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伤逝》:鲁迅笔下跨越阶级的恋爱 婚前宠爱 婚后厌弃 好现实

时间:2019-02-11

涓生又回到了会馆的小房子,这里一切如旧,他曾经有过小家庭,可是却因为自己,让那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提示:本文共有 24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大家好,我是馄饨,今天我要给你们讲鲁迅唯一写过的爱情故事,剧情来自电影《伤逝》。

涓生又回到了会馆的小房子,这里一切如旧,他曾经有过小家庭,可是却因为自己,让那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对于子君的想念,对于自己的憎恨,让涓生连连落泪,并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

当时涓生在教育局当差,日日期盼着子君可以到自己的小屋子,外面任何细小的脚步声都会让涓生趴到窗口张望。

子君出身名门,跟叔父住在一起,叔父反对子君与涓生在一起。

没过一会儿,子君来了,并提到昨天看过的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她跟叔父大吵了一架,说自己认为易卜生说的是极对的,她要做一个自由的人,要冲出封建家庭,做一个独立的人。

涓生是一个忧郁的人,他担心教育局的工作会让他像笼中小鸟一样失去飞翔的能力,没有丝毫的进步。

五四运动让涓生觉醒,但仍然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子君恰恰被涓生这种忧郁和学识所吸引。

一天涓生在犹豫半天后,终于向子君表白,扑倒了她。至于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形,到底自己有多傻,涓生已经忘记了。

可是后来每每提到这件事儿,子君却记得明明白白,总会让涓生满脸羞愧。

两人住到一起了,他们在吉兆胡同租下了一间屋子,那是一个官员的宅子,官员跟太太住在另外两间。

在隔壁孩子不哭闹的时候,涓生和子君可以享受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搬家的费用不够,子君典当了首饰,算为小家庭出了一份力。

住在一起后几个星期之内,涓生更加了解了子君,发现她很多优点,但也发现了很多两人不合拍之处。

子君从来都不会因为未来而迷茫,也不会为了生存而忧愁,涓生每天都朝九晚五地抄抄写写,子君却在家里养了小鸡仔。

庙会上,涓生喜欢买些书、买点花,子君却很喜欢看戏和宠物狗。

以前两人总是会面对面而坐,因为书中的一些观点而争论,然后和解,感情更近一步。

可这种情况再也没有了,子君开始为了狗和鸡团团转,再也没有时间读书,面对面坐着的时候也是一言不发,两人似乎有些疏远了。

这天下班,涓生发现子君跟官太太闹得不太愉快,似乎是因为家里养鸡的关系,而这种斗气甚至影响到了子君的生活。

两人再也不在一起吃饭,每每都是涓生先吃,而子君去喂鸡,让小鸡长得比隔壁壮,好像可以带来一些成就感。

生活的琐碎,让子君像是变了一个人,就连手指都粗壮了,涓生曾经劝过她不必太过操劳,子君只是笑笑不说话。

局势不好,教育局人心惶惶,每个人都生怕保不住自己的饭碗。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这天涓生收到了一封信,他被辞退了,子君看到信竟然久久不能说话。

涓生心中痛惜,这么一个勇敢的子君,现在竟然也开始怯懦起来。

待业在家让涓生和子君之间仅有的那些距离感也都荡然无存,鸡叫狗叫、以及子君在外屋走来走去收拾的声音、跟隔壁斗嘴的声音……都让涓生不厌其烦。

每每想到这里,涓生心中只有些愧疚,只怪自己租不起带书房的屋子。

没有了做老师的稳定收入,涓生和子君的生活日渐拮据。子君抱着宠物狗满脸的心疼,没有肉吃狗都瘦了。

涓生看着吃着自己剩饭的四只鸡,心中感慨,大概这就是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啊,介于狗和鸡之间。

眼看就要入冬了,不要说过冬的煤炭,就连多余的粮食也没有了,两人忍痛杀鸡吃了肉。

现在该处理狗了,拿到集市上卖掉吧,这狗也只不过值几个钱,涓生只能抱着狗来到了荒郊野岭扔了。

可能是因为扔狗让子君更加消沉,可能在心中认为涓生是个极狠心的人,两人之间的交流更少了。

子君整日无精打采,可是这种日子令涓生煎熬,突然他想到了图书馆,每天一早他就出门,很晚才会回家,所有的时间都消磨在了有些许暖意的图书馆中。

在这期间,涓生终于明白了,半年多来,他因为盲目的爱把人生的意义给忘却了。

“人必活着,爱才有所富丽,生存生存,连小偷和小狗都要努力生存。可子君纠结于柴米油盐,她依附于涓生,失去了勇气,这样下去只能一同灭亡。”涓生想。

涓生鼓起了勇气,对子君说出了一切,他已经不爱子君了,子君可以离开了。

子君没有说话,涓生也不敢望过去,涓生奔向了图书馆,回来后听隔壁说,子君已经被她的父亲接走了。

涓生什么都没说,回到房间翻箱子,希望子君可能会留下什么信件,可什么都没有。

桌上摆着家里所有的粮食以及两人剩下的所有的钱,涓生一切都轻松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回悔意。

“为什么自己不能多坚持几天,再向子君说出实情,为什么自己不能一辈子跟子君继续生活。”

