里特殊“值守人”工作的肯定。

除了物资分发,央金也是村里消杀小组的“小老师”,调配消毒药品的比例、哪些地方需要重点消毒、在央金的口中就如一段顺口溜,讲给消杀组的志愿者们。在她的引导下,村里的6名90后志愿者,主动承担起了全村的消杀工作,为守护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央金姐姐虽然长着清秀的脸颊,但在我们眼里他就是‘大哥’,做事雷厉风行,颇有男子汉气概。”在消杀组的志愿者仁青多吉调侃式的口吻,道出了一个党员干部在抗疫一线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目标

在距离小各卡村80里外的八美镇,央金的丈夫也在抗疫一线忙碌着,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做着同样的工作,只是泽郎分发的物资涉及面更广,工作担子更重。

在镇上作为领导干部的他主动挑起重担,负责全镇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开始之初,因任务重,时间紧,通宵达旦开展入户核查,全面落实随访措施,他们逐户登门做调查登记,防控宣传,实现了全镇八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1339户5046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数据为“0”。

在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外防输入、严防扩散、内防输出、加强救治”的原则,在道孚县境的入口处——八美镇设立了临时物资中转站,防护用品、机器设备、生活用品等所有的物品,都要在这里中转到县上,泽郎带着镇上的小伙伴也加入到了“抗疫物资转运志愿者先锋队”,抬设备、搬物资、递口罩、车辆消杀,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说:“有时候搬完满满的一车物资,感觉浑身快要散架了,但想着这些物资都是我身后的第二故乡最紧缺的东西,抖抖精神又继续搬运下一车物资。累,但心里踏实。”

面对彼此的工作,夫妻俩毫无怨言,常常互相鼓励,疫情当前,他们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岗位,在一线工作中,他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笔者采访结束时,央金的视频电话响起来了,他们一家的“家”在手机里彼此守护着,孩子冲他们做了一个鬼脸,父母回应着,这是他们对孩子最直接的承诺,是对孩子最无私的爱。

在这个特殊时期,因为他们的“舍小家,顾大家”,也因为他们的这些无惧无畏、义无反顾,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们相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文/卓尕

主办 | 道孚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 降措拉姆

编辑 | 马明锐 审核 | 黄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感人故事:抗疫伉俪手机里的“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患者,郝旭东,陈国,肺科医院,吕晓,陈欣,夫妇,疫情,汪毓,医护人员,救治,一线,医院,病人,武汉市,防护服,回家,工作,晨晨,重症监护室,情况,夜班,总队,急诊科,武警,湖北省,爸爸妈妈,病情,病房,走廊

2020-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患者,郝旭东,陈国,肺科医院,吕晓,陈欣,夫妇,疫情,汪毓,医护人员,救治,一线,医院,病人,武汉市,防护服,回家,工作,晨晨,重症监护室,情况,夜班,总队,急诊科,武警,湖北省,爸爸妈妈,病情,病房,走廊

2012-01-25 #长篇故事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患者,郝旭东,陈国,肺科医院,吕晓,汪毓,陈欣,一线,夫妇,疫情,医护人员,救治,医院,武汉市,病人,防护服,回家,工作,晨晨,重症监护室,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医生,情况,夜班,总队,急诊科,院区,武警,湖北省

2020-06-25 #短篇故事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患者,郝旭东,陈国,肺科医院,吕晓,汪毓,陈欣,一线,夫妇,疫情,医护人员,救治,医院,武汉市,病人,防护服,回家,工作,晨晨,重症监护室,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医生,情况,夜班,总队,急诊科,院区,武警,湖北省

2020-06-25 #经典故事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患者,郝旭东,陈国,肺科医院,吕晓,汪毓,陈欣,一线,夫妇,疫情,医护人员,救治,医院,武汉市,病人,防护服,回家,工作,晨晨,重症监护室,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医生,情况,夜班,总队,急诊科,院区,武警,湖北省

2020-06-26 #小故事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看 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患者,郝旭东,陈国,肺科医院,吕晓,汪毓,陈欣,一线,夫妇,疫情,医护人员,救治,医院,武汉市,病人,防护服,回家,工作,晨晨,重症监护室,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医生,情况,夜班,总队,急诊科,院区,武警,湖北省

2019-07-25 #故事会

“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之一:警医伉俪千里之外的相约逆行

“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之一:警医伉俪千里之外的相约逆行

疫情,武汉,董贝,素琴,一线,儿子,妈妈,执勤,伉俪,防控,丈夫,孩子,肺炎,巴公,共产党员,医院,泽州,爱人,集团,医护人员,交警大队,环城高速,大军,医生,党员,党委,妻子,天使,职业,岗位

2020-06-26 #小故事

“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之一:警医伉俪千里之外的相约逆行

“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之一:警医伉俪千里之外的相约逆行

疫情,武汉,董贝,素琴,一线,儿子,妈妈,执勤,伉俪,防控,孩子,肺炎,丈夫,巴公,共产党员,医院,泽州,爱人,集团,医护人员,交警大队,环城高速,大军,医生,党员,党委,妻子,天使,职业,岗位

2020-06-2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