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过哪些计谋?又中过哪些计谋?

时间:2018-12-01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提示:本文共有 42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过哪些计谋

火烧博望坡( 39 回)

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刘备在杀伤一定曹军后退兵。日后曹操将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再顾及荆州的刘备,使其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刘表亦不愿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有了数年的和平。

草船借箭 ( 46 回)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七星坛祭风 ( 49 回)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是为了扭转不利于孙刘联盟的局势,当时曹操大举南下,亲率大军欲踏平江南,统一中国。当时曹强,孙刘弱小,军队力量差军巨大,孙刘虽占有地形有事,但依然很被动。在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年轻有为的将领和策士的配合下,精心的筹划下,才得以扳回战局,而借东风是这中间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说。

智取华容 ( 50 回)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三气周公瑾 ( 51 、 55 、 56 回)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巧布八阵图 ( 84 回)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一心为关羽报仇,在密林中扎营,结果被陆逊用记火烧,刘备大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结果陆逊困于八阵图中。最后被诸葛亮的岳父救了。

八门金锁阵”是为了使占星术更方便而用的方位术“奇门遁甲”,诸葛亮根据“奇门遁甲”的使用方法进行改良,而编绘出完整的“八阵图”。

七擒孟获( 90 回)

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空城计( 95 回)

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

挥泪斩马谡( 96 回)

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

造木牛流马( 102 回)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上方谷困司马( 103 回)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由于东吴此时也从东南进军魏国的合肥等地,司马懿经过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深知他的厉害而且魏主也下旨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于是两军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于蜀军远道而来不可久战。于是诸葛亮想用计策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待魏延把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谁料此时不期大雨却从天而降,将大火扑灭。司马懿等人也就侥幸的逃脱了。在上方谷上的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不久操劳过度的诸葛亮便病死五丈原,蜀军不得已撤军。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104 回)

诸葛亮因上方谷之战失败而病入膏肓,最后在军中而死,诸葛亮遗命是全军后撤,料想到司马懿会追杀,就令部下在归途上设下埋伏,并让部下搬出自己木质雕像来恐吓司马懿,结果真把司马懿吓走了。

预伏锦囊计( 105 回)

诸葛亮临终之时,给了杨仪一个锦囊,并对他说:“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 。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则用此计,魏延被马岱杀死。作者在这里还用了一首诗来称赞诸葛亮:“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诸葛亮中过哪些计谋

第一次中计(38回)

诸葛亮的第一次中计发生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在听了徐庶和水镜先生的推荐后,先后三次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远大理想。而诸葛亮得知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后,心中很矛盾。

刘备固然是位“仁主”,是“皇叔”,自己辅佐刘备肯定能够得到重用,但当时刘备手下“文不过孙乾、糜竺、简雍,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况且没有牢固的地盘,没有强大的军队,实力太弱,基础太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难度确实很大,所以诸葛亮心里犹豫,拿不定主意。刘备第一次来访,诸葛亮躲了起来;第二次来访,诸葛亮出去“闲游”了。第三次来访时,诸葛亮干脆大白天猫在屋里睡大觉,不肯相见。

张飞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于是想出了一条计谋,故意大声对关羽说:“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张飞的嗓门高,诸葛亮自然能听得见,想到张飞是个粗鲁汉子,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况且自己的房子是“草房”,哪里能经得起用火烧,只好翻身起床,出来拜见刘备,并为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于是答应跟刘备出山。

第二次中计(39回)

诸葛亮跟随刘备来到荆州,拜见刘表。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琦对诸葛亮说:“琦有一古书,请先生一观。”乃引孔明登一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曰:“继母不见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无一言相救乎?”

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撤去。诸葛亮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懦弱无能的刘琦会使出这么一招,如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刎”,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好为刘琦出谋划策,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不见兔子不撒鹰,刘琦在得到了自己能够“活命”的良策后,才命人安上梯子,送诸葛亮下楼。

第三次中计(113回)

诸葛亮在北伐中遇到的最强硬、最顽固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了,为了拿掉司马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诱惑司马懿出兵对打。但是精明的司马懿却“吃一堑,长一智”,甘心“忍辱负重”,不管你诸葛亮再怎么羞辱、挑战,我就是坚决不和你交手。软硬都不吃,司马懿铁了心的坚守不出,诸葛亮即使谋略再深,计策再高,也着实没有办法。

无奈之余,诸葛亮只得运用“下三滥”的手段,派人把一套“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连同一封措词极度羞辱的书信送到司马懿面前。司马懿看了女人衣服和书信后,“心中大怒”,这可是对一名将军莫大的嘲笑,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司马懿转念一想,马上看透了诸葛亮的用意在于让自己出战。于是装着很高兴的接受了诸葛亮的“礼物”,并重赏了使者。使者起初看到司马懿生气的样子,还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呢,想不到司马懿不但不杀他,反而对自己高标准的接待,未免心花怒放。

