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作文命题

时间:2019-03-07

我的家族名人故事作文

提示:本文共有 151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1 分钟。

中考作文拟题原则与技法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因此文题就应该有着 传神的魅力,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题好一半文”就是这样来的。在考场上,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引起 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青睐,从而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才能拟出一个好的作文标题呢?下面就拟题的原则与方法谈一谈。 拟题原则:1、切合主旨 扣住题意,既要理解材料的意思,又要吃透材料的精神。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样,拟出的题目才能切 合主旨。 2、紧扣文体 文章的标题应该体现文章的文体特征。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 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如明明是记叙文的,题拟议论文的题目,就显得不伦不类,文不对题。 例:记叙文的文题,《关爱,原来就在身边》、(2006 衡阳市中考卷)。 议论文的文题,《自信——成功的基石》(2005 衡阳市中考卷)。 寓言的文题,《虎大王的悲哀》、《农夫与狼》《诚信漂流记》 3、具体实在,小中见大 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从小处、实处拟出一个标题,小中见大,以一孔而窥全豹,这样以便 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写出的作文才实在而不显得空洞。 如:《母亲为我点亮心灯》《老师,我心中的明灯》(衡阳市2004 年中考以《灯》为话题),这样就把灯 这个大话题化小为写人的文章了。 4、精练简洁 即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应简约,忌亢长。 如《菊花人生》、《真水无香》《朋友,别哭》 5、要有文学色彩 文章标题应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要有丰厚的意蕴,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或想象,具有美感。 衡阳市中考卷“灯”)《潇湘月明时》《掬水留香》《生如夏花》《月若有情月长吟》。 6、新颖,有创意 新颖、有创意的标题,能吸引人注目,并扣住读者的心弦,使之有新鲜感,产生阅读下去的欲望。 如《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钢笔的独白》《不肯死去的心》《明天的明天你还会来吗?》 总之,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读起 来琅琅上口,看起来赏心悦目。 二、拟题方法 1、巧用修辞法 拟题时可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物、拟人、引用、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借代、夸张、移就、 仿拟、双关等修辞手法,常常能给人以生动鲜活、含蓄形象、新颖醒目的感 如:比喻,《理解是路,爱是桥》《友谊如花》(2005 衡阳市中考卷)《信念,心中的明灯》(2007 川广安市中考卷“信念”)拟人,《与爱同行》(2005 衡阳市中考作文)《放飞孩子》《给青春一对翅膀》《与诚信同行》 对偶,《一头白发,满山青葱》、《晶莹雪 寂寞林》、《遭遇挫折,超越痛苦》、《今夜月明》 对比,《哀痛者,幸福者》(2007 年山东济宁中考卷“幸福”) 反问,《这点痛苦算什么?》《生命岂能被挫折占据?》等; 2、数学公式法 将标点符号、数学符号及其他科目的人们比较熟悉的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这种 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常常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乐于助人+悄悄走开=?》《1+1+1>1》《知识+干劲=效率》《成绩素质》等,《忍让懦弱》 3、呼告式、设问式拟题 用此法拟题,饱含情感,让人为之动情。如: 《妈妈,再爱我一次吧》 《那风,还会再次吹起吗?》 《今夜,你在何方?》 《幸福,你在哪里》(2007 年山东济宁中考作文) 4、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 既有诗情,又有画意。如: 《白云夕阳歌声》 《那山那水那人》(2006 年益阳中考卷“感恩”) 《雨季,不再哭泣》(2006 年永州中考卷“微笑”) 《今夜春风又起》(2006 年岳阳中考卷“心事”) 5、并列词语法 将相关或不相关的词语并列起来做标题,既能使标题简洁明确醒目,又能突出重点,易于把握写作中 心和文章结构形式等,同时也很容易操作。如 《蓝色蛹金色蝴蝶》 《瞬间与永恒》 《词人酒徒钓客》 《黄花明月心灯》(2004 衡阳市中考以“灯”为话题作文) 6、引用化用法 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名人名言、群众口语、谚语歌谣、成语俗语、诗句歌词、歌曲名做文题,显得新 颖别致,能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巧用诗句《小桥流水人家》 《潇潇雨歇》 《杏花雨杨柳风》 引用歌曲歌词《一笑而过》 《一千零一个愿望》 《心语心愿》 化用名句《都云老汉痴,谁解其中味》 《让友谊来得更猛烈些吧》 7、中英结合法 使用此法,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幽默的快感。如 《我的感觉,I am fine》 《Come on,给我感觉》 《女孩,Sorry》 8、怪异另类法 这种方法就是避开以上几种常用方法,而采取一些怪异、另类的形式来命题,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梳子与梳子》《夜夜夜夜》 9、急中生智法 所谓“急中生智法”,即在考场中,如果时间有限,又一时想不到好的文题,就从所写的文章中选一句 最精彩、最有文采的句子作文章的标题。这是最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题目就是这条龙的眼睛。眼睛有神龙能飞,题目有神文增辉。题好一 半文。题目拟得好,能获得好评,获得高分。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因而拟 好作文题很重要。好的作文题,应是:新颖,能引人读文。 那么,怎样拟好这样的作文题呢? 一、反常法。 如《蓝树叶》这个题目,既新颖又能吸引读者往下读。树叶一般都是绿色的,怎么会是蓝色的呢?读完 文章后才知道,“我”画树叶时因没有绿色蜡笔而向同桌借,但同桌不给,“我”只好把树叶涂成了蓝色。作 者安题目时有意用了反常手法。其他的如《欲速可达》、《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都有这个效果。 二、公式法。 如《8 1>8》这个题目也很别致引人:八减去一怎么会大于八呢?读者看完全文后才知道,作者是告 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七个小时的工作,一个小时的休息或锻炼,效果大于八个小时,所以要劳逸结合。 其他的如《现代人=长宽高》、《置疑公式:才能+机遇=成功》等都有引人效果。 三、谐音法。 