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30年前 张艺谋 巩俐和姜文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时间:2019-01-13

30年后的今天,红高粱高清修复版再现荧幕,经典重现,情怀未变

提示:本文共有 26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1988年,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横空出世,拿下柏林金熊,震惊世界影坛。

30年后的今天,《红高粱》高清修复版再现荧幕,经典重现,情怀未变。

有人说,30年后重温那个白衣飘飘、热血澎湃的年代,仍然令人感慨万千……

感慨岁月如梭,青春不再;也感慨那时的艺术工作者,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是怎么拍出这样一部经典呢……

这一切,都要从一张照片说起。

1987年的一天,《红高粱》拍摄间隙,莫言招呼张艺谋、姜文、巩俐等人去他家吃饼。

在莫言的院子里,几个男人光着膀子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左起: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

照片中最“老”的是张艺谋,那年他38岁,莫言33岁,姜文25岁,而巩俐只有23岁。

那天,姜文不小心把莫言家里唯一的暖水壶给踢爆了。

莫言情商很高,打趣道:“这电影肯定会爆。”

这个几个年轻人都没有想到,电影真的爆了,而且是大爆特爆。

01

时间再回到40年前,那时的莫言还是整天泡在部队图书室里的“书呆子”,张艺谋还是个“赤脚小子”。

为了能吃上热乎的肉馅水饺,莫言不停写稿、投稿。

为了能买到照相机,在纺织厂当搬运工的张艺谋卖了几次血,用自己的血换回了一台“海鸥”。

1978年高考恢复,27岁的张艺谋带着60幅摄影作品,赤着脚来到北京电影学院招生考场,被破格录取。

和他同时进入北影摄影系的,还有顾长卫,此前他是一名电影院检票员。

在印刷厂当工人的陈凯歌,这一年也考入了北影,他选的则是导演系。

4年后张艺谋毕业,和其他几个人被分配到了广西电影制片厂。

北影第五代影人毕业十周年重聚

前排右一为顾长卫,后排右三为张艺谋

在广西,这几个年轻人拍摄了一部具有先锋色彩的《一个和八个》。

陈凯歌看到了张艺谋在这部作品里的摄影,力邀他担任《黄土地》的摄影。

1985年,《黄土地》的摄影获得金鸡奖,很多觉得张艺谋的镜头简直就是能化腐朽为神奇。

《黄土地》,1985

张艺谋跟随陈凯歌拍《黄土地》时,遇到了正在拍《人生》的大师吴天明。

吴天明对张艺谋说,你什么时候也帮我拍一部?

这一问,促成了两年后轰动影坛的《老井》。

吴天明和张艺谋在拍《老井》

不过这回张艺谋不仅要摄影,还要当男主角,并且还获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一下子成了中国电影的骄傲。

为此,北影表演系的王志文还调侃说,我们这些科班的学了四五年专业课,有什么用?还不如一个张艺谋。

02

1986年3月,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发表在《人民文学》上,震撼文坛。

张艺谋看完小说,如获至宝,他不想做摄影和演员了,他想自己导演,把莫言的小说拍成电影。

几个月后,还在拍《老井》的张艺谋,特地从太行山的片场赶到北京找莫言。

为了塑造《老井》里的形象,张艺谋光着膀子,把自己晒黑得像煤炭,莫言一见到他,觉得像村里生产队的小队长。

只谈了不到十分钟,莫言便欣然答应,因为他觉得这位“小队长”淳朴、靠谱。

莫言说,你拿去用吧,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莫言和张艺谋

张艺谋拿到版权,来到《红高粱》的故乡山东高密县,可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失所望,说好的“一望无际的高粱”呢?

原来,那时人们已经很少种高粱了,有的也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根本不够拍电影用。

所以要拍《红高粱》,就得先种高粱。吴天明凑了4万块钱给张艺谋,让他跟农民签协议,偷偷种下一百亩高粱。

1987年的春天,气候寒冷而干旱,高粱长得半死不活。

这可把张艺谋给急坏了,他找到莫言:救救高粱吧!

