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西方侠义文化的差异——梁山好汉与侠盗罗宾汉的差异性比较

时间:2018-12-12

二者不论是成书的过程,还是思想主题,乃至人物形象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相似性

提示:本文共有 4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中国的《水浒传》和英国作家罗丝玛丽的《绿林英雄罗宾汉》均是描写绿林英雄从被迫起义到接受招安直至覆灭的两部小说,是展现中英两国"绿林豪杰的颂歌,也是两部英雄传奇的丰碑式的作品。 二者不论是成书的过程,还是思想主题,乃至人物形象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相似性。

《水浒传》中的宋江和他的一百多位追随者以"义"为旗帜,啸聚水泊梁山,劫富济贫,惩治贪官污吏,为百姓主持正义。后来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参加了征方腊的战争。战后并未得到朝廷的封赏,最终死于朝中当权者的毒酒。在同样发生于12世纪的罗宾汉啸聚山林的故事中,罗宾汉和他的朋友们出入绿林,干的同样是除奸扶良、劫富济贫的义举。

《水浒传》人物刻画细腻,情节波澜壮阔,再现了宋朝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过程;《绿林英雄罗宾汉》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对斗争场面的叙述惊心动魄,生动地展现了英国农民起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两部小说均以农民起义对抗残暴的封建统治阶级为核心,以颂扬绿林英雄的兄弟情义为主线,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

二者的相似性

相似的主题。"官逼民反" 、"乱自上作"是《水浒传》的思想主题。 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内外交困、混乱不堪的时代面貌,皇帝昏庸无能,奢淫无度;奸臣一手遮天,打击忠良,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恶霸、地痞勾结官府, 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辽国又不断侵扰宋朝北部边境,,宋朝政府连年用兵,劳民伤财。 种种因素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宋江为首的豪杰以梁山泊为根据地,与官府对抗,显示了梁山好汉们造反起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绿林英雄罗宾汉》表达出了几乎同样的思想主题。 罗宾汉的故事发生在诺曼统治时期,这是英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统治时期。国家的土地由领主和僧侣们控制,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盖伊想霸占罗宾汉的田庄,逼迫罗宾汉放弃了家园,同其他受压迫者一同逃到了舍伍德森林深处,与腐败的统治者展开了对抗。

人物的相似。《水浒传》塑造了以武松、鲁智深和林冲等人为代表的众多英雄人物。他们武艺高强,嫉恶如仇,有着彻底的斗争精神和勇气。在《绿林英雄罗宾汉》中,罗宾汉、小约翰 、脱克修士、威廉姆等英雄人物也具有武艺高强、智勇双全的特点。罗宾汉不但能以一敌十,还拥有高超的箭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勇气。

宋江身上有着强烈的"忠君 "思想。 宋江对于皇帝和统治阶级,经常会存种种幻想,总希望有好皇帝和忠臣、好官们来使政治好起来,把黑暗的统治归因于奸臣和滥官污吏。这种愚忠和迷信的思想,不但造成了宋江的悲剧,还使得一场很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就被葬送了。以罗宾汉为代表的英雄们,也处处表现出了"忠君"的倾向。罗宾汉面对理查王时,向国王诉说了自己迫不得已落草的原因,并表明了对国王的忠心。 这一点与宋江是十分相似的。

成书过程相似。《水浒传》的成书经历了一个从史实到民间文学,再到作家文学的创作演变过程。宋江起义最初只在《宋史》中有寥廖数字的记载,宋末元初的 《大宋宣和遗事》又以"讲史"形式记录了梁山泊聚义的故事脉络,再经过元明杂剧一大批 "水浒戏"的发展,施耐庵在此基础上博采众长,去粗取精,才创作出了《水浒传》。

罗宾汉的名字最早出现在1420年出版的 《苏格兰编年史》中,最初只是一位在理查一世在位时出没于英国北部的强盗。后来 英国的马丁根据民间传说,写了一首描写罗宾汉事迹的长篇谣曲,把罗宾汉与狮心王理查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1892司各特的长篇历史小说《艾凡赫》刻画了罗宾汉这个传奇人物, 罗丝玛丽就是依据有关罗宾汉事迹的谣曲、戏剧等创作而成的一部小说。 因此,《绿林英雄罗宾汉》也经历了一条由史实到民间文学, 再到作家文学的创作过程。