针对一篇歹徒抢劫银行,一位青年上前与之搏斗,而有一些人却围观不助的,有的同学写读后感 时,拟题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用了谐音法,把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列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如果 拟成《〈街头一幕〉读后感》、《赞见义勇为精神》、《谈世界观》等,就显得一般,读者看到题目后就不想看 正文了。再如,针对当前中学生重文轻理的现象,有个同学写评论文,拟题为《要重理“亲”文》。这题目显 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而如果拟成《要文理并重》、《不能忽视文科》等标题,就一般化了。 四、借用法。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就是借用。这 样的题目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如《不能忘却的记忆》改造名片而成,《爱拼才 会赢》借用歌名,《敢问千年谁最酷》改造影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借用 成语俗语。借用名篇效应作题也是使题目推陈出新,吸引读者的好方法。 五、比拟法。 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拟题,也能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例如《我与自信签约》这个题目,人看 了禁不住要问:“我”怎么与“自信”签约呢?于是有往下读的欲望。其他的如《干粮和猎枪》、《忠诚:沟通 友谊的桥梁》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悬念法。 这就是故意用违背常理逻辑的语句作题目的方法。这种题目能激起读者的兴趣,有想一口气把全文读 完弄个水落石出的效果。如《感谢车祸》,“车祸”为什么还要感谢呢?读者急于想从文中看个究竟。其他的 如《美丽的谎言》、《拍卖诚信》和《耳朵“挑食”》等,无不使读者心情荡漾。 七、时尚法。 拟用当前流行的词语作题,能一下子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一种亲近感而产生阅读欲。例如《李 白上网》,这不禁使人要问,李白怎么会上网,上什么网等,从而想看个结果。其他的如《QQ 城风波》、《给 韩寒让出一条道》等,无不撩起读者阅读的心绪。 浅谈作文拟题技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能给读者无穷的联想和玩味。 那么如何给作文拟一个好题目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修辞法用修辞格的方法拟题 比喻:《父爱是座山》《五月榴花红似火》《我是一只快乐的小狐狸》《父爱将我举过命运的栏杆》 夸张:《世界不大是个家》《一张煎饼包天下》《贪心不足蛇吞象》《胆大包天》 引用:《待到山花烂漫时》《一枝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 对比:《小人物的大故事》《红与黑》《为了忘却的记忆》《城里人,乡下人》 设问:《你有一颗柔弱的心吗?》《谁是阿Q?》《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拟人:《冬天的诉说》《蚊子的自白》《螳螂的秘密》《诚信漂流记》 反问:《教师们还不该反省吗?》《雷锋真的没户口?》《我是差生,我容易吗?》《阿斗扶不起来,怪 反语:《我是一个傻女孩》《我想当个差生》《其实我很笨》《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儿仿词:《洋教师的“洋相”》《牛教师的“牛脾气”》《槐花村的槐花情》《赖昌星还赖几天 对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排比:《那山那人那狗》《小桥流水人家》《枣树父亲和我》《雨珠露珠泪珠》 移觉:《我是那片红红的激情》《晶莹的铅球》《给心灵吃点冰激凌》 呼告:《请给我松绑》《渴望被爱》《老师,请您听我说》《救救我吧》 二、故弄玄虚法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误会的手段,引人注意 例如:《我是一条常常不洗澡的鱼》《我和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毛毛虫小传》《怀念狼》 三、标点法借助标点符号给作文拟题 例如:《我?我!》《10000 元的价值=?》《好女孩?坏女孩?》《火,火!》 四、代数法借用常用的代数式拟题 如:《真诚+守信=真诚的友谊》《1+1=?》《我的PH=7》《减负减副》 五、模仿套用法模仿套用名著、名篇、名曲的标题拟题 例如:《莎菲女孩的日记》《谁是我最可爱的人》《哦,白雪》《同桌的你》《妈妈的吻 六、反串法反常理而用之 例如:《引的春风渡玉门》《胜利乃成功之母》《开卷未必有益》《“松松跨跨”出人才》 七、以小见大法用微不足道的事物拟题 例如:《七根火柴》《我是一只桔子》《我喜爱的一句箴言》《苔花如米小 八、借用历史人物、事件和社会热点拟题 例如:《“伊丽莎白”的故事》《我班的“九一八事件”》《铁血班长毕小麦》《我和妈妈的“冷战”》《为什 么学保尔不学盖茨》《我老爸是个农民工》。 以上介绍了八种拟题方法,事实上还有好多的拟题方法。另外,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请同学们 灵活运用。 写事作文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 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 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 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 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 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 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 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 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 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 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 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 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 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 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 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 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 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 三、运用插叙。