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书笔记|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时间:2018-12-12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让我们摆脱阅读的压力,享受汲取知识的单纯快感

提示:本文共有 38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共3600字,阅读时间:6-8分钟

Laetitia Buscaylet on Unsplash

书籍信息《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出版社:后浪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原作名: アクション·リーディング作者: [日]赤羽雄二译者: 陈健出版年: 2019-5ISBN: 9787513923484

导语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图片或视频,常常把阅读置身于一种悠闲的环境氛围中,似乎读书成了慢生活的标志: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搭配一杯咖啡和一个诱人的甜点;在寒冷的冬天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在度假时候金色的海滩躺椅上……而对于阅读,除了享受悠闲,还有另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效率——如何高效快速地读书并且掌握知识。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让我们摆脱阅读的压力,享受汲取知识的单纯快感。

这本书十分小巧易读,文字精炼,案例也恰到好处,一个小时完全可以看完。十分建议大家找来原著看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以下介绍摘自书籍原文,并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略加修改。

核心思想

本书贯穿始终的思想是:如何从“被动读书”变为“主动读书”。

如果我们采取被动读书的方式,我们很难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从这本书里面获得什么,读完一本书心里依然空空如也,好像什么也没记住。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慢慢生出读书无用的想法,结果就是对书籍敬而远之。

也有些人常常抱怨没时间读书,每天工作学习那么忙碌和劳累,到家已经没有动力再读书了。但心里还是觉得读书有用的,每次去书店还是想买书,这就导致家里积攒的书越堆越多,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

而那些优秀的人,虽然也累于忙碌的工作,但是依然会动力十足地拿起书本,快速且高效的汲取其中的养分。

其中的关键就是,这些人把读书看作改变自身状况的契机,知道自己想读什么,读过之后想记住什么,想把书籍中的那些东西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也就能通过读书获得更好的成果。

无法读书的5个理由

- 忙于工作,没时间读书=>将读书放在优先位置上

- 不知道应该读什么=>提高对自己需要的书的敏感度

- 没读完的书不断增多=>彻底读完一本书后再去读其他书

- 工作繁忙,不知是否应该读书=>变被动为主动,将读书视为改变自己的契机

- 无法专注地读书=>摆脱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影响

读书的好处 为什么再忙也要读书

- 读书比任何学历证书更有价值。读书可以让人不断积累知识,了解自己未知的领域。

- 开阔视野、提升实力。从广阔的视角去审视、考量、理解知识,从大局出发,理智地看待事物。

- 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阅读洞察力敏锐的作家所写的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时刻都要成长。

- 培养领导才能。通过读书培养“同理心”,学会体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提高沟通能力。

- 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读书可以激发想象力,让想法变得更加丰富,还能让人看到在自己熟悉并深信不疑的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

- 制定抢先未来的对策。读书的过程中会阅读很多故事,记住很多案例,可以提高洞察力和推理能力。

- 激发干劲。在产生求知欲时,人类的大脑结构会使得人们充满干劲,如果读到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则更会让自己积极向上。

保证读书时间 如何做到工作很忙也能读书

- 确保最基本的读书时间。改变自己对读书的认知和定位,告诉自己想要生存、工作、不断成长,就必须坚持读书。如此,书就不再是可读可不读的东西,你会认为读书非常有帮助,并且确保一定的时间去读书,把读书放在一个优先且重要的位置上。这就是“主动阅读”的第一步。

- 主动创造读书时间。在工作日的晚上和休息日也要利用时间表安排读书时间;掌握并确保最短睡眠时间,周末也要保持和平时一样的作息,睡太多其实也无用;充分利用通勤时间,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阅读。

- 在时间表中添加读书时间。首先要估算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确定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然后用读书去填充。不要把读书看作一种爱好或消磨时间的手段,而是要将其视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环。

- 培养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找到最能集中精神读书的时间段,并把读书量控制的恰到好处。如此我们才会享受其中,而不是感到压力。

- 只在有需要时读书。我们常常被“读书是一件好事”这种想法束缚了,认为只要读书了就是好的。实际上,读自己有需要的、对自己有积极作用的书才是好的。要改变这种既定观念,并且找到自己的读书价值观。