涓生明白了,子君之所以有当年离开家的勇气,仅仅是因为爱,但涓生却没有任何承担的勇气。

他心中有一丝希望,等待着哪一天子君再次出现,可涓生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终于有一天,涓生得知子君死了,怎么死都不知道,反正是死了。

一天夜里,涓生只觉得床前有个小东西在动,瘦瘦的小小的,原来是宠物狗回来了。

涓生决意离开吉兆胡同,不只是因为官太太的白眼,还是因为他不敢面对宠物狗,不敢想起子君曾经在那里生活过。

能去哪里呢,或许只有一开始居住的会馆最合适,回到这里,一切如旧,但曾经的爱和勇气已经失去了,如今只剩下了空虚。

涓生想着,“我真愿有所谓的地狱,所谓的鬼魂,即使是在孽风怒吼中,我也这样继续寻觅子君,乞求她的饶恕。否则就让地狱的烈火,猛烈地把我的悔恨和悲哀,烧成灰烬。”

一想起鲁迅先生,大家都会想起他尖锐如匕首的作品,而《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描写了一段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的迷惘和爱情的悲剧,人物语言含蓄,总结起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追逐爱情与个性自由,是当时知识分子人心所向,但需要有经济基础,不可依附于他人。

第二,所谓的摆脱封建家庭的婚姻自由,并不只是跟所爱之人一起生活,门当户对仍有必要,但爱情也需要时时更新、用心维系。

第三,渣男涓生只在事后象征性的后悔和说狠话,再来一次大概仍是如此。

那么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鲁迅写的这篇爱情故事看完真的很现实,相信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你对跨越阶级的恋爱有什么看法呢?门当户对是否是必要条件呢?欢迎留言讨论。

馄饨异闻录,关注世界奇闻异事,脑洞很大,喜欢记得关注我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伤逝》:鲁迅笔下跨越阶级的恋爱 婚前宠爱 婚后厌弃 好现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故事:鲁迅笔下的“负心汉”——涓生

故事:鲁迅笔下的“负心汉”——涓生

涓生,子君,生活,负心汉,家庭,男人,对子,新生路,伤逝,影响,柴米油盐,戈尔,易卜生,谈泰,雪莱,新女性,为题,个性,主人公,主题,人人,性解放,婚姻自主,势力,共同语言,凡人,婚姻,四新,图书馆,女人

2017-09-05 #故事会

豆瓣评分8.8 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 揭露细思极恐的爱情真相

豆瓣评分8.8 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 揭露细思极恐的爱情真相

子君,涓生,爱情,生活,娜拉,人生,理想,女性,家庭,伤逝,女子,现实,鲁迅先生,一面,伯父,内心,年代,故事,结局,节操,工作,鲁迅,玩偶之家,抛弃了,之门,众人,代表,力量,勇气,压力

2008-12-03 #长篇故事

读书感悟:读了鲁迅的《伤逝》 让我失眠一夜 每每想起又再失眠

读书感悟:读了鲁迅的《伤逝》 让我失眠一夜 每每想起又再失眠

涓生,子君,鲁迅,多少人,长时间,境况,爱人,梦想,现实,男子,男人,生活,来大,那得,在她,了头,我是我,脑子,伴侣,专制,习俗,时代,女子,内心,冲昏,大部分,字眼,家庭,所作,物质

2018-01-15 #故事阅读

《伤逝》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爱问知识人

《伤逝》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爱问知识人

涓生,子君,思想,主张,会馆,民主主义,封建主,婚姻自主,家庭,资产阶级,牢笼,父亲,破屋,伤逝,又回到,更为强烈,悲惨地,社会现实

2009-04-08 #经典故事

读完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 我以子君的口气写下这封绝笔信

读完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 我以子君的口气写下这封绝笔信

我们俩,我想念,槐树,油鸡,我是我,会馆,叶子,女人,权利,紫藤,些什么,我以为,我已经,谁也没有,严威,子君,涓生,诺拉,你的世界,我得,水中花,胡同里,一丁点,之友,一场空,不幸,人生,人生目标,回响,叭儿狗

2017-06-04 #长篇故事

《祝福》:第一次文学名著电影改编将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搬上银幕

《祝福》:第一次文学名著电影改编将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搬上银幕

祥林嫂,鲁迅,祝福,一生,电影,彩色故事片,个人,原著,地主阶级,婆婆,女佣,寺庙,片子,时候,文章,辛亥革命,课文,门槛,阿毛,小伙伴们,看一下,克夫克,夏衍,山村里,次大,鲁镇,北京电影制片厂,好的,我喜欢,新中国

2019-09-17 #经典故事

鲁迅作品经典句子

鲁迅作品经典句子

鲁迅,朝花夕拾,野草,时候,正传,伤逝,中国,狂人日记,国民,文童,生路,精神,胜利,于明,富贵,不干净,我自己,暗夜,不幸,凡事,位置,体格,刀伤,动物,城里人,居民,忠臣,恶人,旗子,枣树

2010-08-15 #故事大全

鲁迅作文

鲁迅作文

B.,A.,鲁迅,杂文,特色,贡献,野草,C.,鲁迅杂文,新文学,思想,艺术,中国,情感,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先驱者,主义,小说,形象,文体,文学,方式,特点,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阶级,孔乙己,且介亭杂文,对社会

2020-01-0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