莫言向县里说明了情况,县领导高度重视,批了5吨化肥,召集乡亲们如火如荼地“救高粱”。

张艺谋也当起了农民,带头下地施肥浇水,那认真的劲儿让当地人搞不明白:你不是要拍电影吗,干嘛要对一片高粱这么来劲呢?

03

“来劲”是对当时的张艺谋最好的形容。

他在拍《老井》时就很来劲,为了在外形上更像农民孙旺泉,他每天光膀子晒太阳,一边晒一边往身上搓沙子,把皮肤弄粗糙;

孙旺泉三天不刷牙不洗脸,他也跟着三天不刷牙不洗脸;孙旺泉在井下三天不吃不喝,他就饿了自己三天,结果拍完他晕倒了,被人送进了医院……

有人说张艺谋的这个影帝,是拿命换来了的。

吴天明导演后来说,要是演员演戏全都这么来劲,中国影视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张艺谋的“来劲”下,一百亩高粱活过来了,而且还长得很好。

1987年的夏天,《红高粱》终于在高密开拍了。

摄影师是张艺谋的同窗顾长卫,男主角是已经演过《芙蓉镇》的姜文,女主角是还在上学的巩俐。

《红高粱》拍得很辛苦,张艺谋对摄影的要求很高,一遍遍NG,可没人抱怨,包括群演在内,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似的。

杀青那天,张艺谋把他穿破的鞋子埋在土中,当众发誓:如果这部影片不火,他永远不走电影这条路。

《红高粱》的故事并不复杂,电影以孙子的视角,回忆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爱情故事。前半部分讲酿酒,后半部分讲“鬼子来了”。

用影评人的话说就是,张艺谋把莫言的小说改成了一个“土掉渣”的故事,却用最浓烈的色彩和最热烈的情绪,给观众最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片子里最动人的就是那片随风飘扬、浓烈火热的高粱。

张艺谋为了那一百亩高粱那么来劲,就是因为高粱在影片中的地位——失去了高粱,就失去了这部电影的神韵。

后来他说,让我种一千亩高粱,我还能把这部影片拍得更好。

04

《红高粱》让1988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特殊的年份之一。

它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一级影展——柏林电影节。

它的质朴善良,它的浓郁粗犷,它所展现的那种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让西方文明惊叹,轰动柏林。

1988年2月23日,柏林电影节的领奖台上宣布了最重要的奖项——最佳影片金熊奖,来自中国的《红高粱》!

刹那间,全场掌声雷动,上千名记者的镜头对准张艺谋。欢呼中,他整了整笔挺的西装,紧张地走向领奖台。

那件西装是出国前新做的,毕竟代表国家而去,总不能像拍电影时那样光着膀子吧。但那时国内的西服工艺实在一般,让张艺谋穿着极不舒适,“穿着他我竟有点不自信。”

尽管如此,台上的张艺谋还是展现了自信的一面,他接过奖杯,开怀大笑,留下了这张经典的照片。

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不知道柏林电影节,只知道张艺谋为国争光了,都很高兴。

1988年10月,人气高涨的《红高粱》终于在国内上映,掀起了观影狂潮,场场满座。

在县城,两毛钱的《红高粱》电影票要排队一两个小时再能买到;在城市更是火爆,供不应求,票价从1元被炒到了10元。

《红高粱》获奖情况

《红高粱》也引发了空前的讨论度,片中的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和《酒神曲》,当时在大街小巷的传唱度,不亚于今天的抖音神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30年前 张艺谋 巩俐和姜文的故事你还记得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巩俐 姜文主演经典抗战片 红高梁黄土地 感动几代人

巩俐 姜文主演经典抗战片 红高梁黄土地 感动几代人

余占鳌,红高梁,生命力,爱情,电影,张艺谋,风格,体现在,无所畏惧,大爱,李大,和家,家国,明和,作品,世俗,中华儿女,人民,代表,内心,双眸,国情,客观现实,才华,感情,激情,无奈,民族性,精神,目光