- 用社交网络召集读书伙伴。不同观点立场的人,在同一时期读同一本书,然后互相交流感想,一定非常有趣,也能相互激励。

学以致用的集中读书法 短时间内牢记书中内容

- 将书中内容转化为数据库。在书的扉页上注明第一次阅读这本书的日期以及阅读后的想法,对书籍做简单的评价。通过不断地阅读并作出评价,我们就会逐渐明确应该买和不该买的书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标记,言之有理的内容、表达出色的内容、体现作家洞察力与智慧的内容,直接用黄色荧光笔画下来,以便在日后容易找到。

- 不在阅读时做笔记,读完立即整理笔记。边读边记笔记过于耗费时间,不适合大多数人。而读完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想法简单记录下来则会压力小很多。

- 专注阅读一本书。开始阅读一本书后就要一口气读完,这样才能深刻领会一本书的精髓。而同时阅读三五本书会分散精力和情趣,耗费时间。

- 要尽量购买书籍阅读。相比去图书馆借书,购买书籍不但能让你更重视从这本书中获得价值,还能方便做标注和写写画画。

- 买书后即刻开始阅读。每次就买一本书,买完之后立刻阅读。一旦把购买的书籍闲置,我们很难确保再拿起它的时候还有和购买它时同样的兴趣,阅读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尽量不要囤书。对于已经囤的书,重新审视后认为仍有阅读必要的,应该马上开始阅读,并在几天内读完;而那些不想再读的,也不要感到很有压力,直接卖二手或者捐掉就好。

- 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重读。比起返回去重读,把握全书的主旨更为重要。要规定自己不要重读,要有在第一次阅读时就理解书中所有内容的态度。这样不仅能够让注意力更集中,还能够提升阅读的准确度。

- 读书时尽量关闭网络和手机。(此处不再多说)

- 思考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应该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购买和阅读一本书,读书的时候是否抱有期待的心情十分重要。因此,绝不应该强迫自己去读不感兴趣的书。为此,需要在阅读前明确两个问题:“我想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以及“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读书并行动 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

- 限制读书时间,用更多的时间输出。没有读过的好书不计其数,比起一味地读书,更应该吸收书中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将知识分享给更多人,以及从其他信息源汲取新知识。

- 分享读书成果,展开深入讨论,提升沟通能力。与他人分享并得到反馈,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想法。说话时尽量像讲故事一样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是关键。

- 建立读书档案,写明目标,付诸行动。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写一篇“读书档案”。读过每本书后自己会有那些新发现,行动上会有哪些变化,都要记录下来,并确认推进到何种程度。(样本如下)

读书档案样本

- 读书后立即写博客。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从读者那里得到许多反馈,这些都是独自阅读时无法获得的好处,随着读者的增多,会形成超出预期的良性循环。

- 半年后重新阅读。对于十分精彩的书,重读时应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而对于那些内容并不十分精彩的书,只需要看一遍做标记的地方就可以了。

提高信息敏感度 不在无趣的书上浪费时间

- 从书籍获取信息和从网络获取信息。网络上的内容编写时间短,内容的深刻度较差,常常是博眼球的无趣重复,养分实在稀少。应将网络视作获取最新咨询的地方,而不是获取营养的地方。

- 利用谷歌快讯(Google Alert)获取消息。订阅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为关键词,每天在固定时间段收取简报,并在半个小时内浏览这些消息,这是效率最高效的收集信息方式。而平时积极收集信息更容易找到应该阅读的相关书籍。

- 对一切事物持有问题意识。不断思考一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继续发展下去会产生的变化,以及我们个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等问题。根据我们的思考去寻找需要的书籍阅读,然后与人讨论,增强自信心。

- 阅读优秀作家的全部作品。如果某位作家的某个作品对自己触动很大,那就可以去阅读他的全部作品,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思想是如何发展的,从整体上把握他的思想和价值观。遇到这样一位作家可谓人生一大幸事。

- 延后阅读畅销书。一本书是否畅销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并且这本书并不一定合你的胃口,强迫自己阅读会非常痛苦。而“长畅销书”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其内容十分有价值,所以才会一直被追捧,阅读这样的书往往不会失望。