二者的差异

1、群体与个人从两本书名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水浒传》采用的是英雄的总体来命名,《绿林英雄罗宾汉》则是用个体的英雄来命名,这是中国强调群体、集体概念;而西方强调个人意识,注重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这两种不同文化下,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直接反映。

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人在海洋贸易及人与海的搏斗中,发现了个体的人在商业往来中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个体人的力量和智慧,在克里特人身上越来越多地突显出来,由此培养出西方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西方海洋文化孕育出来的社会精神,使西方人形成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个人的独立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的社会存在依附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 这种依附方式与小农经济生产结构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必需品在家庭内部就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不需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脆弱的生产方式要求农民必须以家庭或宗族为单位协同劳动,才能抵抗自然灾害和人为力量的侵扰。 因此个人必须依附于家庭,依附于群体。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的群体本位观念,培育出中华民族传统的责任感,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人治"与"人道"《水浒传》中有不少关于血腥、暴力的描写,使得小说内容充满野蛮性、破坏性。 武松杀嫂、血溅鸳鸯楼、宋江杀阎婆惜都是一些极端血腥的复仇行为。 这种以虐杀反映了中国绿林英雄的局限性。而罗宾汉虽然也劫持有钱人、骑士和僧人,却从不乱杀无辜。 这种"人道"的描写在书中比比皆是。这些差异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的。

英国作家的创作思想中,普遍带有人道主义色彩,他们崇尚仁爱、宽容和宽恕的态度,这与西方人自觉的法制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方基督教宣扬人道主义精神,崇尚慈爱与仁慈,主张爱的感化。正如培根说的那样:"复仇是一种野生的裁判。人类的天性越是向着它。 因为头一个罪恶不过是触犯了法律。可报复这件罪恶和举动却把法律的位子夺了",这就是西方所谓的"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

中国古代的复仇价值观则受到" 人治"文化的影响。儒家鼓励复仇行孝、伸张正义,佛教宣扬"恶有恶报",这使得中国人认为:如果复仇是为了伸张正义,那么违法复仇就必然合乎伦理人情,并受到人们的追捧,也会得到作家和读者的垂青。

3、女性观的差异梁山英雄们绝大多数是不近女色的,对待妇女的态度甚至是仇视的 。他们可以轻易的抛妻别子,好汉们一旦与妻子发生冲突,责任总是在女方。 "女人是祸水"论在《水浒传》中是十分清晰的。潘金莲、王婆、阎婆惜、潘巧云、贾氏,都成了逼迫英雄落草的罪魁祸首,遭到梁山英雄的无情杀害。

还有一类妇女, 如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等,在《水浒传》中已被刻画成了一个个英雄豪杰, 她们被作者男性化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因此可以成为肯定和赞美的对象。

《绿林英雄罗宾汉》中的英雄对女性一般能够给予尊重和肯定。罗宾汉立下了"绝对不许伤害妇女,或是陪伴妇女的男人"的规定,他们不仅严格执行了这条规定,而且还积极主动地去保护妇女。他们拯救玛丽安和爱丽丝于危难之际, 帮助罗宾汉和玛丽安、 戴尔和爱丽丝这两对恋人终成眷属。

《水浒传》和《绿林英雄罗宾汉》中关于女性和爱情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中西方文化上的不同。 男尊女卑是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共同特征,但是这种思想在中国更浓厚。

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节欲、抑欲和灭欲特点的。宋元时期这种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程朱理学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思想。加上中国人对元阳存有莫名的迷信,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一般不近女色,梁山英雄也不例外。 而古代的西方社会宗法观淡漠,对女性加以束缚的同时又体现出了一定的宽容性,对人的正常欲望持某种肯定和赞赏态度。这种思想自然也影响了罗宾汉们。

