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新版《倩女幽魂》或许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算是致敬经典的诚意之作

时间:2019-01-04

电影的故事主线基本是将1987年至1991年香港拍摄的倩女幽魂三部曲进行了一个概括,当然也有一些改编和创新之处

提示:本文共有 33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2020年的一部网络电影《倩女幽魂:人间情》,将《倩女幽魂》这个东方奇幻故事的经典IP再次搬上荧幕。电影的故事主线基本是将1987年至1991年香港拍摄的《倩女幽魂》三部曲进行了一个概括,当然也有一些改编和创新之处。如果说这是一部致敬经典之作,那还算是诚意之作,但如果说要超越经典,显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960年由著名导演李翰祥执导,金马影后乐蒂主演的《倩女幽魂》。李翰祥不仅是导演,同样也做过编剧,制片人,演员,布景师,服装管理,加上他是美术专业出身,曾专攻油画,所以他的这版《倩女幽魂》也许没有惊人的特效,一些场景在今天看来有些简陋,但是一丝不苟的美工,灯光,服装,布景如工笔画一般,体现了古典人文情怀,具有素雅的美感,影片中的台词也体现了深厚的国学功底。所以这部电影虽不及1987版的经典,但也绝对称得上经典之作,而且影片中东方美学的建构,虽是悲剧却并不消极的爱情观,却对后面的翻拍的各个版本影响至深。

最新版的网络电影《倩女幽魂:人间情》综合了《倩女幽魂》三部曲的故事主线。女主聂小倩原本是一位美貌的官家小姐,可惜只活到18岁。她的父亲将她安葬在兰若寺旁的一颗槐树下。然而这棵槐树竟是树妖姥姥夜叉。聂小倩的魂魄被树妖姥姥控制,她无法转世投胎,只能听命于树妖姥姥去引诱男子,夺取他们的精魄。而后来,树妖姥姥还逼着聂小倩嫁给黑山老妖。

而书生宁采臣进京赶考,沿途借宿在兰若寺并遇到了专门伏妖捉鬼的燕赤霞和知秋一叶。聂小倩也想引诱宁采臣,却不料宁采臣正人君子,不为美色所诱惑。本性善良的聂小倩小倩和宁采臣情愫渐生,直至相爱。最后宁采臣和燕赤霞,知秋一叶一起从黑山老妖那儿救出了小倩。小倩得以投胎转世。影片最后,宁采臣考取了功名,路上偶遇了已经转世的聂小倩。

原来三部电影讲完的故事,新版电影要浓缩成一部电影,虽然请来了原版电影的编剧操刀,但是故事的发展还是显得特别的仓促。

宁采臣和聂小倩的相爱就过渡的很不自然,节奏偏快。一个书生和原本要杀了自己的女妖相爱,爱到愿意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性命。这个过程自然需要很多令人信服的情节一步步推动感情的逐渐加深,从害怕,到心动,到相爱。但是片中宁采臣和聂小倩的相爱是快进式的,少了许多男女之间情愫萌动,互相吸引到至死不渝的层层铺垫,那种美好的意境就淡化了许多。

主线的情节本来就不够丰富了,偏偏还要在一些不必要的副线上着墨太多。

87版的《倩女幽魂》中并没有知秋一叶这个人物,也没有嫁给黑山老妖这个情节,只是在后面的续集中才出现的。

而在新版中,把这些都加进来了,但是加得挺失败的。知秋一叶这个角色存在感很低,搞笑也不够搞笑,打怪也不够厉害,对推动剧情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挺多余的。而黑山老妖是最后的大boss,应该是起到将剧情推向最高潮的作用,然后打败他就可以帮助小倩转世投胎。可是这个黑山老妖的存在也很多余,存在的价值仅仅就是为了致敬一下原版三部曲的第三部续集罢了。看电影前面部分,还觉特效做得还不错,可是这个黑山老妖最后出现的样子竟然跟一个石头怪差不多,毫无新意,还跟一些欧美打怪电影中的怪物撞脸了,一下子破坏了东方古典美的意境。而且打败黑山老妖的方式也是草草了事,和打树妖姥姥没多大区别。