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 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 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 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 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 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 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 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 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 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 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 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 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 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 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 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 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 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 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 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 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 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 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 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 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 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 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 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 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 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 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 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 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 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 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 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 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 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 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 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 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 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 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 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 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 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二、首尾 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 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 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 道”来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 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 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 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 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 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 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 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 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 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 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 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 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 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 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 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 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记叙文生动起来 记叙文的写作是容易的,但是写好是难的。如何让记叙文生动起来呢? 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文章的根,也是学生写作的根基。当前“假大空”的语言 充斥着学生的作文,作文缺少真挚的情感,缺少现实的气息,写作似乎心灵无关,与情绝缘。解决这种 弊端,必须从育人的高度对待写作。具体来讲,是要实现下述三个目标:1、强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思考生活,积累信息,训练思维。 2、强调人格修养,以作文来促做人,以做人来促作文。 3、强化恰当的写作手法的使用,追求写作的方法意识。 写作是充满个性色彩的心灵抒写,因此,指导学生的作文也应该以心为主角,以情为媒介,以生活 为舞台。引导学生睁开心灵的眼睛,伸展情感的触角,让情激荡于心胸,让理升华在脑际,进而产生写 作的冲动。总之,应该先培养学生一颗敏感而温柔的心,让生活感动自己。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 生对写作手法进行体悟,追求感动别人。