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美图|这就立秋啦?虽然谓之“秋” 但立秋却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

时间:2019-03-26

我们依然处在三伏天中的中伏,暴脾气的雷阵雨说来就来,雨后天气说热就热,烧烤天和桑拿天悄悄地躲在大雨的背后,在雨过天晴的时候,伺机出现

提示:本文共有 23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但是真正的气象秋天并没有叩开济南的门扉。我们依然处在“三伏天”中的“中伏”,暴脾气的雷阵雨说来就来,雨后天气说热就热,烧烤天和桑拿天悄悄地躲在大雨的背后,在雨过天晴的时候,伺机出现。

立秋的前一天,济南的你有没有等暴雨?既盼望它来,又盼望它别来。在枕戈待旦严防暴雨的时候,它绕道了,暴雨和大暴雨纷纷跑到了商河和平阴,市区则下起“柔声细语”的大雨。6日22:20,市气象台解除了暴雨橙色预警。

虽然比预计的降雨量少,但是雨的到来缓解了连日来的闷热。今年立秋也将清凉开场。

什么是秋?

南北朝时期《三礼义宗》:“七月立秋,秋之言揫(音秋,聚也),缩之意。阴气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古人认为,立秋时阴气结束“闭关修炼”的阶段,开启了肃杀万物的进程。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所谓“揪敛”,本意是抓住,引申的意义是,到了这个季节,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渐次成熟。

文人的说法很晦涩,揪敛;但农民的做法很浅显,揪。这个时候的作物是:

立秋一过处暑临,棉花如雪谷如金。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秋天确实是从“揪”开始的。扌+秋=揪。可见秋天是一个需要动手的季节,有勤劳的手,才有丰厚的收。

通常每年的“七下八上”(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是全国多数地区的最热时段。“七下八上”,经常把人热得七上八下的。

立秋,是揪着最热旬的尾巴来到我们面前的,依然承袭着暑热的本色。虽然谓之“秋”,但立秋却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清代《清嘉录》:“自是(立秋)以后,或有时仍酷热不可耐者,谓之秋老虎。”

从前,人们将立秋之后的炎热天气,称为秋老虎。如果现今仍以立秋作为界定秋老虎的时间节点,那么立秋时节南方几乎遍地是“老虎”。即使在北方,冷空气也只能偶尔做一次“打虎英雄”。

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春暖之后没多久,炎热的天气便尾随而至。但长夏之后,秋凉却是缓缓地甚至“偷偷地”降临。可谓轰然入夏,悠然入秋。夏来如山倒,夏去如抽丝。

在古人眼中,每个季节,无论严慈,其实都是对于万物的悲悯。

春天,护佑万物复苏;夏天,纵容万物成长;秋天,催促万物成熟;冬天强制万物休息。就物候而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就气温而言,秋天是酷暑之后的宜人季节。所以人们对于秋天,有着格外的偏爱。

古时候,秋天有这样几项仪式:

立秋之日迎秋,是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一起到西郊去迎候秋天的到来。

立秋时节,作物陆续成熟,“农乃登谷”,天子品尝新谷之前还要将刚收获的新谷供奉给先祖。

如果立秋之后天气依然炎热,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秋老虎天气,仲秋之时还要举行仪式驱除暑热,让秋天真的像是秋天。

秋社,报答神灵护佑,欢庆五谷丰登。

在没有气温计量标准的古代,人们是以什么方式感知秋天的降临呢?

《淮南子》曰:“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人们是以“一叶知秋”的理念,通过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窥见夏秋交替。

按照宋代《梦粱录》的记载,立秋节气那一天,有一个“报秋”仪式。太史官在宫廷内高声奏报:“秋天来了!”说话之间,梧桐的叶子像“托儿”一样很乖巧地落下一两片。不过,梧桐树的叶子怎么会那么配合太史官呢?为了营造报秋的仪式感,或许太史官和梧桐树事先做了什么私下约定吧。

立秋一候“凉风至”,未必是指一到立秋便疾风大作,转瞬清凉,所谓凉风,只是西风的代称而已。

立秋二候“白露降”中的“白露”,也并不是指白露节气的露水,而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此时的雾气,常被称为颇具诗意的“霭”。

立秋三候“寒蝉鸣”,金风始至,初酿其寒。寒蝉鸣,仿佛是关于暑气消退的预告。那若断若续的寒蝉之鸣,乃秋之凄美,令人恻隐和怜惜。

立秋·民俗

立秋,夏秋之交重要时刻,也称“七月节”。

“贴秋膘”

