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他是一代枭雄 战乱起兵 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唐朝

时间:2019-03-22

在这之后,另一名隋朝的名将屈突通也败在了李渊的手下,这时的李渊进军长安的征途变得更加坦荡

提示:本文共有 14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战胜宋老生,对于未经大敌的李渊军队,甚至李唐王朝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之后,另一名隋朝的名将屈突通也败在了李渊的手下,这时的李渊进军长安的征途变得更加坦荡。然而最让李渊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在这场战役当中不仅崭露头角,而且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坚定。此时摆在李渊面前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攻克长安之后,他该如何对待长安城里的隋朝官员和普通百姓。面对风起云涌的其他割据势力,李渊又会作何打算呢?

当年九月,就在蒲坂,也就是现在山西永济黄河边,在那里渡过了黄河进入了关中。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件大好事,华阴县的知县听说李渊出兵了,就连忙赶来投降,并且给李渊送来了一个大大的宝库,送来了一个永丰仓。永丰仓在当时的华阴县的渭水和广通渠之间,这是关中最大的粮仓,也被两代皇帝多次兴建。得到了这个宝库以后,李渊派自己的长子的左军的一部分驻守在这个粮仓,同时关闭潼关,封闭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关起门来专打关中。进入关中以后李渊的军队就兵分两路了。他的长子的一部分军队守在永丰仓,另外一部分沿着广通渠向长安进发,驻兵在灞上。

李世民就在渭水北边经略土地,两支军队同时向长安夹击。隋朝的官员有一些还是有责任心的,因为他们从利益上来说和隋朝的利益还是连在一起的。从道德上来说,既然拿了隋朝的俸禄,就要为隋朝来守土守城。李渊在从太原打到长安的过程中,曾经在两个地方,一个叫霍邑,一个就是蒲坂,曾经发生过激战。那么到了长安,向长安的守军发出通牒劝他们投降,但是长安的守军不肯投降,不仅不投降,而且派人把李渊在长安的祖坟给挖了。

但是由于隋朝的主力,或者在江淮一带,或者在洛阳一带,所以整个关中仍然是空虚,随意最终还是被李渊攻下,然后李渊逐步占领关中。那么占领关中以后,李渊下一步会干什么?从他下一步的做法来看,就不得不说李渊有这种政治眼光了。他进入关中以后干了三件事。

第一:另立皇帝。立谁呢?皇帝有一个孙子叫杨侑,这个杨侑就在长安,那个时候只有十三四岁,那么李渊就选择了他,将他立为了皇帝,远在扬州的隋炀帝就被封为了“太上皇”。这一步棋李渊就下的很厉害,怎么厉害?第一他把隋炀帝名以上就给架空了,扰乱隋朝的思维。第二他可以减少隋朝的官员对他的抗拒心理,因为有一些想投降,但是碍不下面子。李渊在这样任命之后,给出的意思就是,你不是投降我李渊,你还是投降于隋朝。第三还可以将皇上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下,这样就可以镇住其他的割据势力。李渊以皇帝的名义让自己做大丞相,让自己主持尚书台,让自己晋升为唐王,他的三个儿子,从大到小依次为唐世子、秦国公和齐国公。特别是二儿子李世民还兼任京兆尹,实际上就掌握了长安。

第二:进取巴蜀。虽然关中打得比较热闹,但是巴蜀地区,也就是现在成都一带,却非常平静。李渊这时候首先想到这块地方,他就派出两支偏师,分头经略巴与蜀,结果真正是传檄而定,真正是有征无战。巴蜀和汉中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持关中地区。

第三:安抚关中民众。他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李渊天天征见父老,征询他们的意见,和他们搞好关系,包括豪强地主,包括在当地有身份的人。第二:免除关中民众所有的徭役和兵役。第三:与民约法十二条,把隋朝后期所有的酷刑全部废除。