4、行侠的动因《水浒传 》的 108条好汉中,虽然有很多是迫不得已上的梁山, 但除了林冲等少数英雄之外,绝大多 数都与社会的压迫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有的是因为犯了事,上梁山避祸;有的原来就是官军,是在征剿梁山的过程中损兵折将,无奈之下上了梁山。还有不少好汉原来就是地主阶级,过的是富贵生活,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剥削和压迫。他们的落草,是梁山"逼良为盗"所致。就算是以李逵、三阮为代表的社会下层,他们或四方游走,或依人作客,或帮忙帮闲,大多也是靠吃富人们残羹剩饭而生活。他们上山,是冲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好生活而去,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

而在《绿林英雄罗宾汉》中,罗宾汉说过:"这个世道,领主和僧侣们争权夺地,对于耙田的小农奴百般剥削, 不顾规矩, 榨取地租、劳役。这算什么世道!"在当时的英国,农奴们并不比畜生值钱,领主对他们衣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使像罗宾汉这样的自由民,也常常受到贵族们的欺凌,他们的土地也常常被贵族们觊觎以至于无理霸占。对这些自由民和农奴来说,绿林在是一片自由、平等的天地,他们的聚义,是那样的毅然决然。

5、人物命运归宿梁山上以宋江为首的中下层官吏投身绿林大多是形势所迫,所以他们大多愿意跟随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梁山的势力逐渐被削弱并一步步走向解体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纵览全书,这些好汉们始终没有摆脱"皇权至上"的思想束缚,这也导致了他们难逃被统治者利用的命运。从梁山英雄的命运归宿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缺乏彻底的反抗精神和革命意志。

罗宾汉敢于正面反抗封建统治者,他们杀死恶霸后义无反顾地投身绿林,对原来的生活没有丝毫的留恋。这与《水浒传》中的英雄为情势所迫,最终"逼上梁山"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罗宾汉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反动统治者,他们立场坚定,在反抗暴政时毫不犹豫。这与《水浒传》中宋江期待朝廷"招安"的态度完全不同。小说的最后,罗宾汉虽然遇害,但他的故事永远被人们传颂。因为以罗宾汉为首的绿林英雄所拥有的正义和善良的品质,成为英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相比之下,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后,成为了统治者剿杀其他起义军的工具,英雄命丧沙场,兄弟离心离德,梁山也最终解体,让人为之叹息。

宋江与罗宾汉之比较

《水浒传》代表了封建士大夫对知识分子的个人发展的政治要求,《绿林英雄罗宾汉》则代表了英国普通群众的社会公平诉求。

宋江的一言一行都表现出封建社会中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的政治追求和社会理想,那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他完全忠于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去做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谓的有用之才。宋江的故事之所以在过去的数百年间饱受追捧,也完全是因为他的追求代表了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追求和社会理想。

宋江的故事能受到广大普通群众的欢迎,是因为除暴安良,使贫苦人过上公平幸福的生活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情节。以宋江的经历而言,他绝非是一个反叛者,而是在封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忠于信念和信仰的人。

罗宾汉是一位"通情达理、品德高洁的绿林好汉"。在故事的结尾,罗宾汉被一位女性出卖而殒命,他的死亡难以给读者带来更加深刻的反思。他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在时代中的命运,并没有宋江式的深思。他要做的仅仅是一位骑士所应当做的,那就是扶危济困,忠于爱情。他所从事的也是颇具个性化的斗争。

结语

《罗宾汉》和《水浒传》是两部创作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却在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惊人相似的作品。 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在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人生价值等方面的不同以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同样是忠君,罗宾汉的动机与宋江是不一样的。 宋江是出于对皇帝的愚忠, 是封建忠孝观念促使他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罗宾汉身上体现出的则是一种理性的忠心。

在阶级社会中, 那些被压迫,受苛虐的人们啸聚山林,宣泄的是人性原始的冲动,是在社会公道、社会正义和社会理性遭到践踏搅乱之时的一种必然反应。《水浒传》和《绿林英雄罗宾汉》人物形象在行为上、思想意识方面的差异, 正是由于地域、时代和民族的特色,以及中、英两国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

