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苏洵小故事

时间:2019-03-27

苏洵发奋读书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编写族谱

苏涣问苏洵:“三弟啊,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能不能写点文章,让我看看这纸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

这一下真的把苏洵难住了,他觉得满肚子都是锦绣河山,却不知如何将它吐到纸上,想画画不成,想写写不出,急得他满头是汗。苏涣见状一笑,略转话题:“三弟,你别着急。

哥哥我有一件心愿,想请三弟帮助圆了。”苏洵忙问:“什么心愿?”“我们苏家先人原是很有一些来历的,可自大唐以来,我们只知眉州刺史苏味道是我们的先人。

往后就语焉不详了。从下往上推,也只知道祖父叫苏杲、曾祖叫苏祜。三弟既然喜欢周游,何不找些老人聊聊,再去查查别人的族谱,把我们苏家族谱编出来呢?”苏涣慢慢说道。

苏洵一听,觉得这件事做起来蛮有意思,便一口应诺下来。眉山的程家、史家都是亲戚,苏洵一经询问,他们都拿出族谱和先人的往来书信,再加上眉州府里还有些陈年案卷。

很快苏洵便追根溯源,查到了唐朝刺史苏味道的名字,可惜这位先人事迹,让他看了脸上发烫。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

这时苏洵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弄明这些人的来历,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读了个通透。

一直读到二哥“丁忧”期满,离家上任,这时的苏洵已是欲罢不能,他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发愤读书,才能将心中所思,形诸文字——这年他已二十八岁。

2、认墨为糖

苏洵发愤读书后,读书的态度和以前迥然不同。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程夫人看他一直待在书房里,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只粽子。

连一碟白糖,送去书房,没有打他便悄悄地走开了!近午时分,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然而却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的糯米粒。

苏洵的嘴边,也是黑白斑斑,黑的是墨,白的是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3、苏洵教子

苏洵小的时候不喜欢读书,等他的儿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后,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整日贪玩,对书本并不感兴趣。在多次劝导无效之后,苏洵决定换一种方法教育自己的儿子。

从此之后,每当苏轼和苏辙两人玩耍之时,苏洵就躲在他们旁边看书,但是当两兄弟走过来的时候,却有急急忙忙的将书藏起来。两兄弟古灵精怪,认为自己的父亲一定藏了什么好东西。

于是在苏洵外出之后,两兄弟将书给偷出来,并且认真的读起来。此后,渐渐的两兄弟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且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家。

4、焚稿奋发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

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

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

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干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5、信奉道教

宋承唐制,是一个重儒、崇道的时代。以道教为例,北宋崇道以真宗、徽宗二朝为盛。北宋两次崇道对文人学子的影响巨大。苏洵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第一次崇道高潮,不会不受到其影响。

而苏洵出生并成长于四川眉山。而四川是汉代民间道教的发源地。汉中、巴蜀一带,很早就好《老子》及仙道,敬重鬼妖,巫风强劲。

四川还出了不少的道家道教学者,其中较著名的有东汉成都严遵和杨雄。除此之外,四川的成都、眉山一带在唐末五代就是文化、刻书中心之一。

所刻多阴阳、占梦、九宫、相宅之类与道教有关的术数书。苏轼指出当时”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大概主要就四川情况而言。

苏洵信奉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交道士,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

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其政治思想从渊源、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苏洵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较少见,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却十分明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苏洵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 苏辙和苏洵——小故事

苏轼 苏辙和苏洵——小故事

苏轼,苏洵,苏辙,父亲,兴趣,散文,成就,方面,两个孩子,唐宋八大家,孩子们,欧阳修,苏东坡,上和,三苏,家和,文家,文学家,书画家,书画,世人,多方面,创作才能,人们,唐宋,孩子,好奇心,天下,方法,方式

2020-07-14 #经典故事

名人读书小故事:苏洵学兽吧

名人读书小故事:苏洵学兽吧

苏洵,粽子,白糖,砚台,疑似,文学家,书房,原封未动,小时候,夫人,文学,时间,系统,盘碟,糯米,精神,违规,唐宋八大家,他的妻子,很重要,早晨起来,有不少,认识到,在书房里

2009-04-07 #长篇故事

唐宋八大家人物介绍之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的一些小故事

唐宋八大家人物介绍之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的一些小故事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雷州,京城,时候,欧阳修,三苏,故事,结果,那一年,女儿,弟弟,新法,朝廷,湖州,程氏,老爹,大文豪,他的妻子,何正臣,宋仁宗,王辟之,张仙,王安石变法,程文,秘书省,苏景,御史

2019-01-06 #经典故事

苏洵为什么是大器晚成 苏洵的经历

苏洵为什么是大器晚成 苏洵的经历

苏洵,文章,先人,妻子,二哥,岷山,族谱,苦读,论文,顽劣,两个儿子,苏家,书稿,从头做起,决心,古人,时间,学者,心愿,故事,来历,朝廷,母亲,焚稿,眉山,他觉得,对孩子,爱惜时间,认真地,这件事

2014-02-27 #短篇故事

苏洵为什么是大器晚成 苏洵的经历

苏洵为什么是大器晚成 苏洵的经历

苏洵,文章,先人,妻子,二哥,岷山,族谱,苦读,论文,顽劣,两个儿子,苏家,眉山,举进士,书籍,书稿,从头做起,决心,古人,学者,心愿,故事,来历,朝廷,母亲,焚稿,他觉得,对孩子,认真地,这件事

2010-03-09 #故事阅读

苏洵为什么是大器晚成 苏洵的经历

苏洵为什么是大器晚成 苏洵的经历

苏洵,文章,先人,妻子,二哥,岷山,族谱,苦读,论文,顽劣,两个儿子,苏家,书稿,从头做起,决心,古人,时间,学者,心愿,故事,来历,朝廷,母亲,焚稿,眉山,他觉得,对孩子,爱惜时间,认真地,这件事

2014-05-27 #短篇故事

唐宋八大家人物介绍之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的一些小故事

唐宋八大家人物介绍之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的一些小故事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故事,雷州,京城,时候,欧阳修,三苏,结果,唐宋八大家,人物介绍,那一年,女儿,弟弟,老张,文章,新法,朝廷,湖州,程氏,老爹,他的妻子,大文豪,何正臣,宋仁宗,张仙,王辟之,王安石变法

2020-07-14 #长篇故事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苏洵二十七始发愤道理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苏洵二十七始发愤道理

苏洵,关键词,眉山,三苏,苏辙,四川,苏老泉,字明允,眉州,三字经,文章,岷山,深谷,苏轼,三个人,唐宋八大家,读书的故事,尔小生,史彦,子苏,苏东波,茂才,陈公,名的,大进,儿子,举进士,中国,后人,全文

2020-03-05 #短篇故事