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厦门人的一天》走进临夏:千里支教续写“山海之约”

时间:2018-12-17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与厦门相隔两千公里,自2016年以来,厦门海沧区与泾源县开展对口帮扶协作,两地越走越亲,越走越好

提示:本文共有 24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成语“泾渭分明”中所说的泾河发源于泾源县,该地也因泾河源头而得名。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与厦门相隔两千公里,自2016年以来,厦门海沧区与泾源县开展对口帮扶协作,两地“越走越亲,越走越好”。一名名挂职干部、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以及企业家相继来到对口帮扶的泾源县,通过教育投入、人才交流、产业合作等方式,谱写出山海情深的东西协作曲。来自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的谢剑飞老师便是其中的一员,用教书育人的美妙音符,让这首协作曲更加动听。

人物名片:谢剑飞

鸣谢单位: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

2020-09-18 08:03

上午八点,谢剑飞来到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工作,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教学工作。

谢剑飞,湖南株洲人,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高级讲师、校长助理。2019年10月11日作为“2019厦门市技术人员援宁工作队”一员赴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支教,安排在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工作。

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每年招收高一年级的学生,涵盖烹饪、汽车维修、保育等专业。今年的新生刚刚进入校园,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期满后将被分配到当地其他学校。

校园里,学生们正在做早操,灵活的肢体动作与脸上洋溢的笑容,充满了青春活力。谢剑飞经过操场,走进督学办公室,打开课件,准备今天上课的内容。

2020-09-18 08:26

八点二十,上课响铃响起,学生们陆续走进了课堂,谢剑飞为保育班的学生们上了一节《即席发言》的课程。

“有哪位同学可以先站起来,从三句话介绍自己,让我记住你的名字。”课上,谢剑飞引导学生勇于发言,用有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们喜欢表达,提升讲话气势。

2020-09-18 09:28

九点半,谢剑飞利用课后时间与冶老师沟通教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谢剑飞指导泾源县民族职业中的老师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这里的老师其实也是不错的,但是没有勇气去参赛,我就鼓励他们大胆去试。”谢剑飞说。也正是在谢剑飞的鼓励和耐心指导下,学校的老师取得了新的突破。

2020-09-18 10:44

除了上课和指导老师,谢剑飞还经常协助校长处理事务。近期当地“最美教师”的评选工作告一段落,学校一老师获评。十点半,谢剑飞把评选结果的文件传递给校长,校长亦喜出望外,赞扬该老师的敬业精神,也表扬了谢剑飞来学校后在提升老师专业水平上所作出的贡献。

2020-09-18 11:09

十一点,谢剑飞准备上党课的ppt,希望以此提升当地老师的政治素养,增强凝聚力。在此前固原市“担当新使命 展现新作为”学习实践活动中,谢剑飞开了以《于细微处》为主题的党课,分享了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职教老师应该如何有“新作为”的观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谢老师做得太好了,我们的压力好大,希望做到力所能及。”新来的老师担心在这里做得不够好,谢剑飞开导她们,有压力才有动力,支教奉献肯定有难度,但等到支教划上圆满句号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在这里的价值所在。

2020-09-18 13:25

中午一点午饭过后,谢剑飞来到了泾源县敬老院,从厦门过来的支教老师均住在此地。谢剑飞来泾源县的支教时间这个月底结束,来自海沧和翔安的两位老师前天刚刚抵达泾源县,这段时间谢剑飞与她们做教学交接。

2020-09-18 14:31

下午两点半,学校组织开展互联网+教育教学研讨会,谢剑飞参与教研指导。据了解,根据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的教学安排,谢剑飞在这里开了较高水平的语文教学示范课,积极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创新。

2020-09-18 14:51

“我们定期举行教师读书会,主题是‘遇见’,希望通过读书分享,让当地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谢剑飞告诉记者,教师读书会这样的学习形式,此前在泾源县从未开展,如今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读书会,帮助教师“充电”,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

2020-09-18 15:42

除了创建“鹭源教师读书会”,谢剑飞还仿照厦门“鹭江讲坛”的方式,在泾源县成立了面向全体师生、社会大众普及知识、宣传教育的公益性讲坛——“鹭源讲堂”。谢剑飞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人人都可以走进讲堂,人人都可以走上讲台,人人都可以去指引或被指引”,他希望将“鹭源讲堂”打造成为泾源县的文化讲堂、人生课堂。

目前,“鹭源讲堂”已经开设了三期讲座:谢剑飞《做喜欢的自己》;何建章《珍爱生命 与爱同行》;陈紫晗《嘉庚精神 厦门故事》,谢剑飞希望自己回厦门之后,前来这里接替的老师可以将“鹭源讲堂”传承下去,持续带动当地的文化氛围。