写作课堂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平台,师生的心灵在这里碰撞,情 感在这里交流,规律在这里形成。 二、写事要有点波澜。 有波澜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但是,事件本身的波 澜不能生硬为之,要善于利用事件的曲折性、复杂性,并运用一些方法才能巧妙地展示出事件的波澜。 1、悬念法。 它是为了激发读者那种紧张与期待的心理活动,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这种 手段包括“设悬”和“解悬”两方面。所谓“设悬”就是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攸关 的重要关头,叙述戛然而止,转叙他情,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寻根问底的兴趣。所谓“解悬”也叫“释悬”, 指在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通过矛盾的解决,揭示事情原委和人物命运的结局,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 满足。 2、抑扬法。 “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叙述中先让情 况尽量向某一个方向发展,造成对后面情节的一种反向蓄势,然后使情况向相反的方向陡转,从而形成 落差和波澜,给人以感情冲击和心灵震撼,进而使读者得到充分的审美满足和享受。抑扬法分为欲扬先 3、伏笔法。伏笔,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人或事作的提示或暗示,有伏笔就有照应。 伏笔的巧妙使用,使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被一根时断时续、明断暗续的主线贯穿始终,结构更 加严谨。 4、巧合。 巧合,既能更集中强烈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又能以其戏剧性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魅力。写作 前要充分考虑到事件本身的丰富性与变化性,构思预设好事件的转折点,在整体把握事件的基础上确立 写作中心,然后运用恰当的叙述技巧,以实现艺术表达的理想效果。 示例: 或许,幸运之神真的眷顾那些执着的人。天有些暗了,中哥还在忙着打电话。“叮呤—”间歇之余,电话 响了。“中哥,中奖了,五百万的大奖!”电话那边的声音激动地有些发抖。中哥脑中一片空白。 中哥特意挑了一件西装—也算古董了,激动万分地下楼,也不忘将柜中的衣物收拾起来,顺手扔进了垃 圾箱。终于到了彩票站门口,刚推开门,电话响了。 “我。刚才忘记和你说了,愚人节快乐。”此刻,彩票站的电视屏幕上,摇奖机正摇出一组陌生的数字…… 三、巧用秘密。 每个人心里都有用一块最柔软、最敏感的地方,那里埋藏着不能轻易启齿的秘密。记叙文的写作,如果 能在这块地方挠上一挠或挖上一挖,肯定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巧妙地利用秘密,包裹真 情,结构谋篇,发酵生香,是写记叙文的好方法。 一.材料作文的形式 根据所给材料数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和综合材料作文两大类。所谓单一材料作文,是指 出题者提供单一的文字或图画资料,应试者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题目进行写作。所谓综合材 料作文,是指出题者提供两个以上的文字或图画资料,应试者根据所给的一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题 目进行写作。 二.材料作文的类型 (一)寓言型。寓言型是指材料作文的材料由一则寓言故事组成,不过它强调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尽可 能地丰富,以便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范围。 1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 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 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 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 很可爱呀!”这个寓言材料就有如下特点:一是材料有意地增加了一些细节,有利于展开联想和想象,有助 于触动深层思考;二是材料有意突出故事含意的多向性。 应对策略:一是读懂材料。作文的寓言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情境,而虚构的情节又与生活中的某 些现象相关,阅读这样一段虚实相间的故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材料意义的提炼。如在上述材料中, 主角是乌鸦,是主要“人物”,而老鹰则是起陪衬烘托作用的,是次要“人物”。牧羊人和小孩的对话是主要 信息。只有抓住了这些关键处,才能准确并正确理解与把握材料,进而正确立意。二是联想感悟。我们能 否将抽象出来的含意转化为表达的意向,使文题的概念演化为可感的内容,关键的一步就在于联想力、感 悟力的发挥。比如,对乌鸦不顾自己的身子太轻等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模仿,就可以联想到现实中诸如不顾 及当地实际情况而盲目规划城市,重复建设等现象;对牧羊人及其孩子的对话可以联想到诸如如何看待人 才的问题,进而从这些现象出发又悟出该如何正确处理类似问题的道理。 (二)漫画型。漫画型是指提供的主要材料不是文字,而是有一定意义的图画。作文的要求是把图中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及包涵在形象之中的思想感情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例22007 年高考全国 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应对策略:一是仔细观察画面。这里所谓画面形象,包括画面上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面貌、表 情、服饰、动作等)和景物、器物。看图时,要抓住人物、景物和器物的特征,对画面上提供的每一个细 节都不能轻易放过。另外要看清楚这幅漫画夸张了什么、变形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审出夸张变形的部分 也就是漫画突出的部分,弄清楚它的本质是要表达什么,才能从中挖掘出主题。二是领会把握主旨。要做 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画面形象的基础上,弄清人物与人物、人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这 样,才能体会到作者通过形象描绘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上述作文题目中的图画其内容和寓意是 十分丰富的,它为考生提供了尽可能大的范围。考生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或摔倒的孩子几个不同的方 面,选择自己感受最深、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当然也可以三者都选,可以通过比较来表现三者的不同。 但如果立意点选择在一点上,这篇文章就会写得更深入一些、集中一些。 (三)对比型。对比型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由两则构成,并且两则材料事例构成对比。