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春运的故事:一张火车票峰回路转30年

时间:2018-12-15

铁路老售票员康顺兴向北京晨报记者讲述了那些年的春运售票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众人半夜涌向火车站窗口抢购车票,到如今一点鼠标就能买到回家的车票,铁

提示:本文共有 24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北京南站/供图

从售票窗口挤满人到六成多旅客习惯网购

一张春运火车票,开启了思乡回家路——昨日,2018年春运正式拉开序幕,部分旅客踏上回乡路。铁路老售票员康顺兴向北京晨报记者讲述了那些年的春运售票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众人半夜涌向火车站窗口抢购车票,到如今一点鼠标就能买到回家的车票,铁路在发展,春运的味道也在变。用康顺兴的话说,“铁路人的服务理念也从别出差错,变成了如何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世纪80年代

旅客和售票员隔着三合板喊话

康顺兴是北京南站售票车间的副主任,从1985年进入铁路工作,30多年的时间,他一直忙碌在售票岗位一线。谈起当年春运售票场景,康顺兴打开了话匣子。

“先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吧。”康顺兴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那时候,火车票售票窗口不像现在这样采用全透明玻璃,旅客和售票员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那会儿售票员和旅客之间隔着一个厚厚的三合板,谁也看不见谁。木板儿下面有一个小孔洞,用于售票员和旅客交接车票和票款。“一到春运,这小孔里全是手!”康顺兴回忆说,因为隔着木板根本看不到旅客是谁,所以也不知道是哪只手在买票。“因为完全看不到啊,所以我们就得先轻拍两下旅客的手,大声问一句,‘买哪儿的票?什么时候的?’然后再转身去准备票。”

持完好“套票”才能顺利乘上车

康顺兴回忆,那会儿的火车票也不像现在这样,在电脑上一选,便可以直接打印出来。上世纪80年代的火车票分好多的线段,材质是一张张小纸板儿,俗称“板儿票”,需要售票员将不同的票按类分到不同的格子柜中,然后根据旅客的目的地,从柜子中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票,进行组合成“套票”,打刻上日期、贴上售票小条才能给旅客。

“虽然当时的铁路线网远不比现在这样发达,但旅客手里的火车票可比现在复杂多了。最多的时候,中转旅客的手里至少得四五张火车票。少了一张,都不能乘车。”康顺兴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旅客多分不清靠盖印章来区分

“当时,还有一个麻烦问题,就是从小孔洞里伸进来的手太多,有的旅客需要改签,等我们给办完改签了, 却经常不知道该把票给谁了。于是,我们就自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正在办理业务的旅客手上盖一个小印章。办完票,一看印章,就知道该把票给谁了。”康顺兴说,这种办法是他们站自己研究出来的土办法,并不是所有火车站售票窗口都会如此。

“那会儿春运售票厅外,除了整宿排队的旅客外,还有贩卖马扎的小商贩。”康顺兴说。

加班对账“算盘活儿”必须过硬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火车售票工作,康顺兴还有一个十分深刻的记忆——对账。“那会儿,不仅是售票过程复杂,对账也非常繁琐。现在一点鼠标,今年售出多少票,票款应该是多少,机器自动就给算出来了,用点钞机一点,完事儿了。那会儿可不是,完全靠我们打算盘算账。下了班,至少得再多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算账,所以这算盘的功夫也得够硬才行。一旦对不上账,就得自己补。我独立上岗的第一天就自己搭了十多块钱呢。”康顺兴告诉记者,那会儿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三十块钱左右。

或许正是因为工作的复杂性,康顺兴表示,那会儿每个铁路售票员上岗前,至少得让师傅带个三年才能出师。

20世纪90年代

计算机上场板儿票退休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火车票售票就开始采用计算机售票了。我们一下子就轻松了。”康顺兴说,售票员坐在明亮的售票大厅,与旅客只隔着一层玻璃,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康顺兴回忆,随着铁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不仅硬件环境上更方便售票员与旅客沟通,火车票也从80年代的“板儿票”变成了粉色的软纸票,显得更加温柔亲和,票面上的信息也更全,售票员不用再拿着打票机打票。

“80年代的板儿票上没有具体时间,需要我们用专门的机器人工打印上,有点类似于现在超市售货员打印食品的生产日期。” 康顺兴介绍说。

同时,相比80年代春运返乡旅客为主,90年代的春运,出行旅客更多的是农民工和外出旅行的游客。“这会儿,不仅售票大厅换成了玻璃窗,车站外还专门搭起一排排的临时售票厅,方便旅客购票。不过,旅客依旧排着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队伍。”康顺兴说,那一年,铁路快速列车已经跑到每小时140公里了。

现在

互联网时代

软服务也得跟得上

直到2000年后,特别是2008年,随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蓝色磁质车票开始广泛使用,实名制验证验票的实施,自助购票设备的普及,网络购票的兴起,微信、支付宝线上支付,同城优惠卡和常旅客畅行服务的推广,铁路的发展真的可以用飞速来形容。用康顺兴的话说,“铁路前20年的变化加在一起都赶不上高铁开通以来这10年的变化快。”