从前人们因为夏天天气太热,农活儿太累,消夏的能力有限,常常热得没有食欲,也没有睡意,所以日渐消瘦,没精神也没力气。立秋之后,得多一点油水,赶紧找补回来。这一天,即使是普通人家,也会吃炖肉、烧排骨、炖肘子、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等,尤其要给壮劳力补补身子。但是现在,秋膘,贴上去容易,要想“摘”下来可就难了。

“咬秋”

立秋之时吃瓜,曰“咬秋”“啃秋”,意在借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

戴楸叶

宋代《梦粱录》:“(立秋日)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qiū)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既然一叶落是新秋降临的物候标识,于是人们买楸叶,剪楸叶,然后戴在头上,算是迎接秋天来临的一种行为艺术。

盼小雨

农耕社会,农人以立秋之日的天气,掐算整个秋季的收成,甚至来年的年景。宋代《岁时广记》:“立秋日天气清明,万物不成。有小雨,吉。大雨,则伤五谷。”立秋这一天,最好下小雨。谚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

“驱百疾”

旧时人们也常用红纸写下“今日立秋,百病皆休”的字贴在墙上,希望这个秋天不是“多事之秋”。

立秋·诗意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余。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

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

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来源:新时报(综合央视新闻)

美图|这就立秋啦?虽然谓之“秋” 但立秋却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美图|这就立秋啦?虽然谓之“秋” 但立秋却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立秋都过了 国内有哪些适合立秋之后出游的景点!

立秋都过了 国内有哪些适合立秋之后出游的景点!

2016-10-04 #长篇故事

一夜新凉是立秋 立秋 千万别忘了陪孩子做这6件事!

一夜新凉是立秋 立秋 千万别忘了陪孩子做这6件事!

孩子,秋雨,气候,节气,都会,人们,儿歌,地区,夏日,小朋友,平均温度,时节,梧桐,柿子,瓜果,父母,豆子,贴秋膘,余温,候凉,新凉,叶叶,小朋,使者,小青蛙,秋天的童话,红苹果,南楼,一叶知秋,丝丝

2011-04-05 #经典故事

村庄故事:燕子听着立秋讲的话不能理解 而立秋走后燕子又开始等

村庄故事:燕子听着立秋讲的话不能理解 而立秋走后燕子又开始等

燕子,梦想,故事,时候,稿子,人格,对方,好长时间,岁月,日子,端盘子,马车,带回来,将自己,总会有,男人们,不好不坏,征服了,正欣,和意,好的,家一,比你,那一天,都会,院子里,村庄,一口气,三陪女,下关

2012-02-27 #小故事

关于立秋的那些事儿

关于立秋的那些事儿

习俗,空调,秋桃,吃西瓜,人们,体重,秋风,民间,桃核,癞痢,胃口,西瓜,夏尽秋,金风,大开,小朋,日天子,秋之意,天子,好的,凉风,一带,仪式,五方,人体,体重减轻,内心,免疫力,古人,办法

2008-04-11 #经典故事

立秋时节话七夕

立秋时节话七夕

女子,乞巧,爱情,人们,习俗,织女,蜘蛛,七夕乞巧,一面,古人,牵牛织女,瓜果,盛会,织女星,节日,起源,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刘言史,初升,唐太宗,张香,望秋月,月光下,李杰,碧霄,秦观,鹊桥仙,好生活,云天

2013-01-29 #小故事

立秋秋来的故事

立秋秋来的故事

人们,冷水浴,天气,寒蝉,慢跑,运动,人体,冷水,功效,无雨,气温,水果,津液,生津,秋雨,风俗,变化,凉风,功能,小时,标志,早晚,梧桐,样样,荷尔蒙,尤佳,农历,万物,中医,五帝

2020-06-20 #故事大全

二十四节气小故事立秋

二十四节气小故事立秋

包谷,秋神,佛祖,巨斧,梧桐,玉米穗,习俗,凉意,奶奶,寓意,文档,时候,瘟疫,桃核,梧桐树,民间,玉米,皇帝,西瓜,子之祥,小桃,斯干,罗花,秋田,迦叶,金婆,太史,好的,山会上,院子里

2020-05-09 #短篇故事

二十四节气小故事立秋

二十四节气小故事立秋

包谷,秋神,佛祖,巨斧,梧桐,玉米穗,习俗,凉意,奶奶,寓意,文档,时候,瘟疫,桃核,梧桐树,民间,玉米,皇帝,西瓜,子之祥,小桃,斯干,罗花,秋田,迦叶,金婆,太史,好的,山会上,院子里

2020-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