例32007 年全国卷乙卷作文题目:(1)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 多万,资助了178 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 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事被 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 疗了。(2)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 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 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 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 会帮助别人。”前一个材料是丛飞无私捐助与受助者不知回报,后一个材料是学生小李“爱出者爱反,福往 者福来”,两则材料事例正好相反。又如 2006 年高考全国卷甲卷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网上阅读率迅速增 长的数据材料,也是由两则对比的材料组成的。 应对策略:可采用求异法,即从本质上找出两则材料的不同点,也就是它们的结合点,然后根据 这个结合点结合材料有关内容进行构思立意。如2007 年全国卷乙卷作文题目中,两个材料中的人对待别人 帮助的态度不同,这是它们的不同点,对此可以抓住这个结合点来构思,如“学会感恩与回报”、“和谐互助”、 “爱心传递”等。而2006 年高考全国卷甲卷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的两则数据材料,它 们的不同点在于对待图书阅读的方式,因此可以此为结合点来构思,如可比较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区别, 强调网络阅读不能替代图书阅读,还可就如何引导网络阅读,如何激发国人读书的积极性等提出建议。 (四)现象型:是指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由对某现象的评论组成。 42007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作文题目: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 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 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 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 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 士获得20 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 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另外还有2007 年高考湖北卷关于母语的材 料作文题: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 存发展之根。在当今多远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 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要求是: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应对策略:可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入手来确定文章的写作思路。如新课标卷中考生可根据材料中 的两个核心句“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创造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 远”来确定文章的主旨。又如2007 年湖北卷材料中抓住“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和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 越受到普遍关注”,它交代了我们写作的背景;而“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等,都离不开母语”这句话,则可提示我们从母语的作用写起等。 (五)诗词和名言警句型。是指提供的材料往往给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往往是有一则诗歌或 名言警句来组成。 52006年高考山东卷材料为雷抒雁的诗《星星》: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 透亮,没有所取。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 一篇文章。又如2007 年高考北京卷根据自己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 想写一篇文章。 应对策略:一要吃透材料。如2006 年高考山东卷《星星》诗中,它所告诉人们的,一是距离产生 美,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三是理想和现实关系。二要概括观点。可依据诗歌,让诗歌的寓意统率全篇, 用形象化的笔法诠释道理;也可摘录诗中的某些句子作为引子,再举例论证等。 一.材料作文的形式 根据所给材料数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和综合材料作文两大类。所谓单一材料作文,是指 出题者提供单一的文字或图画资料,应试者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题目进行写作。所谓综合材 料作文,是指出题者提供两个以上的文字或图画资料,应试者根据所给的一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题 目进行写作。 二.材料作文的类型 (一)寓言型。寓言型是指材料作文的材料由一则寓言故事组成,不过它强调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尽可 能地丰富,以便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范围。 1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 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 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 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 很可爱呀!”这个寓言材料就有如下特点:一是材料有意地增加了一些细节,有利于展开联想和想象,有助 于触动深层思考;二是材料有意突出故事含意的多向性。 应对策略:一是读懂材料。作文的寓言材料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情境,而虚构的情节又与生活中的某 些现象相关,阅读这样一段虚实相间的故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材料意义的提炼。如在上述材料中, 主角是乌鸦,是主要“人物”,而老鹰则是起陪衬烘托作用的,是次要“人物”。牧羊人和小孩的对话是主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作文命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主人,校服,半命题作文,故事,补题,学生,橙黄色,我的主人,主题,作文,命题作文,火焰,词语,每一天,题目,横线,乐趣,人生,作者,内容,初中生,命题,同学们,文章,要因,记忆,为生活,学生在,我已经,生活事件

