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脱贫攻坚在行动】井冈山量体裁衣 打造“三色”脱贫路径

时间:2019-03-06

近年来井冈山茅坪乡马源村依托红、绿、古三色进一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大红色培训,承接研学旅行,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提示:本文共有 13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央视网消息(记者 袁育堃)“讲好红色故事让青少年奋发图强,引进太空莲让村民们增产增收,保护好古建筑让古文物会‘说话’......”江西井冈山茅坪乡宣传员王晓慧向脱贫攻坚采访团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近年来井冈山茅坪乡马源村依托红、绿、古“三色”进一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大红色培训,承接研学旅行,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大讲堂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一首《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在“红色大讲堂”被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广为传唱着,学员们在这里聆听红色革命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据介绍,革命传统教育是马源村打造的一大旅游特色,依托当地红色资源,马源村开展“红色大讲堂”,当地村民和红军后代为来到这里参加“红军的一天”体验培训的游客讲述当年的红军故事,领会井冈山精神。

“一直以来村里都想建个能在室内开群众大会的场所,以前没条件,现在脱贫了,可以盖起大讲堂了。”马源村党支部书记魏成芳告诉记者,今后可以经常重温党的历史、总书记的教导和井冈山精神,老区能脱贫摘帽奔小康,靠的就是这些红色基因。

发展绿色生态

村民种植了成片的太空莲

“红色大讲堂”的正前方,是大片碧绿的荷花池,亭亭玉立的荷花竞相开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而种植它们的是马源村的种莲大户尹德辉。

“暑假游客比较多,新鲜莲子卖得非常紧俏,根本不愁销路。”源源不断的游客让尹德辉喜笑颜开,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今年他种了20多亩太空莲,旅游旺季恰巧是莲蓬收获的季节,每亩荷花可以达到5000元的经济效益。

其实早在十年前,马源村就有种莲子的习惯,但种子质量较为一般,传统销售渠道比较单一,游客数量也并不太多,种植户的收入没有提上去。近年来,马源村利用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和明清古建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开展红色拓展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游客多了,大家的莲蓬也就不愁销路。

当地政府也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当地村民,掌握种植太空莲技术后的农户增产又增收。目前,马源村太空莲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人均莲农户月收入5000元。

留住古色文化

马源村全景(中国吉安网记者罗昊 摄)

在“红色大讲堂”的一侧,有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石拱桥,魏成芳指着它说,这可是红军第一桥。据介绍,1927年10月,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部队辗转来到这里,先行去大仓村拜访了马源女婿袁文才,受到欢迎后得以在井冈山落脚。第二天,袁文才陪同毛泽东经此石桥去茅坪安家,所以这座桥最先见证了这段历史,后来不知多少红军经过这座桥,当地群众就将此石桥叫做“红军第一桥”。

马源村自古以来耕读成风,拥有近千年的建村史,数栋上百年历史的古民居散落村中。据考证,这些老屋迄今约有600年历史。

“我们井冈山人不能只躺在功劳簿上,只看到眼前的成果,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魏成芳说,保护好这些古建筑,可以和红色旅游充分结合,让古建筑古文物活起来。要不断地重温井冈山斗争历史,巩固脱贫摘帽的成果,带头发扬好井冈山精神。

近年来,井冈山以弘扬红色精神、发展绿色经济为己任,全山公众安全感和游客满意度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名,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连续三年增幅在25%以上。打造了红色培训领跑全国,红色旅游带动全山脱贫。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脱贫攻坚在行动】井冈山量体裁衣 打造“三色”脱贫路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井冈山量体裁衣 打造“三色”脱贫路径

井冈山量体裁衣 打造“三色”脱贫路径

马源村,红色,井冈山,大讲堂,游客,红军,历史,故事,古建筑,村民,培训,尹德,茅坪乡,袁文才,革命传统教育,第一桥,农户,全山,大力发展,基因,当地政府,年历,成果,据介绍,摘帽,毛委员,石桥,精神,红色旅游,群众

2012-08-04 #故事会

【脱贫攻坚在行动】江西井冈山坝上村:小表格反映出的扶贫大成果

【脱贫攻坚在行动】江西井冈山坝上村:小表格反映出的扶贫大成果

吴云,坝上村,贫困户,收入,新农合,井冈山,记者,政府补助,危房改造,井冈山市,全村,收益,村民,游客,红军,表格,项目,扶贫,改造,补偿,公示表,粮食补贴,基本生活,扶贫政策,红军餐,资料显示,基础设施,李国峰,李大,茅坪乡

2012-05-06 #故事阅读

红色传承·井冈山|王大胜:以井冈山精神决战脱贫攻坚

红色传承·井冈山|王大胜:以井冈山精神决战脱贫攻坚

习近平,群众,初心,井冈山,吉安市,总书记,精准,攻坚,时期,革命斗争,扶贫,使命,吉安,攻坚战,论坛,井冈山精神,革命,全国,新时代,党员,基础,摘帽,新路,精神,贫困户,施策,示范,广大农民,实事求是,主体

2017-05-16 #长篇故事

三个红色山村的绿色崛起——井冈山脱贫攻坚调研纪行

三个红色山村的绿色崛起——井冈山脱贫攻坚调研纪行

村里,村民,大仓村,神山村,井冈山,大仓,发展,红色,神山,全国,民宿,游客,习近平,夏英,产业,总书记,农户,日子,秀发,记者,贫困村,资源,王根梅,公司,攻坚,大陇,中国,乡村,农家乐,小道

2012-12-22 #长篇故事

初心论坛发言选萃丨王大胜:弘扬井冈山精神决胜脱贫攻坚

初心论坛发言选萃丨王大胜:弘扬井冈山精神决胜脱贫攻坚

吉安市,群众,精准,扶贫,贫困户,习近平,井冈山精神,初心,全国,摘帽,新路,攻坚,示范,党史,使命,体系,依靠群众,城市,嘉宾,基础,安置点,小康社会,总书记,攻坚战,成果,执着,机制,求胜,火车头,真贫

2010-03-20 #经典故事

江西井冈山神山村:脱贫攻坚样板村

江西井冈山神山村:脱贫攻坚样板村

神山村,村里,村民,黄桃,展阳,全村,神山,旅游,告诉记者,产业,贫困户,井冈山,全国,合作社,游客,糍粑,丁华,发展,村民们,土坯,农家乐,彭水,收入,毛竹,精准,红色,红色旅游,黄洋界,扶贫,改造

2017-07-18 #短篇故事

「暖新闻·江西2020」井冈山汤桥龙:“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

「暖新闻·江西2020」井冈山汤桥龙:“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

汤桥,工作队,第一书记,发展,产业,公益,农产品,后生,村民,贫困户,书记,大米,妻子,组织,老师,茨坪,销售,作为一名,孩子们,小朋友们,和村,党员,全村,吉安,土鸡,学校,客家话,接力棒,收入,支队

2012-01-28 #长篇故事

《井冈山的答卷》出版座谈会召开

《井冈山的答卷》出版座谈会召开

井冈山,攻坚,故事,江西人民出版社,吉安,吉安市,答卷,老区人民,余人,李歆,作家协会,出版集团,九江市,九江,两地,一线,乡镇场,井冈山市,出版发行,全书,作者,全景式,历史性,历史,厚重感,记者,座谈会,宣传部,同志,基因

2008-12-2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