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拙读《论语》第三百一十九篇:因为正名的事孔子又骂子路了

时间:2018-12-06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提示:本文共有 20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主流译文:

子路说:“如果卫国的国君等您去治理国家,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必将先纠正名分!”子路说:“您真的迂腐到这等程度吗?为什么要正名分呢?”孔子说:“你太鲁莽了,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应该采取保留态度。名分不正,言语就不顺;言语不顺,做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无法建立;礼乐制度不建立,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人民就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做。所以君子正名分一定有他的理由可以讲,讲了也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他的言论是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的。”

拙的译文:

略。

拙的体会:

本篇讲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在卫国发生的事。当时卫灵公死了,由其孙卫出公执政。而且当时子路正好在孔文子家族做家臣,当时孔文子已死,当家的是孔悝。当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执政的实权人物。而当时的国君是卫出公,即卫灵公的孙子。那么子路是否是受托于卫出公或南子,前来打探孔子是否愿意而且将如何为卫国执政的事,这应该是存在可能性的。

那么孔子回答学生问政时,回答的内容从来没有涉及到正名这一方面,此次子路问,如果卫君请他主政,孔子将先从哪里着手,如何主政,孔子非常明确说是先要正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呢?

这得从当时的卫君的国君之位来之不当有关系。

卫灵公有个大儿子,即长子,太子,叫蒯聩。卫灵公的夫人与宋朝私通,人尽皆知,名声不好,但是卫灵公竟然不计较,甚至卫灵公与宋朝还有断袖之癖,确实有点乱……但是这痊太子受不了风言风语,于是想去把南子杀了,可是在刺时却败露了,南子大叫而逃,未得逞的太子被卫灵公一怒之下要追杀他,于是他便逃到国外去了。

后来卫灵公死前便想让蒯聩的弟弟郢来做国君,可是这个郢却不答应,卫灵公没有废除太子蒯聩便死了。这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更是掌权的实际人物了,但是她不能做国君啊,所以她便叫郢来做,可是郢不愿意,明白得很。外有大哥没死,太子未废,而且大哥还有儿子呢,怎么会轮到自己呢?于是便找了蒯聩的儿子,即卫灵公的孔子,叫蒯辄。这位年纪才十多岁的小孩答应了。蒯聩要回来奔丧以及上任国君之位,却被儿子蒯辄派兵阻挡住了,因此还大干了一场,最后儿子赢了父亲,这小孩便当了卫国的国君,就是卫出公,就是现在讲的孔子说要先正名的这位国君了。

正是因为这位卫出公的国君之位来之不义,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孔子说,如果讲我来主政,那么,要做的就是先正名了。

而子路呢,极有可能是受了请托,也觉得老师一身学识,周游列国,到处奔波,有那么好的机会,得要抓住呀,却想老师来那么一句:先正名!子路不用想也知道,这怎么可能呢!你要正名,还能混嘛?连机会都没有了。一急之下来了这么一句:“老师有你这样的吗?你还真是迂腐啊!你还去正什么名啊?”

子路一心为老师着想,真是其心可鉴啊。可老师却有老师的考虑,老师有老师的价值观。孔子觉得子路的思想太过于偏了,于是责备道:你小子这么鲁莽,不知道就算了,还这么口出狂言。继而说明了正名的重要性。

要谈这个正名,说起来也非常多的内容。

我们经常说的师出有名,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没有正当的理由,没有合法的手段,那是不能让人信服的,主流的世界观是这样子的。没错吧。

比如,之前美国人打伊拉克,虽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你总得拿一块遮羞布呀。所以美国人就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光说人家有不行呀,得找出证据来呀,最后美国人找了个瓶子,装了一些白色的粉末,说那就是他们在伊拉克找到的化学武器的证据。然后以此对伊拉克进行了侵略!这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事后占领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也被推翻,但是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却未曾在伊拉克的土地上找到任何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当然啦这个事情,我只是从名正言顺的角度来看,说明名正言顺对于做一件事情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只是这个例子被虚伪的美国人利用了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实力强大无人能及,也还都得顾及名正言顺的问题,也能说明这是何其的重要啊。

再往下就是孔子一步步去推。名不正刚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样社会就会乱套。指导思想,主流价值观都出现了上层建筑的问题,那么一切也都将做不好。

既然孔子这么说,要正名,在当时那样的情况,如何正名呢?本身在位的国君就不应该是国君,难不成叫蒯辄别当国君了吗?或者叫蒯聩回来?但是实际掌权的南子会同意吗?

