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驻村故事丨“鸳鸯”飞向小康

时间:2018-12-07

鸳鸯村名字叫得好听,实际上到处都是臭烘洪的旱厕,垃圾遍地,污水乱流福建省发改委派驻长汀县新桥镇鸳鸯村第一书记吴冬梅仍记得,当年刚到村里,一位老

提示:本文共有 18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鸳鸯村名字叫得好听,实际上到处都是臭烘洪的旱厕,垃圾遍地,污水乱流……”福建省发改委派驻长汀县新桥镇鸳鸯村第一书记吴冬梅仍记得,当年刚到村里,一位老党员便向她倒起了苦水。

对群众的呼声和期盼要马上给予回应。于是,吴冬梅决定先带领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水是生命之源,但鸳鸯村由于自来水设施老旧,过去常常“下雨天喝浑水,暴雨天没水喝”,吴冬梅带领群众投入27万元,修复2个取水口,新增1个取水口,改造水路,增设沉淀池……1900余名群众终于喝上了放心水。

污水、垃圾处理也是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吴冬梅争取300万元资金将污水收集管道铺设到1000余户村民家中,建立污水处理场,四处横流的污水终于有了归宿;增设200个垃圾桶,聘用3名保洁员,宣传与监督并进,逐渐改变了村民随手扔垃圾的陋习;泥泞的田间小路,铺上了水泥,改善了300余亩田地的耕作条件;河道清淤、河堤建设、桥梁建设、道路拓宽、农田水渠硬化……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为民办实事过程中,吴冬梅带领的村两委威信逐步树立,通过村两委挨家挨户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们也对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空心房整治、危房拆除、旱厕拆除等从不理解、不配合到理解、支持,过去很难实施的空心房和危房拆除取得了很大进展。两年来,鸳鸯村两委对共拆除空心房5661平方米、危房3800平方米,25座旱厕全部被拆除。鸳鸯村村容村貌彻底改善,与过去脏乱差的“乌鸦村”形象彻底告别。

人居环境好了,也要把经济搞上去。吴冬梅说,“村里的产业,不能只靠一时政策扶持,要激发内生动力。我们一定不要贪一时之功,而应该自力更生谋长远,真正发展做得久、赚得稳的产业。”鸳鸯村地处汀江上游水源地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只能在农业和第三产业上作文章。为了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吴冬梅带领村两委和村民代表赴漳浦台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考察学习,让大家认识黄金百香果等农业新品种。

眼界开阔了,思路也打开了。在党支部的发动下,鸳鸯村成立了1个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等。最先使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的是黄金百香果项目。吴冬梅争取上级支持,免去贫困户地租、搭棚等费用,由合作社安排贫困户参与黄金百香果种植,贫困户只享受劳务工资和入股分红,不承担任何风险。黄金百香果种植遇到困难时,吴冬梅就请农科院的专家前来指导;黄金百香果销路不畅,她又自掏1万元印刷精美的包装盒,并发动同事和亲朋好友购买……在她的倾心帮助下,参与黄金百香果种植的村民除了学到种植技能、获得劳务工资外,每户还能获得分红。随后,村党支部持续发力,先后成立了河田鸡养殖、脐橙种植、茶叶种植及加工等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每一个项目都带动16户以上的贫困户增产增收。

路子看准了,贫困户有动力了,但产业发展仍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拦路虎”,吴书记就扮演起“武松”的角色,为他们开路搭桥。“吴书记,我们的鸡养了300多天,碰到疫情没人来收购了,光吃粮食不长肉,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呀?”疫情期间,吴冬梅接到一位贫困户的电话后,马上发动县里、省里的熟人团购,短短2周时间,237只河田鸡销售一空。这位贫困户说,“有吴书记带领的党支部的领导,我们不愁销路了,对激励性扶贫产业更有信心了。”

群众的腰包鼓了

下一步就是移风易俗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过去,鸳鸯村村民十分注重“白事”,巍巍青山中,一块块坟地占用大量林地,浪费森林资源。吴书记带领党员对村民展开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引导,开会和谈话1000余次,最终获得了村民们的支持。目前,村里的第一个骨灰堂动工建设,未来村民办“白事”可以直接将骨灰放入骨灰堂,林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这是乡风民俗的一个巨大转变。