- 不要随意在书店购买大量书籍。买书前一定要精挑细选,做好调研,避免大量囤书。

- 关注前辈和朋友的书架。如果身边有读书品味值得信赖的前辈和朋友,应该让他们多推荐好书给自己,读完后还可以和他们讨论。

- 提高信息敏感度的7个习惯。

· 工作再忙也要不间断地收集信息

· 始终要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 将自己的意见传递给他人

· 即便只差一步未能成功,也不必纠结

· 想办法让自己重新振作,思考补救的办法

· 在各个年龄层中有两位可信赖的值得商讨的人

· 要拥有足够的自信

end

最后,希望大家读完本篇文章能够转变自己对读书的看法,改变一些小的读书习惯,获得更轻松、更舒服的读书体验,让读书成为一件快乐且有价值的事。谢谢阅读。

Daria Nepriakhina on Unsplash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书笔记|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五种读书笔记法 选择适合姿势缝知识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五种读书笔记法 选择适合姿势缝知识

笔记,档案,方式,部分,关键字,内容,想法,方法,笔记本,麦肯锡,思维导图,每本书,这本书,知识,作者,五角星,信息,圆圈,幕布,手机,整本书,时候,曲线,目的,线索,表格,评论,过程,行动,可以随时

2010-04-09 #故事会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读书还可以这样读?3个方法提升读书效率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读书还可以这样读?3个方法提升读书效率

时间,内容,知识,作者,工作,想法,麦肯锡,方法,档案,能力,苹果公司,一本书,书籍,习惯,事物,事情,好处,建议,笔记,行动,就能够,转化为,休息日,对方,成果,手机,日期,智慧,洞察力,读者

2016-12-13 #小故事

一读就忘 读书效率不高 麦肯锡教你怎样高效快速地阅读一本书

一读就忘 读书效率不高 麦肯锡教你怎样高效快速地阅读一本书

内容,这本书,方法,麦肯锡,知识,笔记,一本书,记忆,技巧,精英,读下来,作者,印象,效率,时候,时间,计划,记笔记,部分,阅读时间,读一,大脑,手机,求知欲,状态,现学现用,电子产品,电话,目的,目标

2007-02-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套路 3个方法升级认知 高效写作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套路 3个方法升级认知 高效写作

故事,文章,问题,能力,麦肯锡,逻辑,方法,时间,武器,框架,时间管理,叶小鱼,高手,内容,女儿,文案,文字,工作,作者,本质,角度,读者,主题,前夫,情况,方向,观点,过程,尚孝,琼瑶

2008-01-15 #故事阅读

麦肯锡精英告诉你 如何在几天内读完15本书 而且能学以致用

麦肯锡精英告诉你 如何在几天内读完15本书 而且能学以致用

内容,工作,时间,作者,一本书,方式,知识,规划,这本书,问题,麦肯锡,好事,成果,灵活运用,计划,生活,中提,斋藤,做标记,告诉我们,就不会,工作中,是一件,没有时间,事情,中学,习惯,作家,思想,好处

2018-05-07 #故事大全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高效阅读的人 建议你看这5本书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高效阅读的人 建议你看这5本书

作者,时间,麦肯锡,这本书,阅读一本书,方法,知识,高效能,奥野,阅读方法,书籍,实用性,笔记,精英,工作,我们知道,读书方法,阅读指南,内容,好处,大岩,效率,时代,笔记本,读书笔记,重要性,一本书,短时间内,中提,斋藤

2007-12-16 #经典故事

不动笔墨不读书 做读书笔记有用吗?如何高效做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 做读书笔记有用吗?如何高效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笔记,过程,内容,时候,标记,孩子,部分,学生,能力,观点,孩子们,东西,习惯,作用,思维,感情,情绪,老师,方式,欲望,笔墨,知识,章节,语句,问题,就是你,思考能力,阅读理解,云亦云

2018-07-03 #经典故事

「读书笔记」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

「读书笔记」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

笔记,三角,事情,创意,内容,符号,潜在需求,技巧,接受者,作者,方法,标注,公司,发送者,地方,杂货店,白色,竞争对手,黑色,实用,莱札,三得利,再会,花时间,本职,人士,一头雾水,丰田,下期,东西

2010-11-0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