这么一说,孔子所说的正名,还真是子路说的“奚其正?”正什么鬼呀?根本就没得正嘛!依孔子这样的品行,根本就不可能出来在卫国主政的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拙读《论语》第三百一十九篇:因为正名的事孔子又骂子路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孔子告诉子路 成功的人生要做到3个方面

《论语》|孔子告诉子路 成功的人生要做到3个方面

孔子,子路,弊病,孔子说,弟子,仁德,子曰,个性,临事而惧,乱闯,刚勇,刺人,君子,原文,品德,大国,心存,戒惧,方面,智慧,老师,老虎,肉酱,行为,雄鸡,野猪,诸侯国,译文,教育,不通过

2016-01-13 #故事大全

《论语》:孔子拜见卫国的美人南子 学生子路为什么很生气?

《论语》:孔子拜见卫国的美人南子 学生子路为什么很生气?

孔子,南子,论语,卫国,子见南子,这一段,史记,子路,生气,礼节,国学,后人,圣人,夫人,学生,时候,稽首,美女,误解,鲁国,是当时,这本书,于伦,于卫国,卫君,卫灵公,卫国大,司马迁,司马,周游列国

2013-09-17 #故事会

崇拜孔子而读《论语》 却被真性情的子路吸了粉

崇拜孔子而读《论语》 却被真性情的子路吸了粉

孔子,子路,君子,时候,孔子说,卫国,蒲邑,大夫,算学,论语,子曰,我看见,叛徒,国家,老向,政事,真性情,百姓,孔子家语,有一次,真的很,必死之心,文质彬彬,南子,周游列国,子羔,季孙氏,孔悝,莫能兴,鲁君

2012-11-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此读《论语》|孔子为什么用“不忮不求”来称赞子路

如此读《论语》|孔子为什么用“不忮不求”来称赞子路

2011-07-05 #故事会

论语别裁:子路学习鼓瑟 孔子的评语 却引来弟子们的盲从

论语别裁:子路学习鼓瑟 孔子的评语 却引来弟子们的盲从

孔子,子路,队伍,情况,鼓瑟,子曰,习鼓,门人,技艺,心理,群众,行动,一件事情,这句话,孔门,在我们,好的,个人,乐器,主题,事情,仔细观察,作者,厅堂,内室,典籍,升堂,原因,原作者,声音

2014-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拙读《论语》第一百四十八篇:子路怀疑孔子与美女干见不得人的事

拙读《论语》第一百四十八篇:子路怀疑孔子与美女干见不得人的事

孔子,南子,子路,厌弃,流言蜚语,作风,天会,名士,译文,发誓说,卫灵公,司马迁,孔夫,于礼,有记,原文,主流,事情,千古,办法,免俗,原因,史记,名人,回过头来,声明,天下,夫人,帘子,学生

2007-07-01 #短篇故事

拙读《论语》第一百六十九篇:孔子与叶公

拙读《论语》第一百六十九篇:孔子与叶公

叶公,孔子,子路,一生,得连,儒家,译文,孔子说,发愤忘食,叶公好龙,于子路,子曰,向子路,周游列国,官升,忘记了,原文,主流,主义者,事情,乐而忘忧,全球,人生,内乱,历史,史记,叶城,叶县,叶姓,始祖

2020-07-29 #故事大全

纪念孔子诞辰2571周年 重温《论语》经典

纪念孔子诞辰2571周年 重温《论语》经典

孔子,论语,孩子,张玮,乐以忘忧,图片,祖师爷,子曰,意思,时间,老师,道理,功夫,子路,成语,馒头,叶公,那么多,发愤忘食,中国,事情,吃得下,学生,情况,时代,行业,于子路,一个叫,为什么说,这说明

2019-05-3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