鸳鸯村过去没有举办集体活动,村民缺少凝聚力、向心力,吴冬梅就选择首届农民丰收节的时机,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拔河、采摘百香果、抓鸡等体育活动,吸引了1000余名村民参加。同时,村里成立了广场舞队、腰鼓队,音乐和舞蹈在小山村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教育可以从根源上改变贫困状况,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吴冬梅的带领下,鸳鸯村还成立了教育基金,对考上大学和长汀一中的孩子进行奖励。遇到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吴冬梅还想方设法争取省妇儿基金会、关工委等爱心助学机构的助学支持,减轻学子们对于学费的担忧。为了孩子们疫情期间恢复上课时的安全,吴冬梅还自费托朋友从国外购买口罩,赠送给党员和贫困户的孩子们。“在这样的带动下,村里的教育氛围更加浓厚,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了。”吴冬梅露出了笑容,对鸳鸯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丨来源:海峡通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驻村故事丨“鸳鸯”飞向小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贵阳息烽县田冲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50万字民情日记 几多暖心帮扶故事

贵阳息烽县田冲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50万字民情日记 几多暖心帮扶故事

驻村,田冲村,罗昭,干部,村民,老人,进村,民情日记,息烽县,村里,民风,第一书记,发展,工作组,后进村,干群关系,幼儿园,村干部,百姓,群众,贫困户,田冲,入户调查,小康,党支部,好事,土地,帽子,才能,日记

2010-12-19 #故事大全

“苗乡小康一刻也不能再耽搁” 一一南方电网贵州铜仁松桃供电局驻村第一书记宋景飞的

“苗乡小康一刻也不能再耽搁” 一一南方电网贵州铜仁松桃供电局驻村第一书记宋景飞的

宋景,村民,群众,驻村,松桃,疫情,发展,产业,道坨,攻坚,第一书记,供电局,村子,村里,蛋鸡,右脚,贫困户,项目,冷水,妻子,小康,干群关系,攻坚战,铜仁,资金,黑水,扶贫,吴洪,干群,供电所

2010-12-18 #小故事

「驻村故事」在扶贫路上感悟幸福

「驻村故事」在扶贫路上感悟幸福

贫困户,产业,扶贫,村里,村委会,驻村,村民,发展,养殖,工作,美丽乡村,党建,党员,单位,合作社,村务,第一书记,七彩,全村,农村,发生率,基层,基地,外地人,夜校,小事,小康社会,总书记,归途,批文

2010-10-26 #经典故事

庙北村的小康故事

庙北村的小康故事

张盈,群众,工作队,北村,驻村,攻坚,摘帽,贫困户,生活,和村,孙女,干部,女儿,幼儿园,村民,良田,部分,问题,饮水,变化,安在良,孔仪,常在,解群,公安分局,分村,新生活,体力劳动,低保,人均收入

2018-05-25 #故事会

大连小康故事:巾帼书记初长成 大连小康故事

大连小康故事:巾帼书记初长成 大连小康故事

张源,驻村,黄文,乡亲们,村民们,第一书记,家社区,扶贫,地瓜,村民,村里,榜样,老百姓,事情,农民,手记,丁屯,书记,上级,普兰店,决心,大水井,幸福感,目标,精神,青春,亚于,人居环境,女书记,就是我

2010-02-28 #故事阅读

大连小康故事 希乐书记“希乐”事

大连小康故事 希乐书记“希乐”事

希乐,书记,第一书记,村民,老人,驻村,刘希,村里,后盐,党员,全村,家庭,李家村,劳力,妇女,王峰,村委会,小康,疫情,组织,群众,工作,外出打工,村民们,企业,大妈,大连湾街道,情况,百姓,电话

2019-09-07 #经典故事

永平双河:追逐小康梦启航新时代

永平双河:追逐小康梦启航新时代

工作队,双河村,驻村,贫困户,住房,杨继明,群众,全村,村民小组,双河,人居环境,农户,彝族,收入,政策,问题,道路,扶贫,产业,农村,基础,攻坚,杨阿,能繁母,好的,低保户,完小,工程,急需解决,我家

2020-06-17 #故事大全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王建新的帮扶故事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王建新的帮扶故事

潘家,群众,驻村,工作队,全村,疫情,防控,贫困户,王建新,产业,党支部,马铃薯,工作,两委,农户,干部,村社,班子,组织,队长,发展,第一书记,临洮县,党员,信心,制度,单位,基础,方面,自来水

2017-09-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