康顺兴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铁路推出互联网购票以来,更多的旅客不再到窗口购票,春运排长队购票的现场几乎已经看不到了(见上图)。根据铁路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的春运,六成多的旅客是通过网络购买火车票,传统的窗口售票、电话售票仅占近四成。

对此,康顺兴表示,从某一层面来讲,铁路科技发展不仅方便了旅客,也让铁路售票员的工作轻松了很多。但另一个层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旅客对于铁路的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铁路的硬件在发展,软服务也必须得跟上!”康顺兴表示,这几十年间,不仅是铁路的线网、列车等硬件在不断突破、创新,铁路人的工作服务理念也已发生改变——从最初的营销理念蜕变成如今的旅客服务至上。

铁路在发展

春运出行温馨便捷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木板儿底下的小孔洞里全是手,每天超高负荷量的工作,哪儿还顾得上什么服务质量。别卖错票、别自己掏腰包补票款就是万幸。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按照铁路系统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把旅客时刻放在心上,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康顺兴表示。

康顺兴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今年春运,北京南站进一步增加自动售票和取票设备,售票窗口外再也看不到长长的队伍。“放在过去,哪里敢想象呢,不用人工就能实现售取票。同时,从过去摇摇晃晃数日才能抵达目的地的绿皮火车时代,到现在“复兴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高铁时代的到来真正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一个温馨便捷的春运。”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文除署名外 曹晶瑞/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春运的故事:一张火车票峰回路转30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票根背后的“春运变迁”:一张火车票就是一个春运故事

票根背后的“春运变迁”:一张火车票就是一个春运故事

旅客,黄保,机器,票据,工作人员,售票,售票大厅,记者,网络,老人,工作,春运,后台,故事,西安火车站,车票,买票,动作,售票员,售票窗,孩子,故障,整宿,火车站,火车,票号,见证,车间,铁路,服务

2008-06-09 #故事会

票根背后的“春运变迁”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就是一个春运故事

票根背后的“春运变迁”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就是一个春运故事

旅客,黄保,机器,票据,工作人员,售票,售票大厅,网络,老人,记者,工作,春运,车票,后台,故事,西安火车站,买票,动作,售票员,售票窗,孩子,故障,整宿,见证,火车站,火车,票号,车间,铁路,服务

2020-02-24 #长篇故事

独家走入12306 听听春运火车票背后的故事

独家走入12306 听听春运火车票背后的故事

售票,春运,黄欣,高峰期,朱建生,最高峰,车票,铁科院电子所,北京,功能,客票,压力,战役,情况,我国,报错,系统,目标,问题,升级,工作,服务,运行,中国铁路,全国铁路,铁路人,双云,多新,张为,年年

2014-07-14 #故事大全

春运首日车票明日开抢 这些事情你都知道了吗?

春运首日车票明日开抢 这些事情你都知道了吗?

车票,春运,火车票,积分,铁路,旅客,预售,会员,铁路部门,积分兑换,日历,微信支付,列车,常旅客,还可以,业务,信息,实时,小妹,微信,改签,月份,电话,网络,网站,行程,规则,车次,通知,高铁

2020-01-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新春走基层丨他乡与故乡 藏在火车票背后的“春运故事”

新春走基层丨他乡与故乡 藏在火车票背后的“春运故事”

火车票,朱薇,车票,龙红,旅客,新重庆,回家,华龙网,客户端,记者,春运,丈夫,先容,谢鹏,重庆,售票,刘湘,夫妻俩,电子客票,硬板,重庆北站,重庆西站,售票窗口,吉林,火车站,车站,两个孩子,售票员,市民,爱情

2020-06-03 #短篇故事

一张车票 一颗归心——春运的心酸经历 你有哪些?

一张车票 一颗归心——春运的心酸经历 你有哪些?

小时,回家,北京北站,人们,城市,车票,行李,赤峰,长沙,黄牛,春运,候车室,大雪,时代,时候,火车,状态,街区,网络,车厢,过道,就这样,站起来,这种情况,后继,在那里,乡土情,北京北,北京西站,回家看看

2012-04-22 #经典故事

春运暖心故事:价值900多往返车票被1块钱抢到 厨师李大伯傻了

春运暖心故事:价值900多往返车票被1块钱抢到 厨师李大伯傻了

李大,公司,一块钱,儿子,厨师,同事,故事,春运,马大爷,伯明,幸子,小赵,还可以,声明,内容,个人,亲戚,价值,图文,凑钱,午饭,加班费,味道,好评,大潮,态度,情况,时节,炒菜,火车票

2010-07-06 #故事阅读

春运的故事

春运的故事

回家,丈夫,春运,孩子,关键词,妻子,站票,头发,火车,火车票,皱纹,父母,眼眸,车票,两个人,小板凳,都没有了,买买买,布满了,没有了,内涵,乡音,东西,中国,买票,五味杂陈,内心,商丘,含着泪,后背

2011-05-0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