精明的司马懿揣摩透了使者的心理,于是不失时机、将计就计的向使者打听蜀军军情,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

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本来想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出兵,不料司马懿不但没中计,反而获得了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长久的最高军事机密,这一机密的泄漏,无论是对诸葛亮本身而言,还是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言,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此刻,心理脆弱、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并由此而变的“神思不宁”,以至于旧病复发,最后死在了五丈原。

总结来说诸葛亮一生的经历中,就这样中了三次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过哪些计谋?又中过哪些计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司马懿计谋不如人 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 嘴里还喊捉着汝碎尸万段

司马懿计谋不如人 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 嘴里还喊捉着汝碎尸万段

司马懿,孔明,张郃,戴陵,碎尸万段,武都,阳平,孙礼,郭淮,魏军,何敢发,大国,境界,祁山,计策,山野村夫,于孔明,司马懿乃,孙二人,孔明见,汝乃,诸葛亮,闻言,魏兵,马挺枪,又中,回营,三国演义,仇敌,何故

2007-06-28 #故事会

这个计谋以少胜多 “诸葛亮”的计谋真是高啊!

这个计谋以少胜多 “诸葛亮”的计谋真是高啊!

诸葛亮,计谋,对面,士兵们,兵马,战役,司马懿,以少胜多,对方,士兵,城墙,城门,城门口,什么事情,很厉害,刘备,大开,松下,马但,马谡,上向,又中,一口气,东北方,丞相,国中,全国,伏兵,侍女,军队

2017-07-02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计谋故事有什么计谋故事说了听听

三国演义计谋故事有什么计谋故事说了听听

曹操,计谋,吕布,刘备,周瑜,董卓,袁绍,军事,政治,韩遂,黄忠,冀州,苦肉计,司马懿,孔明,诸葛亮,贾诩,韩馥,公孙康,定军山,汉献帝,蜀国,袁氏,谋士,连环计,庞统,曹丕,李儒,蒋干,郭嘉

2020-09-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被《三国演义》骗了这么多年 原来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计谋!

被《三国演义》骗了这么多年 原来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计谋!

诸葛亮,空城计,裴松之,司马懿,魏延,资料,三国志,诸葛,三国演义,城中,文聘,伏兵,万众,历史,开城,阳平关,公军,大开,朱桓,诸军,赵云,黄忠,人别,信州,史实,西城,宣帝,建兴,吴书,延军

2017-07-11 #故事大全

闲聊三国事:诸葛亮用一生最无耻的计谋 对付这位女将!

闲聊三国事:诸葛亮用一生最无耻的计谋 对付这位女将!

诸葛亮,女子,张嶷,祝融夫人,男子,蜀汉,马忠,猛将,武力,赵云,魏延,女将,大将,时候,计谋,勒马,孟获,祝融,在战场上,一凡,又生,一生,三国演义,书籍,事实,先天,保存实力,南蛮,原因,名将

2014-01-01 #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叫绝的计谋是这一条!诸葛亮果然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叫绝的计谋是这一条!诸葛亮果然神机妙算

诸葛亮,计谋,曹操,监军,东吴,大雾,刘备,周瑜,诸葛,都会,事情,反间计,典故,去向,猇亭,后世,大军,才学,天文地理,支箭,时间,无遗,朝代,计策,草船,赤壁,赤壁之战,风头,限期,什么呢

2015-07-12 #故事阅读

他计谋胜诸葛亮 司马懿因他迟迟不敢妄动 却被三国演义当成绿叶

他计谋胜诸葛亮 司马懿因他迟迟不敢妄动 却被三国演义当成绿叶

司马懿,这个人,曹丕,小说,图片,网络,曹操,曹真,陈仓,政权,进攻,张郃,诸葛,诸葛亮,西域,麾下,可以看出,许多人,司马,曹丕任,曹魏军,曹芳,步青云,赵云,邓芝,领军人物,将才,三国演义,作用,位极人臣

2019-12-28 #经典故事

三国首个计谋 是诸葛亮出的?还是周瑜出的?是他

三国首个计谋 是诸葛亮出的?还是周瑜出的?是他

刘备,关羽,颜良,袁绍,故事,文丑,敌人,猛将,就算是,这个时候,百家号,庞统,徐晃,诸葛亮,大将军,大家好,好的,历史,三国演义,个人,佼佼者,人面,从根本上,军队,名气,史书,原因,回合,大将,属下

2016-12-2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