通过这些措施,李渊在关中逐渐站稳了脚跟。他起兵最晚,但是得到的地盘却是最大的。隋炀帝在公元六百一十八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日在扬州被杀,李渊在公元六百一十八年农历五月二十日,废除他扶立的所谓的隋朝的皇帝杨侑,自立为帝,建立了国号“唐朝”。李渊虽然不是最先抓住时机的人,但是他在战争发动后冷静的头脑以及清晰的谋略还是帮助他最终脱颖而出,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唐朝。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他是一代枭雄 战乱起兵 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唐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代枭雄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大魏的

一代枭雄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大魏的

曹操,刘协,权力,袁绍,实际,皇帝,那时候,地位,政治,用具,统治者,能力,食物,不断地,他已经,控制住,出头之日,刘备,孙权,大魏,三国鼎立,上风,东迁,东风,主宰者,军政,停下来,体系,伦理道德,做法

2012-03-04 #短篇故事

一代枭雄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何不敢进一步称帝呢?

一代枭雄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何不敢进一步称帝呢?

曹操,父亲,皇帝,袁术,名号,汉献帝,许昌,主流,儒家文化,地位,实权,思想,爷爷,虚名,东汉末年,加九锡,周文王,封魏王,文臣,曹腾,董仲舒,黄老,在汉,占据了,三国鼎立,九州,丞相,乱世,人世间,乱臣贼子

2020-07-17 #长篇故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拉开东汉末年战乱的为什么是这个人

挟天子以令诸侯——拉开东汉末年战乱的为什么是这个人

董卓,凉州,何进,兵权,势力,羌胡,地区,宦官,政府,汉灵帝,病重,黄巾,十八路诸侯,东汉末年,个人,京都,军事实力,战乱,序幕,历程,少数民族,太后,官场,并州,政权,洛阳,河东郡,理由,老家,陇西

2018-10-16 #小故事

《三国演义》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臣 一代枭雄曹操

《三国演义》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臣 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刘备,关羽,董卓,袁绍,乱世,天下,曹腾,能臣,杨修,王允,事情,人称,奸雄,成就,朝廷,汉室,看法,英雄,谋士,赤壁之战,起兵,东汉末年,刺杀董卓,又如何,揭竿而起,片甲不留,万大,中常侍,何进

2011-01-01 #经典故事

写我喜欢的历史人物300字习作 我欣赏曹操

写我喜欢的历史人物300字习作 我欣赏曹操

曹操,诸葛亮,不欣赏,黄盖,于刘备,刘备,华佗,孙刘,曹军,那爱,天为,奸计,勇气,力量,军队,伤悲,大军,愚忠,弱点,定会,心机,挟天子以令诸侯,联军,疑心,枉杀,痛风病,一代枭雄,又何以,若不是,指日可待

2020-09-09 #故事阅读

为什么唐朝末年和东汉末年那么相似 却没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什么唐朝末年和东汉末年那么相似 却没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皇帝,诸侯,东汉末年,想法,汉献帝,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年间,差别,皇权,是两个,末年,傀儡,全国,宦官,朝廷,时候,站出来,刘备,唐昭宗,称王,董卓,袁绍,袁术,都拥兵,象中,个人,办法,原因

2017-10-13 #经典故事

萧武:唐朝的藩镇为什么不像曹操一样 挟天子以令诸侯?

萧武:唐朝的藩镇为什么不像曹操一样 挟天子以令诸侯?

朝廷,皇帝,曹操,朱温,时候,藩镇,长安,诸侯,唐哀宗,势力,汴梁,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汉中,汉献帝,名义上,黄巢之乱,刘备,孙策,孙权,董卓死,李傕,郭汜,天子,关东,合法性,势力范围,华北地区,周边地区,大司马

2020-06-20 #故事阅读

唐朝末年的藩镇们 为什么不学三国曹操那样 挟天子以令诸侯

唐朝末年的藩镇们 为什么不学三国曹操那样 挟天子以令诸侯

诸侯,皇帝,汉献帝,曹操,东汉末年,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地方,想法,唐昭宗,李克用,安史之乱,宦官,拥兵自重,时候,刘备,沙陀,袁绍,袁术,天子,政治,势力,傀儡,名义,拱卫,生态,许都,出现过,并非是

2019-01-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