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惜人才 做红娘 宽容纳谏 大宋仁厚皇帝赵祯(3)

时间:2019-02-21

庆历三年,任用范中淹等开展庆历新政,因反对势力强大,终止改革

提示:本文共有 18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赵桢,宋仁宗,大宋第四位皇帝。庆历三年,任用范中淹等开展“庆历新政”,因反对势力强大,终止改革。但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宋史》赞美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学家将仁宗在位期间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于书法,特别擅长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有他的诗作。

宋仁宗的成功,在于性情宽厚,不事奢华,时时注意约束自己,对下属臣子宽以厚待,虚怀若谷,诚心纳谏。用人方面,知人善用,因此在位期间名臣辈出。两好合一好,相互信任,互相帮助。当然,这是需要一定的修养和定力的。史上记载,谏臣包拯屡屡犯言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继续接受包拯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

包拯,何许人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脑门上有个小月牙儿黑脸青天大老爷。包青天命好,遇见了宋仁宗。如果换做纣王,小月牙黑脸早成“肉泥”了。比干的心都能剜,你这黑脸小生算个啥!这就是“两好合一好”绽放出的美丽。

大宋江山,两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二百四十个州。皇帝随便安插一两个人去当当官,哪怕这个人本事不怎么样,手伸五指还有长短,就是一两个滥竽充数又能如何!不行,还真的不行!

皇祐二年,宋仁宗兴致勃勃的下诏,让三司使、户部侍郎张尧佐去做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张尧佐系张贵妃之父张尧封的堂兄,能力有限,为背后有人之角色。包拯时任监察御史,对此人就有异议。他认为提拔张尧佐是错误之举,属任人唯亲,不合大宋法度。包拯直言上书反对,群臣响应。面对强大的舆论,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

次年,宋仁宗经不住张贵妃帎边风,再次下旨擢升张尧佐。包拯又一次挺身而出。张尧佐见包拯等人强烈反对,怕犯众怒,表示不接受委任。宋仁宗顺势借坡下驴,再次收回。

想想不就是提拔一个人么,而且是皇帝的亲戚,干嘛呢!事过有二,还有三。这一回,宋仁宗下定决心要把事情办成,坚持己见,说:“张尧佐并无大过,可以擢升。”包拯反驳道:“各地官吏违法征收赋税,闹得民怨沸腾。张尧佐身为主官,怎能说没有过错呢!”宋仁宗叹了口气,小声说:“这已是第三次下旨任命了。朕既贵为天子,难道擢升一个人就这么难吗!”

话说到这个地步,包拯反而更加理直气壮,不依不饶,一二三四五,说得有理有据,说得唾沫横飞,一直溅到仁宗的脸上。张尧佐在旁,听得心惊肉跳。宋仁宗无理由反驳,气得只好甩袖而去。宋仁宗第三次提拔动意不了了之。

宋仁宗不仅遇上了包拯这个不要命的,还有一个同样得理不让人的“刺头”,姓蔡名襄,铁面无私,不给仁宗的面子。

景祐三年,范中淹因为弹劾宰相吕夷简不成功,反而被降职饶州,欧阳修、余靖、尹洙上书援救也不成,结果三人同时被贬,赶出京城。四位难兄难弟,各奔东西,到边远的地方“凉快”去了。

身为小小的一名西京留守推官,年轻的蔡襄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创作了一组诗《四贤一不肖》,公开称赞范、欧、余、尹为“四贤”,与朝廷唱反调。宰相吕夷简气得牙痒痒,上书宋仁宗要求处罚,仁宗却无动于衷。

庆历三年,蔡襄被仁宗任命为知谏院谏官。次年,开宝寺发生火灾,内有佛牙舍利的灵感塔烧毁。一向信佛的宋仁宗命人把灵感寺地宫所藏佛牙舍利移入内宫,想重新建塔供奉。

蔡襄得知,立即上书,反对说:“非理之福,不可缴幸。今民生困苦,四夷骄慢,陛下当修人事,奈何专信佛法?或以舍利有光,推为神异,彼其所将灾,以示儆戒,顾大兴功役,是将以人力排天意也。”(《宋史·蔡襄传》)

反对就反对,干嘛还嘲笑宋仁宗和舍利,舍利保护不了自己,证明灵性不够,你仁宗还不修人事,劳民伤财,建塔供奉,岂不是玩笑吗!仁宗仁慈,不予理会,但抛弃了宫内建塔供奉的想法。

皇祐六年,宋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病逝,仁宗悲伤不已,决定高规格治丧,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并拟好碑文,想让蔡襄书写。蔡襄书法属当朝一流名家,但他本来就对皇帝高规格操办张贵妃丧事不满,并多次上谏阻止。这家伙竟然一口回绝了宋仁宗,就是不写。悲伤之中的仁宗,心情该是怎样!