2020-09-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主人,校服,半命题作文,故事,补题,学生,橙黄色,我的主人,主题,作文,命题作文,火焰,词语,每一天,题目,横线,乐趣,人生,作者,内容,初中生,命题,同学们,文章,要因,记忆,为生活,学生在,我已经,生活事件

2020-04-01 #小故事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主人,校服,半命题作文,补题,学生,橙黄色,我的主人,作文,命题作文,故事,火焰,每一天,主题,乐趣,人生,作者,初中生,内容,命题,同学们,文章,词语,记忆,要因,为生活,学生在,我已经,生活事件,谈一谈,忘记了

2020-04-09 #故事阅读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主人,校服,半命题作文,补题,学生,橙黄色,我的主人,作文,命题作文,故事,火焰,每一天,主题,乐趣,人生,作者,初中生,内容,命题,同学们,文章,词语,记忆,要因,为生活,学生在,我已经,生活事件,谈一谈,忘记了

2020-04-10 #小故事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主人,校服,半命题作文,补题,学生,橙黄色,我的主人,作文,命题作文,故事,火焰,每一天,主题,乐趣,人生,作者,初中生,内容,命题,同学们,文章,词语,记忆,要因,为生活,学生在,我已经,生活事件,谈一谈,忘记了

2020-08-18 #故事会

的故事半命题作文

的故事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题目,中考,作文,命题,初中,考生,大全,内容,方面,比例,我爱我,我爱我的家,奶奶家,地方,声音,大题,小题,形式,总体,文章,日子,沉潜,绝大,范围,规律,设计,何以解忧,学生生活

2020-05-18 #故事会

的故事半命题作文

的故事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题目,中考,作文,命题,初中,考生,大全,内容,方面,比例,我爱我,我爱我的家,奶奶家,地方,声音,大题,小题,形式,总体,文章,日子,沉潜,绝大,范围,规律,设计,何以解忧,学生生活

2020-08-19 #小故事

的故事半命题作文

的故事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题目,中考,作文,命题,初中,考生,大全,内容,方面,比例,我爱我,我爱我的家,奶奶家,地方,声音,大题,小题,形式,总体,文章,日子,沉潜,绝大,范围,规律,设计,何以解忧,学生生活

2020-09-02 #故事阅读

半命题作文的故事

半命题作文的故事

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题目,中考,作文,命题,初中,考生,大全,内容,方面,比例,我爱我,我爱我的家,奶奶家,地方,声音,大题,小题,形式,总体,文章,日子,沉潜,绝大,范围,规律,设计,何以解忧,学生生活

2017-03-1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