最奇怪的是这版的聂小倩居然还有一段百合情,这里也很多余,还费了不少镜头。

原版之所以是经典之作,因为张国荣就是宁采臣,王祖贤就是聂小倩,这种外型和演技都与角色高度契合的神仙组合是可遇不可求的。

先说外型吧,就算是没有看过60版,或者是87版的,也可以想象一下心目中的宁采臣和聂小倩应该是怎样的。影片中,宁采臣是文弱的书生,一路赴京赶考,风尘仆仆的,应该是有些疲惫的。而聂小倩应该是非常美貌的,但她是妖不是人,应该是有些妖媚的,可是她又是被迫的引诱男子的,本性又是善良的,所以还应该有几分无奈感。

但是陈星旭的宁采臣也太精神了吧,帅是帅,但剑目星眉,更像是少年下课。而饰演聂小倩的李凯馨,她那韩式一字眉,嘟嘟的红唇,实在是很出戏,没有了那种古典的美感。

当然,有人说新版的《倩女幽魂》是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就够了,为什么宁采臣就不可以像侠客,聂小倩为什么就不能是可爱型的美女。

那么就说说演技,演技才是最大的问题。面对小倩的引诱,宁采臣的表情都是很单一的皱着眉头抗拒,五官都挤在了一起,或者紧闭着双眼,嘴里喊着非礼勿视。到后来他爱上小倩,也看不出多少心动,就突然爱上了,连命都可以不要了。宁采臣对于小倩不仅有爱,还有怜惜,同情,也有敬佩之情。

而李凯馨版聂小倩,演不出王祖贤那样又美又媚,风情万种,又有几分清冷,几分无奈,令人怜惜的样子。当然你说现代感的聂小倩可以可爱一点,像个邻家女孩也不是不行,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会更喜欢这样的聂小倩吧。

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是走可爱人设那就要前后统一,不要让人有割裂感。聂小倩引诱男子的时候表现得又太开放,而且还有一段百合情也表现得轻浮大胆。李凯馨明明是个娃娃脸却硬要演个风情的女人。而当宁采臣第一次放走她时,她的眼神又变得很凶狠,又毫无可爱的感觉。可爱也不够可爱,反而有些轻浮,有时又目露凶光,这样的小倩令人接受无能。

《聂小倩》这个故事在《聊斋》中不算名篇,但缺少被改编最多的故事之一。

原著中,宁采臣还把聂小倩带回了家,小倩尽心服侍宁采臣的家人,终于获得宁家人的认可,渐渐从鬼变成了人,最后还与宁采臣结为了夫妻,还生了孩子,宁采臣之后还娶了一个小妾。

所以与其说《倩女幽魂》系列的影视剧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倒不如说是延续了李翰祥导演的60版电影的故事主线。两人最后阴阳相隔,并不得见,而不是像原著中有一个符合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大团圆式的结局。

蒲松龄先生虽然写的是鬼怪故事,但实则也是借此来控诉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因为乱世才会民不聊生,才会有那么多孤魂野鬼。而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很多女鬼,狐妖,她们美貌动人,勇敢善良,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也反应了底层人们对抗统治阶级恶势力的美好愿望。那些本来是无法见阳光的鬼怪却比很多生活在阳光下的人活得更加坦荡,正直。所以蒲松龄写得不仅仅是鬼怪,也是写的社会,写的人性。现实社会的恶人远比那些鬼更可怕。

而《聊斋志异》也透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很多故事都充满了凄美浪漫的感觉。这一方面与蒲松龄先生一生科举失意,生活潦倒不无关系。那些悲剧的故事也寄托着先生对于所处时代的感伤。另一方面,悲剧的力量更甚于喜剧,甚至更加崇高,更具有冲破时代枷锁,制度禁锢的力量感。即使是人鬼无法相恋的悲剧,但是却并不消极,我们能从中看到希望。

从《聊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在那个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人们对爱情自由的渴望。

但其实《聂小倩》这个故事原本并没有特别强烈地体现蒲松龄的这些家国情怀,人文思考。但在《倩女幽魂》中,影片却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勇敢的女性形象,一个看似文弱却敢于为爱牺牲,为爱放手的文人形象,一个以树妖姥姥为代表的恶势力的象征,让这个故事更具现代意义,比原著的故事更加丰富饱满,也契合了蒲松龄写《聊斋》的主要精神内核。

而从这一点来看,新版电影在一些改编上也有积极的一面。87版的电影中,宁采臣是负责收账的,也就是要靠别人勉强谋生的,如果世道乱了,就难以收到账。而这一版的宁采臣是真正要赴京赶考的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的。兰若寺与小倩的这段相遇让他更下定了决心定要考取功名,去干一番事业,改变这乱世。否则乱世下的鬼怪是怎么也捉不完的。只有人间真的太平安宁了,才不会有那么多。这个设定更符合现代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自信感!

