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父母有格局 孩子的发展才会更好:发现教育中的“第三种力量”

时间:2018-11-24

但若要问到,格局具体指的是什么,又很少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回答

提示:本文共有 19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格局

当下这个时代,若是不会谈几句有关“格局”的名言,都显得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但若要问到,“格局”具体指的是什么,又很少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回答。

在我看来,“格局”就仿佛是一个人在下一盘棋,他能盛放棋子的地盘有多大,他了然于胸。同时,他还在不断地观察着棋局的变化,不沉迷其中,还能脱离开整个棋盘,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整个局面。

这个形象的说明,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地有见地,只是我的一家之谈,但“格局”就是那种类似玄学的东西,你觉得适合你,那它就是你的。

但最近,我常常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很多困惑,我不能跳出自己的生活,不能审视自己的情绪,经常因为控制不住情绪,而使得陪伴孩子的过程,或过于严厉,或过于溺爱。

再也不敢说“养孩子很简单”这种没脑子的话了,如果对孩子没有期待,不想负责,那养育孩子,仅仅是“养”的话,虽然简单了,但也确实太坑娃了。

有困惑的时候,就要多多学习。对于育儿的书籍,我广泛涉猎,这里,尤其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便是黄静洁的《父母的格局》。

2.黄静洁的格局观

在《父母的格局》中,黄静洁这样谈到她对“父母的格局”的定义:有高度的视野,有广度的胸怀,有厚度的理想,它代表了三个维度,即高度、广度和深远度。

“视野”便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勇于攀登高峰,而孩子的脚踏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地方。

“胸怀”,也就是包容。当我们越能包容万物,我们的胸怀也便越豁达。这对于孩子的整个世界观、人生观,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理想,也就是抱负。一个孩子,只有他怀抱理想,才能没有怨言地发自内心地为自己付出。

这些,真的很有意义。

如果我的父母,当年没有走出大山,那我很可能要代替父母这辈,去做很辛苦的工作,才能给我的后代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幸运的是,他们走出来了。我也跟随着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的想法更多了,我对万事万物的执拗少了,我对跟自己不一样的他人更包容了,我走过世界的很多角落,了解了那么多不同的迷人风情,看到五花八门的艺术,便更是真诚地爱着这个世界。

黄静洁,是著名的中西合璧的亲子教育专家,同时,她也是受聘于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导师”。除了《父母的格局》这本书之外,她还创作有《学习的格局》。不仅如此,她还获得过冰心儿童图书奖。

她和享誉全球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伉俪情深,育有两个孩子,都非常优秀。

大概,父母的格局,意义就在于此。你不必费尽心思,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你的感染,一直向前。

3.《父母的格局》

《父母的格局:成就孩子的第三种力量》这本书旨在探索父母的育儿观念以及亲子关系,同时,重点讲述了影响孩子的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生出想要让自己变好的欲望,而正是这种力量,才是让育儿事半功倍的关键。

黄静洁本身就很有文化底蕴,出国留学时期,认识了自己的先生谭盾。两个人一见钟情,这一牵手,如今已有两个儿子。儿子长大,可父母却还是那么的有自己的想法。从没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而极力想着要控制一切。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黄静洁的很多理念都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我们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我们为人父母的,也只能相伴一程。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整套有关生活的技能。

同时,在激励孩子成长时,充分地尊重孩子,给孩子犯错的空间,信任孩子,等待孩子自己的探索。

第三,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要做的是引路人,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家教机。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兼顾,这样的孩子,学习一定差不了。

最后,我们还要给孩子更多的闲暇时间,让他们通过“养闲”,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个人,唯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这一生才不枉活一场。

总之,在《父母的格局》中,黄静洁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育儿示范,虽然有一些因为地域的差异,信息上有点不符合国情,但从整个大面来说,《父母的格局》这本书,还是很优秀的。

4.当下育儿的关键:发现教育中的第三种力量

发现教育中的第三种力量,这是黄静洁整本《父母的格局》中,我认为最核心的一个教育理念。

第一种力量,是亲情的力量。它来自我们的原生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印象最为深刻了。

第二种力量,是知识的力量。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完美的父母。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直到如今,我还依然感谢培养我的老师和学校。

第三种力量,则是帮助把亲情和友情,有效地转化为孩子的内驱动力的这么一种力量。简单来说,也就是用生活中的细微点滴,触发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一个人,唯有自己真的想,他才能实现自己定下的理想。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们能做的,唯有坚持。

总之,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有格局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要求孩子去做的事情,家长一定也要做到。而且最好要用智慧,把这种外力转化为孩子自身的内在动能。

《父母的格局》,是一本非常优秀、实用的育儿手册。

成就孩子,就尽情地多多挖掘教育中的这第三种力量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父母有格局 孩子的发展才会更好:发现教育中的“第三种力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长大没出息的孩子 小时候大多缺乏这“3种力” 父母要重视

长大没出息的孩子 小时候大多缺乏这“3种力” 父母要重视

孩子,创造力,挫折,能力,培养孩子,让孩子,专注力,好奇心,家长,想法,注意力,哈登,兴趣,学会,小时候,父母,成就,目标,特曼,孩子们,都会,东西,个人,时刻,时代,游戏,特质,纵向,问题,奖励

2019-09-11 #故事阅读

读书:看懂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中的两种力 就不会陷入绝望

读书:看懂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中的两种力 就不会陷入绝望

社会,人类,人生,创造力,生活,创造出,个体,个人,乐趣,意味,欲望,不断地,人类社会,才使得,力之,鲁迅,中不,中出,好东西,流行文化,文艺,华人,作用,人为,东西,人人,人类文明,佛教,假设,信念

2013-1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英语名词复数变化规则 名词所有格 不会的赶紧收藏

英语名词复数变化规则 名词所有格 不会的赶紧收藏

2020-09-23 #故事大全

英语中单复数名词的所有格 通俗易懂的表达 讲得很透彻!

英语中单复数名词的所有格 通俗易懂的表达 讲得很透彻!

2007-12-09 #故事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

青春,行为,行己有耻,同学们,学生,个人,小组,具体事例,学会,底线,老师,规则,朱熹,田字格,阿布,羞恶之心,提问,要不要,事情,善恶,幻灯片,意识,时光,文化,板书,理由,目标,规矩,过程,青少年

2020-09-26 #故事阅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学生,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含义,青春,故事,榜样,引导学生,底线,自控力,启示,意识,卢梭,得出结论,诱惑,事情,意志,方法,能力,视频,问题,柳公权,许衡,齐白,不断增强,如何看待,这个故事,羞耻之心,中成,慎独

2020-09-02 #短篇故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学生,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含义,青春,故事,榜样,引导学生,底线,自控力,启示,意识,卢梭,得出结论,诱惑,事情,意志,方法,能力,视频,问题,柳公权,许衡,齐白,不断增强,如何看待,这个故事,羞耻之心,中成,慎独

2020-09-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教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教

行己有耻,学生,引导学生,止于至善,底线,含义,自控力,意识,青春,榜样,卢梭,诱惑,事情,方法,能力,问题,启示,梅兰芳,田字格,不断增强,得出结论,羞耻之心,单元,意志,故事,本课,时光,自律意识,船长,规则

2020-09-02 #经典故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教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框 青春有格教

学生,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引导学生,青春,故事,含义,榜样,底线,自控力,启示,意识,卢梭,诱惑,得出结论,单元,事情,时光,方法,能力,视频,问题,梅兰芳,柳公权,田字格,许衡,齐白,不断增强,如何看待,怎么做

2020-09-0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