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 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时间:2019-01-20

唐朝的史料记载,李世民最终劝李渊下定了起兵太原的决心

提示:本文共有 17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

唐初的历史是被人为修改删定的。唐朝的史料记载,李世民最终劝李渊下定了起兵太原的决心。李世民第一次劝父亲李渊说:“今上无道,百姓困穷,太原城外皆战场。父亲如果只满足于现在的身份地位,那么天下到处是寇盗,朝廷又有严刑峻法,我们随时处于危亡之中。不如顺应民心,在太原起兵,转祸为福。这就是所谓的‘天授之时’啊。”李渊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现在就把你抓到官府去。”话说到这个分上,李世民也只好不再劝了。李渊也没有把他扭送官府。没几天,李世民第二次去劝李渊造反:“现在盗贼日繁,遍于天下,父亲大人受诏讨贼,现在情况又怎么样了呢?如果您能够讨荡群贼,朝廷也会功高不赏,依然会身陷危局。父亲如果听从我上次劝您的话,就可以避祸。我说的是万全之策,请父亲大人不要怀疑。”

这一回,李渊不像第一次那样坚决拒绝,而是以无可奈何的口吻说:“今日破家亡躯由着你去,化家为国也由着你吧。”之后,李渊“讨贼不力”,杨广要兴师问罪。李世民乘机第三次规劝李渊:“现在的朝廷是君昏臣乱。父亲尽忠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太原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如果以太原的资源举事,何患无成!”李渊这次在李世民的劝说下,终于下了起义的决心。当然这些都是唐朝初期李世民修订的历史的说法,如果没有李渊早有不臣反叛之心,如果没有李渊利用身份暗中进行准备,太原起兵最终不会付诸实施。还有一段流传很广的故事,似乎可以说明李渊是自动走上造反道路的。传说晋阳宫监裴寂和李渊交好,往来甚密。裴寂为了前途之计,早想投靠新主子了。可他是个太监,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扶立新天子。他看中了李渊的潜力,决定促进李渊造反。

一次,裴寂请李渊饮酒,将他灌醉。之后,裴寂安排杨广留在晋阳宫的妃子和宫女为醉酒的李渊侍寝。一夜风流清醒后,李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杨广要是知道自己与妃子睡觉的事情,肯定饶不了自己。裴寂于是劝说李渊造反。《新唐书》正式将这个传说记入正史。它还增加了一些情节,说整件事情其实是李世民和裴寂两人的阴谋。事后,裴寂劝说李渊举事,李渊在大惊之余还是犹豫不决。裴寂恐吓说:“事发,你我大罪当诛,现在只有叛隋一条路可以走了。”李世民在关键时刻,出现在谈话中,敦促父亲造反。

李渊觉得自己被算计了,开始还拒绝作乱臣贼子,扬言要将李世民送官法办。但是片刻思考后,李渊点头同意了。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都是杨广的亲信,安插在太原监视李渊。他俩意识到情况反常,判断李渊极有可能加人造反者的行列,决定先下手除掉李渊。他们假称将在晋祠举办祈雨仪式,请李渊主持,准备暗中埋伏士兵杀掉李渊。可惜王、高两人的阴谋被知情人向李渊告发了。知道王、高两人的刺杀阴谋后,李渊是不想造反也不行了。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某日,李渊找王威、高君雅两人来议事。刘文静领太原属下开阳府的司马刘会政赶来,说有密状呈给李渊。所谓的密状就是刘会政告发两位副留守勾结突厥,图谋不轨。李渊当场认为证据确凿,命令将王、高两人拿下正法。王威、高君雅不甘心束手就擒,召唤亲兵随从拔出兵器拒逮。怎无奈,大殿外拥入李世民早已经埋伏好的铁甲精兵。没几个回合,王高等人就被俘了。当天,王威和高君雅被斩首。当时突厥趁中原大乱,时常人侵中原。太原城外时常出现游荡的突厥骑兵。李渊为除去王、高两人找的理由非常自然,他人找不出确切的反对证据来。

除去两个碍手碍脚的同僚后,李渊开始明目张胆地准备起兵。七月,李渊率军三万在太原誓师,正式起兵。作为从隋朝阵营中脱离出来的高级贵族,李渊一开始就显露出比一般造反者高明的地方。他不称王不称霸,而是发布了兴兵檄文,宣称自己是替天行道,而不是争权夺利。他斥责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豺狼充于道路”,民不聊生。因此,李渊起兵的目的是要废掉昏君,改立明主,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样声明为李渊减轻了许多政治阻力。