2010-08-21 #经典故事

《红高粱》爆火背后:张艺谋一封虚假的信 让史可与巩俐错换人生

《红高粱》爆火背后:张艺谋一封虚假的信 让史可与巩俐错换人生

史可,张艺谋,巩俐,红高粱,姜文,洋人,众人,农民,北京,摄影师,个儿子,没有拍过,看对眼,刘小宁,欧美风,由姜文,女星,中戏,又生,堆里,收到了,一面,与生俱来,上有老,人生,事业,候选人,剧组,剧本,同班同学

2020-06-15 #故事阅读

张艺谋和莫言都不满意 巩俐凭什么“挤掉”史可出演《红高粱》

张艺谋和莫言都不满意 巩俐凭什么“挤掉”史可出演《红高粱》

张艺谋,巩俐,莫言,史可,红高粱,影片,版权,姜文,艺谋,都会,后张,形象,方面,经典,茅庐,合作,非常高,刘小宁,张艺,有家,黄土高坡,闲暇,时期,影视剧,原作者,剧本,一线,人选,全权,剧组

2016-03-03 #小故事

莫言曾一度怀疑张艺谋看走了眼 担心《红高粱》会砸在巩俐手里。

莫言曾一度怀疑张艺谋看走了眼 担心《红高粱》会砸在巩俐手里。

巩俐,张艺谋,莫言,顾长卫,剧组,红高粱,史可,奶奶,导演,柏林,这个角色,县里,感觉,电影,镜头,高粱,姜文,杨凤良,中戏,代表,反面,小说,影片,演员,创作,五秒钟,张艺,黄健中,工作人员,吃吧

2015-03-18 #长篇故事

巩俐的事业起点:莫言成就《红高粱》丨充满野性的美被张艺谋挖掘

巩俐的事业起点:莫言成就《红高粱》丨充满野性的美被张艺谋挖掘

巩俐,张艺谋,莫言,红高粱,姜文,奶奶,导演,电影,作品,剧组,日军,酒坊,余占鳌,史可,杨凤良,我爷爷,人物,地方,感情,感觉,演艺,笔下,野性美,高粱,麻风病,合作,红高粱家族,副导演,华人明星,土雷

2018-09-08 #故事会

红高粱:幕后故事 张艺谋花4万种高粱 巩俐年仅23岁小姜文2岁

红高粱:幕后故事 张艺谋花4万种高粱 巩俐年仅23岁小姜文2岁

巩俐,张艺谋,姜文,影片,红高粱,莫言,高粱,顾长卫,电影,结果,剧组,演员,高梁,酒坊,镜头,就这样,吴天明,滕汝骏,在她,公和,天上掉馅饼,在路上,电影制片厂,改编自,一家,一个劲儿,主人公,伙计,主角,价格

2007-09-02 #小故事

张艺谋和巩俐第一次合作就获电影节大奖 西方人刮目相看

张艺谋和巩俐第一次合作就获电影节大奖 西方人刮目相看

红高粱,余占鳌,伙计,豆儿,罗汉,中国电影,金熊奖,争议,巩俐,张艺谋,李大,余占熬,三炮,作坊,儿子,大叔,日本鬼子,烧酒,爷爷,生命,酒坊,敬酒歌,日本军,柏林国际电影节,这部电影,信眉,土雷,姜文,成光,世界电影

2015-08-17 #经典故事

被巩俐“挤出”《红高粱》 失去大火机会 今史可婚姻事业双丰收

被巩俐“挤出”《红高粱》 失去大火机会 今史可婚姻事业双丰收

史可,巩俐,张艺谋,作品,红高粱,事业,机会,婚姻,莫言,不一样,丈夫,主角,感情,结果,长相,作品中,完全和,刘小宁,姜文,张艺,李栋,瑞士籍,陈炜,金莉莉,女主角,中戏,五朵金花,心都,小说,剧本

2007-07-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