2020-09-18 15:57

此外,谢剑飞还积极推动闽宁教育协作之“创客教育试点”。去年八月,在闽宁合作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泾源县青少年“创客”夏令营开展,谢剑飞给孩子们介绍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引导孩子们一步步搭建出自己的作品,让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掌握一些结构原理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经多方协调、联络,谢剑飞促成了厦门马垅阳光幼儿园和泾源县园子幼儿园的牵手,助力“小童大爱 山海相连”。阳光幼儿园小朋友爱心捐赠的绘本和玩具送到了园子幼儿园的小朋友手中。

2020-09-18 16:10

随泾源民族职业中学对口挂钩扶贫小组下到太阳洼、杨家庄等相应的村组,进到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状况、家庭经济来源、孩子上学等情况,落实学校帮扶和村民脱贫情况。谢剑飞重点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希望学生和家长提高教育意识,珍惜学习机会,争取通过读大学,靠文化和技能脱离贫困。

2020-09-18 16:30

来到泾源县支教,谢剑飞感受到当地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学习氛围,以及老师的授课积极性均有提升空间。在谢剑飞看来,援宁支教把厦门新的教育方式、思维和理念带到这里来,老师们所付出的努力,能改变一个孩子,能触动一个老师,能推动一项新的教育理念在泾源县落地,就可能给泾源县的教育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让普普通通的支教影响更为深远。

来源:厦门网(晏凤利、马庆伟、沈伟彬、金肖、李伊琳)

编辑:连芊、赖旭华

微信合作联系:0592-550619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厦门人的一天》走进临夏:千里支教续写“山海之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因为初心 所以深爱——聆听厦门人教育援藏的故事

因为初心 所以深爱——聆听厦门人教育援藏的故事

厦门,援藏,教育,课堂,左贡,左贡县,教学,学校,思明,老师,陈晓燕,二实小,希望小学,集美大学,中学,厦门市,团队,学生,教师,智慧,校长,支教,孩子们,学院,昌都,模式,示范课,藏区,工作,刘娟

2018-02-20 #经典故事

厦门人的最爱

厦门人的最爱

小伙子,母亲,沙茶面,印尼,码子,厦门,妈妈,盐巴,好的,厦门人,味觉,味道,商船,孩子,时候,理由,花生,面条,哪一种,一碗面,大家吃,码头上,都会,舌尖,美食,人们,东南亚,东西,包容性,儿子

2015-03-26 #长篇故事

担水巷:老厦门人的吃水故事

担水巷:老厦门人的吃水故事

厦门,自来水公司,水船,水荒,用户,自来水,水车,时间,水池,蓄水池,上李,水库,科长,供应,大观,市民,水位,开元路,山穷水尽,一带,井水,地点,大报,大水池,委员会,居民,市府,来源,民国,水量

2015-04-28 #故事大全

《面孔》:致敬战疫一线的厦门人

《面孔》:致敬战疫一线的厦门人

面孔,刘映,吴木,宋荣,慧萍,林美,林敏,林一,杨卿,沈静,田唯,黄巍,医护人员,基层干部,谋面,一线,儿子,丈夫,口罩,家属,外卖,小哥,物资,志愿者,新闻记者,摄像,母亲,来源,生产者,编导

2017-03-28 #故事会

《厦门人的一天》:市花市鸟相映趣

《厦门人的一天》:市花市鸟相映趣

胡育,三角梅,创作,白鹭,厦门,画家,市花,画作,绘画,花鸟画,作品,白描,福建,笔下,题材,工作,程锦,一幅画,名师,岩下,人民,临风,代表,功底,光表,厦门市,技法,方向,日光,林涛

2010-08-12 #故事大全

厦门人的一天:与绿叶香花亲密约会

厦门人的一天:与绿叶香花亲密约会

黄宝,宝兰,花艺,鲜花,插花,花艺师,花材,美学,花草,植物,艺术,美的,缔造者,厦门,课程,创作,作品,心象,技艺,空间,花市,若然,生活,李维祀,学员们,人们,个人,创作者,时刻,地点

2011-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你永远不知道厦门人多爱厦门”!这张图刷屏了 背后故事太暖心~

“你永远不知道厦门人多爱厦门”!这张图刷屏了 背后故事太暖心~

乘客,公交车,林先生,车站,厦门人,曾先生,个人,公交车站,厦门,市民,照片,告诉记者,突然熄火,多爱,车进,北路口,炸鸡店,红图,片上,爱的,车吧,车厂,路遇,例子,众人,事情,人们,交通,人愿,公交线路

2011-10-14 #长篇故事

厦门人买车的这些故事 你经历过吗?

厦门人买车的这些故事 你经历过吗?

买车,厦门,步骤,国际车展,同事,厦门人,品牌,车展,七大姑八大姨,价格,奖金,日报社,来车,汽车,比价,牌子,过程,优惠,大赛,看一个,预售价,高颜值,太累,来买,沈腾,西虹,马青路,车模,大可以,店后

2011-03-1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