同时,李渊制定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直取隋朝的心脏——大兴。李渊不像农民军一样,攻城略地,扩充地盘,也不像杨玄感、李密一样,脑袋发热,聚焦在少数大都市上。起兵后,李渊采取了灵活正确的战略,一面派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突厥可汗派兵马相助,主要目的是减轻突厥南下的军事压力;一面招募军队,率师直向长安冲去。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太原 李渊起兵废掉昏君改立明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太原起兵李渊为主李世民为辅

太原起兵李渊为主李世民为辅

李渊,隋炀帝,李世民,裴寂,李密,刘文静,太原,突厥,东突厥,机会,兵权,天子,起兵,事儿,关系,军队,扬州,晋阳,李氏,洛阳,隋炀,始毕可汗,大业,皇帝,结局,预言,云定兴,刘文,晋阳宫,王世充

2013-03-19 #经典故事

李世民三劝李渊 太原起兵反隋建唐

李世民三劝李渊 太原起兵反隋建唐

李渊,李世民,起兵,父亲,裴寂,隋炀帝,代王,大业,天下,太原,晋阳,马邑,刘文静,太原起兵,事情,拥立,扬州,官府,朝廷,瓦岗寨,讨贼,重臣,父亲大人,之之,云定兴,副监,刘武周,唐国公,匡复,扬校尉

2010-09-10 #经典故事

关于“太原起兵” 是李世民的建议 还是李渊早有所谋

关于“太原起兵” 是李世民的建议 还是李渊早有所谋

李渊,李世民,刘文静,起兵,裴寂,太原,突厥,隋炀帝,南下,监狱,太原起兵,剧照,国史,实录,长安,主谋,晋阳,钉子,刘文,司马光,李密,李元吉,李建,高德儒,大唐创业起居注,成和,公元,儿子,恶梦,关中

2014-11-06 #小故事

隋唐定居 太原起兵 李世民真的胁迫李渊了吗?

隋唐定居 太原起兵 李世民真的胁迫李渊了吗?

李渊,裴寂,李世民,太原,隋炀帝,由你,官方,唐太宗,利益,历史,晋阳宫,梁师都,窦建德,裴济,三陪,军事,儿子,大人,帝国,宴会,江都,晋阳,长安,洛阳,表兄弟,革命,如果在,突厥人,刘武,刘备

2012-08-06 #故事大全

李渊父子于太原起兵 最终建立大唐 李世民彻底征服突厥一族

李渊父子于太原起兵 最终建立大唐 李世民彻底征服突厥一族

李世民,突厥,可汗,军队,李渊,部落,势力,天下,刘文静,大唐,中原,称臣,杨坚,杨广,太原起兵,突厥可汗,一带,力量,政权,实力,对方,时间,暴政,暴君,李家,父子,渭水,百姓,臣子,计策

2018-09-18 #故事会

到底是谁抹黑了太原起兵时期的李渊和李世民?

到底是谁抹黑了太原起兵时期的李渊和李世民?

李渊,李世民,隋炀帝,突厥,新唐书,江都,旧唐书,高祖,资治通鉴,刘文静,大业,起兵,尉迟恭,裴寂,宽仁,世民,唐书,太宗,长安,宇文士及,李密,欧阳修,使者,一帮人,下士,临机,元吉,兄弟,太原,山西

2016-03-10 #故事会

李渊太原起兵反抗隋朝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开创贞观之治

李渊太原起兵反抗隋朝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开创贞观之治

李渊,李世民,刘文静,天下,政权,皇帝,太子,历史,朋友,父亲,李密,儿子,军队,计划,起兵,杨坚,都会,二弟,时期,君王,县令,大唐,太原,大牢,政绩,时候,方式,朝代,皇位,统治者

2007-04-13 #短篇故事

李渊太原起兵 房玄龄献计李世民 细分天下形势

李渊太原起兵 房玄龄献计李世民 细分天下形势

李世民,房玄龄,李渊,大兴城,百家号,历史,小敏,主公,关中,河东,霸业,集团,为帝,保河,可成,周延,曹参军,李家军,李密,杨谅,杨玄感,杨侑,杜如晦,杜陵,杨广为,炀帝,王世充,玄龄,立代王,翟让

2008-09-0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