这一点在电影最后宁采臣和燕赤霞的对话中有所体现,当然在表现手法上有点突兀,像是小学生写作文,到了最后要急忙点明中心思想,就赶紧喊喊口号一样。

另外一点不太能理解的是,原著和原版电影中,聂小倩的设定是一个女鬼,不能见阳光,不能转世投胎,这更符合中国传统的鬼怪文化。而新版中,聂小倩却成了妖怪,人死了不能投胎就成了孤魂游鬼,怎么会是妖怪呢。

而最后小倩可以投胎了,宁采臣却紧拉着不放,这个地方也让人无法理解。爱也是一种放手,而悲剧色彩更容易打动人。如果当宁采臣拼尽全力对付黑山老妖只为了让小倩重获转世的机会,那么即使两人最后不得相见,这种遗憾不是更打动人吗?

有人说新版的《倩女幽魂:人间情》的特效好一些,这一点不可否认。但特效好让影片现代感更浓,却也少了不少古典的韵味和美感,多了一些香艳的感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新版《倩女幽魂》或许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算是致敬经典的诚意之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电影《倩女幽魂:人间情》在线完整观看(免费/无删减加长版)

电影《倩女幽魂:人间情》在线完整观看(免费/无删减加长版)

故事,港版,观众,倩女幽魂,人间,人物,作品,地方,评论,风格,设计,客观,想法,方面,时代,美学,经典,诚意,野心,很多人,至少是,还不够,征服了,上都,我的名字,诚意和,俏女,优势,倩女离魂,先天

2012-07-11 #故事会

87版《倩女幽魂》对《聊斋志异·聂小倩》的成功改编

87版《倩女幽魂》对《聊斋志异·聂小倩》的成功改编

聂小倩,宁采臣,姥姥,燕赤霞,形象,电影,倩女幽魂,原文中,小倩,兰溪,观众,人们,和燕,夏侯,原著,开头,观众们,兰若,兰若寺,年轻人,惊悚,情节,故事,武打,精血,宁家,原文,士人,时候,穷书生

2015-06-07 #长篇故事

《中国诗词大会》越来越受欢迎 是观众的审美提高了吗?

《中国诗词大会》越来越受欢迎 是观众的审美提高了吗?

大会,诗词,中国诗词,综艺节目,文化,文化类,冠军,念诗,综艺,模式,样子,观众,传播,中国古典,人人都,传统文化,更符合,孙晓,中国制造,北京大学,好的,中国,中华文化,优势,代表,事情,人人,价值,兄弟,口味

2010-03-13 #短篇故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观众 张哲 宋媛媛 爱情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韩剧 悲情 故事 电影 陈意涵 生命 狗血 逻辑 符合逻辑 台湾 台词 刘以豪 李宝英 爱一个人 三宝 剧本 情感 深情 绝症 视角 表演 本土电影 台币 个人 主人公

2020-04-29 #小故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观众 张哲 宋媛媛 爱情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韩剧 悲情 故事 电影 陈意涵 生命 狗血 逻辑 符合逻辑 台湾 台词 刘以豪 李宝英 爱一个人 三宝 剧本 情感 深情 绝症 视角 表演 本土电影 台币 个人 主人公

2020-04-29 #短篇故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观众,张哲,宋媛媛,爱情,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韩剧,悲情,故事,电影,陈意涵,生命,狗血,逻辑,符合逻辑,台湾,台词,刘以豪,李宝英,爱一个人,三宝,剧本,情感,深情,绝症,视角,表演,本土电影,台币,个人,主人公

2020-05-13 #小故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观众,张哲,宋媛媛,爱情,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韩剧,悲情,故事,电影,陈意涵,生命,狗血,逻辑,符合逻辑,台湾,台词,刘以豪,李宝英,爱一个人,三宝,剧本,情感,深情,绝症,视角,表演,本土电影,台币,个人,主人公

2020-05-13 #经典故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符合逻辑 但符合爱情

观众,张哲,宋媛媛,爱情,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韩剧,悲情,故事,电影,陈意涵,生命,狗血,逻辑,符合逻辑,台湾,台词,刘以豪,李宝英,爱一个人,三宝,剧本,情感,深情,绝症,视角,表演,本土电影,台币,个人,主人公

2020-07-0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