《水浒传》和《绿林英雄罗宾汉》分别以中英两国的封建社会为背景,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小说人物缺乏先进的指导思想,没有提出"彻底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纲领,而只是反抗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可能摧毁封建社会的根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西方侠义文化的差异——梁山好汉与侠盗罗宾汉的差异性比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们要保留音乐和文化的差异性”《魔发精灵2》安娜·肯德里克专访

“我们要保留音乐和文化的差异性”《魔发精灵2》安娜·肯德里克专访

安娜·肯德里克,精灵,部落,音乐,女王,作品,动画片,时候,好的,作家,动画电影,地方,故事,电影,类型,领导者,肯德里克,小美人鱼,会计,商业,剧照,哥哥,喜剧,夏令营,孩童,年纪,差异性,影片,搭档,文化

2019-10-24 #故事大全

论桃花源与龙宫城的文化意象差异

论桃花源与龙宫城的文化意象差异

文化,意向,刘晨,阮肇,日本,奇遇,中国,意义,差异性,民间故事,桃花源,龙宫,象征意义,物象,视角,龙宫城,对中日,浦岛太郎,要素分析

2020-06-24 #故事会

从彝族毕摩文化视角解读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像的差异性

从彝族毕摩文化视角解读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像的差异性

毕摩,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彝族,金沙遗址,尼木,文化,仪式,仇人,祖灵,王者,统治者,形式,仪式中,形象,祖先,青铜神树,学界,情况,青铜,祖仪,插件,主流,冤家,学者,草人,活动,四格,彝语,树干

2011-01-07 #故事会

罗宾汉重现大银幕 箭都冒火了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诺丁汉侠盗吗?

罗宾汉重现大银幕 箭都冒火了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诺丁汉侠盗吗?

罗宾汉,罗宾,诺丁汉,影片,侠盗,英雄,起源,战斗,塔伦,福克斯,艾格顿,詹米,动作,大众,弓箭,故事,绿林好汉,新片,时代,观众,郡长,就像是,大街上,穷人们,伊芙,奥托,约翰,罗素·克劳,高衙内,主唱

2009-06-22 #故事会

跨文化教育力促进来华留学生质量提升

跨文化教育力促进来华留学生质量提升

教育,留学生,跨文化,文化,中国,我国,教育管理,水平,师生,感染力,发展,交流,教育研究,认同,高等院校,国别,质量,过程,教育质量,前提,差异性,学生,文化差异,方面,科学,要素,影响,不断提升,专业教育,中国发展

2015-09-19 #短篇故事

走进古城济宁 体验梁山好汉的豪情 感受孔子文化的哲理

走进古城济宁 体验梁山好汉的豪情 感受孔子文化的哲理

孔子,孟子,孔庙,孔府,孔林,儒家思想,济宁,地方,孔景,梁山好汉,墓地,建筑,旅游区,水泊梁山,豪情,出现过,孔孟,家和,风景名胜区,古城,创始人,区内,哲理,古树,古建筑,圣人,嫡系,大旗,子孙,山东

2007-12-20 #故事会

中国好汉之乡 水浒文化第一县 不是梁山 东平

中国好汉之乡 水浒文化第一县 不是梁山 东平

郓城,水浒,水浒文化,好汉,郓城县,中国,包子铺,县城,发祥地,曲阜,梁山,水浒传,孙二娘,一百单八将,东平县,及时雨,文化,故里,山东省,景点,景区,梁山县,泰安,济宁,被誉为,老家,遗迹,鲁国,阳谷县,旅游

2019-05-09 #小故事

梁山好汉彪悍的纹身 藏着大宋王朝的一项文化奇葩

梁山好汉彪悍的纹身 藏着大宋王朝的一项文化奇葩

相扑,燕青,水浒传,史进,表演,运动,作者,好汉,图案,皇帝,花绣,史太公,司马光,宋仁宗,王庆,女子相扑,九条龙,大宋,习俗,人体艺术,刺青,又名,匠人,名气,史记,天皇,女子,小说,市井,文身

2012-09-2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