惺惺相惜,蔡襄是一条汉子,办事公道,为人正直,敢言直谏。嘉祐五年,宋仁宗提拔蔡襄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掌管全国的财政大权。由此可见,宋仁宗的博大胸怀,对人才的爱惜、赏识和重用,完全取决于对国家有利为原则,而非是由个人的喜好所决定的。

惜人才,做红娘,宽容纳谏,大宋仁厚皇帝赵祯,1063年病逝于开封,享年五十三岁。乾隆皇帝曾说:有三个帝王,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3)(文/江淮小菜 图/源自网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惜人才 做红娘 宽容纳谏 大宋仁厚皇帝赵祯(3)”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平乐》大结局 赵祯搂着曹丹姝睡着了 再也没有醒来

《清平乐》大结局 赵祯搂着曹丹姝睡着了 再也没有醒来

赵祯,曹丹,一生,百姓,曹皇后,清平乐,公主,电视剧,宋仁宗,皇帝,年轻时,梁怀吉,赵徽,辛福,灯火阑珊处,结束了,好长时间,大结局,仁君,人才,人生,仁政,全国,伤心欲绝,儿女,傀儡,兴致,厮守,大夫,地步

2014-02-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北宋一代明君宋仁宗赵祯——严于律己善于纳谏宽厚民主的皇帝

北宋一代明君宋仁宗赵祯——严于律己善于纳谏宽厚民主的皇帝

赵祯,仁宗,皇帝,太监,柳永,陛下,谏官,王素,女色,建议,皇后,包拯,宋仁宗,天子,一面,优点,奏折,嫔妃,官员,忠言,御厨,百姓,蛤蜊,驾崩,影响,庆历新政,对自己,有一次,严于律己,日夜操劳

2016-06-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清平乐:赵祯自以为是的好 毁了两个他最爱的女人 和一个家庭!

清平乐:赵祯自以为是的好 毁了两个他最爱的女人 和一个家庭!

赵祯,李伟,官家,女人,公主,许配给,公婆,妻子,表弟,两个女人,幸福的家庭,大宋,专宠,双刃剑,后宫,女儿,教会,爹爹,男人,舅舅,赏赐,如何做,好一个,怎么会,自以为是,可那,欧阳修,王拱辰,清平乐,丈夫

2018-09-22 #长篇故事

一代仁君赵祯的传奇故事

一代仁君赵祯的传奇故事

宋仁宗,皇帝,包公,赵祯,仁君,个人,太后,百姓,经济,宋真宗,名的,历史,公元,大臣,封一,建议,文化,父亲,改革,进攻,这个故事,都知道,宋仁宗赵祯,出生于,多大,太子,郡王,不一样,上其,好的

2013-06-17 #短篇故事

为什么张贵妃敢于与公主和王后战斗?后面是赵祯支持

为什么张贵妃敢于与公主和王后战斗?后面是赵祯支持

赵祯,张贵妃,女王,张碧,有才,公主,地位,女儿,母亲,李氏,不尊重,长公主,惠柔,曹皇后,上线,人才,个人,仇恨,信心,内心深处,场面,太后,家庭,宫相,恩宠,想法,拙见,本事,朝臣,权力

2007-07-16 #长篇故事

宋 北宋枭雄 仁宗赵祯之谜:北宋鼎盛时期的执政者

宋 北宋枭雄 仁宗赵祯之谜:北宋鼎盛时期的执政者

仁宗,真宗,刘太后,李氏,刘氏,在真,赵祯,小说,母亲,生母,皇太后,身世,大臣,宰相,皇帝,棺木,玉钗,皇后,皇位,丁谓,杨淑妃,太子,一面,养母,地位,厚葬,妃子,实情,时期,弟弟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宋 北宋枭雄 仁宗赵祯之谜:北宋鼎盛时期的执政者

宋 北宋枭雄 仁宗赵祯之谜:北宋鼎盛时期的执政者

仁宗,真宗,刘太后,李氏,刘氏,在真,赵祯,小说,母亲,生母,皇太后,身世,大臣,宰相,皇帝,棺木,玉钗,皇后,皇位,丁谓,杨淑妃,太子,一面,养母,地位,厚葬,妃子,实情,时期,弟弟

2020-05-28 #故事阅读

「名人百科」以“仁”治国的“国际和平主义者”——宋仁宗赵祯

「名人百科」以“仁”治国的“国际和平主义者”——宋仁宗赵祯

仁宗,皇帝,宋仁宗,赵旭,张元,郭皇后,元昊,老板,包拯,西夏,皇后,赵祯,太监,范仲淹,曹皇后,刘氏,国家,建议,百姓,陛下,用人,小道士,柳永,谏官,人家,嫔妃,官员,小孩,情报,老道士

2018-02-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